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如何待人接物?

2021-02-07 職場蛙

之前講過工作中如何跟領導相處、生活中如何分析對方的需求、同事的第一第二訴求是什麼,甚至細緻剖析了談婚論嫁中對另一半的3個考察優先級別。


相信在我們對待別人時,就可以迅速拆解對方的三個訴求,你也已經對「第一第二第三訴求」的分析法瞭然於心了。


不懂或者還沒熟練的,看如下三篇標誌性文章:


如何讓不配合的人配合?

工作中如何跟主管相處?

挑對象最重要的標準,有哪些?


以上都叫做換位思考,今天我們換一個更直接的角度,講下「我」的訴求。是的,別老去考慮別人,一切還得從我的角度去出發。


我,有什麼訴求呢?


我在工作中,是一個小角色,還是個小兵,上有小領導大領導,平級有比我資深的同事,新人學歷比我高海歸英語流利還有背景,等等,如此一比較,渺小的我感覺沒什麼優點,有時別人都不睬我,我還一個人中午去吃飯,然後漫無目的小走一圈就回來,早回來晚回來都會尷尬.


職場中,「我」的第一訴求,顯然是保住這份工作。一切有利於我這個工作穩定性和持久性的事情,都是可以做的。當然,工作穩定的前提也是我能健康的在此工作下去。


你這單位有化工氣體我不但聞著不舒服還影響我的身體、你這公司在郊區每天我上下班來去路上要4個小時、你領導虐待我幾個同事聯合起來凌霸我導致我精神出問題了.這些就影響了我的第一訴求,我待不下去了,或者叫做「此地不宜久留」。


「我」的第二訴求,就是在升職加薪


不行我就跳槽,找到更好的,內外部都不能實現,則我充實自我,讀個學位或者考個什麼證書,發展下愛好,並且我開發幾個副業,只要比過去的我有進步,就是錦上添花。


「我」的第三訴求,則是完成日常的工作、例行公事、幫助某個同事或客戶或供應商,以及日常瑣事。包括公司來了新人,要不要教那個學妹,要不要回答那個學弟的問題,等等。


以上一句話總結,第一訴求是根本,類似保命,第二訴求是求好,錦上添花,第三訴求是日常瑣事,可有可無


每個人的訴求都分一二三這3個優先級別,第二訴求無條件讓位於第一訴求,第三訴求無條件讓位於第二訴求。


本篇如果進一步展開,一本書是不能敘述完的,我只有以點及面並簡單舉例,達到讓大家結合自身挨個突破的效果。


比方我在一個單位,領導不是招我進來的人,我的直接上司也沒有隨時辭退我的權限,更沒有給我隨時加薪晉級的能力,甚至年底的考評、今年的年終獎、明年的職位安排等等,我的這位領導都說了不算,那這跟我的平級「師兄」類似,領導就是個擺設,這上司是個傀儡,我就沒有必要過分巴結TA。


你在體制內,整個集體都是不裁員的,也沒有辭退員工的規章制度,人力資源部也不允許某個領導直接辭退下屬,這種情況下領導要我加班,則可以斷然拒絕。工作中遇到不會的,可以直接說「我不會」,然後去學。上班遲個到早個退,也是常事,大家都能理解,某天晚了半小時就沒必要向領導解釋。我遵守的是單位一貫的制度,不是看你上司的臉色。


但是,體制外就嚴格多了。體制外是默認你什麼都會的,至少被認為是你的分內之事,你就應該是會的,都不給你學習的時間。直接領導就掌握了你在此的生殺大權,甚至今天就能辭退你,所以你得言聽計從,聽話並看領導臉色行事。


以上這個體制內外對比的例子,是告訴你第一訴求代表著什麼,以及體制內外對待第一訴求的區別。


體制內,第一訴求基本可以保證,他們平時擔心得最多的顯然不是保住這份工作,而是關心自己的加薪晉級更多一點。


但是,大多數加薪和晉級取決於單位的年度甚至幾年的決策,也要看總公司或者管理部門的政策變動,自己的領導是做不了主的。即使能做主的,也是那幾個大領導跟更大的領導商量後的集體決策。所以,員工個人在體制內是可以看到自己的升職加薪預期的,短期大多數也是升職無望的。


總結下來,體制內人第一訴求無虞,第二訴求不受自己控制,短期也看不到提升的希望,則毫無疑問,第三訴求就甚囂塵上了。


因此,體制內的人,主要或者說成天忙的,叫做如何去滿足自己的第三訴求,包括太多,比如能不能少幹活、能不能早下班、可不可以將不待見的小張排擠走、某人真實眼不見為淨、年假哪天休不然浪費了、將小王介紹給我表弟看看或許能成就一段姻緣、「咦,小李的老公在哪個單位的」.


我旅遊回來帶了點特產給部門總事業總那小主任也要帶一份不、你說明年我們這會不會改革我的職位將如何變、我要不要學點技術考個什麼證?不然感覺時間過得快我不能就這樣下去.


再來看體制外,體制外自然是保住工作優先,跟領導關係必須好,否則無法待下去


內部加薪晉級,排在體制外人的第二位重要級別,畢竟大家都是來討生活的,也隨時有被辭退的危險,此處工資低加薪慢又沒晉級機會,走就是上策,也就是跳槽。跳槽實際上就是外部追求加薪晉級,是我們體制外人的第二訴求,很常見。


體制外的第三訴求,也就是體制內人花時間最多的事情,是體制外認為的那些無關緊要的事。很容易理解,因為皮之不存毛將焉附。說得不好聽,「飽暖思淫慾」,在生存都岌岌可危時,你談什麼理想和遠方。


以上一總結,第一第二第三訴求,對於體制外的人確實都是重要性挨個降低。但花時間去滿足的,卻有不同。


很顯然,體制內人在第三訴求上花時間最多。


體制外,在第一訴求也就是保住飯碗上,花精力最多。


實際上你996也是為了保住工作,因為國家明文規定五天八小時是中國的法定工作制。你996你卻沒異議,且有時你還故意留下來加班,哪怕白天摸魚晚上開會,你還樂此不疲。


以上講了已經不少,大家結合自身的處境,來制定自己的決策,你別進了體制內鬧離職,也別去了私企講福利。隨便舉例,體制內你去學什麼跳槽技巧,體制外去給領導送啥禮,都是無用功。


本篇,整體講了大家工作日常待人接物的方法,實際上是戰略到戰術的思考過程。


搞了接近二十年,我幽哥講的跳槽技巧,實際上是救體制外人於水火,在他們工作不保時給與了找到更好的新工作之替代方案。



時移事易,宏觀環境方面,今天就是超級大國美國的大選日,我們再次做個調查,保留跟上次類似的格式。以下也請你點選下,順便鍛鍊下勢商。



共和黨候選人:美國現任總統,川普,74歲,商人出生。



民主黨候選人:約瑟夫·拜登(Joseph Robinette Biden, Jr),暱稱為喬·拜登(Joe Biden),律師和政治家,78歲,第47任美國副總統。



一年一度網購盛宴雙十一來了,我的主業和副業倆課程以及《禪師大專生逆襲讀985碩士》《跟八神學英語進外企》四個網易雲課程,今天到11月11號9天給個大力度促銷優惠,1-3.7折不等。


實際上連我的跳槽課程都促銷價降低到189,其他仨都1或2折。一年才一次。


大家有百度搜不到答案的問題,可以進星球向我提問。但前提是看了我至少30篇文章吧,一篇不看或者才看了幾篇的別進去,進了也會被踢出來。



續費券如下。當然,長期讀者有我微信的,也可以發給紅包給我,我發免費連結給你加入或者續費。



需要一對一指導的,可以如下看下菜單欄中選擇下導師。



我也還一對一指導,不過要求比較高,你可以後臺回復「微店」。

相關焦點

  • 待人接物的底線
    初中生應該在這個層面有修煉:讓眼睛成為心靈的窗戶,時時表達善意;讓面容成為外交的使者,處處傳遞微笑;讓身體成為區域內的精神領袖,事事呈現寬容。家長對孩子的教化,很容易在孩子的一言一行中呈現,首次就能給人留下美好、舒服的印記,其實是孩子走出家門的一張名片、走向就職單位的一份完美簡歷。我們對孩子的成長不用過多的幹預,但要適恰的指導。
  • 周到的待人接物,是永不過時的修養
    待人接物是一門深奧的學問,想要做好真的很不容易。 你有沒有被人無意中怠慢過?或者接待別人時犯過錯而不自知? 很多你沒在意的小事,卻影響了一段情誼,甚至關係著你以後的事業…… 推薦慶哥的這篇文章,一起看看待人接物的智慧。
  • 《人性的弱點》:教你如何待人接物
    而待人接物作者分成3個篇章,讓你慢慢地去學會如何待人接物。切記批評、責怪或者抱怨他人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在別人做錯事情的時候,是不是第一時間批評對方呢,然後對方是不是總是不聽你的批評,總是堅持自我呢。因為批評是不會得到效果的,人在被批評的時候,處於一個緊張的狀態,而且會有逆反心理,堅持自己是對的,對方才是錯誤的,而且還會一直堅持下去。
  • 讀《人性的弱點》有感:教我們如何待人接物
    雖成功不可複製,但錯誤可避免,書中案例及道理都源自生活,可活學活用。了解人性的本質,讓生活更具挑戰趣味!才能更好地完善自我,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人性有弱點,才能使人與人的溝通與相處變得更好、更成功。《人性的弱點》這本書更多的是教我們如何待人接物,處理生活的瑣事和工作的難題。
  • 一個人的情商,藏在待人接物的敬畏裡
    孟郊46歲中進士後寫下了「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的名句,《儒林外傳》中描寫範進中舉後喜極而瘋。日常生活中,不論是升職加薪、學有所成,還是收穫愛情友情,只要是遇到美好的事情,我們就會陷入到得意狀態。可是,越是得意,越要注意清醒自己的心智,收斂自己得意的狀態。蘭陵笑笑生指出:「事遇機關須退步,人逢得意早回頭。」
  • 待人接物如何給別人留面子
    世界500強通用電氣公司遇到一項需要慎重處理的問題——公司不知該如何安排一位部門主管查爾斯的新職務。查爾斯原先在電氣部是個一級技術天才,但後來被調到統計部當主管後,工作業績卻不見起色,原來他並不勝任這項工作。公司領導層感到十分為難,畢竟他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何況他的性格還十分敏感。如果激怒惹惱了他,說不定會出什麼亂子!
  • 待人接物最為謙遜的3大星座,不自大,不吹噓,相處起來很舒服
    在生活中,一個人待人接物的習慣往往就決定了她們人緣的好壞,就像是囂張跋扈,喜歡自吹自大的人很容易讓人反感。而那些為人謙遜,有自知之明的人會更容易被大家喜歡,相處起來也比較舒服。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那些待人接物最為謙遜的星座都有誰吧?
  • 一個人待人接物的態度,顯現的是一個人極具修養的靈魂
    胡歌在出席第六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時,被問如何引導粉絲正確追星,他提出了兩點想法:1、在追星時應保有理智,大家對明星要有一個相對理性的認識。2、網際網路不僅有明星,同時也是無限知識的海洋,善用網際網路能為我們帶來更多好處。
  • 這3個星座做人極致到完美,待人接物沒毛病,是你嗎?
    這3個星座做人極致到完美,待人接物沒毛病,是你嗎? 很多人做事都會積極追求盡善盡美,這是一種追求,同時又是一種信念。生活中還真有一種人,他們就像強迫症一樣,做人做到極致完美,待人接物都挑不出毛病。下面我們就來看看有哪些星座是這樣子的?
  • 三個故事,教你通過待人接物看透一個人的性格!看人,一看一個準
    從識人術的角度講,要想深入地認識一個人,就要注意觀察他待人接物的態度,因為,一個人,待人接物的態度,會暴露出他的性格。以下分享三個故事,教你通過待人接物看透一個人的性格!看人,一看一個準。在這裡,文子就是通過官吏平常待人接物的態度,看透了他的性格,知道他是一個不值得信任的人,從而逃過了一劫。故事二魯丹是春秋戰國時期的一位縱橫之士,他跑到魏國,想將自己的策略獻給魏王,但苦於沒有辦法。於是,魯丹就用大批的金銀珍寶來結交魏王的親信,請他們代為引見。這個辦法很有效,魏王很快召見了魯丹,並舉行宴會款待他。
  • 工作中必備的15種能力
    1、逆向思維能力  面對工作中遇到的新問題,領導也沒有提供什麼錦囊妙計時,他們擅長用逆向思維辦法去探索解決問題的途徑。更容易找出問題的節點,也會更容易從問題本身中解脫出來。但是如何巧幹,不是人人都知道的。   4、文書編寫能力  他們在工作中擅長高效地編寫簡潔準確的文字報告和編製得體的表格,將複雜的問題向領導清楚簡單地表述出來。
  • 待人接物最謙虛的四大星座,富有才華卻很低調
    你知道十二星座中,最謙虛的星座是誰嗎?俗話說得好,滿招損、謙受益。生活中,謙虛有才的人往往更容易獲取別人的認可和喜歡。而對於太過自滿和張揚的人,很多人可能表面不說什麼,其實內心早已在誹謗。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十二星座誰最謙虛吧!
  • 80歲大爺獨居瓦房,待人接物很熱情,看見工人就送「禮物」
    在農村,禮是一種禮節,是待人接物的基本禮儀,俗話說,禮多人不怪。在不少山區,村民們在禮節方面做得確實讓人感動,有的村民對待別人比對待自己還好,家中有什麼好吃的,好喝的,自己捨不得吃,捨不得喝,全部用於招待別人,王大爺就是這樣的一位老人。
  • 鬼谷子處世之道:一個人要想待人接物時遊刃有餘,需做到以下兩點
    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鬼谷子處世之道:一個人要想待人接物時遊刃有餘,需做到以下兩點。說話也是一門學問,也懂得看場合。這在日常生活在就能體現出來。一個會說話的人不僅讓人心情舒暢,還會讓人感到溫暖;而不會說話的人,即使本意不壞,但也會得罪人。那麼應該怎麼做,才能給對方留下好印象呢?
  • 如何在面試中回答"你大的缺點是什麼"?
    這種面試技術性強,行為問題主要考察就是你是否真心想做這個工作(而不是當跳板或者聽說高薪體面而來)和你性格與文化是否相符。答案都應該圍繞這兩點組織(即每個經歷都應回歸到你通過這個經歷學到什麼該職位所需關鍵技巧,這些經歷為何讓你想做這個工作,和該經歷體現出你什麼樣的個人風格)。對這個問題因為好的回答而留下好印象很難,關鍵是避免留下壞印象。
  • 儒家五德「溫良恭儉讓」,君子待人接物的準則
    溫良恭儉讓,被稱為儒家五德,也是古代君子待人接物的行為準則。《論語·學而》中有云:子禽問於子貢曰:「夫子至於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
  • 家庭教育中如何培養高情商的孩子?父母需知道!
    情商,最近這幾年一直受到了廣泛的關注,我們常常說情商高的人無論是在日常的生活中還是在工作中他都有很大的優勢,會讓很多人認同和喜愛,作為家長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情商可以高一些再高一些,但是,很多家長對於如何培養孩子的高情商卻總是一頭霧水,或者說還找不到一個好的方法,以下是培養孩子情商的方法。
  • 細節決定成敗,一位父親對女兒待人接物的36條建議
    汪中求先生的《細節決定成敗》很受管理者的推崇。會客不要穿嶄新的衣服,最好也並非剛做的髮型,但衣服缺紐扣或襪子有孔洞也很不好,萬一有此情形,應在對方注意到之前微笑道歉,卻無須一直遮掩;13. 作為小字輩,剛走上社會,倒茶、斟酒之類,多做無礙;14.
  • 孩子嘴笨多半是情商低,兒童心理學教授:九條原則教孩子待人接物
    我國著名的兒童心理學教授陳鶴琴被稱為現代兒童學教育之父,他曾在《家庭教育》一書中提到,孩子的情商是展現父母家庭教育的最佳方式。陳鶴琴教授一生養育了7個兒女,他將自己的7個孩子當作研究的「小白鼠」,最終總結出了九條培養孩子待人接物的情商法則:01
  • 如何在工作中收穫友誼?
    在工作環境中交到朋友是一件很棒的事,但一切事都是存在一定限制的。與某人「交朋友」意味著明確的信任,但在工作場合中並不總是如此簡單。作為個人,我們將自己的一套信念和價值觀帶到工作場所,包括我們自己對友誼的定義。但這也勢必會帶來一些衝突,要採取措施學習如何在工作中交朋友,同時確保這是一個無戲劇性的友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