製造為基——細數美股十年十倍工業股

2020-12-17 新財富網

金融危機對美國經濟的影響是巨大的,我們在工業板塊找到的三條投資線索,幾乎均與危機相關。一方面,危機之中,歐巴馬政府提出綠色新政,以此建立新的經濟增長點,並拉動就業,綠色經濟成為一個大的投資領域,一批危廢處理、新材料、新能源公司崛起,如特斯拉、區域性固廢處理龍頭卡塞拉固廢,全球最大的複合材料戶外地板製造商特雷克斯。

另一方面,危機過後實體經濟戰略意義再次體現,以美國為代表的主要發達國家紛紛實施再工業化策略,推動製造業回流,高端製造領域成為兵家必爭之地,在此之中,我們發現航空國防類企業表現尤為突出,如美國領先的飛機零件供應商TransDigm、全球軍工企業海科航空、美國最大的國家安全防禦部門技術支持公司Axon等。最後,傳統企業為了提高效率,逐漸淡出物流管理,第三方供應鏈物流公司崛起,如美國汽車運輸龍頭奧多明尼昂貨運、世界十大運輸和物流服務供應商之一XPO物流。

除了金融危機帶來的種種變化,這些公司還有一些微觀上的共通點:①通過較高的研發投入,取得並保持技術優勢,打造優勢產品。②聚焦核心產品,專注提升核心產品的競爭力,業務擴張也大都圍繞核心產品進行。③通過積極收購擴大市場份額或者取得核心技術。

帶來的投資啟示:(1)「美麗中國」國策持續推進背景下,關注綠色經濟產業鏈。(2)政策高度重視,自主可控邏輯再次強化,關注高端製造。(3)參照美國經驗,關注向供應鏈管理轉型的物流公司以及相關的軟體公司。

金融危機對美國經濟的影響是巨大的,我們在工業板塊找到的三條投資線索,幾乎均與危機相關。一方面,危機之中,歐巴馬政府提出綠色新政,以此建立新的經濟增長點,並拉動就業,綠色經濟成為一個大的投資領域,一批危廢處理、新材料、新能源公司崛起。另一方面,危機過後實體經濟戰略意義再次體現,以美國為代表的主要發達國家紛紛實施再工業化策略,推動製造業回流,高端製造領域成為兵家必爭之地,在此之中,我們發現航空國防類企業表現尤為突出。最後,傳統企業為了提高效率,逐漸淡出物流管理,第三方供應鏈物流公司崛起。

除了金融危機帶來的種種變化,這些公司還有一些微觀上的共通點:①通過較高的研發投入,取得並保持技術優勢,打造優勢產品。②聚焦核心產品,專注提升核心產品的競爭力,業務擴張也大都圍繞核心產品進行。③通過積極收購擴大市場份額或者取得核心技術。

歐巴馬實施綠色新政,極力推進美國綠色經濟發展。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美國急需一個新的產業,創造足夠的就業崗位、拉動經濟發展。2009年4月歐巴馬的一次演講中提出,美國的經濟就像著火的房子,要重振經濟,除了儘快滅火之外,還需要重建經濟基礎,從而打造一個「巖上之屋」。也就是說,美國必須進行全面改革,其中重要方面就是要建立新的經濟增長點,那就是綠色經濟。歐巴馬的綠色新政包括節能增效、新能源、應對氣候變化等多個方面。

政策推動下,美國溫室氣體排放量下降,綠色經濟近十年加速發展。隨著全球變暖,控制溫室氣體排放成為眾多國家必須考慮的問題,加之美國在金融危機之後極力推進綠色經濟,美國溫室氣體排放量自2008年開始下降。根據富時羅素的測算,2009年以來,綠色經濟相關上市公司佔整個資本市場的比例不斷增長,而化石燃料行業卻在萎縮。如果繼續目前的趨勢,到2030年綠色經濟板塊可能佔全球市值的7%。如果綠色投資加速到90萬億美元左右,則這個比例可能會達到10%,與全球醫療保健規模相當。

能源管理與利用佔比最大。結構上,綠色經濟由應對多種環境挑戰的多種產品和服務組成,最大的組成部分是能源管理與利用,佔比40%,它涵蓋內容廣泛,從建築保溫到雲技術。替代能源佔比11%,涵蓋新興技術(如太陽能),也涵蓋了諸如大型水力發電等較成熟的技術。環境友好資源也是綠色經濟的關鍵領域,例如用於電池的鋰,輕質材料,有機食品或為提高農業產量而開發的種子等。

在政策推動之下,多隻綠色經濟板塊十倍股崛起。除了此前已經介紹過的雲計算等科技公司,工業領域也湧現出多隻十倍股,如全球新能源汽車領軍企業特斯拉、美國區域性固廢處理龍頭卡塞拉固廢公司、全球最大的木材替代甲板產品製造商特雷克斯。

特斯拉(Tesla, Inc.NASDAQ:TSLA)成立於2003年,是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國際領軍企業。2003年7月,特斯拉在矽谷誕生,2004年2月,馬斯克進入特斯拉,並領導了A輪融資,從此開始擔任董事長。2008年,特斯拉第一款車型Roadster上市交付,這是一款基於英國蓮花Elise的兩門純電動運動型跑車,報價101500美元,該車最終銷量2450輛,於2012年停產。2012年,公司第二款車型Model S上市,這是一款四門純電跑車,價格115500美元,至今全球銷量已超過13萬輛,十分暢銷,但是價格仍然較高。2015年,公司第三款車型Model X上市;2016年,公司第四款車型Model 3上市發布,價格39490美元,價格大幅下降,當月訂單即達到32萬輛,十分受歡迎。此後,公司陸續發布Semi(純電動跑車)、新Roadster、Model Y三個車型,當前尚未上市交付。2019年底,特斯拉在上海的新工廠竣工投產,大幅提高了公司的產能。

絕對領先的技術。動力電池方面,特斯拉的擁有三大技術優勢,一是其圓柱形電池,使得電池的單體能量密度更高,且安全性、一致性更好。二是其領先的BMS(電池管理系統)技術,特斯拉採用液冷式電池管理系統。三是特斯拉致力於減少鋰電池中鈷的使用,減少對於稀缺資源的依賴,降低製造成本。智能駕駛技術方面,回顧特斯拉發展歷史,其通過先普及硬體,再通過OTA空中升級解鎖軟體的方式逐步實現自動駕駛具體功能。目前特斯拉已經率先實現L3級別量產,硬體足以支撐L5級別全自動駕駛,軟體升級頻率高,功能從智能汽車向智能移動空間轉變。特斯拉對軟體、硬體兩方面都擁有絕對的把控權,實現功能完善和開拓新的功能。軟體硬體兩條腿交替向前走,推動整體功能平穩提升。

清晰的發展戰略。早在2006年,馬斯克就在特斯拉官網發布了他對特斯拉的「三步走」戰略。第一步現面向小眾生產高端產品,以此證明其純電動的生產能力。第二步製造價格相對低一些的中高端車型,第三步通過賺到的錢生產出價格更為親民的車型,真正讓電動車走向大眾。這正是我們看到特斯拉系列產品從Rosdster--Model S--Model X—Model 3這個逐步演變的過程。在領先的技術、清晰的發展戰略以及精明的營銷戰略,2012-2019年特斯拉的銷量大幅上漲。

2)      美國區域性固廢處理龍頭:卡塞拉固廢公司

卡塞拉固廢公司(Casella Waste Systems,Inc.NASDAQ:CWST)成立於1975年,是一家區域性、垂直整合的固廢處理服務公司,主要在佛蒙特、新罕布夏、紐約、麻薩諸塞、緬因和賓夕法尼亞六個州提供服務。公司業務主要分為兩大部分,其中,約75%的收入來源於固廢處理,包括固廢的收集、轉移、掩埋、能源和加工服務;約25%的收入來源於資源解決方案,包括垃圾回收、有機廢物處理以及用戶解決方案。2010-2019年末,公司上漲10.45倍。

成功實施核心戰略以及2016年獲得新的垃圾填埋許可,公司股價進入快車道。卡塞拉的股價在2009-2015年一直表現平淡,幾乎沒有上漲。由於公司在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初期急需融資,因此背負了較高的貸款利率,其後的幾年,高額利息侵蝕公司利潤,導致公司常年虧損。2011年末,公司制定了幾大核心戰略:(1)加強管理層隊伍建設;(2)增加堆填區體積;(3)推動垃圾收集業務的額外盈利;(4)實施東部地區戰略;(5)出售非核心資產。圍繞這幾點戰略,公司在2012年12月更換了公司的COO與CFO,並相繼出售能源、礦產、生物燃料等非核心資產,用於償還債務,成功實施公司制定的核心戰略,盈利在此期間有所好轉。所在區域垃圾填埋市場收縮,報價上升。整個美國東北部的垃圾填埋市場不斷收縮,很多地區的垃圾填埋地點關閉,由此造成了供需不平衡,2014-2019年,垃圾填埋的報價有所提升。獲得新的垃圾填埋許可,產能大幅擴張。2016年1月,公司在Hyland市的垃圾填埋許可增加15萬噸/年,安大略市的總垃圾填埋許可增加了1570萬立方碼,刺激公司股進入上漲通道。此後,公司又陸續獲得更多地區的垃圾填埋許可,產能從2013年的每年360萬噸上漲至2018年的每年460萬噸。產能擴張疊加報價提升,公司2018年扭虧為盈。從2019年三季度公司的投資者交流來看,除了堅持之前的策略,公司還致力於引進ERP系統,進一步降低公司的營業費用。

3)      全球最大的複合材料戶外地板製造商:特雷克斯

特雷克斯公司(Trex Company,Inc.NYSE:TREX)成立於1996年,由美孚公司的複合材料部門發展而來,現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複合材料戶外地板與欄杆製造商。特雷克斯2018年營收超過6.8億美元,公司正通過國際化擴張步伐在全球範圍內引領行業發展。公司業務主要分為兩個部門:特雷克斯住宅,主要生產和銷售高性能、低維護成本的複合材料戶外地板和欄杆產品及配件;特雷克斯商業,主要提供定製化的欄杆及舞臺系統。其中,住宅部門為公司主營業務,2018年貢獻了總銷售額的90%。2010-2019年末,股價上漲約17.34倍。

高標準的產品、強大的分銷網絡以及複合材料市場份額的增長,是公司業績增長的主要原因。首先,特雷克斯複合材料產品因其頂尖質量與環保性能深受市場認可,為其業績增長提供基礎。在Hanley Wood公司2019年的市場調查中,公司被評為複合材料戶外地板業品牌熟悉度、產品質量的第一名。2019年,特雷克斯公司被綠色建築者傳媒公司授予最高榮譽——生態領袖獎項。其次,公司覆蓋全國的分銷網絡為其業績增長提供了保障。公司擁有遍布美洲的代理商和超過6700個倉庫,業內最全的分銷渠道使其有能力觸及全美市場。公司住宅部門尤其依賴分銷網絡,公司先將產品銷售給大型批發經銷商,批發經銷商再向零售商銷售產品與增值服務,從而能更好觸達不同終端市場,這對銷售增長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特雷克斯的兩大批發經銷商,博伊西瀑布公司和美國木材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在公司2018年總銷售額中佔比均超過10%。最後,複合材料市場逐年增長的市佔率也助推了業績增長。公司報告顯示,複合材料的市佔率由2015年的16%上漲到2018年的19%。作為複合材料供應商龍頭,行業整體規模的擴大助力公司業績增長。2009至2018年,公司業績表現穩健,營收與淨利潤都穩定提升,近3年淨利潤都保持40%以上增長。

美國再工業化戰略推動高端製造業發展。金融危機之後,美國實施以重振製造業為核心的「再工業化」戰略,瞄準高端製造領域,謀求打造新的競爭優勢。自2009年以來,美國圍繞「製造業回流」戰略推出一系列製造業支持政策。2009年,美國頒布《重振美國製造業框架》,初步定下了重振美國製造業的設想;2012年的《國家製造業創新網絡計劃》提出建立製造,提升企業創新力。高端製造業更是備受關注。2011年,成立國家先進位造項目辦公室,推動先進位造業夥伴計劃,以推動在製造業領域的產學政聯合和信息共享;2012年,美國國家科技委員會發布了《先進位造業國家戰略計劃》報告,從勞動力和投資等方面提出了推動美國先進位造業進步的五個目標及對應的措施;2018年,《先進位造業美國領導力戰略》明確了美國先進位造產業發展的戰略規劃。

全球航空運輸需求激增拉動美國優勢產業發展。近十年來,隨著全球化發展,全球航空運輸尤其是客運需求激增,航空客運量由2009年的22.5億人次增至2008年的42.3億人次,年複合增長率達7.27%。而美國由於長期高額的國防投入,在航空航天領域積澱了深厚的技術優勢,作為行業霸主收割了行業發展紅利。美國航空航天工業具有高度的軍民一體特徵,軍民飛機技術轉化、共線生產等軍民融合策略加速了高端裝備技術研發,推動了產業鏈發展,鑄就美國在航空領域的霸主地位。據美國專業機構AeroDynamic在2018年的研究,美國約佔全球航空航天產業總產值的49%,產業企業數約佔40%。憑藉著產業優勢地位,美國航空航天產品攻佔全球市場,貿易順差快速拉升,由2009年的545億美元擴大至2018年的959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達6.5%。

美國在高端製造尤其是航空航天業的優勢地位,帶動了產業鏈的發展,由此誕生不少牛股,如TransDigm Group、海科航空與Axon。

4)     美國領先的飛機零件供應商:TransDigm Group

TransDigm Group(TransDigm Group Inc.NYSE:TDG)成立於1993年,是一家全球知名的飛機零件供應商。公司從事工程化飛機零部件的設計、生產和銷售,主要應用於航空航天、國防等領域。TransDigm業務經營分為三個部門,其中,能源與控制部門開發、生產與銷售系統與元件,主要提供以控制飛機用電子的電力、液體、電力與機械運動控制技術。飛機結構部門開發、生產與銷售利用飛機結構與客艙結構技術的非動力的機身結構之系統與元件。非航空部門開發、生產與銷售產品給非航空市場。據2018年報顯示,公司90%的銷售額來自於專利產品。2010-2019年末,股價上漲21.83倍。

全球航空客運人流量穩步增長帶動了TransDigm公司售後服務穩步增長。近10年,售後服務收入佔公司總收入的比例逐漸上升。全球航空業登機的定期旅客人數逐年上升,預計2020年將會高達47.2億人。主要有兩大因素。第一,全球中產階級的增長。第二是亞洲新興機場增加拉動了全球總機場的增加。公司收入的另一大增長點是OEM(原廠配件)。波音和空客一直作為TransDigm Group公司OEM市場的兩大客戶,幾乎每年佔公司年營收的25%-30%。波音和空客飛機的交付量的高低直接影響公司營收。近10年,空客和波音的交付量逐年上升,2018年高達1606架,是10年前的1.6倍。

通過選擇性的收購獲取技術與資源,TransDigm從一家不知名的小公司發展成為全球化的飛機零件製造商。截止2018年底,TransDigm已經收購了64家公司,其中在2006年上市之後就收購了49家。公司對被收購公司的要求非常之高,收購的公司基本上是航天國防領域佼佼者。選擇性收購的目的在於獲取被收購公司的科技和資源,加強子公司之間的合作,為進一步研製出高科技產品打下基礎。從2008年到2018年,每年在收購方面的支出高達6.76億美元,其中不乏包括國際知名國防和航天領域售後服務商Exant。TransDigm看重的是Exant擁有在70多個現役平臺上的2500多個裝配和子裝配上獨家授權,包括F-16、F-18、F-15和C-130軍用飛機,波音747、757和777商用飛機以及一系列商務飛機。在行業景氣疊加選擇性收購的策略下,10年來公司營收增長率始終保持在10%以上。

海科航空(HEICO Corporation,NYSE:HEI)成立於1957年,1993年完成重組。公司下屬飛行保障集團(FSG)和電子科技集團(ETG)兩個子公司,FSG為美國和外國軍事機構、航空公司、國防承包商等提供噴氣式發動機和飛機零部件;ETG為美國及國際市場的軍事機構和醫療機構提供電光紅外仿真和試驗設備、電光雷射產品等。1990年以來,公司為投資者帶來的年複合增長率約為25%,被《福布斯》公認為「美國最值得信賴的100家公司」之一。2010-2019年末,股價上漲12.30倍。

回顧公司近十年的發展,強勁的空中交通增長和公司低成本原則為其收入和利潤增長提供了持續的驅動力。尤其美國國防開支的增加,極大提升了公司軍事電子設備部門的收入。根據白宮預算,到2021年美國國防開支將以年均6%的速度增長,為海科航空的增長提供持續的動力。此外,公司專注提供售後服務、非原始設備的航空零部件基於低成本主張,公司廣泛的PMA部件和DERs能夠滿足航空業客戶廣泛的需求,航空旅運的客運量高於平均水平都使得海科航空在同行中擁有獨特的地位。

另一方面,公司通過清晰的併購戰略實現了不斷的擴張。公司偏向互補性收購,注重被收購公司的利潤率和產生現金流的能力,有卓越的管理團隊並且必須以市場和客戶為導向。2010年公司收購了Blue Aerospace,後者是軍用飛機關鍵機體和其他組件的分銷商和供應商;2010年收購了法國的3D-Plus;2015年完成了7項收購,公司自成立以來收購的75家公司中有80%是獨立收購,20%是聯合收購。數據顯示2016年電子科技集團銷售收入增長30.77%,其中由併購帶來的增長超過25%,2016年之後公司股價開始快速攀升。

6)      美國最大的國家安全防禦部門技術支持公司:Axon

Axon(Axon Enterprise, Inc. NASDAQ:AAXN)成立於1993年,是美國最大的國家安全防禦部門技術支持公司。Axon的主要業務包括:1)泰瑟槍:也稱電休克槍,是美國警察執勤中常用的武器之一;2)軟體和傳感器:Axon是警察隨身攜帶和車載攝像頭以及基於雲的數字證據管理軟體(Evidence.com)的市場領導者。2018年,兩大業務分別約佔營收六成與四成。2010-2019年,公司股價上漲15.73倍。

高研發投入打造的優質產品,支撐公司業績持續增長。公司十分重視研發,近5年來研發開支平均增長率約為40%,其中2016年和2018年增長率高達58%和81%,公司已擁有超過100項的產品和品牌專利。得益於強大的研發實力,公司緊貼執法人員工作需求,提高產品更新換代速度,產品質量得到廣泛認可。2019年的報告顯示,使用TASER槍代替子彈使得約20萬人避免了死亡或者重傷;2013年,裡亞爾託警察局發布了研究使用Axon Flex攝像頭對警官的影響的結果。這項研究發現Axon產品的使用,使得針對軍官的投訴下降了88%,軍官使用武力的事件減少了近60%;對於推動公正有效的法律體系也頗有貢獻:2019年,憑藉Axon產品提供證據,嫌犯認罪率上升了20%,官司開庭時間減少了70%。TASER槍、隨身攝錄機和軟體領域的優質產品使得公司佔據市場領先地位。Axon相機在美國各大城市的警察部門中佔有85%的市場份額,在69個美國主要城市中,有47個使用Axon相機。截止2019年,報告顯示,超過94%的美國警察機構採購TASER裝置,約70%的巡警都帶著TASER槍。在強勢產品推動下,公司業績近年來高速增長,2012年實現扭虧為盈後,淨利潤平穩提升。

進入21世紀後,美國企業的物流系統更加信息化、整合化,物流業由運輸向供應鏈管理轉型。這一轉型主要由社會經濟與技術發展驅動。經濟層面,隨著全球化與產業鏈專業化,供應鏈鏈條日益複雜,企業亟需加強供應鏈管理以有效提升企業運營效率,高速響應市場需求,從而獲得競爭優勢。技術層面,數據傳輸方式的革新與大數據的發展使得物流數據的實時傳輸與整合管理成為可能。因此,隨著供應鏈管理複雜性與重要性提升,企業選擇將其外包給第三方物流公司,供應鏈物流應運而生。在供應鏈物流中,企業本身淡出物流管理,第三方物流公司負責整個供應鏈的設計、運作以及後續管理,對企業供應鏈進行完全管理,從而實現供應鏈上所有企業的物流的統一管理與整合。第三方物流的參與有效的降低了全球化企業的管理難度,節約管理成本,使企業能將精力集中在業務的發展上,進行高質量的擴張。

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供應鏈管理市場,過去十年美國供應鏈物流穩步增長。第三方物流收入規模由2009年的1070億美元增長至2018年的2140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達8.01%。增長主要源自三個方面:第一,美國宏觀經濟整體景氣,企業生產規模擴張拉動物流支出提高;第二,物流行業實現向供應鏈物流升級,企業更多將供應鏈服務外包,第三方物流佔物流成本比重由7.9%提升至13%;第三,特定產業發展推動,科技、汽車、製藥與零售是第三方物流的主要行業,其中科技業產業鏈高度細化供應鏈鏈條長,製藥業對物流安全性要求高,近十年信息技術與生物製藥業的高速增長間接帶動了物流產業的發展。

供應鏈物流的興起推動了物流業的升級,創造了新的發展機遇,由此誕生了不少牛股。關於供應鏈管理,本系列此前的報告中,我們已經介紹了美國領先的供應鏈管理軟體商曼哈頓聯合軟體,本篇將介紹工業領域的XPO物流與奧多明尼昂貨運公司。

奧多明尼昂貨運公司(Old Dominion Freight Line Inc.NASDAQ:ODFL)是一家提供區域間、全國的運輸服務和其他後勤運輸的美國貨運公司。公司除了提供核心的零擔貨物運輸服務之外,還提供物流服務,包括地面和空中加急運輸、供應鏈諮詢、整車經濟、貨櫃運輸和倉儲以及搬家服務等。自1934年創立以來,公司不斷擴張,目前已經成長為美國汽車貨運公司的龍頭。截至2019年9月30日,公司共有全職員工20366人,拖拉機9649輛,拖車37051輛。在美國48個州有236個服務點。2010-2019年末,股價上漲13.08倍。

零擔運輸很大程度上與美國整體經濟運行情況密切相關。零擔貨物運輸是指當一批貨物的重量或容積不夠裝一車的貨物(不夠整車運輸條件)時,與其他幾批甚至上百批貨物共享一輛貨車的運輸方式。公司股價的大幅增長主要從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開始,金融危機對美國工業基本面造成極大負面影響,美國很多零擔運輸公司處於虧損狀態。隨後經濟緩慢復甦,客戶更加關注充足的貨運能力,資金規模較小的區域型航空公司一般無法滿足需求,行業整合速度加快。在2006年至2010年期間,ODFL先後收購了Southeast Kansas Transit、Priority Freight Line、Bullocks Express Transportation、Bob's Pickup and Delivery幾家公司。2010年之後公司在全美的市場佔有率不斷擴大,營業收入穩步提升。

高效的服務配送中心也是ODFL持續領先對手的重要原因。公司通過團隊驅動程序、專有技術,憑藉更大的地理覆蓋範圍的優勢,最大限度的提高準時率來提高服務。2008年之後公司的準時配送率從95%提高到98%以上,轉運時間大大降低,貨物索賠佔營業收入的比重從2002年的1.5%降至2018年的0.3%。此外,公司採取的成本控制戰略,極大的提高了公司利潤率。2009至2019年公司營業收入從12.45億美元增長至40.43億美元,利潤率從2.8%增長至14.98%,ROE從6.06%增長至24.44%。企業盈利的穩步增長為股價的增長提供長期內驅動力。

8)      世界十大運輸和物流服務供應商之一:XPO物流

XPO(XPO Logistics,Inc.NYSE:XPO)創立於1996年,是一家總部位於美國康乃狄克州格林威治的美國物流公司。公司通過運輸和物流兩個部門來運作。運輸部門主要提供包括貨運代理,最後一公裡、多式聯運、小卡車、卡車、轉運服務以及時間敏感或者高優先級貨運服務,物流部門主要為企業和政府機構提供合同物流服務包括增值倉儲和配送,逆向物流以及運輸管理等。XPO目前已經是世界第二大貨運代理提供商、世界第二大合同物流提供商,也是北美第二大小貨車(LTL)運輸公司。2010-2019年末,股價上漲14.57倍。

XPO的發展史也是一部併購史。2012年至2015年期間,XPO通過現金和股票交易收購了17家公司,其中包括2013年8月收購北美最大的重物送貨提供商3PD公司,12月收購北美最大的在線快速出貨管理公司National Logistics Management,2015年收購歐洲領先的合同物流供應商和歐洲最大的卡車車隊經營者Norbert Dentressangle。按照CEO Bradley Jacobs的說法,這些收購的目的是使XPO成為一個跨越各種地理位置和客戶結構的一站式供應鏈服務。雖然併購的過程中不可避免會帶來一些問題,但是可以明顯看到2012年至2015年XPO的營收同比大幅增長,ROE開始穩步回升,公司股價在2015年達到歷史新高,公司股價十年上漲14.57倍。

此外,公司高速增長的驅動因素也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行業優勢:公司60%的收入來自工業部門,而工業部門的增長率為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的2-5倍;2)多業務結構提高抵抗周期波動的能力:3)強大的IT系統,利用電子商務平臺優勢,提高庫存管理、交貨、物流跟蹤等各個環節的效率。

9)      美國最大的商業房地產數據服務商和研究商:CoStar

CoStar(CoStar Group,Inc. NASDAQ:CSGP)成立於1987年,是美國和英國第一大商業房地產行業數據、資訊、研究服務提供商。公司旗下有五個旗艦平臺,其中,CoStar向房地產商和專業人員提供訂閱服務,用戶通過網頁或者終端獲取美國和英國的辦公、工業、零售和多戶家庭房地產以及土地數據、研究報告和諮詢;LoopNet為商業地產所有者、房東和經紀人提供發布將要出售或出租信息的平臺;Apartments.com為租房者提供租房信息,允許物業公司和房東發布房屋信息,並且提供房屋周邊的交通、餐飲、學校、醫療等信息,2018年11月,公司收購Cozy Service,可為房東和租戶提供租金估算、在線租金支付等服務;BizBuySell為企業提供了一個在線交易市場;Lands of America提供了可供出售的農村土地在線交易市場。2010-2019年末,股價上漲13.32倍。

持續擴大並優化房地產信息資料庫,不斷加大研究及市場營銷開支,並通過收購實現業務與規模擴張。公司的核心平臺是CoStar房地產資料庫,成立以來,公司不斷擴大所覆蓋市場範圍和提供數據的條數,所覆蓋的市場從2009年1個市場拓展至2014年137個市場。同時,公司不斷擴招研究和營銷相關員工,優質的數據及服務提高了公司的留客能力,客戶續訂率在2010年達到90%,且在之後始終維持在90%以上。從公司收購歷史,我們可以清晰看到公司的戰略——打造房地產信息數據核心平臺,並以此為基礎進行業務拓展。2011年之前,公司業務始終聚焦房地產信息服務,不斷通過收購進入新市場並提高分析水平,打造出公司的核心資產。圍繞核心資產,公司從2011年開始業務擴張,相繼收購Virtual Premise與LoopNet,進入在線租賃平臺領域。以公司強大的房地產行業資料庫為支撐,LoopNet目前已經成為行業第一的商業租賃平臺。2014年,公司收購Apartments.com,標誌著公司的租賃信息服務由商業地產拓展至公寓住房市場。從近期的收購事件來看,公司仍致力於拓展租賃平臺以及優化數據平臺,進一步強化優勢。

10)      全球主要的建築材料供應商和分銷商:Patrick工業

Patrick工業公司(IncPatric Industries,Inc.NSDAQ:PATK)成立於1959年,是全球主要的建築材料生產商和分銷商,其建築材料多用於移動式住房(房車)、船、房屋和其他工業市場。移動房車建材是其營收的主要來源,在過去5年,移動式住房佔總營收的比例平均維持在70%。截止2018年底,公司在全球擁有107生產基地和42分銷基地,主要分布在美國、中國、加拿大和荷蘭。2010-2019年末,股價上漲47.78倍。

美國宏觀環境下人口趨勢變化和消費者信心指數推動了公司在移動式住房的營收。從當時的宏觀背景來看,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美國的房地產市場遭到了較大的衝擊,2010年開始房地產市場開始反彈,整個北美移動房車的出貨量在2010年大幅上漲45.78%,此後也是呈現出逐年上漲的趨勢。公司在2010-2012期間進行了9次併購並且不斷進行資本投資,以豐富在移動房車和住房市場的產品線、擴大產能並進駐新的市場。2012年,公司的擴張成果顯現,營收上漲42.1%,淨利潤上漲231.7%,股價也進入上漲通道。

從更長期的視角來看,美國35-44歲人口比例以及參與戶外活動的人口比例不斷上升,使得移動房屋和休閒船艇市場持續火熱。越來越多的美國年輕人熱衷於戶外休閒生活,數據表明,在過去5年,美國參與戶外活動的人口比例平均達到49%,並且在美國35-44歲的人口比例不斷上升,這使得移動住房以及休閒船艇市場持續火熱,2010年至今移動房屋和休閒船艇的出貨量自2010年開始上漲。10年以來,公司持續進行併購以擴大產品線,尤其是近五年,公司不斷增加戰略性收購,以擴大休閒艦艇市場的份額,多樣化收入來源。十年以來,公司的淨利潤不斷上漲,且近五年淨利潤增速持續穩定在約40%,增長十分強勁。

11)     全球最大的設備租賃公司:美國聯合租賃公司

聯合租賃(United Rentals, Inc.NYSE:URI)是全球最大的設備租賃公司,1997年9月成立,同年12月在紐交所上市;1998年收購60家公司,整合400多家分店,一舉成為北美最大的設備租賃公司。公司分為一般出租和特種租賃兩個部門運營,主要為建築公司、工業及製造業公司、公共事業單位、政府機關和個人等提供設備租賃服務,出租的設備從重型機械到手工具機等種類達到3300多種。截至2018年,聯合租賃在美國和加拿大經營997個出租服務點,在美國市佔率達13%。2018年公司實現營收80.47億美元,80%以上來自於設備租賃業務。2010-2019年末,股價上漲16倍。

根據公司年報顯示,公司最大的競爭優勢是規模經濟效應。公司擁有行業內最多樣的出租設備品種,最大的庫存量、最高效的運營系統以及最強的資金實力和購買力。截至2019年9月公司在北美共有1172家分行,在內部庫存管理上聯合租賃採用獨特的生命周期法,通過大數據來維護和處理庫存。這些都讓聯合租賃在同行業中脫穎而出。

此外,併購為聯合租賃注入野蠻生長的基因。在美國證交會要求年報中必須披露的風險因素中,聯合租賃曾寫到「我們歷史上增長的絕大部分就是來自收購,如果我們在未來沒有能力找到並完成猶魚得水的收購,並成功整合收購的資產,我們的增長策略就可能要一敗塗地。」公司1997年成立之後就開始大舉併購整合,到1998年底公司已經擁有103家公司和440家分行覆蓋整個北美,1998年至2001年,公司又進行250筆併購一舉成為北美最大的設備租賃公司。儘管併購不可避免的帶來高債務和管理等問題,但也讓聯合租賃取得了一日千裡的超高成長。公司的營業收入十年間複合年均增長率達9.4%,調整後EBITDA複合年均增長率達13.7%,調整後EPS複合年均增長率18.6%,高盈利成為驅動公司股價高增長的重要因素。

(1)關注綠色經濟產業鏈。改革開放以來 我國經歷了快速工業化的進程,從一個落後的農業國走到世界舞臺中心,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這個過程中,不可避免的對環境造成了破壞。十八大報告中,「美麗中國」的執政理念出現,成為我國的重要國策,被納入十三五規劃。習總書記也在多個場合中提出,「綠樹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在政策不斷推進過程中,中國綠色經濟也將進一步崛起。

我們建議重點關注以下幾個領域:一、新能源,如風電、光伏和天然氣等非化石能源。二、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三、傳統行業如化工、鋼鐵水泥等,由於限汙將加快產業出清與行業整合,建議關注相關龍頭。四、致力於汙染治理的環保產業鏈。

(2)關注高端製造,政策高度重視,自主可控邏輯再次強化。2015年,國務院發布《中國製造2025》,明確提出中國要從一個製造業大國向製造業強國轉變。2016年國務院發布的《「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中,提出了航天航空裝備、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先進軌道交通裝備、高檔數控工具機、機器人裝備、現代農機裝備、高性能醫療器械八大核心領域。當前,高端製造領域較多核心技術仍然被美國與歐美國家壟斷,在國際形勢日益複雜的背景下,實現關鍵領域自主可控至關重要,相關產業鏈將加速發展,建議關注高端製造的投資機會。

(3)關注供應鏈物流產業鏈。伴隨電子商務爆發,我國現代物流行業發展迅猛,目前已經較為成熟。參照美國發展經驗,物流行業發展的趨勢是:傳統行業淡出物流管理,將之外包給物流公司,物流公司將提供物流管理等增值服務。我國物流外包與發達國家仍有差距,美國2014年第三方物流企業市場份額達到78.4%,而同期我國物流外包沒有達到70%。同時,我國的快遞行業仍處於發展初級階段,主要的收益來自運輸管理和倉儲管理等基礎性服務,供應鏈整合、供應鏈金融以及平臺建設等增值性服務收入相對較小,仍有較大發展空間。建議關注向供應鏈管理轉型的物流公司以及相關的軟體公司。

(4)從微觀選股角度看,建議關注工業企業的核心技術與核心產品,以及相關的研發支出。此外,關注其併購行為。

相關焦點

  • 科技長牛——細數美股十年十倍股
    本篇講述科技板塊[1]22隻十倍股背後的成長故事。回顧近十年信息技術行業的發展,移動網際網路爆發與雲計算興起是科技產業最大的變革。此外公司還擁有和經營分銷平臺上的各種網絡,提供數字代理服務,向廣播業廣播相關的技術服務,設計和製造廣播系統,以及提供標誌設計和製造服務,投資於各種房地產企業等。近十年來,儘管美國地方電視臺面臨開機率下降,觀眾分流等問題,但是辛克萊廣播公司依然取得了較大發展。2010-2019年末,股價上漲11.38倍。
  • 津上工具機中國:工業股中的日本製造,還有多少空間?
    作者:格隆匯·火火火木十年漲超30倍的騰訊,自然是人人稱頌,但是,巨大的漲幅的背後往往是巨大的不確定性,有多少人能夠堅定不移地拿著一手騰訊?對一個行業不了解,很難拿得住股票,騰訊這些代表未來的行業自然是最難把握的一類。大部分人還不如老老實實拿著一隻看得懂的穩定股票。
  • 十年漲超十倍!近10年美股出了哪些科技大牛股?
    在2008年金融危機以後,受益於美國十年的經濟增長和移動網際網路的興起,美國走出了一波超長的牛市行情。其中有些公司表現非常亮眼。  根據篩選,在2010年至2019年間美股股價上漲超過10倍並且2019年底市值大於10億美元的公司有81家。而其中有14家都是信息技術行業,也就是科技行業。
  • 招商策略:5G通信技術革命將實現萬物雲化下一批十年十倍股也許就在...
    過去十年,伴隨著全球貨幣寬鬆和科技進步的紅利,美股出現了大量的十倍股,這些十倍股給美股投資者帶來了豐厚的回報。對於科技行業而言,過去十年科技行業經歷了3G和4G的移動數位化浪潮,也經歷了雲計算的大爆發,數據傳輸速度的提升伴隨著摩爾定律的演繹,帶來硬體和軟體需求的同步提升和場景化應用的爆發。
  • 十年十倍股範爾度假村了解下
    反覆震蕩的道瓊工業指數此前美股的二度熔斷就連見過大場面的巴菲特都直言:「我活了89年都沒見過這種場面。「在接受採訪時巴菲特也表示,此次股市的震蕩實為罕見,但不及2008年金融危機與1984年的股災。雖然看起來經營滑雪場沒什麼技術含量,也十分靠天吃飯——每年最多冬季玩玩,還得看降雪量,但是範爾度假村在股價上可不輸一眾科技股,就算近期股價跌落大半,還是一隻十年十倍股。
  • 天風證券:對標美股 A股現在處於什麼時代?
    回顧百年美股只是研究宏觀經濟和資本市場關係的切入點之一,我們最終的目的是想從美股的歷史中看到——中國經濟的未來,中國產業變遷的方向,以及下一個十年中國資本市場的投資機會。二、今天的中國相當於美國的哪個階段?
  • 金融危機十年之後 美股進入「調整階段」
    金融危機十年之後 美股進入「調整階段」 2018-02
  • 十年長牛,中國可以複製美股的歷史嗎?
    回首過去十年,美股走出漂亮的十年長牛,而A股卻還是在原地踏步。不得不說,如果A股能複製美股十年長牛,我做夢都能笑出來。 A股可以複製嗎?有條件複製嗎?一起來整理一下。
  • 未來十年我最看好的十個行業
    所以2018年和2019年精選出品牌100強最近半年我在精選行業研究的行業從30細分行業精選出10大行業這十大行業和品牌100也是我未來十年的重點研究對象沒有電冰箱不可以用電腦不可以用工廠無法開工無處不在的電消耗為生活提供非常大的方便十是醫療保健
  • 2020年度最佳美股,非特斯拉莫屬
    創立於 1996 年的美國老牌財經網站《TheStreet》,最近評選了 2020 年度表現最佳美股,榜單本身同樣非常有意思:2020 年年度 TOP25 美股名單裡,前五位都是新上榜,僅有第 6 位的英偉達屬於這個榜單的常客。圖片來源:thestreet其中位列年度美股榜首的,是市值突破 7000 億美元的特斯拉。
  • 頻頻遭殃 美股十年牛市岌岌可危?
    頻頻遭殃 美股十年牛市岌岌可危?】繼9月7日牛角被砸傷後,一個月後的10月7日,華爾街銅牛又被一群抗議者潑上了紅色油漆做的「假血」。受困於美國經濟狀況前景黯淡等因素,美股往日「牛氣」還足嗎?而近期,銅牛屢出意外,美股亦頻頻下跌。  10月8日,美股再次大跌,三大股指均下跌超1%,回到了8月份低點區域。  受困於美國經濟狀況前景黯淡等因素,美股往日「牛氣」還足嗎?  華爾街銅牛被潑「假血」  據路透社10月7日消息,當天,一群抗議者聚集在華爾街進行抗議活動。
  • 初識石家莊:細數傍晚打折遛彎好去處
    初識石家莊:細數傍晚打折遛彎好去處 石家莊的夜經濟變得越來越豐富多彩了,不管你是想旅遊或者遛彎,哪裡都有你能享受的打折服務!休閒旅遊 西部山區景點
  • 復盤美股2020年極與極,透過7個關鍵節點看美股的波瀾壯闊
    Zoom更是成功躋身全球App下載榜前十,而視頻會議通訊如今也已成為遠程辦公必不可少的全民平臺。除此之外的OKTA、TWLO、ZS、DDOG、CRWD也是集體爆發,身份管理、電子合同和雲安全逐漸成為潮流。隨著SaaS時代的到來,網絡安全在其中扮演著愈加重要的角色,也帶火不少雲安全相關的企業。
  • 美股兩周三熔斷,不忍心算科技巨頭又蒸發多少市值
    沒錯,美股又又(這次絕對沒用錯詞)熔斷了,其實我們對上一次的熔斷印象很深刻,感覺仿佛就只過去了幾天:美股歷史上一共四次熔斷,第一次熔斷是1997年10月27日,第二次熔斷是2020年3月9日,第三次熔斷是2020年3月12日,第四次是今天—2020年3月16日。幸好,還沒到二級熔斷。
  • 埃森哲:從IT諮詢鼻祖 到十年十倍股
    我們分析了近十年IT服務佔企業IT開支中的比重,發現軟體、IT服務支出佔比越來越大,且IT服務的支出佔比持續高於軟體的支出。IT服務的市場將長期存在,並且其增速有望持續高於IT總支出的增速。因此,IT服務商對企業,尤其是大型企業而言顯得尤為必要。
  • 汶川大地震十周年 39個重災區生產總值翻三倍
    汶川大地震過後的十年間,重災區從經濟總量到工業、服務產業增加值,以及投資消費、居民收入等指標,均升至震前三倍左右。5月7日,四川省統計局發布「5·12」汶川特大地震10年重災區經濟發展報告(下稱報告),用一系列數據指標呈現災區十年間的發展變化。
  • GE風電設備製造(瀋陽)有限公司十周年慶典圓滿落幕
    瀋陽2015年8月25日電 /美通社/ -- 今天,通用電氣(GE)風電設備製造(瀋陽)有限公司成立十周年慶典在瀋陽隆重舉行。此後的十年間,GE 風電設備製造(瀋陽)有限公司更是依託GE強大的技術背景,不斷引進GE全球最新的技術和解決方案,為客戶提供高可靠性、高發電量的產品,取得了一個又一個驕人的成績。目前風電裝機超過1300臺,容量超過190萬千瓦。在過去的十年裡,為中國提供了467億度的清潔電力,相當於節約4,600萬噸的二氧化碳排放。
  • 百年美股:1987重演|美股|1987重演-智通財經網
    (上帝的審判比你想像的來得早) ——肖申克的救贖一、毫無疑問,目前美股的估值已經很貴了標普500按最近12個月盈利計算的市盈率為25.75倍,而長期中值為不到15倍。席勒周期性調整市盈率目前是31.51倍,已經超過了1929年大蕭條,1987年黑色星期一,2008年金融危機。而歷史中值只有16倍。目前的周期性調整市盈率僅次於1997-2000年的科網泡沫高峰期。
  • 美股最後的倔強:你負責唱空,我負責漲
    來源:金融界網站上周剛剛度過次貸危機爆發10周年的日子,危機造成的傷痛尚未撫平,在這期間美股卻走出了一個不折不扣的「歷史最長牛市」。其實大家都在賺錢富時集團製作了從2005年至今的證券市場回報收益圖,可以清楚的看到這些年來全球經濟事件不斷,但總體上全球的證券投資者都是在盈利的,只不過美股公司收益更高一些罷了。
  • 神奇公式選港股:年化25.82%回報 高位接貨十年翻2倍
    美股:超高的跑贏概率,霸氣的回報率「便宜價格買到好生意」是神奇公司的核心原理。憑什麼《股市穩賺》敢把名字起得如此霸氣?格林布拉特套用「神奇公式」的策略,把1988到2004這17年間在美國主要交易所交易的3500家大公司(剔除了金融股和公共事業股)進行回測, 17年中僅有兩年表現不如大盤;平均回報率高達30.8%,而同期整體美股市場的平均回報率僅為12.3%,跑贏市場的概率高達90%。  港股:年化25.82%回報,高位接貨十年翻2倍  套用到港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