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天氣可謂是乍暖還寒,變幻莫測,忽冷忽熱的天兒,生病的人可謂是不在少數。俗話說:一年之計在於春,中醫裡也有:春宜養肝益氣一說,所以說這個季節正是需要進補的好時節。而我今天準備給大家做的這道菜,就正是用這個季節的應季食材春筍作為其中的一樣主要食材做的一道營養美味、鮮香醇厚的一道湯品——醃篤鮮。用春筍,鹹五花肉,和鮮肉小火燜煮,煮出來的湯湯白汁濃,肉質肥美,令人回味無窮。其實醃篤鮮原本是江南地區的特色菜,但是現在已經屬於地道的上海本幫菜了。
說起醃篤鮮,其實在歷史上倒還有一段說法。說是晚清時期的首富胡光墉,也就是我們初中歷史書上的胡雪巖。胡雪巖在老杭州城有一棟老宅——胡雪巖故居。還有一個地方,叫胡慶餘堂,是胡雪巖在杭州發家致富之後才置辦的。當年太平天國運動爆發後,西邊那是民不聊生,但是江南就不一樣了,這個地方比較安全。
當時朝廷讓左宗棠籌十萬石糧食平息戰亂,但是歷史我們都學過,左宗棠是個兩袖清風的人,自然是不知道該到哪裡去弄這麼多糧食,因此愁眉不展。但當時的胡雪巖可是個暴發戶,超級有錢。他尤其愛吃火腿,一年都要吃上上百根火腿,家裡常年掛著火腿。等到天氣一熱,胡雪巖故居裡面飄出來的都是火腿香味。也是巧有天左宗棠走過那塊地方,聞見火腿香,就尋著香味找到了胡雪巖。為了好好招待左宗棠,胡雪巖就用家裡的火腿把自己家鄉的醃燉鮮加以改良做了一道醃篤鮮。
其實在安徽菜裡醃篤鮮是用臘肉做的,但是胡雪巖由於家裡的火腿比較多,就把臘肉換成了火腿,並加入了老家的春筍,燉出來用以招待左宗棠。左宗棠吃了之後特別高興,於是就和胡雪巖攀談起來。說著說著就提到了籌餉銀的事情,胡雪巖便大手一拍,主動跟左宗棠招攬下來說道:這事就交給我了。之後胡雪巖便靠著左宗棠的關係,成了晚清時期的首富。而左宗棠靠著胡雪巖的財力,在官場上平步青雲。再後來由於左宗棠籌餉有功,升官調派去了上海,於是這道菜就在上海流傳開來。
說了這麼多我們還是來講一講醃篤鮮的做法吧,事先買好鹹肉一般的超市都很少有賣的,所以大家買的時候可以多買一些,以備不時之需。我們這裡是準備鹹肉和五花肉各半斤,春筍兩個,百葉結適量,小蔥一把和厚切的薑片三片,黃酒(實在沒有的話就用料酒代替一下),其他常備調味品暫且不提。咱們先將鹹肉跟五花肉清洗乾淨之後切成大小均等的塊狀,將春筍去皮洗淨切塊。鍋裡加水煮鹹肉,這一步是為了去除鹹肉裡面的一部分鹹味和雜質,煮好之後撈出洗淨備用,然後同樣的方法將五花肉也煮開,去除肉裡的血水撈出,再將小蔥打結。
架鍋開火加入適量清水,等水開後放入焯好的五花肉、鹹肉和筍塊,再加入薑片和蔥結,倒入一勺黃酒,蓋蓋大火煮開。等水開之後轉小火,燉上一個小時,等到肉塊軟爛加入清洗乾淨的百葉結,繼續蓋蓋子燉上二十分鐘左右。等出鍋前撈出薑片和蔥結,撒入適量的小蔥就可以盛出來喝啦。鹹肉本身的鹽味已經很重了,所以其實根本就不用加鹽了,不夠如果自己覺得太淡的話可以再根據自己的口味添加。
豬肉裡有著豐富的優質蛋白和人體必需的脂肪酸,有補腎養血、滋陰潤燥的功效。春筍的味道清淡而又鮮嫩,含有充足的水分和豐富的鈣,磷,鐵等人體所需的營養成分和微量元素,常吃更是有助於消化,營養十分豐富。現代醫學也證實了,吃筍還有滋陰,益血,化痰,消食跟明目等功效。火腿和臘肉中磷,鉀和鈉的含量豐富,脂肪和蛋白質元素也比較充足,還有開胃祛寒,消食等功效。這麼豐盛的食材再加上小火慢燉出來的濃鬱味道,那滋味光是想一想小編這口水就忍不住的要留下來了,我就不信你沒有心動。趕快跟著小編把這道菜學起來,做給家人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