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tcj 發布時間:2019-02-11 選擇閱讀字號:[ 大 中 小 ] 閱讀次數:
一、存在的突出問題
(一)新引進的產業化重大項目不多。總體上看,引進項目投資規模偏小,項目質量不高,有影響力、有聚集帶動作用的大項目還不多。特別是工業上,在釩鈦、新能源新材料領域的沿鏈、強鏈、補短板的大項目不多;引進的服務項目多為傳統業態,具有產業引領帶動作用的優質項目仍然較少,一些康養項目掛「康養」之名,行「房地產」之實,對攀枝花提升服務業發展水平和康養品牌打造的貢獻不高。
(二)重點產業招商的方向路徑尚需進一步明確。一方面,對相關重點產業研究深度不夠。有些產業發展規劃不成熟、不完善,有些產業發展規劃雖然有方向、有目標,但其發展路徑不清晰。另一方面,對行業、市場、政策等方面的學習研究還要繼續提高,對目標企業的相關信息了解掌握還不夠,招商引資還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被動性。
(三)要素保障水平和營商環境還需進一步改善。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後和產業配套能力偏弱,特別是工業園區標準化廠房保障供應不足,工業項目用電成本較高等問題突出。另外項目審批的指導服務和工作效率有待進一步提升。對已有企業的關注度不高,鼓勵支持本土企業做大做強、加快發展的措施辦法較少。對新項目的獎補政策力度偏弱,政策吸引力不夠強。
(四)招商隊伍的專業化水平還需進一步提升。當前全市招商隊伍的人員數量還較少,但人員結構還需優化,人員專業能力和綜合素質還亟需提高。特別是在政策把握運用、產業態勢研判、項目策劃包裝、項目跟蹤推進、招商技能技巧等方面存在不足,服務項目、服務企業的水平和能力尚需提升。
二、工作對策
(一)加大赴外招商力度,拓寬項目來源。
一是夯實招商基礎。摸清產業基礎情況,了解產業發展動態和企業投資動態,多渠道收集在外攀商和知名人士信息,開闢會展線、網絡線、商會線等多種招商引資線路,做足招商準備工作。二是深化委託招商。建立健全與行業協會、投資諮詢機構、商會等中介組織日常聯絡溝通與協調機制,藉助其專業能力開展委託招商,進一步拓寬信息源。三是抓好信息互動聯通。發揮投促部門的窗口職能,利用建立起的「專案」「專家」等資源,統籌好產業、企業、項目等動態信息,盯緊中信集團、中船重工、東旭集團、川投集團、省鐵投等重點目標企業,組織精幹小分隊精準出擊外出招商;採取分組定員的方式落實「專人」專職跟蹤跟進。
(二)辦好招商平臺活動,強化宣傳推介。
謀劃做好「中外知名企業四川行」「中國西部國際博覽會」「中國(綿陽)科技城國際科技博覽會」等省級平臺活動的籌備工作,立足攀枝花資源稟賦、重點產業和比較優勢,自主策劃組織舉辦釩鈦、康養、新材料新能源等專題投資促進推介活動,重點邀請招商目標企業高管參會,推介優勢產業和合作項目,針對合作契合度高、投資可能性大的項目,組織精幹招商人員上門對接,力爭籤約、落地一批經濟效益優、產業帶動強的大項目。
(三)抓好招商隊伍建設,提高專業能力。
一是研究建立培訓制度。研究建立招商引資全覆蓋常態化培訓制度,確保每年每名招商幹部能得到專業性系統培訓,集中力量提升全市招商引資工作專業化水平,著力補齊專業化不強短板。二是著力抓好專業培訓。舉辦好全市投資促進系統研討學習班、赴外培訓和現場觀摩教學;做好邀請相關產業專家進行產業形勢分析和政策宣講工作。三是拓寬選人用人渠道。進一步優化招商隊伍配置,綜合運用社會公開選聘、體制內遴選抽調、掛職交流、頂崗鍛鍊等方式,建強招商隊伍力量,著力打造一支「熟悉產業經濟、掌握投資政策、通曉商務慣例、精通項目談判」的精幹招商隊伍。
(四)完善招商工作機制,激發招商活力。
一是探索實施招商合伙人制度。通過市場化的方式加強與商協會、專業機構、實體企業、社會引資人的合作,創新招商方式,招引產業項目。二是堅持「周報、月報、專報」制度。按照各級各部門重大項目工作任務,切實強化對重點企業、重大項目跟蹤推進工作和產業招商工作的督查督辦,營造抓項目、促落地的「比學趕超」的濃厚氛圍。三是加大考評激勵力度。進一步探索並完善對各縣(區)、園區和市級產業招商牽頭單位的目標績效體系和考評方式,提高招商引資在績效考評中的分值比重,運用考評激勵手段,對完成投資的企業及時兌現獎補政策,對成功引進和推動項目落地建設的重大招商引資項目團隊兌現績效激勵,進一步激發全市招商引資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