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市第三人民醫院心理專家徐文耀主任細心地為急性焦慮症患者進行診治。
「醫生,快來救救我,我喘不了氣,我就要死了」。某天凌晨4點鐘,某醫院急診室突然來一患者,喘著氣,四肢發抖,不自主來回走動,表現非常難受的樣子,醫生趕快做好對症處理,經詳細詢問,患者自述:約半小時前突然從夢中驚醒,當時感覺呼吸困難,雙手發抖,胸悶,感覺好象雙手血流不通了,就像要死了一樣,趕緊叫醒家人送他到醫院。可是醫生幫他檢查後並未發現軀體有異常,他回家之後一個月內有多次類似發作,不發作時患者總是擔心會再次發作,懷疑是不是有心臟病,不敢外出,要家人陪伴才能安心,醫生的解釋也無法消除他的疑慮,對生活、工作造成嚴重的影響。後來多次到各大醫院就診,胃鏡、心電圖、腹部B超、頭顱CT等檢查均無明顯異常,最後到心理專科醫院才確診為驚恐障礙。
心理專家解析:以上患者的表現正是一種叫「驚恐障礙」的心理疾病,驚恐障礙又稱急性焦慮症。基本特徵是嚴重焦慮(驚恐)的反覆發作,焦慮不局限於任何特定的情境或某一類環境,因而具有不可預測性。患者常突然感到一種突如其來的驚恐體驗,伴瀕死感或失控感以及嚴重的自主神經功能亂症狀。患者好像覺得死亡將至,或奔走、驚叫、四處呼救,身體檢查卻未發現有異常結果。嚴重的自主神經功能失調主要有三個方面:
①心臟症狀:胸痛、心動過速、心跳不規則;
②呼吸系統症狀:呼吸困難,嚴重時有窒息感;
③神經系統症狀:頭痛、頭暈、眩暈、暈厥和感覺異常。也可以有出汗、腹痛、全身發抖或全身軟等症狀。
驚恐發作通常起病急驟,終止也迅速,一般歷時20分鐘,很少超過1個小時,但不久又可突然再發。發作期間始終意識清晰,高度警覺,發作後仍心有餘悸,產生預期性焦慮,擔心下次再發。
驚恐障礙症狀特點:
驚恐發作:突然發生的強烈恐懼感,患者有不能忍受的瀕死感或失去控制感,同時伴有以心臟、神經和呼吸系統為主的臨床症狀。
預期焦慮 :由於害怕再次出現驚恐發作而表現出不安或恐懼感,可伴有植物神經症狀。
迴避行為 :由於害怕發作,60%患者如不敢單獨出門,不敢到人多熱鬧的場所,發展為場所恐懼症。
驚恐障礙的治療原則:心理治療和藥物治療。
驚恐障礙的治療首選是心理治療,認知行為治療對驚恐障礙是有明確循證醫學依據的治療方法,必要時予藥物治療。驚恐障礙患者的個性特徵常表現為對現實不滿意,對人生期望過高,對疾病的性質認識不清,凡事往壞處著想,總擔心結局不好,長期處於一種高度覺狀態中、勢必會產生一些歪曲的認知,這是造成疾病遷延的原因之一。因此,應用認知治療改變患者對疾病性質的不合理和歪曲的認知,運用行為治療如放鬆訓練、系統脫數等處理焦慮引起的軀體症狀,往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驚恐障礙屬於心理疾病,需要在精神科專科醫生的指導下,正規的服用抗焦慮的藥物治療,只要治療正規得當,還是可以根治的。但是這種疾病要做到早治療,早發現,治療的效果才會好一些,患者的病情容易得到控制。
報料熱線:13828680359 ; 投稿郵箱:663865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