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七代人的上海七寶皮影戲

2021-01-08 愛旅行從30歲後也不遲
上海七寶皮影藝術館

七寶古鎮相信是很多遊客來上海遊玩會去選擇的一個古鎮,畢竟它的公共運輸是上海古鎮最為便捷的。那你可知道,在七寶古鎮內還隱藏著一個小小的皮影藝術館嗎?

上海七寶皮影藝術館

皮影戲是我國出現的最早的戲曲劇種之一,在我國具有十分悠久的歷史。皮影戲中的各種影人是用驢皮或牛皮、羊皮經刮制、描樣、雕鏤、著色、燙平、上油、訂綴而成。人物臉譜和服飾造型生動形象,或純樸粗獷,或細膩浪漫,或誇張幽默。因為皮影戲的特殊演出方法,有「傀儡藝術」的別稱。源於皮影戲是用燈光把影人映射在影幕上,演員在幕內操縱影人,加上配音、樂器和燈光布景的配合,通過影人的形體動作來表現生活中的萬般情景,真的是一處好戲。

上海七寶皮影藝術館

我國的皮影藝術因地域不同也分為很多門派,南北的差異也是非常明顯的,尤其是在唱腔花調上。北皮影戲它們的唱腔花調是十分華麗的,平調部分也比較流暢,並且唱法十分獨特,較為粗獷。而南皮影戲的曲調是更為高亢激昂的,同時曲調是十分婉轉優雅的,再配上笛子、嗩吶、二胡等江南絲竹,其表演方式極富水鄉韻味,節奏也明快悠揚。所以自古至今都是北「豪放,南婉約」這個說法可以映襯在任何藝術上。

《滬諺》做皮影

七寶皮影是上海近代皮影的發源地,至今已經有七代傳人了,是江南皮影流派之一。七寶皮影是以彩繪為主,整體給人以清秀、亮麗,造型誇張生動,具有強烈的裝飾效果。皮影道具背景豐富,且有濃烈的民族風格和民俗特色。

七寶皮影戲傳人

七寶皮影自問世起,就受到了大眾歡迎,最多時曾有十幾個皮影戲班,經常上演的劇目有《封神榜》、《三國演義》、《隋唐》、《楊家將》等,一部戲可連演2個月。演唱曲調,自成一格。七寶皮影藝術館位於七寶古鎮內七寶老街的西面,如果不留意的話可能會錯過這個藝術館。整個館的面積並不是很大,分為上下兩層。與其說是一個藝術館,這裡的感覺更像是根據一座老宅所所改建的。七寶藝術館內主要展示了珍貴的皮影歷史資料和皮影實物,並在出入口的地方該有可售各類精美的皮影。

上海七寶皮影藝術館

另外,在每個周六下午會有皮影戲的專場表演,非常適合帶小朋友來感受一下中國民間藝術之美。

上海七寶皮影藝術館

地址:上海市閔行區七寶古鎮北西街95號(近七寶老街)。交通:上海軌道交通九號線七寶站下,步行10-15分鐘即可。門票:5.0元。參觀用時:30-40分鐘。

相關焦點

  • 通訊:皖南皮影戲的非遺傳承之路
    中新社合肥4月7日電 題:皖南皮影戲的非遺傳承之路  作者 張俊  「只要有人會,只要有人看,老祖宗的手藝就不會丟。」皖南皮影戲第九代傳承人何澤華感慨萬千。  皮影戲是中國民間古老的傳統藝術,是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而皖南皮影戲吸取了安徽南部地區民間小調、花鼓戲、繪畫和雕刻等民間藝術逐漸發展而來。
  • 傳承與創新-唐山皮影戲
    唐山皮影戲皮影戲,是表演皮影戲的演員在影幕後邊操控著用皮影製作出的歷史人物,進行演唱的戲曲,它的傳承不僅是戲曲的傳承,還是皮影製作的一種傳承,而唐山皮影戲是中國皮影戲中影響較大的一種非物質文化遺產種類齊全,傳承下去也是一項重要的事情。記住唐山皮影,也就記住了中國。傳承的過程總是磕磕絆絆。對於我們來說,傳承唐山皮影就像喜歡動物一樣簡單。
  • 小小皮影戲 傳承大夢想
    2011年,作為中國皮影戲的一部分,望奎皮影戲正式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谷寶珍拿著跟她朝夕相處三四十年的皮影人物說:「幹了一輩子皮影戲,這裡面的快樂只有自己知道。司鼓一響,我們就知道這是哪一出,怎麼唱,就想扯開嗓子吼一吼。」   出生於傳統皮影戲世家的宋官榮不到十歲時就跟叔叔學習皮影藝術,後來隨著家族皮影團「轉戰」望奎縣各個鄉鎮。
  • 萬代南夢宮上海2018皮影戲校園公益行圓滿閉幕
    上海2018年4月26日電 /美通社/ -- 萬代南夢宮上海2018皮影戲校園公益行活動已於4月26日圓滿結束。活動以「我是小小中國通」-- 中華文明傳承計劃之「傳承非遺,樂創未來」為主題,旨在推進中國娛樂文化產業的多元化健康發展。 繼3月在萬代南夢宮上海文化中心舉辦開幕式後,皮影戲校園公益行的腳步正式進入上海三所小學。
  • 寧夏:鄉村「說唱皮影戲」的傳承與創新
    新華社銀川4月25日電(記者許晉豫)「千秋英雄燈下舞,萬古豪傑手內提」——夜幕降臨,在寧夏回族自治區鹽池縣麻黃山鄉,道情皮影戲《白狗圈》正式上演。在白熾燈映照下,白布上的皮影栩栩如生,白布後面的9名「演員」吹拉彈唱、舞動皮影,十分熱鬧。
  • ...景區:小陸家嘴風景區、廣富林文化遺址、七寶古鎮、閔行文化公園
    ,評定為A級景區,其中,小陸家嘴風景區、廣富林文化遺址、七寶古鎮、閔行文化公園被評定為4A級景區。 圖說:七寶古鎮 七寶古鎮主街全長368米,核心區域佔地約98畝,建築總面積為3.14萬平方米。
  • 《指尖上的夢幻》紀錄片:網遊如何傳承皮影戲
    現在,《夢幻西遊》攜手《舌尖上的中國》主創團隊打造的紀錄片《指尖上的夢幻》正式推出,與每一位觀眾一起,回憶這段西遊文化的傳承之路,感受傳承者的匠心所在。這一攜手央視最權威的紀錄片團隊——《舌尖上的中國》主創團隊拍攝的紀錄片,以歷經千年的傳統藝術「皮影戲」為切入點,為觀眾展現了西遊故事如何在不同載體上,跨越時空的障礙而得以延續和重生。該紀錄片的主角,作為《夢幻西遊》遊戲動畫師的黃劍,從小熱愛皮影戲,他坦言,很多設計的靈感是來源於西遊的皮影戲。
  • 花漾綻放悅享新春 重現老上海年味記憶——七寶萬科廣場年宵花市...
    逛廟會、老價鈿、兜馬路、軋鬧忙、看花燈,你還記得老上海過年是啥樣子伐?1月18日上午10:30上海七寶萬科廣場正式敲響2019年年宵花市——「花漾綻放悅享新春」的鐘聲,徹底開啟2019年這趟通往摩登老上海風味的時光列車。
  • 湖南木偶皮影戲傳承創新 為古老藝術開拓新市場
    通過組織各種惠民展演來宣傳木偶皮影藝術,並通過創新管理機制和營銷手段積極拓展木偶皮影戲演出市場,使湖南木偶戲與湖南皮影戲這兩項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古老藝術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張帆表示,體制未變、機制全新,這裡的「新」是指觀念上的更新,管理上的更新。  傳承中心在分配製度上制定了「演出項目負責制」和「藝術生產項目負責制」。
  • 回放 馬派皮影戲傳承人教你如何玩轉皮影
    回放 馬派皮影戲傳承人教你如何玩轉皮影
  • 【簡介】上海七寶外國語小學
    【學校性質】七寶外國語小學座落於閔行開發區七寶古鎮,是一所民辦的、高層次的優質學校。學校接受閔行區教育局的領導與指導,實行董事會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學校緊緊追隨上海市二期課改的脈動,全面地高水平地貫徹國家教育方針,加強國際間的交流合作,立足上海,著眼未來,「為孩子創立美好的成長世界」。
  • 這群年輕人想把皮影戲傳承下去
    他們向老一輩皮影戲藝人學習製作、表演,並將皮影戲帶入小學課堂,給孩子們表演,科普這一項非物質文化遺產。他們想為皮影戲發聲,將這個非物質文化遺產真正傳承下去。
  • 日照市嵐山區黃墩鎮:皮影戲進校園 傳承非遺文化
    非物質文化遺產——黃墩皮影戲已有100多年的歷史,黃墩鎮將皮影戲搬進校園,讓學生們零距離感受皮影的藝術魅力,更好傳承皮影非遺文化。12月16日,黃墩鎮初級中學大會議室裡鑼鼓陣陣,學生們正在觀看皮影戲《孫悟空三打白骨精》表演,孫悟空、豬八戒等角色在幾雙巧手的擺弄下粉墨登場,一幕幕場景在方寸之間配合著鑼鼓點活靈活現,精彩的表演贏得學生陣陣掌聲。
  • 七寶老街,吃貨們的天堂,上海老字號秒殺各類美食街
    說起上海,許多人腦海浮現的是高樓林立的時尚魔都,但在璀璨光影的背後,上海還有著溫柔的一面,小橋流水,一派江南水鄉風光。所謂十年上海看浦東,百年上海看外灘,千年上海看七寶,而這裡的七寶指的就是七寶古鎮。七寶位於上海閔行區,在上海的西南部,它同屬江南太湖流域的千年古鎮,風景如畫,典型的城中之鎮。因為離上海市區近,所以無論是周末還是平常日,總是人頭攢動。
  • 一部以皮影戲的傳承保護為生活原型的電影
    是一部關於親情、傳承、文化的中國電影佳作。這片影片讓我知道了,親情是沒有國界的,看著爺爺對孫子的愛和感情,無論是西方還是東方,都是一樣的。片中老楊頭是陝西華縣一名獨居老藝人,在家中珍藏著表演皮影戲的全套行當(老珍貴了)。
  • 歷史的機緣與巧合是怎樣將皮影戲傳承到了曹氏家族
    他的皮影戲曾在央視農民新春聯歡會西吉專場舞臺上與全國觀眾見面,女兒曹玉萍不僅將皮影戲繼承了下來,還受聘於國家5A級景區——寧夏鎮北堡西部影城參加演出。兒子曹永歸作為第二代傳人,已經承接父親的技藝。在發揚、傳承皮影戲的道路上,曹志勤和他的兒女們還要走很長的路。
  • 河南百年皮影戲老藝人:含淚談傳承之困
    【解說】河南長垣縣呂氏五彩皮影戲第七代傳承人呂心哲老人,每逢回憶起自己近百年的皮影時光,便老淚縱橫。如今,已98歲高齡的老人最擔憂是皮影戲的傳承。  【解說】據呂氏族譜記載,長垣呂氏五彩皮影技藝可追溯至清朝初年,距今已有300多年歷史。呂心哲生於1915年,系長垣縣五彩皮影戲第七代傳人。
  • 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發展的對策研究——以復州皮影戲為例
    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優秀傳統文化的特殊表現形式,是各種文化形式發展的基礎,任何非物質文化遺產都應該得以珍視、保護、傳承。復州皮影戲距今已有近400年歷史,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但是,隨著經濟的發展和時代的變遷,復州皮影戲的保護和發展現狀卻不容樂觀。筆者在調研走訪的基礎上,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和復州皮影戲的傳承和發展提出了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
  • 「皮影王」秦禮剛原創皮影戲傳承非遺文化
    (蘭豔 陳凌 鄧煒奕)日前,國家級非遺傳承人、皮影戲大師秦禮剛運用國家級非物質文化皮影戲藝術形式,在湖北工業大學演繹了一場原創皮影戲《鯰魚的傳說》。該劇本源於一個古老傳說,由秦禮剛和湖北工業大學外國語學院副教授張劍平聯手改編而成,首次運用皮影戲藝術形式在舞臺上呈現。劇本共分「鯰母託孤」、「善惡相鬥」、「仙翁指路」和「躍過龍門」四幕。隨著鑼鼓聲和弦樂聲響起,約兩平方米的白色幕布後,時而青煙繚繞,時而光影變幻,螺、蚌、蝦、蟹在熒幕上下翻騰,活靈活現。
  • 敲鼓「敲」出隱藏角色 皮影戲非遺亮相進博 沉浸式體驗好玩好看
    圖說:鼓聲的節奏韻律可控制皮影戲的選將和打鬥 新民晚報記者 金旻矣 攝新民晚報訊(記者 金旻矣)用鼓聲參與皮影戲的表演,你試過嗎?今天上午,在進博會「遇見上海」展區,時不時傳來陣陣密集的鼓點,一部特地為進博會創作的沉浸式皮影大戲《大聖駕到》,讓很多提前探營的記者躍躍欲試。據悉,將傳統皮影藝術與多感官交互技術相結合的展出方式,是首次亮相進博。用鼓聲選擇皮影戲角色,用節奏控制打鬥招數,這樣好玩的「體驗式皮影戲」,源自於同濟大學和上海大學兩個團隊師生們的創意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