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一下歷史我們會發現,自行車的出現讓人類脫離了地球表面前行,而汽車的出現甚至坐著不動,都能夠到達目的地,這也帶來了缺乏運動等問題,那麼換1種出行方式,堅持騎30天自行車,身體會有什麼變化?
近些年來一直都在提倡的綠色出行,其實不只是環境需要加大保護力度,我們的身體也需要加以保護,這種保護是來自於運動的,選擇可以鍛鍊身體的出行方式,不僅低碳還能鍛鍊我們的身體。
所以這幾年共享單車的出現,能夠得以迅速的發展開來,既符合了我們對出行方式的改變,又達到了低碳的要求,不得不說這樣的想法是空前的,甚至是對許多行業和人們生活方式的一種改變。
而一般的騎行並不具有很好的鍛鍊效果,更多的是消耗身體的能量,雖然持之以恆的話可以起到減肥效果,但是如不掌握正確的騎行方式,以及合適的訓練計劃,騎行過多反而會成為一種傷害。
如果是將騎行作為有氧運動來對待的話,我們應該保持均勻的速度,以及平穩的呼吸,讓心率保持在合適的範圍內,時間達到四十分鐘左右,才會具有一定的鍛鍊身體的作用,而不是一會兒快或突然慢。
自行車也可以用高強度間歇的方式來騎,以最快的速度騎三十秒,在休息十五秒之後,再衝刺三十秒的時間,然後循環四五次即可,對於有一定騎行基礎的人來說,這是增強腿部力量的好方法。
不管是採用什麼樣的方式,我們堅持騎行三十天之後,身體會有什麼變化呢?主要的變化有三個方面,不管怎樣肯定會比選擇安逸的出行方式要好上許多,可能在時間上要花費的多一些,但結果一定是值得的。
首先就是心肺功能的增強,可不要小瞧了這方面的能力,這可以讓你勝任更多的耐力運動,就拿最簡單的爬樓梯來舉例,如果以前你爬幾層樓就要大口喘氣的話,心肺得到增強後一定會爬的更高。
其次就是你會變瘦一些,因為騎行所消耗的能量也是可觀的,對於多數人來說,保持勻中速騎半小時就會出汗了,這也是身體開始加大脂肪消耗的信號,在最初的一個月內效果最為明顯。
最後就是對情緒的改善,如果你之前很容易煩躁,時長感到沒有樂趣的話,那麼騎行一個月身體的激素分泌會得到改善,這會讓你的情緒朝向積極的一面發展,可不要小看了情緒的力量,很多時候就是因為情緒不佳而缺乏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