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個月,所有人都不好過。
西貝餐飲集團關店400家,資金僅夠維持3個月運營;新潮媒體開工便裁員500人;威馬汽車取消年終獎,遭到員工抵抗;IT培訓機構兄弟連教育在近期更是宣告破產。
關店、裁員、破產成了所有行業的三大魔咒。
在疫情的陰影下,很多企業都在艱難自救。
溫州鞋企紅蜻蜓全國4000家門店幾乎全部停業的情況下,老闆帶頭在朋友圈賣鞋,通過社交零售業務自救,一天就狂賺214萬。
全公司上下 8000 多名員工全部上線當微商,為公司賣貨。這樣的舉動在紅蜻蜓創辦25 年的歷史上,還是頭一回。
紅蜻蜓並不是個例,在全民居家,復工復產緩慢的情況下,轉戰線上成了自救的必經之路。
疫情之下,
企業不是爆紅就是暴斃
2003的非典,讓所有企業都陷入恐慌之中,京東更是在21天之內就虧損800多萬。
但劉強東立刻帶領團隊摸索,並發現了線上交易的市場潛力,大膽把中關村實體店關閉,轉型做電子商務。
順豐借著航空運價大跌之際,和揚子江快運籤下包機協議,專門用它來運送快遞。
這一舉措,讓順豐在速度上獲得了壓倒性的優勢,也是因為那一次的航空快運,才讓順豐有了如今的江湖地位。
如果說17年前的「非典」奠定了線上交易的基礎,那麼如今的新型冠狀肺炎則再一次為完善線上服務敲響了警鐘。
原本就有線上業務的企業,開始即時調整,優化服務。
麥當勞和肯德基迅速優化線上點餐服務,他們特別推出了小程序點餐,儘量避免人與人之間的直接接觸。
蘇寧都開啟了「全員營銷」,全部員工轉戰線上,佔領大家閒在家的有利場景,有的員工三四天就能帶三萬多元的貨。
原本線下為主陣營的娛樂服務企業,也藉助直播,轉戰線上掘一桶金。
上海一家名叫TAXX的酒吧打響了自救第一炮,通過線上直播打碟的方式為大家還原酒吧蹦迪的場景,一場雲蹦迪直播,賺了70萬!
線下被迫關店的零售行業也加入了線上賣貨行業,開始搶起了李佳琦的飯碗。
來伊份8000多名門店員工開啟線上直播,2800家門店面向消費者提供無接觸外賣服務。
一些大企業給我們做了很好的示範,但也有很多人會說:中國更多中小企業在資源、供應鏈、渠道、經驗等各個領域都和大企業們不在一個量級,怎麼能復刻他們的成功?
確實,有多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缺乏相應的應急能力及經驗,雖然發展路徑很明晰,但也並不是所有的企業都能成功搶佔線上市場。
如何利用好線上,成了企業活下來救急的良方!
爆品力是對抗
「黑天鵝」的核心競爭力
在疫情期間,作者和很多創始人聊天過程中了解到,大家轉戰線上都會遇到幾個集中困惑:
如何在轉戰線上?線上成功賣貨的底層邏輯又是什麼?
線下有那麼多產品,怎麼布局線上的產品結構?
競品越來越多,市場太亂,怎麼殺出一條血路?
線下營業員轉線上,怎麼才能高效把產品銷售出去?
在作者看來,爆品力就是企業轉戰線上,對抗黑天鵝的核心競爭力,擁有打造爆品的能力,以上問題都迎刃而解。
在全民直播的時代,一個網紅都能有百萬千萬粉絲,一個品牌、一個產品難道就不行?
打造爆品的過程,就是讓你的產品和品牌,在線上成為千百萬級別的網紅,這也是轉戰線上的敲門磚。
例如我們的爆品大師兄銅師傅,從傳統衛浴產品製造二次創業做銅工藝品,用1年時間就從0幹到行業第一!
和漫威、六小齡童合作,打造出尖叫產品,性能、顏值提升一倍,但價格比傳統工藝品便宜一半還多。
通過在淘寶上深化運營,找到了一批熱愛銅工藝品的用戶,然後將這些用戶一步步發展成銅粉,每年會召開銅粉英雄大會,讓品牌成為超級網紅。
還有天然工坊,就靠賣一款紙巾,累積了3000萬粉絲,賣出去了5.9億多包紙巾,其創始人蘇路江是打造私域流量的高手。
紅豆居家創始人周文江,成功帶領一家60歲高齡傳統企業完成網際網路升級之路,逆轉積壓庫存千萬的頹勢,創下了開店1800家的記錄,傳統企業轉型的血淚史,他絕對不講虛的。
他們都是通過打造爆品的方法,將品牌做成超級網紅,他們的爆品策略,在這個被疫情影響的特殊時期,也能成為更多企業成功自救甚至逆襲的金鑰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