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的員工最先離職!不是因為錢,而是企業的這10個問題

2020-10-19 可馨職隅

為什麼優秀的員工難留下?企業老闆或管理者是不是經常會有這樣的疑問?公司給的錢也不少,有一些人才還被公司寵上了天,連老闆都敢指著鼻子罵,但為何還是留不住他們的心呢?

其實,優秀的員工往往看得更加透徹,他們深知公司的一些問題會影響到個人未來的發展。即便是留下來也很難做出什麼成就,何不提早離開,至少還能留下個好印象。而這些問題皆來源於日常,一點一滴他們都看在眼裡,深知其劣根性。

海因茨·韋裡克說過:關心職員和關心生產同等重要,管理人員既要注重生產,又要關心職員。

若要更好的管理和留下優秀員工,就要知道他們心裡想什麼,他們難容忍的是什麼,這樣才可以對症下藥,留住核心的人才。千萬別以為那些善於容忍公司各種問題的員工就是好員工,往往這些員工是中庸缺乏鬥志的人。

公司逼走優秀員工的問題有很多,總結歸納起來共有10個,也暴露出企業管理的劣根性,值得引起重視。歸納如下:

1、企業發展目標或中長期規劃模糊

對於普通員工來說,公司的目標和規劃其實跟他們沒啥關係,但是優秀員工很重視。他們希望能夠跟隨著公司一起成長,也希望公司有遠大的目標和相互成就的契合點。

一些小作坊式的公司可能連規劃都沒有,一直改目標,這容易讓優秀員工失去方向,看不到未來,沒有價值感。

2、對員工缺少肯定,不斷否定

有的企業或管理者喜歡以打擊員工為「樂趣」,總是看不慣員工做的事,稍有不順眼就開始指責。而當員工做得好時,又覺得這是應該的,有什麼可值得表揚的。

這種冷冰冰的管理,沒有讓員工感受到應有的尊重,時間久了,正常人都受不了。優秀的員工更不願將就自己,把自己的傲氣和自信都磨沒了。

3、制度的問題

遲到扣錢、忘記打卡扣錢、沒戴工牌扣錢、工作沒有下工作單罰款、計劃不按時交罰款……

扣扣扣,罰罰罰!不知道哪裡來的那麼多管理機制,沒有給員工帶來正確的指引,只會讓員工覺得這個公司喜歡抓員工的毛病。做事畏手畏腳,成天應付這些管理制度就夠了,就別談什麼創造性發揮了。

4、過於利益化

企業追求效益無可厚非,但過於追求利益就顯得毫無人情可言。

曾遇見一家年利潤超過200萬的企業,從不主動給客戶送禮,逢年過節都是要求業務員給客戶送過節禮品。而這些禮品的費用由業務員自行掏腰包,公司不負責報銷。最可笑的是,這些業務員平均月薪也才6000多元,並非有高收入,但要公司出錢送禮,那是絕對不可能的。

這家公司還讓員工每月平攤廁紙費用,每年的年會聚餐預算不可以超過2000元,即便是團隊人數超過了20人,預算也是不變,老闆還美其名曰「節省是最大的美德」。

5、文化缺位

文化是一家公司的靈魂。對於員工而言,文化不是貼在牆壁上的口號,更不是做得好看的海報,而是企業實實在在對顧客、對員工的一種承諾和精神導向。

難以想像一家缺少文化,缺少人文關懷的公司可以走多遠。文化的缺位也必然導致公司與員工間的關係生硬,缺乏溫度。

6、讓員工心寒

「跟我幹」和「給我幹」雖然是同樣的指令,但給員工完全是兩種不同的反應,逼走優秀員工的也許就是上級領導的一句「給我幹」。

企業不尊重人才,認為付了錢你就要給我幹活,哪裡有那麼多自己的想法和意見,照做就是了。其實人才需要被尊重,被激發創造性,若只是要簡單執行的員工,何必花那麼多錢請人呢,找個聽話的學生就好。

7、公司發展平臺與員工發展願景不匹配

優秀的員工對自己的職業規劃和發展前景十分清晰,他們希望能夠隨著公司的發展壯大,自己也能有所成就。所以,在公司發展過程中,如果無法給到優秀員工明確的職業晉升通道,讓這些員工工作一兩年後還是原地踏步,那麼他們的流失機率就會增大。

8、管理者決策力低

這一點是最致命的,管理者總是優柔寡斷,不願意做出決策,下屬就會同無頭蒼蠅一般亂撞。出了問題還撇得一乾二淨,說不是自己的決定,是下屬要這麼做的,自己也不同意。

你倒是早一些說出決定啊,下屬被逼無奈必須要解決實際問題,只有按照自己的經驗,先解決眼前緊急的事。管理者的馬後炮,讓優秀員工難以忍受。

9、企業產品缺乏核心競爭力

有的時候不是員工不努力,也不是沒有客戶,而是公司的產品缺乏核心的競爭力,無法在行業內取得優勢,所以企業很難做大。優秀員工看在眼裡,知道即便多努力也難以將企業做大,銷量做高,最好的選擇就是離開。

10、獎罰不分

如果一家公司裡的員工做好和做壞結果都一樣,做不好的員工不但沒有處罰,還可以在企業裡偷著懶,那麼,那些優秀的員工為何要拼盡全力去做到最好呢?

因為是老員工,因為是與領導有親戚關係,所以就可以有保護傘,不被公司處罰。而那些新入公司的人,那些沒有靠山的員工,遇到一點點問題都要被放大,有誰又願意繼續留下去受氣呢?

又到一年年尾時,許多員工開始蠢蠢欲動,一邊等待著公司趕緊發完年終獎,一邊尋找著下一份工作的落腳點,這些人當中,不乏優秀的員工。企業若想要留下優秀的員工,不妨深入溝通,並根據以上十個因素進行自檢,看看企業是否存在著同樣的毛病,提早修正,提早規避人才流失。

如果你對公司逼走優秀員工的原因還有補充,歡迎給我留言!

【原創文章】轉載請聯繫本人並註明出處。

可馨職隅,職場故事精。知故而不世故,知事而不多事。更多文章,請關注 @可馨職隅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很多公司裡,優秀員工往往最先離職?精明人都從這3點分析
    昨天看到一個人提問:「為什麼優秀的員工往往最先辭職?」剛看到這個問題時並沒有在意,但仔細想了一下,發現這種現象確實是普遍存在的。員工的離職,最基本的原因,還是馬雲那句套話:一,錢沒給到位;二,心受委屈了。我在這裡還要補充第三點:欲望沒有滿足。
  • 為什麼很多優秀員工,往往都最先離職?搞懂這3點,才能留住人才
    昨天看到一個人提問:「為什麼優秀的員工往往最先辭職?」剛看到這個問題時並沒有在意,但仔細想了一下,發現這種現象確實是普遍存在的。員工的離職,最基本的原因,還是馬雲那句套話:一,錢沒給到位;二,心受委屈了。我在這裡還要補充第三點:欲望沒有滿足。
  • 優秀員工為何最先離職?難道領導心裡沒點數?原因主要有3點
    俗話說得好,「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這句話在職場上可謂是體現得淋漓盡致。一般情況下,有很多員工不會在一家企業工作太久,有可能工作個三、五年,就會往那些願意給自己福利待遇更高的公司跳槽了,這是很正常的現象。然而,有些員工明明很優秀,只要肯安穩的幹下去,升職加薪,福利待遇更好肯定是「板上釘釘」的,但是為什麼優秀員工為何最先離職?難道領導心裡沒點數?
  • 優秀的員工離職,要明白這三個道理,別在傻傻地挽留
    當優秀的員工提出離職時,很多領導最先想到的事情是挽留,而不去想員工要離開的原因;能夠被稱為優秀員工的人,工作完成和配合上來說肯定是表現良好的,工作的過程中多數是沒有不開心的;既然員工提出了離職,可能他們是有自己的想法,也可能是在某件事情上已經失望了,要不然他們是不會在工作順利的情況下提出離職的
  • 員工的離職時間,說明了什麼問題?
    員工離職帶來的損失,不是重新招一個新人來填坑就能彌補的。一般來說,核心人才的流失,至少有1-2個月的招聘期、3個月的適應期,6個月的融入期;此外,還有相當於4個月工資的招聘費用,超過40%的失敗率。關於員工離職,你可能會認為無非就是兩個原因:錢沒給到位、心委屈了。
  • 一個員工的離職成本,很恐怖!
    更為糾結的是:權威機構估算,一個員工離職會引起大約3個員工產生離職的想法,照此計算的話,如果員工離職率為10%,則有 30%的員工正在找工作;如果員工離職率為20%,則有60%的員工正在找工作。員工3個月離職和2年離職,差很大!關於員工離職的原因,你當然可以引用某位名人的觀點,無非就是兩個:錢沒給到位、心委屈了。
  • 為何很多公司,離職的都是優秀員工,留下的是各方面很一般的人?
    因為那些真正的離職原因,很多是企業自身的原因,這些原因一時半會解決不了,但又一直都擺在那裡。老白兔員工,就像上面說的領導的親信一樣,因為沒有追求,而且嫉賢妒能。這樣的員工多了以後,會佔據公司的中高層管理職位,那麼他們必然難以容忍有能力的下屬存在。所以,就會逼得優秀員工離職。前不久,周鴻禕曾經要求公司人事部門,定期清理老白兔員工,道理就是如此,這是企業的管理制度出了問題。
  • 海底撈員工離職率超過30%,一個員工的離職成本,其實很恐怖!
    餐飲員工離職留下的坑,需要找10個人才能填上,招人不是一般的難。導語餐飲企業一個員工離職後留下的坑,並不是想像中的找個人填上就萬事大吉了,如果是優秀員工,善於做服務員的員工,離開了那就是餐飲企業的巨大損失。
  • 優秀員工離職的幾個原因,管理者是否能明白?
    企業發展的根本在於人,而優秀人才是最重要的財富。如果一個公司頻頻有優秀員工離職,那麼這家公司的發展好不到哪裡去。作為管理者,應該能夠反思問題所在,從而做出調整及改變,為公司的長遠發展負責。原因三:老闆喜歡畫大餅在企業發展初期,老闆是需要畫餅來招人,而且把餅畫好是一個優秀老闆應該具有的能力,否則也不可能聚齊一幫人來一起做事。可是不能一直都是畫餅,而不是兌現,永遠只喊口號,而沒有行動。這樣的老闆在員工眼裡就是個騙子,怎麼能留住優秀的人才,讓別人死心塌地的幹活呢?
  • 優秀的員工離職前不聲不響,一提離職平地驚雷
    現代職場人,承受著許多壓力與誘惑,每年總有很多次想換工作的念頭。
  • 員工離職時,為什麼有些企業不願給員工失業金?
    離職員工必須要滿足以上三個條件的,才能領取失業金。據我所知,員工失業金可以連續拿二年,通常只有一千多元左右。 不過,在現實生活中員工離職了,如果符合領取失業金的所有條件,但往往還有些企業不願意讓員工拿失業金,那就是企業有問題了。
  • 一個員工的離職成本有多恐怖!
    對於用人單位來說,一個員工離職後留下的坑,並不是再找一個人填上就萬事大吉了。一般來說,核心人才的流失,至少有1-2個月的招聘期、3個月的適應期,6個月的融入期;此外,還有相當於4個月工資的招聘費用,超過40%的失敗率。
  • 一個員工的離職,背後都意味著什麼?
    一個員工離職後留下的坑,並不是再找一個人填上就萬事大吉了。一般來說,核心人才的流失,至少有1-2個月的招聘期、3個月的適應期,6個月的融入期;此外,還有相當於4個月工資的招聘費用,超過40%的失敗率。《財富》發現,員工離職後,從找新人到新人順利上手,光是替換成本就高達離職員工年薪150%,如果離開的是管理人員則代價更高。
  • 如何對待離職員工,反映了企業的格局
    對HR來講,員工入職和離職是最重要的兩件事了,這就像一個人的出生和死亡。一個員工在入職時,總會對一切滿懷期待;而在離職時,又總會有很多話想說,其中不乏有一些是對企業較為中肯的建議。馬雲說過,員工要離職,無非就是兩點原因,一是錢沒給夠,二是受委屈了。
  • 降低員工的離職率,必須從研究員工為什麼離職開始!
    員工離職一直一臉都是困擾企業的一個難題。如何降低員工的離職率,必須從研究員工為什麼離職開始。員工離職,尤其是老員工離職,對公司和個人就是個雙輸。很多員工的離職前,都要經過理性思考和激烈的思想衝突,如厭倦情緒、抱怨和委屈。他們並非頭腦發熱,而是要權衡利弊和生活得失等各個方面。入職兩周就離職的員工,說明員工看到的了實際情況和自我預期有很大的差距。員工入職三個月就離職,一般和工作無關,很大部分是被動離職。
  • 優秀員工離職:不要讓自己的努力變成一場撕逼
    普通員工只想承擔普通的工作,離職時走個程序就走。而優秀員工的離職卻並非真的悄無聲息能決然而去。 01不是所有的問題都可以用把錢給夠去解決一個員工會離職,無非就是錢沒給夠或心受委屈了。但是你也知道公司現在正在困難時期,熬過了這一陣就會有起色了,你能否再堅持三五個月?這是第幾次在給她打馬虎了?
  • 從對待離職員工的態度觀企業品質
    離職後,您對「老東家」的感受是怎樣的?是感恩多一些,還是憤慨的情緒更甚?您所在企業對待離職員工的態度是怎樣的?是祝福滿滿,還是惡意抹黑?筆者就所見所聞及自己的親身經歷跟大家嘮嘮上述問題。某公司的離職員工曾講述這樣一件事,說自己離職三天後,部門主管便讓其他在職人員將離職者的微信等聯繫方式全部拉黑,斷絕與其再聯繫,並對離職者惡語相加,當然這事情是與離職者要好的同事悄悄告訴他方得知的。更有甚者,說某銷售企業員工因待遇問題離職後,該企業領導竟然向該員工曾經的客戶群發郵件,刻意抹黑離職員工為詐騙犯,盜用公司客戶資源後離職。
  • 四川一名女子在公司離職,獲得6000元硬幣賠償,公司:硬幣不是錢?
    一個企業之所以能夠成為一個龐大的公司,不止是因為他們有一個優秀的領導人。 更是因為公司對待業務的認真,和對待員工的態度,就是這樣的公司往往才能戰無不勝。
  • 員工離職成本超乎你想像
    中芯國際又上了熱搜,不過並不是其在技術上面有所突破,而是其CEO梁孟松的一封辭職信突然提出離職,直接將中芯國際的市值砍去400億元,引起轟動。
  • 企業加薪的10個常見問題,個個都是難題!值得收藏
    在回答這10個問題之前,可以先來思考一個基礎問題:現在市場環境不好,要不要給員工加薪,甚至是減薪?如果不加薪,很可能帶來以下三個後果:1.優秀的人才一定會率先離開。問題是,如果明年效益不好,能把加出去的薪酬扣回一點嗎?答案肯定是不行!企業不要因為過去效益好就給員工加薪,因為這會直接增加企業未來的經營成本。而應該由於員工當下的貢獻大、企業效益好,按產值和價值結果直接給予相應的激勵性加薪。問題2:企業效益不好,還要給員工加薪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