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要賣500萬副春聯的溫州老闆發現一個秘密,企業變「摳」了

2020-12-23 天下網商

一年要賣500萬副春聯的溫州老闆發現一個秘密,企業變「摳」了

iwangshang / 寧函夏 / 2020-01-14

摘要:一家春聯廠老闆的新年覺悟。

天下網商記者 寧函夏

一年過去,哪行最不容易?

離春節還剩10多天。作為辭舊迎新最重要「選手」,年尾總結選春聯廠,最合適不過。

庚子鼠年,迎來生肖新輪迴。和往年一樣,好多春聯廠三個月前就開始準備,設計鼠年文案、形象福娃。對聯一副、福字一張、紅包六個,窗花兩張、福娃一對,這樣的春聯大禮包,是大多企業公司年底辦活動送顧客的固定禮物。

可是來自浙江龍港市的春聯廠老闆樊亮強調,「今年不一樣了」,煩心事頗多,弄得他夜不能寐。

思來想去,他下定決心,得做出些改變了!

有些行業居然不送春聯了

「工廠門口那條龍新路上,去年這個時候停的全是大貨車。今年我們差不多一天一車。昨天,剛運走500套春聯禮包。」

「按照以往節奏,十一過後我們就該訂單不斷,可今年到12月才出現幾個大訂單。你算算時間,1月過年,銷售時間縮短不少。」

一見面,樊亮連連抱怨「太難了太難了」。

他所在的浙江龍港市,是有名的印刷之鄉。包括春聯廠在內,這裡聚集的印刷廠佔全國半壁江山。河南人樊亮在這裡開廠十多年,工廠幾百平,工人四十個,有一家1688店鋪,名為「龍冠紙塑製品源頭廠家」,走企業訂單,賣春聯、福字及周邊產品,定製為主,老客新客不斷,一年能賣500多萬副春聯,1688佔一半。

照理說春聯是春節「硬通貨」,不會有太大波動。但樊亮還是發現很多企業變「摳」了。

例如贈送顧客春聯禮包較多的例如銀行、保險公司等等,今年訂單量減少了。一些合作三四年的網際網路,房地產、建築公司,原先春聯都是上萬套的買,今年壓根沒聲。去年接到最高一單訂購16萬套,今年砍半8萬套,有好多企業甚至不聯繫他了。

而春聯中的豪華版,絨布材質春聯,往年的幾個高端客戶都不訂了。現在銷售出的90%以上都是凹凸紋的燙金春聯。

說起總體銷售情況,樊亮預計今年能達到1000萬。這和去年差不多。只不過今年新增加兩套印刷機,擴充了團隊,成本在增加,卻達不到預想的增長,老客還在流失。投入和產出不平衡,他很著急。

關關難過關關過,樊亮和他的春聯廠,急需改變。

總結來總結去,還得創新靠自己

其實樊亮也知道,市場不景氣只是部分原因。作為一家春聯廠的老闆,養活四五十口人,經受淡旺季更替和年年更新的春聯文案,局面很複雜。

說到底,公司、單位年底訂不訂春聯、訂多少,樊亮決定不了。

真正要改變的,是他的春聯廠。

網際網路上,有「國潮」特質的文創店,光春聯字體就四五種,底部紅色花紋的設計,加上詼諧幽默的中式英文和文武財神紅包、藍紅色結合的洋氣窗花、創意合體字組成的對聯,價格高至200多元。

網紅博物館的身影也不少。故宮淘寶店一副售價66元的春聯大禮包早已賣光,頁面顯示成交超過3.5萬件,上萬條評論讚美「故宮出品,必屬精品」,大英博物館、陝西歷史博物館和敦煌研究院的天貓店,春聯也賣的火爆。

再看樊亮的春聯廠,豕去鼠來新換舊,今年廠裡一共設計了16款春聯文案,設計都比較傳統。

他心裡明白,工廠一直以批發為主,顧客大多追求性價比,所以文案都比較保守。這才給了對手「可乘之機」。很多公司不向他定春聯,有可能轉向更多符合當代年輕審美口味的創意春聯。

其實他也想年輕點,更「潮」點。可是辦公在郊區,環境的確不夠吸引人才。很多時候,他都想好做新的設計和包裝改進,但這需要一個團隊合作實施。

他還有創新產品的計劃。老顧客今年不送春聯,其實並不能代表它們「摳」。很多企業選擇了日曆等其他文創年貨,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原因。

另外,零售市場也是一條途徑。其實樊亮也有天貓店,銷量不錯,但作為傳統春聯廠,他最重視的還是批發,因而品牌個性上要挖的還有很多。他希望,批量和零售市場都能擴展,越來越好。

借鑑他人,反省自身,樊亮腦海中盤旋幾十個日夜,想法也越來越多。他向記者透露,2020年早已安排的滿滿當當:先從招人下手,要招聘專業的美工團隊和運營團隊,在設計上尋找突破。他甚至有了搬家的規劃,「畢竟在郊區,辦公環境不夠吸引人才」。

春聯廠老闆過年貼什麼春聯?

但做春聯這件事,樊亮不曾動搖。因為有一點他信心十足:春聯是年貨必備品,每個家庭都需要。

每年在1688上,他就迎來不少新客,「有人臘月二十還下單」。

這些年賣春聯,他很自豪:「我的春聯可是賣到全國各地的,每個省都有我的顧客。」

他科普了不少春聯大數據。比如隸書字體春聯最受歡迎,其次是行書;定製春聯大禮包的企業印企業名和廣告語的較多,不過最近幾年更流行二維碼;單位喜歡「輝煌騰達」、「步步高升」的字眼,企業喜歡「恭喜發財」等關鍵詞,個人買則注重「新年快樂」、「闔家幸福」。

樊亮坦言,鼠的文案較少,還難弄,設計不好會鬧笑話。前段時間他就鬧過,具體內容他不好意思說,反正客戶覺得不吉祥,直接退貨。樊亮把文案臭罵一頓,產品也下架了,只能當庫存。

雖然今年有些坎坷,但樊亮調侃,員工福利不變:「年終獎要看最後能賣多少,不過老傳統還在——春聯隨便拿。」

前幾天,他剛剛給一群快遞小哥送了一堆春聯:「我讓他們每個人多拿些,回老家送親戚長輩。」小小心意,快遞小哥們都很高興。

作為春聯廠老闆,樊亮今年看中自家的哪款春聯?

他指向了一副燙金款式春聯,上聯是「合家歡樂迎富貴」,下聯是「滿門平安好運來」,橫批「新年快樂」!

編輯 汪帆

註:對聯圖片來自淘寶店鋪

相關焦點

  • 溫州老闆回歸農業產業 現在投資農業很賺錢
    那麼,他們到底是如何在「農門」尋找和發現商機的?  變荒地為「寶地」  大米30元一斤都賣斷貨  半個月前,巴西裡約熱內盧,第五屆世界城市論壇如期舉行。論壇上,吉林省浙江商會會長、吉林省吉喆農業生態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繆明偉的一番演講引起轟動,不少參會人員向他取經。
  • 北京春聯市場銷售火爆 表達內容無時代特點(圖)
    近日,記者通過走訪北京部分批發市場發現,春聯的銷售雖然火爆,但春聯內容單調、形制雷同,整體製作水平不高。  有關專家稱,將創立品牌,推出一批規範化、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春聯。攤主張老闆告訴記者,很多顧客都是批量來買春聯,「春節前賣一個多月,能走四五萬元」。  在海澱區天地批發市場,記者看到了類似情景,很多攤位的春聯都是一開箱,還來不及掛起來就賣完了。  記者走訪了解到,市場所售春聯的長度從一米到四五米不等。多以紅色為底,質地有紙質、布質、植絨等。字除傳統的黑色外,還有彩金、燙金、浮雕等,零售價從五六元到幾十元不等。
  • 一天狂賺214萬!關店4000家後,溫州老闆在朋友圈賣鞋
    過去一個月,所有人都不好過。西貝餐飲集團關店400家,資金僅夠維持3個月運營;新潮媒體開工便裁員500人;威馬汽車取消年終獎,遭到員工抵抗;IT培訓機構兄弟連教育在近期更是宣告破產。關店、裁員、破產成了所有行業的三大魔咒。
  • 從老師變老闆,實現創業夢-溫州日報甌網 - 溫州新聞門戶網 - 溫州...
    從老師變老闆,實現創業夢 2016/12/02 05:18 來源:溫州日報甌網 編輯:遊歷 瀏覽:1248
  • 90後小夥嘗試副業賣水果,第一周賣出500斤!一年賣出500萬!
    有人說,要去海底撈吃一頓火鍋;要把一點點、coco、奈雪、喜茶都點一遍;要囤積一波水果蔬菜和N95口罩。但是,更有人說,一定要開一家網店!於是,抱著試試看的態度,耿林在朋友圈裡發了一些甜瓜照片及售賣廣告,萬萬讓他沒想到的是,一周竟然賣了500多斤。然後,他看準了這個機遇,便在網上開了一家網店,專門售賣水果。
  • 三四百個溫州鞋品牌雲集常熟-溫州日報甌網 - 溫州新聞門戶網...
    常熟市溫州商會秘書長紀明珠在向記者介紹溫商情況時說,在常熟的溫商特別多,「在『4號橋農貿市場』,買菜、賣菜的大多說溫州話;很多在崑山辦企業的溫州老闆,每周都叫人開車到這個菜場買海鮮呢!」則金 攝 常熟溫商救人不留名 記者在常熟採訪時,澳倫集團江蘇省總代理、雲南鎮雄縣同心煤業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李前躍「酒後吐真言」,不小心說出了他和另一位溫商黃順道的一個秘密:去年8月的一個深夜,他們在海裡救起了一名輕生女子,送到派出所後,不留名就離開了。
  • 溫州:太陽鏡之城的蛻變
    打開外貿大門1989年,高中剛畢業的吳建敏接管了父親的一個小型眼鏡加工廠。五年後,這位溫州人遇到了他從商以來的最大機遇。這一年,有人給吳建敏介紹了一位名叫羅伯特的荷蘭人,讓他帶著到溫州考察眼鏡廠。羅伯特來自歐洲光學公司,這家企業曾一度掌控歐洲的眼鏡市場。
  • 老闆直接走到臺前 溫州服裝企業「直播」自救記
    溫州網訊 如果不是一場疫情,可能很多溫州服裝企業的「直播」之路還會走得更慢一些。「一方面是倒逼,另一方面也是因為疫情隔離,讓我們有時間靜下來學習新的東西。」浙江拍普兒衣飾有限公司總經理鄭煦坦言。記者近日採訪了多家溫州服裝企業,概括起來有幾個共同點:品牌服裝,線下門店分布廣,零基礎摸索直播。
  • 春節到還有誰自己寫春聯?單元樓住戶僅20%貼春聯
    潘家農介紹,每年春節前的一個月,學成的楹聯愛好者會特意安排20多場送春聯下基層活動。現場一個楹聯專家、一個書法家為一組,一個編對聯、一個寫對聯。「20場活動總共要送出5000多副對聯,非常受歡迎。」為拿到他們在地壇廟會上現編、現寫的「專屬」春聯,有的市民第一天沒有排上隊,第二天還會特意再跑一趟。
  • 大師一副春聯賣7萬,網友不解!當看到落款以後紛紛稱讚!
    文 / 小七各位網友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老朋友小七,再過幾天就會迎來我國一年中最為熱鬧的節日春節,而在春節中我們家家戶戶都會做一個事,那就是會貼春聯,說到中國的春聯文化,那真的是非常的博大精深,不僅能體現我國人民的智慧,更是書法的再現,也是我國
  • 小小餃子館一年賣500多萬元 老闆娘是如何做到的?(圖)
    (原標題:小小餃子館一年賣500多萬元 老闆娘是如何做到的?就是這樣一家深得大家喜愛的小小餃子館,2015年年銷售額達500餘萬元。而這一切好評和高銷售額,和有著46年黨齡的個體經營戶老黨員吳炳芹有關。
  • 【我來自臺灣 我為溫州點讚】鍾振忠:老師變老闆,實現創業夢
    【我來自臺灣 我為溫州點讚】鍾振忠:老師變老闆,實現創業夢 2016/12/02 17:11 來源:溫州日報 編輯:陳裡雅 瀏覽:4087
  • 溫州:太陽鏡之城的蛻變|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出發地②
    打開外貿大門1989年,高中剛畢業的吳建敏接管了父親的一個小型眼鏡加工廠。五年後,這位溫州人遇到了他從商以來的最大機遇。這一年,有人給吳建敏介紹了一位名叫羅伯特的荷蘭人,讓他帶著到溫州考察眼鏡廠。羅伯特來自歐洲光學公司,這家企業曾一度掌控歐洲的眼鏡市場。
  • 模具廠一個5年老員工:要求加薪500元遭拒,老闆轉頭月薪1萬招新人!
    老闆一下子慌了,連忙答應加薪,每人漲4000,但只有一個人願意留下來,其餘2個人都走了。沒辦法,老闆只能再請兩個新人回來,估計價格也不低。我朋友和我說起這事時,一臉幸災樂禍:「原本花500就能解決的事情,現在要花上4000,活該。」
  • 這10副豬年春聯,是什麼體?臻美!
    新年臨近,書法愛好者們又將進入一年一度的春聯書寫浪潮,我們也不甘示弱,在這十多天時間裡,完成了數十對新年春聯的創作。今天我們創作的這10副豬年春聯,屬於集字對聯,書法筆意來自元代一位書法大家的行書墨跡。在這裡,我們要賣個關子!
  • 一副副春聯內容發生的變化
    春聯,又稱「春貼」、「門對」、「對聯」,是過年時所貼的紅色喜慶元素「年紅」中一個種類。到了清代,春聯幾乎成為了春節的必備品。已經出現了專門替人寫春聯的人擺「對子攤」了,這些人主要是窮苦文人或者學生,指望著替人寫春聯賺點潤筆錢。春聯的書寫也有了更多的講究,雖然這時春聯有些是沒有橫批的,甚至還出現了無字春聯,但一定是右邊貼上聯、左邊貼下聯,而且講究上聯最後一個字仄音,下聯最後一個字平音。所用的紅紙也細分為朱箋、大紅、順紅、梅紅、萬年紅等多種。
  • 普通黑茶賣2萬元,一年輕鬆賺幾百萬!
    但是,一旦進入茶葉行業,你就會發現,這行的競爭非常嚴重。普通人去賣茶葉,走的是一條怎樣的道路呢?說白了,就是去搞批發,放在一個包裝盒裡面,然後線上或者實體店銷售。但是這樣的路子會導致什麼情況呢?就是同質化很嚴重。缺乏核心競爭力。
  • 一把賣3000元的電風吹,國內老闆100元成本防制!獲刑6年罰500萬
    一把賣3000元的奢侈品電風吹電風吹是每個家庭必備的一個小電器,這樣的小電器一般價格也不會太多,一兩百塊的電風吹,質量就算是不錯了!便宜的幾十塊也是有的。這種日常使用的小家電,也能賣到3000元一把,您信嗎?戴森這是一個英國家電品牌,它的一款普普通通的電風吹可以賣3000元一把。
  • 溫州成立了一個名頭特別大的組織,我們仔細讀了名單,發現不簡單
    近日,溫州成立了一個名頭特別大的組織,還公布了首批成員企業名單——比如,為了動員市民投入疫情防控,溫州樂清市甚至出臺了舉報獎勵制度,舉報一名從疫區到溫州的人員,核實後可獲得1000元人民幣獎勵。在解讀溫州這個聯盟成員名單之前,有必要先了解一個背景,一切要從溫州為什麼疫情一度這麼嚴重說起——這是2月21日的情況,溫州市數據超過了浙江省會杭州,也超過一線城市北上廣深。
  • 網絡語、合體字、英文版 武漢個性春聯抱團「鬧春」
    臨近雞年,各家各戶開始張羅買春聯裝扮春節。對於中國人來說,春聯不僅僅是一個傳統文化,也是人們對新一年的美好祝願與期盼。昨日,不少市民以及網友向武漢晨報爆料稱,隨著網絡的流行,今年春聯的樣式也開始推陳出新,網絡語、合體字、英文版等創意春聯網絡熱銷,市民對此也是褒貶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