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摘引:「外語類專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構成與培養」

2021-02-15 譯坊

大年初一,祝看到此文的各位牛年一切順利,健康快樂!

上周發的小文討論將「傳道授業解惑」三個詞做顛倒,提出在學生自主學習基礎上先解惑,期間授業傳道

原文載於《外語界》2020,(6),作者徐錦芬,題目是「外語類專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構成與培養」,拜讀後感慨頗多,也為作者的邏輯思維和樣板式的論文撰寫所打動。這裡摘抄重要定義和解釋。

該文主要圍繞「意識→行動→能力」討論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路徑。在討論了國內外自主學習概念的產生和發展後,作者解釋說:「自主學習的內涵隨著時代發展而不斷演變拓展,從強調自主學習的外部環境到注重學習者的內在心理,從強調個體的獨立學習到注重與他人的合作學習,從強調課堂環境下的自主學習能力到關注網絡環境下的信息素養能力。」自主學習因時代而異!

作者提出,外語類專業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涵蓋四方面內容:自我規劃能力、自我探索有效學習策略能力、自我情緒管理能力和多元互動學習能力。」

- 自我規劃能力主要體現在學習目標、學習計劃和學習內容三個方面,學習內容也是自我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

- 學習策略能力是學習者內化第二語言或外語規則的主要手段,外語學習策略的作用之一就是促進學習者的自主性(Wenden 1991)。

- 自我情緒管理能力是影響外語學習至關重要的因素,但外語教育研究長期以來傾向於關注學習的認知層面,很大程度上忽略了情緒層面(Pekrun & Linnenbrink-Garcia 2014;徐錦芬 2020)。

-多元互動學習能力,在外語學習環境下,互動為學習者提供重要的語言學習與交流渠道,增加學習者使用語言和修正語言的機會。學習者的互動策略能力和網絡素養是多元互動學習能力形成的關鍵。多元互動學習能力實際上是一種自主創造外語使用和外語學習機會的能力。

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這種能力不是天生的,也並非自發形成,而是需要經過系統培養形成。1是培養自主學習意識,這是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培養是發展自主學習能力的前提。2是創造行動實踐的機會,學生具備自主學習意識之後,教師應提供機會讓學生在行動中探索和實踐。動機是誘發、推動和維持個體學習活動的內在力量和決定性因素(Zimmerman 2000)。3 是提供能力展示的平臺。自主學習能力的形成並非一蹴而就,而是具有漸進性、動態性和長期性。

作者的結論是:在信息化時代,自主學習能力已經成為高校學生適應信息技術迅猛發展的關鍵能力。本文基於自主學習概念的演變發展,結合我國外語類專業教育實際,提出外語類專業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包括自我規劃能力、自我探索有效學習策略能力、自我情緒管理能力和多元互動學習能力,並從「意識一行動一能力」三個層面討論了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路徑。

需要指出的是,教師在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由原來的「教」變為「引」,而在「引」的過程中如何把握好「度」,對教師素質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教師自身的自主性以及教師對學生、自主學習環境、自主學習資源等的了解都會影響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效果。外語類專業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並不是孤立發展的,而是外語運用能力、思辨能力、創新能力、實踐能力等能力有機關聯,需與相關能力協同培養,共同促進外語類專業學生的綜合能力全面提升。

學生在以上四種能力的培養上需要師「引」,因為他們有「惑」,在解惑的同時幫助他們做規劃,擇相匹配的策略,調整心態和情緒,在搭建的多元互動——行動和實踐中提升能力。「引」是關鍵,這與交通管理中的「疏導」是類似的,糾錯固然重要,但疏導則是「度」的把握。

相關焦點

  • 外語類專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構成與培養
    本文基於自主學習概念的演變發展,對我國外語類專業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進行界定,提出其內涵包括自我規劃能力、自我探索有效學習策略能力、自我情緒管理能力和多元互動學習能力。文章接著從「意識→行動→能力」三個層面討論了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路徑,即培養自主學習意識、創造行動實踐的機會、提供能力展示的平臺。最後,文章強調了教師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中的重要作用,自主學習能力需與相關能力協同發展。
  • 怎麼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讓學生掌握從小自主學習的能力,對他們今後的學習非常有利。 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他們就可以積極主動的獲取知識。一、創造自主學習的空間學生自主學習,老師先營造自主學習的氣氛。這要求老師教導,尊重不同學生的感情、思考、興趣,允許學生對問題有不同的看法。 有些看法可能是錯誤的,但是荒唐、幼稚、可笑,也應該去鼓勵他們。二、是激發自主學習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在教學過程中,老師要注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對教科書感興趣的知識點,進行一些改編擴展,使學生在興趣中學習。
  • 如何培養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英語篇)
    從語言專業的角度講,這套教材是TOEFL Primary中國管理中心官方推薦教材。TOEFL Primary考試考什麼呢?它主要是運用國際通行標準,來測試學生英語語言能力,考察學生的聽力、閱讀和口語水平。尤其可貴的是,教材根據中國學生的特殊性,在教材中設計了大量的書寫練習,避免出現原版教材「重口語,輕書寫」的弊端,力求培養孩子聽、說、讀、寫能力全面發展。
  • 如何培養中學生的外語學習能力
    今天所講的報告題目是我考慮了很久才確定的:外語學習能力,簡稱外語學能,英文縮寫是FLA(foreign language aptitude)。「aptitude」指的是潛在的、天生的潛質和能力。最近有研究證明學能對語言學習的成功是非常重要的,並是後天可以開發和培養的。
  •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提高學生英語學習能力
    我們在長期的教學過程中積累了寶貴的經驗,並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英語教學人才。英語教學的傳統為我們自主學習和探索初中英語教學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不可否認,在英語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還存在很多問題。首先,我們的同學是在傳統的英語教學模式下成長的,他們自己的英語素養和能力無法獨立承擔獨立學習的任務。其次,我們的老師也是從傳統的教學環境中成長起來的,他們對自我學習能力訓練的教學模式缺乏足夠的了解,並且在短時間內沒有相應的經驗可以學習。
  • 計算機類專業本科生創新能力培養的探索與實踐
    計算機類專業擔負著培養信息化、智能化所需人才的重任,計算機類專業本科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既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必然要求,也是自身成長成才的內在訴求。在國家大力推進「雙一流」與「雙創」建設的背景下,本科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已經成為各類本科專業人才培養與教學改革的重中之重。長期以來,研究生是我國高校創新能力培養的主體,而本科生的創新能力培養一直沒有得到重視。
  • 於敬:探索外語+ 專業+複合型人才培養模式
    於敬:我們的辦學特色是提高學生的外語自主學習能力,和跨文化的交際能力,為了這樣的培養模式,學校全面推進外語教學和專業教學的深度融合,積極探索學生「外語+」與「專業+」這樣的複合型人才培養模式。圍繞這個學校下大力氣,在2016年進行了人才培養方案的改革,體現了學校辦學培養模式的特色。
  • 外語類高校人才培養模式怎樣創新
    改變外語人才培養過程中過於囿於語言知識傳授和語言技能培養、過於注重外語專業的實用性和工具性定位,構建具有外語學科特色的通識教育體系,逐漸成為學界共識。外國語言文學先天具備通識教育的功能。2017年,教育部頒布的《大學英語教學指南》提出:「學習英語有助於學生樹立世界眼光,培養國際意識,提高人文素養,同時為知識創新、潛能發揮和全面發展提供一個基本工具,為迎接全球化時代的挑戰和機遇做好準備。」
  • 幫助學生調整學習思路,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自主學習能力
    ,也更加重視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3 重視提高學生自學能力任課老師應該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為出發點,加強學習方法的引導,幫助學生調整學習思路,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自主學習能力,從而滿足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更好推行和落實素質教育。
  • 2018年自主招生:建築類代表學校專業解讀
    為方便大家深入了解各校建築類專業詳情,本文從自主招生開設專業、考試模式、專業優勢、培養方向等多個層面進行介紹,供參考!  建築學專業  以建築設計為核心課程,學習相關專業理論課及專業基礎課,並參加若干實踐性教學環節,以培養學生具有作為未來建築師應有的素質和修養。  本專業注重職業教育、專業技能訓練,注重培養學生寬闊的社會視野和靈活的社會適應能力。2011年本專業第四次通過國家建築學專業評估,獲A級優秀。
  • 教學研究| 論外語教學中的批判性合作自主學習
    外語教學越來越重視學習者的主體作用,外語學習中的自主性已成為國內外外語教育界研究的熱點。我國教育部2004年1月頒布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試行)》明確指出,自主學習能力是大學英語的教學目標之一,教學模式改革成功的一個重要標誌就是學生個性化學習方法的形成和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發展。
  • 提高英語自主學習能力沒有那麼難
    原標題:提高英語自主學習能力沒有那麼難   作者:趙琳琳(黑龍江大學應用外語學院講師)   關於英語的自主學習問題一直是教育界討論的熱點。如果說學詩的功夫在詩外,那麼學英語的功夫則在課外。
  • 「內外兼修」東楓外國語:高標準、深挖掘,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行為、生活等習慣的培養以及綜合素質能力的提升。隨著初中的課程越來越多,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了一系列的課程與活動中,不單讓孩子們學會時間規劃還要學會自主學習。除AB班教學模式與培優課程外,還開設了語文閱讀課、英語口語課等學科知識拓展課程,讓接受能力更快的孩子有更多的機會在原有基礎上拓展學習更多的知識。
  • 高中政治課堂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以下內容值得一看
    記住老師的知識點後,學生可以騰出時間來學習中文,外語,數學和其他高價值課程。在這一觀念的影響下,家長們忽視了政治課程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中的指導作用。而且,父母的這種思維方式直接導致學生對政治學習的熱情低落。他們將政治作為學習的「考試課程」,談論政治課中提高獨立學習能力是不可能的。
  • 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是學業成功的唯一途徑
    自主學習與非智力因素的培養自主學習以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學生自己做主,不受別人支配,不受外界幹擾通過閱讀、聽講、研究、觀察、實踐等手段使個體可以得到持續變化(知識與技能,方法與過程,情感與價值的改善和升華)的行為方式。
  • 如何培養孩子自主閱讀的能力?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讓孩子變聰明的方法,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量,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但如何讓孩子順利地從親子閱讀過渡到自主閱讀,培養孩子自主閱讀的能力,成為困擾許多父母的難題。自主閱讀是培養孩子閱讀能力的最終指向,也是循序漸進的過程。語言學習的順序大體上是一樣,從沉浸式輸入,到單詞、句子的循序漸進式學習,再到語法和應用,聽說讀寫四個環節是環環相扣的。所以要先明白自己的孩子基礎在哪裡,再選擇合適的環節,配合使用。例如,如果你覺得孩子的基礎比較差,那麼建議你先從簡單的日常英語,結合基礎的單詞句子(高頻詞、自然拼讀,分級閱讀低階)開始。
  • 查明建:外語教育的人文化與外語專業人才培養
    在整個20世紀,實際在學習外語,外語專業的學生一直感到非常驕傲的,外語專業也在整個人文學科當中是金字塔的頂端,外語系的學生瞧不起中文系的學生,中文系的學生瞧不起哲學系的學生。這些年來,我們英語教育普及化,尤其朱丹平先生還有新東方的外語教育機構,從小學開始學英語,甚至上海市幼兒園不僅幼兒園學英語,入學還要考察英語。所以學生進了大學以後就覺得我不要再學英語專業,我的英語已經很好了,我要學其他專業。
  • 基於大數據的英語閱讀能力培養及測評體系構想
    1.引言       閱讀不僅是人們獲取信息和知識的重要渠道,也是人們學習語言的主要方式之一。語言的學習都離不開閱讀。閱讀也是我國大、中、小學生接觸和學習外語的主要途徑。閱讀有助於學生獲取大量的語言輸入,從而為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的學習創造有利條件。
  • 夏谷鳴|學生批判性思維與閱讀能力的培養
    Q:如何在外語課堂教學中平衡語言要素學習和批判性內容學習?A:在實際教學中,因為對一篇文章的學識有限,應該如何分配針對語言要素和批判性思維,這兩個部分並不是割裂的。質疑和求證的過程本身就用到語言本身了。在教學過程中,也並不是說對任何事物都要進行批判性教學,而是要對有意義的事物進行關注。
  • 怎樣培養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知識的獲得,必須通過學生積極思考和實踐活動,激發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積極性、主動性和獨立性。因此,把課堂主動權給學生,把學習主動權給學生,讓學生自主學習,給學生充分的學習時間,放手學生自主學習,創設自學「氣氛」,讓學生學習主動性得到充分的發揮,這是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主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