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化雨育桃李,當好學生「領路人」———記路橋工程系工程測量教學團隊

2021-02-12 廣西交職院路橋工程學院

在炎炎烈日下,有一群人;在草坪山坡間,有一個身影;在落日餘暉中,有一種堅守。工程測量是路橋工程系所有學生的必修課程,也是路橋學子未來工作中的必需技能。在一茬又一茬學生長成參天大樹背後,是一支「深藏功與名」的測量教師團隊數十載的辛勤耕耘。

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測量教師團隊中的老教師、老黨員,更是身體力行,用兢兢業業、無私奉獻的精神影響著其他青年師生。他們從細節做起,以德為先,以愛育人,懷情而教,努力做好學生成長路上的「領路人」,同時也見證和書寫著整個路橋工程系教師隊伍的歷史與輝煌。

身為測量課程團隊負責人的李一平老師,不僅是一名有著40餘年豐富工作經驗的老教師,更是一名「牢記教育者的初心,勇擔教書育人重任」的老黨員。

「架儀器的速度必須10秒以內」「平衡氣泡必須居中」「視線必須對準目標紅點」,測量實訓場上,「必須」二字一直縈繞在學生耳畔,這是李一平老師對學生測量精度與準度的要求,更是他對學生知識與能力的負責。雖然對學生要求嚴格,但他是典型的「刀子嘴豆腐心」。「有什麼不懂的地方儘管問,不要害羞。」這是李老師常對同學們說的另一句口頭禪,看到同學們踴躍提問,他平日威嚴認真的臉上也會露出笑容,用詼諧幽默的語言解答大家的問題。

「雖然老師的要求非常高,但他也教會了我們『此技無他,唯手熟爾』的學習態度」,學生嘴上「埋怨」李老師的高要求,但依然會選擇在烈日裡、風雨中堅持完成測量任務,努力朝老師設定的高標準靠攏。

無論是對學生或是對青年教師而言,李一平老師不單是他們專業知識的解惑者,更是人生道路上的指引者。優化與創新教學內容,改革與完善教學方法,是這位老黨員、老教師孜孜不倦的追求。李一平老師曾花費幾個月時間將測量課所需表格進行系統整理,增加指導性與實用性,為課程教學提供規範,大大降低青年教師的試錯成本,提高課程效度與質量。

每一年系部都會組織新教師進行測量培訓,作為組織培訓和檢驗培訓成效的主考官,面對缺乏實踐,缺乏經驗的新教師,李一平老師和其他老教師們都會手把手去幫扶,經常走進新教師的課堂,為他們指點迷津。洪星架、李成、吳章旭都是測量教師團隊中的新生力量,他們說:「無論在工作還是生活中,都能感受到老教師對青年教師的愛與關懷。」在老教師的悉心教導下,青年教師成長迅速,大多都能完成獨自授課,逐漸成為測量課程的中流砥柱。 

「學不可以已」,是一種激勵,也是一種鞭策,是對青年教師提出的嚴要求,更是對路橋全體師生提出的期盼。

好的教育,不僅要關注知識技能堆疊的厚度,更要關注意志品質、人文涵養的高度。老教師們一直在行動中貫徹這一理念,既強調學生技術技能等必備素養的掌握,更重視道德品質、綜合素質的培養。周啟針老師將自己所有的聯繫方式都留給了學生,QQ、微信、電話、郵箱,一個不落,時常聽到周老師親切地跟同學們說:「只要你有問題找我,隨時歡迎」。老師的話溫暖著同學們,一雙雙渴求知識的眼神向老師投來,一個個難解的問題向老師拋來,越是這種時刻,老師們越是感到開心。

每當有學生達到周啟針老師的要求時,他都會慷慨地請學生「吃大餐」以作為獎勵,所謂的大餐,便是在不浪費糧食的前提下,食堂的各色菜品任意挑選。周老師在用特殊方式鼓勵學生的同時,也教會了他們「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

實訓課上,難免會碰上儀器設備出故障,作為系裡的「能工巧匠」,周啟針老師總會用他的一雙巧手「化腐朽為神奇」。「不是夜幕降臨還在山頭指導學生測量,就是夜深人靜呆在實驗室帶徒弟修儀器。」這句在系裡流傳的玩笑話足以證明了周老師的「匠心」。此外,老教師們還經常組織青年教師與老教師共同學習與探討,分享經驗與方法,在新與舊、快與慢中碰撞出適應新時代教學的火花。

陳曉暉老師執教工程測量課約二十年,在長期的實踐教學中,他不斷探索創新,總結規律,逐步形成「嚴明紀律」與「鼓勵教育」兩條主線並行的培養模式,貫徹分層教育、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通過精神鼓勵法與趣味引導法激發學生求知慾,充分挖掘學生潛能。

令陳老師印象特別深刻的,是2017級一個中專班的4位女生,她們以藝術特長生身份入校,文化基礎十分薄弱,面對測量中使用最多的三角函數,她們所知甚少。針對此種情況,陳老師每次上課都著重講解三角函數,引入鮮活生動的例題進行分析,只要她們有小小的進步,陳老師便不吝讚美,鼓勵她們堅持探究。經過一個學期的練習,4位女生終於攻克了測量難關,並建立起了對後續課程學習的信心。陳老師感慨道:「大鍋飯教學模式一去不復返了,循序漸進的針對性教學才是基礎水平參差不齊的職業教育的最優解」。

見微知著,對教育的更高追求,對教學內容的打磨,對教學方法的探索,對學生要求的嚴苛,都體現出測量教師團隊千錘百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從園湖至崑崙,從朝陽到晚霞,從風華正茂至滿頭華發,幾十年如一日的堅守,是老教師們放不下的初心、苦心與忠心。

20年前,崑崙校區還未建成,只有幾間平房作為校舍,每到測量單列實訓周,一輛大卡車翻山越嶺,便把師生與行李一同拉了過來。沒有綠樹遮陰,老師和學生就頂著烈日汗如雨下;沒有舍管與後勤,老師便是超人,既當爹又當媽;沒有先進儀器,老師便手動校準與記錄。據周啟針老師回憶,每天早上五點多天還未亮,他就要騎摩託車到四塘橋頭搶購當天的食材,買完食材還有煤炭,一袋一袋的煤炭染黑了摩託、染黑了手。周老師的巧手掂起鍋鏟,雞鴨魚肉、豆漿油條,變著花樣為同學們準備一天的口糧。就這樣,在條件艱苦的寒來暑往中,在環境惡劣的日常瑣碎中,老師與學生結下深厚情誼,畢業二十餘年,老師依然能迅速叫出學生的名字。授之以學、誨之以教、贈之以情,老教師們用赤誠之心體現人間大愛。

如今,崑崙校區已換了新裝,教室與宿舍拔地而起,設備儀器更新迭代,一切似乎都變了,但老教師們的初心未變。為了能夠利用更多的課餘時間指導學生,楊大烈老師、陸良仁老師、陳曉暉老師以及周啟針老師經常住在學校裡,晚飯過後便去實訓場地察看學生測量情況,有些學生思路來時不願離開,老教師們毫無怨言,一直陪到天黑。老教師們勤勤懇懇的治學態度不僅贏得了學生的尊重,也為青年教師樹立了崇高的師德風範。

王晶老師就曾在朋友圈感嘆道:「我一直認為,我們系的老教師是我們系和學校最珍貴的資源,他們幾十年如一日的認真負責,將全部的精力放在學生身上。不管是否被認可,他們都始終如一的堅持。2005年到校至今,我一直以他們為榜樣,身為教師,終身努力怎樣更好地將知識傳授給學生。師者,授業解惑也,以身作則,傳授知識,樹立榜樣。」

持之以恆,久久為功,測量教師團隊的老教師們用無悔的青春和無畏的擔當詮釋了師者綿延閃爍的平凡和偉大。在學院推進「雙高」建設、提升辦學層次的關鍵時期,我們更需要打造更多高水平、高素質的教師團隊,為學院高水平、高質量發展夯實人才基礎,為實現新時代的交院夢而努力奮鬥,開創無愧於時代,無愧於本職工作,無愧於下一代交院人的工作業績。

主編:鄭文詩、李麗晶

文字:文靜琦、楊靜

圖文編輯:蔡常友

相關焦點

  • 嚴謹勤勉做學問 春風化雨育桃李 ——同濟管理科學與工程系教授...
    大學畢業後,胡照林老師赴香港科技大學工業工程及物流管理系深造。在美麗的清水灣校園,他勤勉求學,格物致知,在廣闊的學術世界裡找尋屬於自己的一方天地。在順利獲得博士學位後,胡照林老師加入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開展教學和科研工作。
  • 【辦人民滿意的教育】遼河中學:春風化雨潤桃李 培德啟智育英才
    【辦人民滿意的教育】遼河中學:春風化雨潤桃李 培德啟智育英才 2020-08-26 05: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優秀教師專欄」鄧建明:春風化雨育桃李 初心不忘鑄師魂
    春風化雨育桃李 初心不忘鑄師魂 用「責任之心」待工作用「責任之心」待工作,顧全大局,服從安排。抓學生書寫,成了書法老師;倡導經典誦讀,變為音樂老師;鼓勵強身健體,又是體育老師——他就是學生心中的全能老師。在課堂上他揮灑自如,他的課也總能讓學生感到充實、新穎、歡樂。他一貫實行民主教學,充分相信學生,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師生平等討論。在教學中,他結合教材的難度和學生的實際水平,對不同層次學生設計了多種深度不一的教學方法,讓尖子生吃飽,學困生接受得了。
  • 春風化雨育桃李 不忘初心鑄師魂—記省府機關幼兒園教師節活動
    迎著九月的和風,我們迎來了第三十六個教師節,在這涼爽愜意的日子裡,山東省人民政府機關幼兒園舉行了以「春風化雨育桃李 不忘初心鑄師魂」為主題的教師節系列活動。1.花香四溢飄滿園以節日為伴,共享花的邂逅。插花體驗活動不僅向老師們傳遞了節日的祝福,還使老師們習得了插花的技巧,感受了一番生命之美,藝術之美。看!老師們的心裡都樂開了花...
  • 【愛的承諾 最美教師】呂良棟:春風化雨育桃李 潤物無聲灑春暉
    【愛的承諾 最美教師】呂良棟:春風化雨育桃李 潤物無聲灑春暉2020年09月22日 17:43:00來源:洞頭新聞網核心提示:十二年教書路,他搭起學生與思政的橋梁,三尺講臺上,一隻粉筆繪過了不知道多少少年的學生時代,用細心與關心走進了學生的心靈,他就是來自於霓嶼義校的思政老師呂良棟
  • 春風化雨育桃李,潤物無聲灑春暉--新橋小學開展師德專題培訓會
    為進一步加強全校教師師德師風建設,弘揚高尚的師德風範,全面提高教師職業道德素養,8月29日臨沂新橋小學開展「春風化雨育桃李宋瑩主任用故事的形式結合自身教學路上的點滴,講述了如何做一名優秀班主任、如何與孩子們相處相知的教學歷程。用愛心教會學生責任心,用責任心喚起教師的愛心,句句都流露出對學生們滿滿的愛意,在座的所有老師都深受感染。
  • 循序致精 讚譽漸高 利民高中春風化雨育桃李
    循序致精 讚譽漸高 利民高中春風化雨育桃李源稿:東陽日報 | 發布時間:2019年06月06日 10:44:09 | 作者:陳凌悅 | 編輯:許琳琳  明天,一年一度的高考將開啟。該校董事長潘宏強介紹說,校董事會重新修訂了學校中長期發展規劃,決定投資千萬元新建教學大樓,增添教學設施,並對學校管理層進行重構。全體師生正心修身,循序致精,校園教學氛圍濃厚,教育教學成績穩步提高,社會美譽度逐漸提升。
  • Dear Teacher丨春風化雨育桃李,潤物無聲釀秋實
    >體驗環節,蓋達組織老師們參觀了基地的5大人工智慧主題展區、12個主題展位,向大家展示了優秀學生的「春風化雨育桃李
  • 【人大代表】杜海霞:春風化雨育桃李 潤物無聲灑春暉
    【人大代表】杜海霞:春風化雨育桃李 潤物無聲灑春暉 杜海霞是茅天鎮中學的一名90後英語教師,2015年上崗以來,她熱愛生活,銳意進取,樂於奉獻,是同事心中的優秀教育工作者,是家長口中的好老師,是學生孩子眼中的大姐姐。
  • 身邊的榜樣|張燕:春風化雨育桃李 潤物無聲展芳華
    宿城區河濱中心小學三年級學生徐彤彤說,常常下課鈴響起,但學生依然沉浸在張燕風趣幽默的教學中。張燕始終堅持生動有趣的教學風格,堅信興趣是孩子們求學道路上的「良師益友」,這也是她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教學特點之一。「一堂充滿知識與快樂的語文課,可以激發孩子們的學習熱情,這對於處在求學初期的孩子們非常有意義。
  • 春風化雨育桃李 挺立潮頭勇揚帆
    —— 記鳳凰縣箭道坪小學教師龍俊峰團結報特約記者 麻正規 通訊員 吳玉輝他愛心滿滿,為迷茫彷徨的學生重拾學習信心;他謙虛好學,在三尺講臺上盡職盡責;他20年如一日,用無悔的青春和執著,照亮著孩子們的希望之路……他就是鳳凰縣箭道坪小學教師龍俊峰。
  • 春風化雨育桃李 砥礪跨越創輝煌——寫在河南水利與環境職業學院建...
    六十五載育桃李,砥礪奮進譜新篇。65年的創新與探索,一代代水環學院人為培養水利行業專業技能人才不斷努力,走出了一條頗具特色的職業教育創新發展之路。河南水環學院已成為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基地。設有水利工程系、土木工程系、機電工程系、信息工程系、經濟管理系、環境工程系和基礎教學部、思政教學部、體育教學部、藝術教學部等10個教學系(部),開設水利、土木建築、資源環境與安全、裝備製造、電子信息、財經商貿、交通運輸、能源動力等8大類46個高職專業和25個專業方向,其中2個專業為國家級骨幹專業,3個專業為河南省綜合改革試點專業。
  • 成都簡陽老龍九義校:情系教育吐芬芳,春風化雨潤桃李
    情系教育吐芬芳,春風化雨潤桃李――老龍九義校開展教師節表彰大會又是一年收穫季,正是桃李報恩時。接下來由優秀教師代表的辜全芳老師和大家分享了自己教育教學的經驗和切身感受,辜老師講到既要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
  • 「政和教育·教師風採」政和二中葉玉卿:春風化雨育桃李,三尺講臺寫春秋
    自2002年參加工作以來,葉玉卿老師一直擔任英語教學和班主任工作,始終堅守為師初心,不忘育人使命,工作上勤勤懇懇,兢兢業業,關心愛護學生,班級管理、教學業績突出,深受學生、家長好評。曾獲得政和縣「優秀班主任」、校「優秀班主任」,多次獲得初中英語科「教學能手」等榮譽稱號。
  • 丹心育桃李 智慧潤人生——記廣安市中小學名師範鳳媛
    範老師任教的班級多,為了熟記學生情況,她為每個學生建立了地理學習檔案。她課堂上尊重學生主體地位,凸顯「婉約、靈動、和諧」的教學特色,結合學科特點,將愛祖國、愛家鄉、愛大自然的種子播撒學生心田,形成「以境悅心、以情感人」的教學風格。課後與孩子們在「瘋玩」中聯絡感情,在實踐活動中豐富學生知識,培養學以致用的能力。
  • 【優秀教師風採】平凡崗位育桃李 為人師者守初心——記通渭縣優秀教師師小花
    學高為師,勤學不輟煉內功;身正為範,春風化雨育新人。講臺上,書桌邊,寒來暑往,撒下心血點點;潤花蕾,育桃李,春華秋實,奉獻赤誠一片。在十三年的教學生涯中,她始終兢兢業業,盡職盡責,默默無聞,任勞任怨,不忘育人初心,守護桃李芬芳,她就是通渭縣第二中學縣級優秀教師師小花。
  • 真情傾心育桃李 專業引領促成長 ——記景泰二中教師卜兆軍的一天
    執著追求,做研究型教師;用心育桃李,傾心獻真情;奉獻在崗位,無悔獻青春;在事業中閃光,在育人中點亮人生。他就是景泰縣首位白銀市教育領域首席專家、首位隴原名師、景泰二中教師卜兆軍。7:20準時到辦公室,為學生答疑解惑。7:50,走向教師開始上課。幽默風趣,口吐芬芳。循循善誘,春風化雨。潤物無聲,諄諄教導。究天機,樂與有機無機做伴;培學子,巧同原子分子周旋。伴著書聲迎接晨曦,伴著喧囂靜靜解題,那金戈鐵馬的板書,每一筆都方方正正。他不光教給學生們知識,也教會他們做人處事。高三補習班,連空氣中都瀰漫著緊張的氣息,卜老師不斷給孩子們打氣,而他衝在前面,以身作則。
  • 春風化雨育桃李,挺立潮頭勇揚帆——記鳳凰縣箭道坪小學教師龍俊峰
    傾心教書育人——春風化雨細無聲「愛是教育的基礎,是老師教育的源頭,有愛便有了一切。」愛學生是教師的天職,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提到學生,龍俊峰有說不完的話。他的教學理念是以學生為中心,希望一切教學手段以培養學生成才為目的。「把每個學生當自己的孩子對待。平常多想想,如果是我的孩子,我會怎麼教導他。」龍俊峰說。
  • 春風化雨匠心育桃李——記文水縣城鎮五中班主任侯百恩
    靜能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動能點石成金,琢璞成器。是教師的真實寫照,而在教師這個職業中有一個特殊的群體——班主任,他們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耐心和愛。侯百恩,便是這個特殊群體中普通的一員。今年是十分特殊的一年,但對於初入初一年級學生的學習之路不因為疫情停滯,反而倍添艱難。作為班主任,侯百恩比在校期間更認真更負責更細緻,不斷的給學生信心和向上的動力,每天監督學生早晚自習,上網課期間清點上課人數。
  • 「優秀教師風採」平凡崗位育桃李 為人師者守初心——記通渭縣優秀教師師小花
    學高為師,勤學不輟煉內功;身正為範,春風化雨育新人。講臺上,書桌邊,寒來暑往,撒下心血點點;潤花蕾,育桃李,春華秋實,奉獻赤誠一片。在十三年的教學生涯中,她始終兢兢業業,盡職盡責,默默無聞,任勞任怨,不忘育人初心,守護桃李芬芳,她就是通渭縣第二中學縣級優秀教師師小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