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可以改革詩詞格律裡面的平仄和押韻要求?

2020-12-15 詩詞茶座

詩韻是要改革,因為古代的韻,不管平水韻、切韻,還是詞韻,明顯不符合漢字的發音了。如古代四聲為平上去入,現代四聲為一二三四,沒有了入聲。所以,現在的人搞出了新韻,不過沒人買帳。歷史上,韓愈說:我要以文為詩,東坡說:我要以文為詞,普通人只有膜拜的份。沒辦法,不僅僅在於他們是大V,還在於他們是先進文化的代表,代表了詩歌的發展方向。

韓愈

但是你說平仄,或者說近體詩的的遊戲規則,這基本上沒有改的空間了。這規則從南朝發端,經過初唐沈宋(沈佺期、宋之問)定型,再到盛唐一批神獸的實際創造,已經成熟得臻於化境。一個成熟的東西再怎麼改革?唯一能做的,只有做減法,刪繁就簡,適應現代人駕馭文字水平低於古人的事實。

古人制定平仄交替的規律不是偶然拍腦門之舉,是幾百年間語言發展的結果,是規律的總結,是先進文化的代表。平仄最早是那些譯經的和尚們發現的。早期的佛典大部分佶屈聱牙,讀起來磕磕碰碰不友好,而有些則讀起來朗朗上口,在此過程中他們發現了平上去入四聲。於是,他們用這個指導佛典的翻譯,取得了巨大成功,後期翻譯的佛典則平暢許多。進而被文人利用,以周顒為代表,發現平仄交替對於詩文創作的意義。這是中國語言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裡程碑。

王力著《詩詞格律》

其實,近體詩格律並不複雜,一般中等文化水平有一百首唐詩打底的人,半個下午就能搞懂:

1、五絕四格式:「仄起仄收,仄起平收,平起仄收,平起平收。」一切格律詩都是這四種格式變化而來。

2、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

3、粘對。

4、禁手:三連平、孤平。

5、韻腳遵從平水韻。唐朝時,出韻也是禁手,寫得再好,考公務員照樣掛。

我們來看,中國詩詞的神奇之處在於,即使你不懂他的意思,讀起來也能朗朗上口,能感覺到他的美妙之處,即聞一多先生所云三美(音樂美、繪畫美、建築美)之一的音樂美。試以仄起仄收為例。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

首先,它要一句之間平仄交替,上下句之間還要平仄相對。並且,很多新手忽略的是,二三句之間還要「相粘「:第二句和第三句開頭處平仄一樣。平仄交替,保證了句子的音樂美。

其次,為了免得框框過死,古人發現,第一個字、第三個字、第五個字好像可以不用考慮平仄,只要保證二四六符合平仄也能朗朗上口,於是有了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從而又大大地解放了詩詞創作的生產力。

再次,有了以上,難道一首詩就完美了嗎,好像也不對。於是有了三連平、孤平。

再再次,有些牛逼的人,如老杜,喜歡挑戰下規則,老子偏要在該平的地方弄個仄聲,只不過我會在另外的地方補回來,於是有了」拗救「。PS:奉勸新手,「拗救」別亂用,也別拿來做幌子,畢竟這是特例。

所以,除了韻律之外,近體詩規則已經近乎完美,基本上沒有改革的空間了。

古代想突破樊籬人有沒呢?大有人在。李大詩仙就是一個。不過,他不喜歡做律詩,做的律詩也像古風,只不過是簡版古風,弄得編選集的人不知如何歸類。

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喚客嘗。

金陵子弟來相送,欲行不行各盡觴。

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

其它想學李白的,你也知道,沒有其天份,但學得了粗狂,便默默無聞了。

近體詩的格律是千百年來古人對漢語規律的經驗總結,妥妥的先進文化的代表啊,如何改?該成四不像?

至於詩韻?確實有人搞了《中華新韻》,現在無人買帳,以後就不好說了。

那麼,詞律呢?古人有詞譜,按照詞譜填詞,妥妥的。有些詞譜過於嚴格,古代人都遵守不了,更何況現代人呢。

如《西江月》: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鄉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就是茅店社林邊,路轉溪頭忽見。

在詞譜裡,上下闋的首句,「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這裡,是要嚴格對仗的。至於我姿持不姿持呢,有條件不妨講究,水平次點,就放過吧。現代人不容易了。

相關焦點

  • 不講平仄就不叫格律詩詞:細嚼慢咽學詩詞(一)
    平仄 所謂格律,就是寫詩詞的規律和規矩。格律詩詞講平仄,是格律詩詞的特點之一。不講平仄就不叫格律詩詞了。古風不講平仄,騷體詩不講平仄,漢樂府也不講平仄,現代新詩也不講平仄。但是,由于格律詩詞講平仄,它的音樂性就是其它不講平仄的詩所不具備的。當然,也不否定其它詩體也有其內在的音樂性。既然我們要學習格律詩詞,那就必須掌握平仄及其規律。
  • 如何從平仄和押韻來區分近體詩和古風?
    有朋友提問:押韻不論平仄的七言和五言詩即可視為古風類詩,可以這樣認為嗎?你怎麼看?不僅僅是可以這麼認為,這是必須遵守的規則。古風(古體詩)和近體詩的區別就在於是否遵守平仄格律。平仄格律的規則主要是以下幾個方面。平仄近體詩的平仄格律是有基礎格式的,這四種基礎格式中首先要求近體詩每一句都是律句,而律句實際上就是在一個句子中用字平仄兩字一換。
  • 網絡詩詞格律檢測大調查
    有很多網站提供詩詞格律的檢測,我為什麼還要去背誦這些規則?是的,有很多的網站提供這項服務,甚至於在手機端都有這樣的軟體存在。大可以在網絡上搜索「格律檢測」就可以「很輕鬆」的識別平仄以及格律是否出現了問題。
  • 不懂詩詞格律,能寫詩詞嗎?
    不懂詩詞格律,能寫詩詞嗎?當然可以。格律是個什麼東西?「格」指格式,「律」指音律,「格律」是指在漢字音韻學發展到較高層次的時候,唐人為了避免大家寫詩的時候出現語病、音病而開發出來的一套平仄格式和規則。
  • 當代古典詩詞,平仄格律該取消嗎?《中國詩詞大會》的創新是亂來
    但是,爭論也始終都是橫亙著的:「詩」,不管古詩今詩,還是中國詩外國詩,它的核心都是言說心志、抒發情感的,不過比一般文體更需「押韻」,便於吟詠而已,而中國舊體詩它的平仄格律,是最為繁複的,條條框框太多,是否會因律害意禁錮了詩人的表達自由?進而推論,時移世易,凡事都講求個「與時俱進」,平仄格律有沒取消的必要,或者適度鬆綁、改革,以降低難度換來復興與繁榮?
  • 一文搞懂格律詩的押韻、平仄和對仗要求
    一、格律詩的押韻要求。  1、什麼是韻  詩詞中所謂韻,就是漢語拼音中的韻母。不過在拼音中,a、o、e的前面可以加i、u、v,如ia,ua,uai等,這種i,u,v叫做韻頭,不同的韻頭的字也算同韻字,可以通押。凡是同韻的字都可以押韻。  2、格律詩的押韻要求  1)押韻的位置,律詩押韻的位置在每一個偶數句的最後一個字。
  • 十分鐘搞定詩詞格律
    詩詞,很多人都喜歡寫上幾筆,博客上、微博上就有不少。然後,真正懂得詩詞格律的人卻很少,多數人只是字數對了,其他的,如平仄押韻等,一概不對。很多人也不願看書,或者看了半天也不明所以,覺得書上講得太複雜。那麼,這裡是一個以前的講座,現稍加整理重發,目的在於針對零起點人群,以最簡明的方法,教會大家詩詞寫作的基本格律。
  • 格律詩詞和對聯,絕對不能離開平仄韻律,是這樣嗎?
    有朋友提問:格律詩詞和對聯,絕對不能離開平仄韻律,是這樣嗎?有人說,平仄韻律是格律詩詞和對聯的基本規則,絕對不能忽視和否定,那種寫格律詩詞和對聯可以不用管平仄的說法是無知的表現;平仄過時了,為了意境可以不顧平仄韻律的說法都是不對的。對這個問題,你怎麼看?
  • 詩詞格律零基礎,怎麼自學?
    詩詞是韻文。韻文二字,一是「韻」,二是「文」。其中的「文」要求有點文學水準的創作者才能勝任,是為「文採」,「文人」;而其中的「韻」則只要會說話、會唱歌、能語言交流的人就可以押韻——比如順口溜,打油詩,雖然文化層次可以不高,但同樣得到大眾喜愛,廣泛流傳。很多大字不識一個的人,同樣可以唱得一首好山歌。
  • 寫古詩詞一定要押韻嗎?
    寫古詩詞一定要押韻嗎?首先捋清楚幾個概念。從大的方面來講,詩歌包含了所有詩詞文體,不論是現代詩、古代詩、還是古代詩中的近體詩、古體詩,甚至國外的「poem」,我們都可以稱之為詩歌。你可以隨心所欲,寫不押韻的短句分行,但是不好意思,你的東西無論多麼優美,多麼難得,都不能稱之為詩。現代詩和古詩詞的區別就在于格律的完全背叛,然後格律的拋棄不代表可以拋棄押韻。詩是精煉的,有節奏感的適合吟誦的韻文。
  • 講究平仄押韻,讀出詩詞美感丨光明藝觀
    詩詞最起碼的標準,就是要講究押韻。可是,當我們用現在的普通話去朗讀的時候,會發現有很多古詩詞讀起來不押韻、不順口,這是為什麼呢?其實是因為,現代漢語和古代漢語的讀音有著一定差別。舉個例子,比如大家都很熟悉的杜牧的《山行》:  遠上寒山石徑斜,  白雲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  霜葉紅於二月花。
  • 十分鐘搞定詩詞的格律
    然後,真正懂得詩詞格律的人卻很少,多數人只是字數對了,其他的,如平仄押韻等,一概不對。很多人也不願看書,或者看了半天也不明所以,覺得書上講得太複雜。那麼,這裡是一個以前的講座,現稍加整理重發,目的在於針對零起點人群,以最簡明的方法,教會大家詩詞寫作的基本格律。詩詞的格律看似很難,實際上很簡單,只要堅持把這篇文章看完,不出十分鐘你就能搞定它,哪怕你以前沒有任何基礎。
  • 皛玊說詩詞:近體詩的格律與平仄,其實不難掌握
    而詩歌的平仄格律美,更能展現其獨特的魅力。古典君分享近體詩格律與平仄方面的一些心得體會,希望對初涉詩詞的朋友們能夠有所幫助。不足之處,歡迎留言互動。——皛玊題記詩情畫意下面,古典君就談談絕句和律詩。一首近體詩必須要講格律,那麼什麼是格律呢?
  • 格律詩第一講:我們為什麼要學習平仄格律
    中國的詩歌分為現代詩歌和古代詩歌。古代詩歌包括古詩和詞牌。詞牌我們講完格律詩有時間再說,這裡只說古代詩歌。古代詩歌又分為兩種範疇:古體詩和近體詩。而這兩種詩的劃分標準就是平仄格律。所以,凡遵守平仄格律的詩(絕句、律詩、排律)都是近體詩,這是在唐朝發明平仄格律之後,為了區別唐以前風格的作品,唐人稱之為「今體詩」。
  • 從王維、李白的五七言作品看唐朝平仄格律的發展
    這樣一位精通音律、格調高雅的詩人作品,怎麼會沒有格律?不過估計這位朋友並不是問這個格律的原意,而是問王維的作品是否遵守武周時期形成的平仄格律。平仄格律規則很多,如句內平仄相替,句外相對、相粘,對仗、押韻等不一而足。
  • 三天學會詩詞格律,詩詞愛好者必讀
    我覺得完全可以節約這個時間。不必再讀下去。4、我教詩詞格律已經是20多年前的事了。許多東西都已經淡忘。而現在又實在懶得再去翻數據。所以如果有遺漏的重要內容。您可以補充。先謝了。5、詩詞格律有的人可以研究一輩子。說它是中華文明中的瑰寶、博大精深等等等等都不為過。三節課自然只能是一個入門。但是我希望做到使您使用時會覺得基本夠用。更多的。歡迎初學者來進行格律方面的交流。
  • 詩詞格律基礎知識簡述——冷子瑜
    詩詞格律基礎知識簡述冷子瑜在我的詩詞學習過程中,一直認為格律是最容易學的東西,然而經常看到網絡上的很多文章
  • 詩詞寫作入門(一)押韻
    因為押韻的字一般都放在一句的最後,故稱「韻腳」。引這些字的韻母要相似或相同。 韻又叫做韻母。韻母分為韻首、韻腹、韻尾三部分。一般只要韻尾相同,韻腹相同或者相近即可,而對於韻首則不做考慮。律詩裡的韻和現代普通話裡以及新華字典裡的韻不盡相同,有些字,看著讀音相同,韻母也一樣,但卻不屬於同一個韻部;而有些字,看著讀音有差異。所以,寫詩的時候,應該先掌握一些簡單的聲韻知識。
  • 老街味道 通過網絡檢查詩詞格律要注意什麼?
    有好多初學者和老年朋友不知道如何利用網絡檢查格律,而且網絡也不能完全檢測出格律是否正確,寫這篇文章主要是介紹一下,如果藉助網絡來檢測詩詞格律要注意什麼。在今日頭條無論手機版還是電腦版搜索「詩詞檢測」,進入詩詞吾愛,可以檢測格律。
  • 什麼是格律詩?平仄、押韻、對仗、粘對都有哪些規矩?掃盲極簡版
    所以,簡單的分期可以這樣說:武則天之前只有古體詩,武則天后,既有古體詩又有近體詩,使用格律的就是近體詩或格律詩,不用格律的就是古體詩。要素那麼,「格律」是什麼,有哪些規矩?首先是句式上的要求,第一是「齊言」。指的是律詩分為「五言」和「七言」兩種,「五言」即每句五個字,「七言」每句七個字,需整齊一致,不多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