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這一創舉震撼全球:可用超聲波迅速消融腫瘤

2020-12-22 中華網新聞

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在自然界中,蝙蝠可以利用一種特殊的聲波在黑暗中飛行並捕捉食物。由於這種聲波的頻率超出了人耳聽覺頻率識別的範圍,因而人們把這種聽不見的聲波就叫做超聲波。超聲波可以應用在醫學上,我們經常使用的B超就是利用了超聲波的原理。除了傳統的B超,眼下,隨著科技的進步,超聲波已經可以用於治療腫瘤、癌症等疾病。

中國這一創舉震撼全球!用超聲波消滅腫瘤,已有數千人獲救!

6釐米腫瘤45分鐘消融不見癌症治療有了新方法

重慶海扶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智彪:我們把太陽光線聚焦200倍就可以把紙燒起來,所以太陽我們照照可以,但是聚焦以後可以燒飯,這個也一樣,我們把它聚焦以後,聚焦三千倍比太陽鏡聚焦要厲害多了。

王智彪是超聲醫療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也是重慶海扶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當著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記者的面,王智彪演示起超聲波聚焦產生的威力。在黃色的球面部分,每一個點都在發出能量較低的超聲波,這些超聲波在一個精確的點聚焦,就產生了3000倍以上的能量。

王智彪把把一塊有機玻璃放在焦點的水面處,短短兩三秒時間就打碎,溫度高得燙手。而在焦點以外的區域,超聲波的劑量則是在安全範圍,記者把手放在水面以下,幾乎沒有任何感覺。

把這樣的超聲聚焦現象應用到醫學上,應用到為人治病上,會有什麼樣的效果?這個問題,王智彪已經思考了29年,實踐了29年。王智彪和團隊的這項發明,先後獲得了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這也是國產醫療器械行業迄今為止獲得過的最高的科技獎項。

王智彪:你可以看到,當溫度、當能量足夠高的時候,它轉化成溫度,立馬就把那個高溫區域裡面的腫瘤細胞殺死。

高強度聚焦超聲技術的英文縮寫為HIFU,也常常被稱作海扶。利用聚焦超聲的原理,可以實現穿過人體,不造成損傷,並對體內需要進行手術的部位直接進行消融。

王智彪:那我們可以看到那個白點,它跟周圍的非白點之間邊界很清晰,說明什麼呢?說明它這個熱的釋放、能量的釋放非常的陡峭,就像刀一樣,所以我們俗名也叫海扶刀;傳統的我們看開口子的,一刺就可以見血的,那以後我們過渡到用腔鏡,打三個洞,把那些器械伸到肚子裡面,這也叫做開刀,這叫做腔鏡開刀。那現在到未來,今後體外到體內開刀,就是我們叫聚焦超聲手術。

在「焦點」區形成足夠的強度,達到60℃以上的瞬間高溫,導致目標區域的組織凝固性壞死,壞死組織在體內可逐漸被吸收或變成瘢痕。隔山打牛這個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已經成為了現實。

在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海扶醫院,我們見到了一位即將接受海扶手術的子宮肌瘤患者。與傳統的手術室不同,這裡的醫護人員們並不需要層層消毒才能進入手術室,手術室內也不需要無菌環境;病人並沒有進行全身麻醉,只是注射了一些鎮定劑,還可以與醫生交流。在這裡,我們看不到手術刀和止血鉗,看不到止血的紗布和棉花,醫生手中的滑鼠,就是正在患者體內做手術的手術刀。

重慶海扶醫院HIFU高級醫師鄧勇斌:我們通過滑鼠控制我們的運動系統,來控制這個焦點在子宮肌瘤的不同位置移動,把這個肌瘤一點一點的消融掉。

屏幕上的紅點,就是正在體內實施手術的的超聲波聚焦點。在屏幕上我們看到了實時的超聲監控。

鄧勇斌:這個病人瘤子是有6釐米這麼大。

央視財經記者:現在我們看到治療過的區域有什麼變化?

鄧勇斌:這個腫瘤是我們治療之前圖象稍微黑一點,我們治療之後這個圖象就慢慢變白了。

45分鐘後,聚焦超聲的手術完成了,這位患者的子宮肌瘤已經絕大部分被消融,這位患者從手術臺上下來,並且還自己走出了手術室。

記者:感覺還好嗎?現在?

相關焦點

  • 中國逆天「手術刀」橫空出世
    這一有望消滅腫瘤惠及全人類的突破不僅讓中國名噪科學界,更吸引日本、英國、德國紛紛排隊前來偷師,堪稱歷史性的一刻。海扶刀並不是一把真刀,它是一把無柄的「刀」,又稱「超聲聚焦刀」,是「高強度聚焦超聲腫瘤治療系統(High-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的譯稱,是實現從體外實施無創治療的新型醫療設備。
  • 微波消融,未來十年腫瘤治療「熱技術」(組圖)
    一直以來,中國在微波腫瘤消融領域處於世界領先地位,較有影響力的微波醫療器械企業集中在南京地區,例如從南京市新技術應用研究所改制而來的南京福中醫療高科;近年來,微波消融成為國際公認直徑3cm以上腫瘤治療推薦方案;美國、英國、德國等多家上市公司紛紛推出微波消融治療設備,積極進軍中國市場,相關論文也集中出現在多家國際頂級學術雜誌上。
  • 消融腫瘤無創精準切實解決患者痛點,青大附院海扶刀治療實力助陣
    實際上,青島大學附屬醫院所引進的海扶治療設備——海扶刀JC型聚焦超聲腫瘤治療系統是利用高強度聚焦超聲技術治療各類實體性良惡性腫瘤的物理治療儀,完全能夠實現這一目標,自引進以來,醫院已為數不勝數的患者及他們的家庭帶來新的希望。
  • 三月羊城 相約第九屆中國腫瘤介入與微創治療大會
    由於介入醫學獨具的微創、高效、精準和可重複性,腫瘤介入與微創治療成為近年來發展最為迅速,從業人員最為廣泛的領域,已經成為與內科、外科並駕齊驅的第三大學科。  由於介入療法發展迅速,醫生臨床技能和技術規範發展不均衡。針對此種情況,大會面向基層醫生開設技術培訓班,提升基層醫療機構對微創介入的臨床診療服務能力。培訓包括介入操作基本技術培訓,比如經皮肝穿膽道引流術和股動脈穿刺等。
  • 第九屆中國腫瘤介入與微創治療大會將於3月舉行
    由於介入醫學獨具的微創、高效、精準和可重複性,腫瘤介入與微創治療成為近年來發展迅速,從業人員非常廣泛的領域,已經成為與內科、外科並駕齊驅的第三大學科。        中國抗癌協會腫瘤介入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天津市腫瘤醫院腫瘤介入治療科郭志教授介紹,隨著精準醫學時代的到來,腫瘤治療理念正發生變革,腫瘤治療趨向微創、高效和個體化,微創介入正成為腫瘤治療的新方向。
  • 第九屆中國腫瘤介入與微創治療大會在廣州召開
    第九屆中國腫瘤介入與微創治療大會  肺癌穿刺活檢有了「中國標準」  由於介入療法發展迅速,醫生臨床技能和技術規範發展並不均衡。這導致了穿刺的操作標準缺乏規範統一。」對此,中國抗癌協會腫瘤介入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天津醫科大學腫瘤醫院介入治療科郭志表示,完全照搬國外指南,很難切實解決醫生在臨床上所面臨的實際問題。  因此,在本次大會上,終於發布完成既符合中國國情,又不斷完善國外指南內容的《胸部腫瘤經皮穿刺活檢中國專家共識》。
  • 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範衛君:肝腫瘤消融治療的六大「疑問」
    核心提示:肝腫瘤局部消融治療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發展迅速,已成為繼手術切除和TACE治療之後的第三大肝癌治療手段,目前臨床常用的消融方法有射頻消融、微波消融及冷凍消融。   肝腫瘤局部消融治療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發展迅速,已成為繼手術切除和TACE治療之後的第三大肝癌治療手段,目前臨床常用的消融方法有射頻消融、微波消融及冷凍消融。「雖然消融方法變多,但是消融技術在肝腫瘤上的治療也面臨了許多疑問。」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範衛君表示。
  • 照樣切除腫瘤——冷凍消融手術
    (目前來看,冷凍消融對瀰漫性轉移的腫瘤沒有明顯的效果)。   4   為什麼在國內應用較少?   一是醫療器械的審批時間較長,二是數百萬的設備費用以及較為複雜的臨床操作,導致國內的冷凍消融技術起步較晚。
  • 早期肝癌患者 消融治療效果更好
    核心提示:在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彩虹橋腫瘤消融患者教育之家」的活動上,超聲波科主任謝曉燕教授表示,目前消融治療在肝癌、腎癌、甲狀腺癌上效果最為明顯,尤其是治療小於3cm的肝癌寫入肝癌治療指南,可獲得與手術切除相同的遠期生存率。
  • 抗擊癌症又一利器:冷凍消融療法
    一談到腫瘤,麥子最先想到的是「癌」,緊接著想到的是電視劇裡癌症患者放化療後副作用引起的大把大把掉頭髮的慘景,她給自己做了最壞的心理建設。但後來主治醫生告訴她,考慮到該腫瘤的特殊性,用常規的手術治療方式較為困難,可採用冷凍消融治療的方式,「冷凍消融」——這又是一個麥子沒聽過的概念,她最終接受了醫生的建議,與她之前設想的需長時間躺在冰冷的手術室不同,整個治療過程也就才一個多小時,且整個過程中,除了感覺體內有種涼涼的感覺,她沒有任何痛感,並能和醫生交流自如,手術結束後,她竟然自己走回了病房,麥子懷疑是不是被醫生忽悠了,這種治療方式和打了一針有什麼區別
  • 消除腫瘤「不動刀」,微波消融精準治療
    手術是在超聲引導下,將一根特製的微波針,經皮穿刺到腫瘤中心區域。微波針上含有一個1毫米大小的「微型微波爐」,它釋放的微波磁場可使周圍分子高速旋轉運動並摩擦升溫,從而使組織凝固、脫水壞死,達到治療的目的。這樣就能不對病灶動刀,而是通過微波、射頻或者雷射等生熱技術讓病灶發生壞死。   這期間,對於醫生手術的要求很高,要按照前期的設想,精準地定位病灶、清除病灶,只消融腫瘤不損傷器官。
  • "一把刀"聚焦超聲波精準殲滅癌細胞 費用更低廉
    原標題:「一把刀」聚焦超聲波精準殲滅癌細胞  射頻消融、海扶刀,在治療肝癌、胰腺癌或轉移性腫瘤領域,「第四種武器」正日益崛起。昨天,記者從第三屆腫瘤微創治療上海論壇上獲悉,據最新臨床統計,小於5釐米的肝臟腫瘤經上述技術治療後,1年生存率已能達到92.6%,療效與傳統手術相當,而費用更為低廉。
  • 中國超聲波腫瘤治療技術培訓走出國門
    人民網開羅8月1日電(記者周輖)1日上午,「聚焦超聲無創治療腫瘤技術發展中國家培訓班」在埃及首都開羅拉開帷幕。該培訓班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國際合作司、中國科學技術交流中心主辦,重慶市科學技術委員會、重慶醫科大學、重慶高技術創業中心、埃及介入放射學會聯合承辦。
  • 氬氦刀冷凍消融治療腎腫瘤常見問題—上海九院泌尿外科徐斌教授
    中國醫院管理案例評選,醫院卓越管理實踐大秀場。點擊查看 徐斌,上海交大附屬九院泌尿外科行政副主任,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隨著影像學檢查技術的進展以及國民體檢意識的提高,腎腫瘤的檢出率呈不斷上升趨勢。也有越來越多的患者對腎腫瘤冷凍消融術有一定的了解。
  • 「超聲波」!
    28歲的肚皮舞演員小孟就是這樣,平時經期出血較多,經期較長,去醫院一檢查,發現長了子宮肌瘤,大概5釐米大小。因職業需要,她拒絕手術治療。而藥物治療雖可取得縮小肌瘤的效果,但停藥後復發率高。浙醫二院腫瘤外科的胡曉曄醫生給她提供了一個方案,可以無創、無痛、時間短、療效快。那就是,超聲刀消融子宮肌瘤。
  • 2020年腫瘤消融治療「雙下沉」會議圓滿落幕!
    12月4日,2020年腫瘤消融治療「雙下沉」會議在衢州順利召開。本次大會由浙江省抗癌協會腫瘤消融治療專業委員會主辦,衢州市人民醫院承辦,南京康友醫療技術有限公司、杭州東角醫學科技有限公司協辦。此次會議旨在為衢州地區腫瘤消融領域的臨床人員提供學術交流平臺,促進衢州地區消融技術的進步。會議邀請了眾多省內知名的專家,通過面對面的交流形式進行授課,傳授不同部位腫瘤消融治療策略。會議由衢州人民醫院超聲科主任周餘旺主持。衢州市人民醫院副院長徐禮鋒、浙江省抗癌協會秘書長吳揚、中國科學院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超聲科主任徐棟進行開幕式致辭。
  • 吉林腫瘤醫院選擇廣州復大腫瘤醫院:冷凍消融同時治療多個腫瘤
    2006年萍姐顱內長了腫瘤,這讓她的生活發生變化。「我視力下降,看人都是重影。」萍姐告訴我們由於腫瘤的發展,壓迫到神經,她在當地醫生的建議下做了腦膜瘤手術,術後定期複查並沒有復發的症狀。然而在2014年3月開始萍姐便出現左肺、肝左葉、腎臟多發轉移瘤,她轉輾多家醫院四處求醫,因對化療不敏感,只好選擇做了切除術,術後病理均顯示為轉移性腦膜血管外皮瘤。
  • 天津腫瘤醫院哪家好選擇廣州復大:治腫瘤選擇手術還是消融?
    腫瘤治療需要多種治療手段。根據患者的病理分析結果來確定實施哪一種治療手段。比如,早期的腫瘤,大多數還是以手術為首選。但是,很多腫瘤患者等到確診時身體狀況愈下無法耐受手術或者患者本人抗拒手術,這種情況下,可以考慮局部消融的方法。
  • 微波消融技術治腫瘤 不開刀費用更低
    現代醫學已經逐漸邁進了微創治療時代,微波消融術治腫瘤就是在現代影像學的引導下,不用開刀,沒有切口,直接通過一根鋼針,從皮膚穿刺到達需要治療的腫瘤部位,只在局部形成一個高溫區域,對周圍組織的損傷非常小。相較於傳統的外科手術,微波消融技術治腫瘤,費用更低,病人恢復期短,還能降低癌症復發風險。在最大程度上打擊了腫瘤組織這個敵人的同時,也最大程度的保護了我們不想損壞的其他器官組織。以肝病病人為例,每一片正常的肝組織都是非常寶貴的,微波治療不僅打擊準確,對正常肝組織損傷小,更沒有放化療的毒副作用,病人所受痛苦小,療效好,所以病人樂於接受這種治療手段。
  • 四川腫瘤醫院選擇廣州復大醫院:專家講解不同消融治癌技術
    日前,暨南大學附屬復大腫瘤醫院副院長牛立志教授,一天就做了三臺手術,分別使用了射頻微波消融,冷凍消融,納米刀這三種技術。這三者算得上消融界的三大利器,每一種方法都有自己的優勢和適應症,今天就讓我們通過三個病例了解一下這三項技術的方方面面(百度搜索:廣州復大腫瘤醫院)。三種消融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