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在自然界中,蝙蝠可以利用一種特殊的聲波在黑暗中飛行並捕捉食物。由於這種聲波的頻率超出了人耳聽覺頻率識別的範圍,因而人們把這種聽不見的聲波就叫做超聲波。超聲波可以應用在醫學上,我們經常使用的B超就是利用了超聲波的原理。除了傳統的B超,眼下,隨著科技的進步,超聲波已經可以用於治療腫瘤、癌症等疾病。
中國這一創舉震撼全球!用超聲波消滅腫瘤,已有數千人獲救!
6釐米腫瘤45分鐘消融不見癌症治療有了新方法
重慶海扶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智彪:我們把太陽光線聚焦200倍就可以把紙燒起來,所以太陽我們照照可以,但是聚焦以後可以燒飯,這個也一樣,我們把它聚焦以後,聚焦三千倍比太陽鏡聚焦要厲害多了。
王智彪是超聲醫療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也是重慶海扶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當著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記者的面,王智彪演示起超聲波聚焦產生的威力。在黃色的球面部分,每一個點都在發出能量較低的超聲波,這些超聲波在一個精確的點聚焦,就產生了3000倍以上的能量。
王智彪把把一塊有機玻璃放在焦點的水面處,短短兩三秒時間就打碎,溫度高得燙手。而在焦點以外的區域,超聲波的劑量則是在安全範圍,記者把手放在水面以下,幾乎沒有任何感覺。
把這樣的超聲聚焦現象應用到醫學上,應用到為人治病上,會有什麼樣的效果?這個問題,王智彪已經思考了29年,實踐了29年。王智彪和團隊的這項發明,先後獲得了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這也是國產醫療器械行業迄今為止獲得過的最高的科技獎項。
王智彪:你可以看到,當溫度、當能量足夠高的時候,它轉化成溫度,立馬就把那個高溫區域裡面的腫瘤細胞殺死。
高強度聚焦超聲技術的英文縮寫為HIFU,也常常被稱作海扶。利用聚焦超聲的原理,可以實現穿過人體,不造成損傷,並對體內需要進行手術的部位直接進行消融。
王智彪:那我們可以看到那個白點,它跟周圍的非白點之間邊界很清晰,說明什麼呢?說明它這個熱的釋放、能量的釋放非常的陡峭,就像刀一樣,所以我們俗名也叫海扶刀;傳統的我們看開口子的,一刺就可以見血的,那以後我們過渡到用腔鏡,打三個洞,把那些器械伸到肚子裡面,這也叫做開刀,這叫做腔鏡開刀。那現在到未來,今後體外到體內開刀,就是我們叫聚焦超聲手術。
在「焦點」區形成足夠的強度,達到60℃以上的瞬間高溫,導致目標區域的組織凝固性壞死,壞死組織在體內可逐漸被吸收或變成瘢痕。隔山打牛這個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已經成為了現實。
在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海扶醫院,我們見到了一位即將接受海扶手術的子宮肌瘤患者。與傳統的手術室不同,這裡的醫護人員們並不需要層層消毒才能進入手術室,手術室內也不需要無菌環境;病人並沒有進行全身麻醉,只是注射了一些鎮定劑,還可以與醫生交流。在這裡,我們看不到手術刀和止血鉗,看不到止血的紗布和棉花,醫生手中的滑鼠,就是正在患者體內做手術的手術刀。
重慶海扶醫院HIFU高級醫師鄧勇斌:我們通過滑鼠控制我們的運動系統,來控制這個焦點在子宮肌瘤的不同位置移動,把這個肌瘤一點一點的消融掉。
屏幕上的紅點,就是正在體內實施手術的的超聲波聚焦點。在屏幕上我們看到了實時的超聲監控。
鄧勇斌:這個病人瘤子是有6釐米這麼大。
央視財經記者:現在我們看到治療過的區域有什麼變化?
鄧勇斌:這個腫瘤是我們治療之前圖象稍微黑一點,我們治療之後這個圖象就慢慢變白了。
45分鐘後,聚焦超聲的手術完成了,這位患者的子宮肌瘤已經絕大部分被消融,這位患者從手術臺上下來,並且還自己走出了手術室。
記者:感覺還好嗎?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