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中國的第二大河。發源於青海高原巴顏喀拉山北麓約古宗列盆地,蜿蜒東流,穿越黃土高原及黃淮海大平原,注入渤海。幹流全長5464公裡,水面落差4480米。流域總面積79.5萬平方公裡(含內流區面積4.2萬平方公裡)。
黃河是中華文明最主要的發源地,中國人稱其為「母親河」。每年都會生產十六億噸泥沙,其中有十二億噸流入大海,剩下四億噸長年留在黃河下遊,形成衝積平原,有利於種植。
黃河是在世界上獨一無二的。
黃河是中華民族之根,對中國非常重要。在中國歷史上,黃河及沿岸流域給人類文明帶來了巨大的影響,是中華民族最主要的發源地,中國人稱其為「母親河」。
自宋元以後,直至近現代歷史時期,黃河流域由於人口的壓力自然條件等因素,經濟重心南移,但黃河流域仍是中國重要的經濟中心。
黃河承載著的是整個中華民族的歷史積澱和人文精神,黃河所凝聚著的「團結、務實、開拓、拼搏、奉獻」的精神力量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奮勇向前。
黃河展示了中國遠古文明的發展過程。
黃河北源發源於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顏喀拉山脈支脈查哈西拉山南麓的扎曲,南源發源於巴顏喀拉山支脈各姿各雅山北麓的卡日曲,西源發源於星宿海西的約古宗列曲。
呈「幾」字形,自西向東分別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及山東9個省(自治區),最後流入渤海。
黃河中上遊以山地為主,中下遊以平原、丘陵為主。由於河流中段流經中國黃土高原地區,因此夾帶了大量的泥沙,所以它也被稱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但是在中國歷史上,黃河下遊的改道給人類文明帶來了巨大的影響。
黃河磅礴雄偉的氣勢,勇往直前的精神,體現中華民族無堅不摧,無往不勝,堅韌剛強的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