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鄭愁予的詩》· 鄭愁予

2021-02-08 一飛象

今日為大家推薦的是鄭愁予先生所作的三首詩歌,分別是《錯誤》、《送花大盜》和《靜物》。上述三首詩歌選自詩集《鄭愁予的詩 不惑年代選集》,而此書又是脫胎於《鄭愁予詩集》(I&II)


詩人擁有眾多稱號:

因書寫自然萬物而成為「山水詩人」;

因寫出「散詩紀遊」與異域漂泊之感,而喻為「浪子詩人」;

因藉風花雪月之喻,感懷時間之歡愉與即逝,而被稱為「浪漫詩仙」;

因心存靜謐,化筆於人文哲思,敘寫天真童詩與民風詩史,而喚作「天真詩人」;

因作品抒發民族主義和悲天憫人的情懷,彰顯出人道精神力主和平,而被冠以「任俠詩人」。



以下:                                  

《錯誤》

我打江南走過

那等在季節裡的容顏如蓮花的開落


東風不來,三月的柳絮不飛

你底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如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響,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緊掩


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

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




《送花大盜》

我的夜行衣是白色的

縱躍之間帶起七個小小旋風


第一個旋風旋開你窗牗

第二個旋風吹響催眠的鈴子

第三個旋風就撲熄了

       偎在你床頭做伴的燈

然後 引進月光來

我的夜行衣和月光是一樣的白


第四、第五、第六、第七個小小的

旋風 旋成四朵夜合歡


這就轉身送給你了

月亮也慢慢脫下夜行的白衣將我們蓋上




《靜物》


斜斜依靠著的    一列慵態的書

參差的高度    是種內省的階梯

甜意流下來    盛於    最後的杯中

引誘著蜂足    是淡黃色的假的蜜


雨水開始浸蝕壁圖    一幅

脫釉的陰天    一具令人索然的

空的眠床    是軟軟的灰色偎襯著我

而我便只是一個陳列的人

是陳列    且在賣與非賣之間

我也是木風為伴的靜物

在暗淡的時日   我是攤開扉頁的書

標題已在昨夜掀過去




兩年前,小象曾有幸親眼見過鄭老先生。先生雖已進入耄耋之年,仍舊精神矍鑠,戴著一頂黑色毛呢圓帽,挺直著略顯單薄的身軀,一副黑框眼鏡後是充滿柔和與親切的雙目,他安靜地坐在與會者之中,便是最好的一幅古典藝術與現代藝術完美融合的繪畫之作。會後欲與先生合照、求取籤名者眾多,先生雖久坐疲憊,仍不厭其煩地接過紙筆或望向鏡頭,不禁讓人暗自感嘆其詩人風範。


最後,便以先生的詩句做結語:


但,推開窗子

我們生活在海上

夕陽已撒好一峽密接的金花,像長橋

搭向西方,搭向希望





以上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 

侵刪

相關焦點

  • 薦讀:臺灣詩人鄭愁予的最美的詩
    鄭愁予,原名鄭文韜,筆名「愁予」,臺灣現代詩詩人。鄭愁予生長於軍事世家,祖籍福建南安,世居直隸寧河,為鄭成功十一代後裔。1933年鄭愁予在山東濟南出生,其父親陸軍少將鄭曉嵐在他出生後不久即前往南京就讀陸軍大學,隨後又赴湖北,鄭愁予與其母親由山東當地親戚照顧,並於1945年進入私塾研讀了四書五經、古典詩詞。抗戰後,鄭愁予舉家遷至北平,1947年進入英人設立的崇德學校就讀。
  • 獨家 臺灣詩人鄭愁予:《情婦》是首戰爭詩
    後來,學校帶學生參觀北平西郊的門頭溝煤礦,鄭愁予有感而發,寫了題為《礦工》的詩,並以「香塚」為筆名,把詩投給了《北平日報》。鄭愁予記得,《礦工》的第一句是「當你一生下來,上帝就在你掌上畫下了十字」。而整首詩是描述兒童在礦坑口等待父兄出來的心情,讀來令人心酸。這一年的經歷,奠定了日後鄭愁予為平民發聲的立場。因為內戰,1948年底,鄭愁予隨著家人倉促離開北京。
  • 中國現當代禪意詩選讀(24)——鄭愁予的詩
    夢土上》《衣缽》《窗外的女奴》、《鄭愁予詩選集》《鄭愁予詩集Ⅰ》《燕人行》《雪的可能》《蒔花剎那》《刺繡的歌謠》《寂寞的人坐著看花》等十幾二十種。對他的詩,我有特別的喜愛,甚至常常自覺不自覺地把他那種「愁予風」化到自己詩歌裡了。有人問我:開始不是寫小說的嗎?怎麼突然寫詩呢?我答曰:大概讀多了鄭愁予的詩吧!鄭愁予的詩還真以一個「愁」字突顯特色,「淡淡的愁緒結在那些詩句裡」;還有就是「厭世」情結,他竟在一片晨光中寫出「我即歸去」的詩句。
  • FM1958 | 浪子詩人—鄭愁予
    5月10日我校舉行海峽兩岸詩歌見面交流會,86歲的著名詩人鄭愁予攜眾多著名詩人在交流會現場與大家交流分享。學院學子積極向詩人們請教,現場氣氛活躍。5月11日鄭愁予先生一行人前往汨羅祭祀屈原,進行楚辭文化尋根之旅。鄭愁予,原名鄭文韜,祖籍河北寧河,1933年生於山東濟南,當代詩人。臺灣中興大學畢業,中國海洋大學駐校作家。
  • 【聲情分享】鄭愁予的《錯誤》誦讀與賞析
    【編者按】鄭愁予,原名鄭文韜,祖籍河北寧河,1933年生於山東濟南,當代詩人。
  • 鄭愁予詩116首
    這些中國古典詩歌的傳統元素,賦予鄭愁予的現代詩以一種特殊的美感魅力,詩人緣此曾被推選為臺灣「最受歡迎的作家」詩類之首,許多移民或負笈海外的學子,常帶著《唐詩三百首》和《鄭愁予詩集》去國,感覺「就像帶了一撮家鄉的泥土一樣」。可知鄭愁予富有傳統美感的現代詩,不僅具有一般意義上的詩歌的美質,而且具有慰藉鄉愁、認同母國的文化意義與價值。鄭愁予的新詩創作與詞的影響關係密切。
  • 古龍用鄭愁予的詩寫了一部小說,名字很唯美,立意也很高深
    《風鈴中的刀聲》使用的是鄭愁予的《錯誤》。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響,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緊掩 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 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 鄭愁予的這首詩
  • 鄭愁予詩歌三首!要論寫哀愁,他當屬前三!
    鄭愁予的詩歌充滿著哀愁或愁怨的思緒,瀰漫著人類內心深處最隱秘的對情感既疏離又渴望的矛盾心理,要論寫哀愁或愁怨,恐怕他的功底甚至超過戴望舒,在詩歌界當之無愧的排行前三。鄭愁予的詩歌究竟如何呢?雖然詩中寫了思婦和浪子,但與傳統的閨怨詩相比,表現出了較強的歷史感和時空感。
  • 詩歌屬於鄭愁予或北島的時代 年輕的詩人在哪裡?
    不斷刷新這場颱風信息的還有一批國內外的詩歌愛好者,他們在很早以前收到一個邀約——「2016鳳凰·鼓浪嶼詩歌節」10月21日在鼓浪嶼舉行,主辦方鳳凰網和鼓浪嶼管委會邀請一百多位詩人來到詩歌的小島、舒婷的家鄉,共赴詩與歌的盛會。名單裡除了有北島、舒婷和鄭愁予等名家,也有諸多活躍在各大微信詩歌群的創作者。
  • 每日一詩 | 《錯誤》
    錯誤 鄭愁予 我打江南走過 那等在季節裡的容顏如蓮花的開落 東風不來,三月的柳絮不飛
  • 鄭愁予的《錯誤》美在哪裡?可以從這三幕場景來理解
    《錯誤》鄭愁予第一幕:天是昏黃的,看不出一朵具體的雲彩,卻顯得霧蒙蒙的;一江春水,波瀾不驚地向前緩緩流淌,流向天際最後,來讀讀鄭愁予的這首詩《錯誤》,體會下其中的韻味無窮:我打江南走過那等在季節裡的容顏如蓮花的開落東風不來,三月的柳絮不飛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跫音不響
  • 夏日讀詩:那等待季節裡的容顏,如蓮花的開落
    「臺灣鄭愁予《錯誤》初衣解詩:與現代詩裡看到唐詩的風味,且濃鬱,而且沒有痕跡,是非常難得的。這說明中國古代的詩歌,其實有可以轉化成為現代詩。華美的漢語,本身自然具有延續的力量。比如鄭愁予的這一首《錯誤》,其形式完全是現代詩的格式。
  • 分享幾首懷舊的小詩
    木心先生去世後,人們在紀念、傳頌的過程中,把這首詩也帶火了,其實這首詩很早就創作出來了,網友們大多把這首詩傳為情詩,個人最喜歡這首詩的地方,在於「從前慢」的生活節奏,從前的生活在先生的詩句中有濃濃的煙火氣息的畫面感:「大家誠誠懇懇,說一句是一句」,是對淳樸的民風的懷念;「買豆漿的小店冒著熱氣」,是對大清早溫暖的生活氣息嚮往;「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是人們對愛情的那一份珍重與執念。
  • 一首超越千年經典的現代詩,卻是現代文學史上的「美麗錯誤」
    每當此時,我們也常常會發出對現代詩失望的感嘆:今天人們怎麼就寫不出這樣的詩!客觀的說,不是寫不出,只是數量少而已,畢竟今天不是一個全民寫詩的時代。有些好詩,也許你沒有讀到。臺灣當代詩人鄭愁予的一首《錯誤》,就超越了經典,足以媲美任何一個時代的一流詩作。作為一首閨怨題材的現代詩,其手法之高超,內蘊之豐厚,意境之醇美,令那些充盈著唐宋風韻、傳唱千年的古典詩詞黯然失色。
  • 紀弦,臺灣現代詩的開拓者去了
    由於其詩藝的獨特,以致張愛玲在當時表示,讀了他的詩之後就可以容忍他這個人的「幼稚」了。  抗戰之後,「紀弦」這個筆名開始啟用。1948年,紀弦抵達臺灣,開始了他後半期的詩人生涯,也是他最重要的寫作和文化活動的階段。1953年,紀弦在臺灣獨自創辦了《現代詩》季刊,提出現代詩的使命就是要引進世界詩壇新的表現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