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那些沒努力學習的同學,反而成績比我好?
我天天自習、挑燈夜戰,卻對成績的提高並沒有太大的幫助;
別人吊兒郎當、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學習起來卻毫不費力。
為什麼我那樣的努力卻換不來更好的結果?
對這類問題,有各種各樣的回答,有人鼓勵鞭策,有人灌輸雞湯,有人循循善誘,有人冷嘲熱諷。
借用雷軍說過的一句話:「永遠不要試圖用戰術上的勤奮,掩飾戰略上的懶惰。」
在這裡,天天自習、挑燈夜戰看似很努力地學習,可以先暫定為「戰術上的勤奮」;努力認真學習的結果卻依舊缺乏明確的學習目標和動機,那就是戰略上的懶惰。
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你只是看上去很努力,但是實際上是在偷懶。
大家都清楚的一點是,學習最好的人從來都不是一天到晚苦哈哈拼命學習的人,而往往是那些把生活安排得多姿多彩的人——
他們智商與情商皆高,往往懂得所謂努力並非流於表面;
而那些貌似學習很刻苦的人,其實效率並不高。天天自習、挑燈夜戰、頭懸梁錐刺股對你的最大意義,只不過是營造了一個「苦苦努力」的幻象,換取對自己的心靈安慰罷了,結果就是騙過了別人,卻永遠也感動不了自己。
舉幾個身邊的例子:
女孩A:她總是喜歡找我推薦一些好的參考書、好的習題資料,還要求是逼格很高的。所以我每次也都會認真給她挑選,並告訴她哪些題型需要重點掌握。有一次我跟她閒聊,你告訴我一下,上一本書中我重點強調的那個題目你記住了嗎?她說,忘了。第二天,我看她的朋友圈上說:又看完了一本書。
男孩子B:特別喜歡去自習室,然後每次在朋友圈都會看見他的文字:最近很累;快考試了,最後幾天拼了;早出晚歸...覺得他真的很努力。可是,該不過的,還是過不了。他的所有考試,留下的似乎都是各種波折和無奈。
女孩子C:參加各種寒假、暑假補習班,只想讓成績更好點。每天也是早出晚歸,周末還泡圖書館。帶著教材、試卷、參考書。可是,這一切都沒有用。因為她還帶了手機。她一上午的學習其實都是在刷朋友圈刷微博,這種所謂的努力,其實只是看起來很努力而已。
女孩D:一次上課的時候,女孩垂頭喪氣地跟我說:「老師,我考了四次四級,還沒過,究竟是為什麼?」
我說:「你真題做了嗎?單詞背了嗎?」
她拿出已經翻破了的真題,跟我說:「你講的所有題目我連答案都記得,我這麼努力,為什麼過不了?」
這是一個我印象特別深刻的學生,其實英語四級考試是一個超級簡單的考試。據說,每年通過率有百分之八十多,那些沒過的百分之十幾還包括了裸考的和放棄治療很久的學生。我想,一個人要多有毅力,才能一直保持在後百分之十幾堅定地不過,並且連續四次。
可是,看著這個學生滿滿的筆記,我心想,看起來是很努力啊,沒理由不通過啊,這孩子會不會是腦子不好使。
聊了很久,無解。
對這個世界來說,沒有什麼果是沒有因的,即使現在看不出原因,但也一定是存在的。
結課那天,我來到她的位置旁,指了指她的空位置,問她身邊的一個女孩子:「你認識她嗎?」
她說:「認識,她是我同學。」
我說:「她為什麼總是逃課?就第一次來了。」
她笑笑說:「她事情比較多。」
就是那天我找到了病因。這個女孩子是學生會主席,同時兼幾個社團的團長,參加組織活動很積極,朋友也很多。唯一沒有時間做的事情,就是獨處。可學習英語其實是一個特別需要獨處的過程。而她只是做了一套真題,草草地對了一遍答案,然後衝出自習室繼續做學生會的事情了,至於這套題,在她腦子裡只留下了「我這麼努力地做了一套題」的意念,其餘的什麼都不記得。就像她告訴很多人自己報了一個班,可是幾乎從來沒有上過課;就像她找很多人探討過怎麼學英語,但是從來沒有真正記住點兒什麼。騙別人很容易,騙自己更容易,可是,騙這個世界有點兒難。
所以,是不是有很多人都這樣?
你每天熬夜學習,但大多數時候都是在玩手機。
你每天早早去上課,但大多數時候是在課堂上補昨晚的覺。
你在圖書館一坐就是一天,但真的就只是坐了一天。
你每天都在做題,但總沒有真正掌握過一道題。
在我們身邊,總有一些筆記記的很認真的人,但是考試成績不理想;也總有那些學習成績非常好,但看起來並不怎麼認真的人。很多人把他們定義為聰明,而我認為,他們只是在學習的時候,摒棄了誘惑一心一意的在努力,那些努力沒有讓別人看到,那段時間也沒有其他的幹擾,在玩兒的也用心的在玩。
很多時候,你只是看起來很努力,但其實你只是偽勤奮罷了
還有上學的時候你們有沒有發現這種人,就是刷了好多好多題,但是成績卻沒有太大的上升,有些人看了好多好多的作文素材,但是寫作能力卻是沒有絲毫的上升,為什麼?因為他們根本沒有理會到書中寫的是什麼意思,他們沒有理解到這到素材如何去運用,他們沒有理會到這題解題所用的方法。
類似的例子每天都在我們身邊發生著,這些例子帶給我們的啟示是:
如果不在開始努力之前就設定一個目標,你的努力就很容易陷入「我這麼努力有什麼用」的自怨自艾中。
如果你的努力不和結果掛鈎,那麼你就只能沉浸在「我已經很努力了」的幻想當中,並錯把受苦的體驗當成努力的過程。
比不努力更可怕的,是你自以為「已經很努力了」,卻「沒有任何實質的進展」,導致你反過頭來質疑「應不應該努力」這件事,甚至把問題引向了拷問社會的公平性問題,這對你的人生其實沒有任何意義。
因此在努力之前,每個人都應該先問問自己:「我努力的目標是什麼?我現在所付出的努力和我的目標有因果關係嗎?為了達成這個目標,真的需要我埋頭學習八小時嗎?這八小時裡我已經全力以赴了嗎?」
因為畢竟,所有的努力,都不是給別人看的,這些努力,是否真正到達了內心,變成了你的能力。沒有目標的努力,沒有計劃的奮鬥,都只是作秀。
你的生活,和別人看你的生活,是否是一樣的;那些所謂的努力時光,是真的頭腦風暴了,還是,只是看起來很努力而已。
人生不應該是充滿痛苦疲勞的拉鋸戰,而應該是有的放矢地走走停停。上天不會虧待努力的人,也不會同情假勤奮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