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的孩子上了中學,要寫應試作文

2020-12-15 小樹教育漫談

關於中學作文的一點意見:

首先申明,以下要說的作文建議,主要是為了應試教育。

我的一貫做法:交談中清除學生的落後、固化的觀念,從零開始,回到自我的真實生活現場,以觀察和回憶整合說話。在對話交流中落實人文價值觀的指引,幫助學生建立生活素材,發現角度,完成表達的過程。

也即,學生一定要建立作文的出發點,要明白自己為什麼要作文,要寫什麼內容(就是所謂的審題立意吧,魯迅也提過的概念:「寫什麼」「怎麼寫」,當然是前者為重),這是寫好作文的前提條件。至於方法和技巧,倒是其次。我常常花費較多時間和學生交流生活瑣事,幫助他們建立生活價值觀念,感覺對他們思維的清晰是非常有幫助的。很多學生正是因為脫離了生活,對待審題往往迷惑至極,然後便是厭煩作文,惡性循環。

應試作文幾大訓練要素:書寫的工整;閱讀量的擴充;結構模式的建立;內容素材的積累;反覆修改舊作之必要。

關於審題:

1、確定關鍵詞,確定寫作範圍;

2、確定素材及主旨(增添形容詞;將題目化為半句之條件或結果);

3、與生活產生關聯,完成素材選擇;

4、列提綱訓練速度和結構建立。

(如「舞臺」為題,可以思考散射為:舞臺與我生活之關聯;舞臺的延伸,對接生命的比喻;給舞臺一個形容詞;將舞臺化為某種背景……)

初中作文的訓練階梯:

結構的認知;(並列,對比);

角度的認知(親情友情;自然;信念)

審題及運用(精選題目十個左右)

語言錘鍊(重複修改,落實環境描寫、人物描寫、正側面描寫、修辭的穿插)

熟讀熟練(熟讀修改後的舊作;加以限時訓練,寫作速度提升)

高考作文與中考作文的不同:

中考偏於個人情感,高考個人情感與社會產生關聯;

中考偏於情感與故事的交融,高考偏於哲思意象;

中考偏於敘事,高考偏於議論抒情。

這幾點固然是常談之言,但具體如何做?我的意見是:

先厚積,後薄發。也就是在閱讀量方面要比初中更要擴展,而且是有方向和有個人風格的擴展。其中過程我強調一個詞:人文意象。所謂人文意象,就是所謂的「屈原投江」「、陶淵明不為五鬥米折腰」,也是「西西弗的神話」,更是「荊棘鳥的歌唱」。當這些本身就有人文韻味的人與事通過整齊的句式(對偶、排比、比喻兼反問)疊加起來,氣勢就很逼人了。很多高考優秀作文,莫不如此(新八股文?呵呵)。無論如何,積累人文意象,是高考應試作文的一大要事。

當然理科學生更捷徑一點可以鑽研高中課本,吃透高中課本出現的人文意象,加以訓練一些整齊句式,便很吃香。

其次是句式和句段的訓練。選定三個人文意象,參考一些範文,從而模仿性地創造自己最熟悉的句式,譬如「一個中心句+三個比喻色彩的排比句+一個反問句」。其次是完成句段,中間部分三段論證最佳:面證+面證+點證(點面結合)。最後添上開頭結尾則可。

最後一再強調人文意象的積累和消化,還有句式練習中的書面化風格的訓練。此兩者達成則高考作文大成。

相關焦點

  • 作文教育,如何超越應試?
    從高校學生實際情況來看,陳躍紅認為,中學語文教育還是在以文學性為導向,無法滿足多數理工科專業的實際寫作需求。大學寫作通識課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要給中學作文教育糾偏。李梓新認為,傳統作文教育沒有鼓勵孩子打開感官,過多停留在意義上,結尾要點題、升華,孩子變成了相對呆板的模式化好詞好句的組裝工人。「某種意義上,已經是對寫作興趣的全面扼殺了。」李梓新說。
  • 我教孩子寫作文
    一說寫作文孩子就頭疼,家長干著急。原因在哪裡,作文公式化,也就是說用數學的方法教作文,能不死板嗎。當然這都是應試教育的原因,為了中高考得高分,用一個模式去套,這樣嚴重限制了學生的思維能力。這是一個無奈之事,因此,我只教小學生寫作文,小學生不涉及升學,按我說的方法去訓練一定會有效果。一實例記錄。
  • 高考滿分作文引爆熱議:高考應試作文怎麼寫才對?評分標準要對大眾...
    所以,其實這個滿分作文的熱議,不管好壞,我認為都歸到這幾個問題: 高考應試作文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怎麼寫該被「規定」? 它的內容,評分等應不應該為大眾負責?
  • 名師作文課|應試作文怎樣寫才能拿到高分?
    【期末作文課】現在,無論是中考還是高考,越來越呈現出這樣一種趨勢:得語文者得天下。語文,成了考生拉開分數最大的利器。而一篇應試作文的好壞,則直接關係到語文成績的好壞。因此,如何寫好應試作文,如何破題,如何結構,如何才能拿下更高的分數,便成了考生及家長都關心的問題。時下正是期末考試季,我們收集了杭城一些中小學考試作文題目,並邀請名師進行點評講解。
  • 良藥不再苦口——應試作文寫作技巧(上)
    其實,應試作文寫不好需要吃良藥,但也不一定良藥就是苦口的。只不過,幾幅良藥可能吃的時間需要長一點點喲,也就是說需要下一點點工夫喲。不囉嗦啦,直接進入文章主題。現傳授中小學生十個應試作文的寫作的神奇技巧。堅持做到,必有效果。
  • 我要給孩子買作文選嗎?要給他報作文班嗎?作文怎麼辦?
    「老師,我家孩子作文不好,我要不要給他買一些作文選?」這是我在公眾號留言中經常看到的家長提問。   為什麼要買作文選?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在作文選中能得到的那些營養,在讀其他書,尤其是經典書籍時,一樣能得到,甚至能得到更多。而因為讀作文選所沾染的種種毛病,則不大容易擺脫。這是典型的花錢找罪受,還是不要幹這樣的傻事,不要買作文選吧。   「老師,我家孩子作文不好,我要不要給他報作文班?」這也是我在公眾號留言中經常看到的家長提問。
  • 孩子寫不好作文怎麼辦,小學生如何寫好一篇作文
    3、學會找參考作文學會在網絡上找優秀作文,模仿優秀範文去寫,比如百度、作文匯(https://www.zuowenhui.com/)等平臺,都提供了很多優秀範文,非常實用,但要記住,是模仿和借鑑靈感,而且不是抄襲,最好一句話也不要抄襲。
  • 如果孩子說:寫作文好難啊!我該怎麼辦?
    寫作的練習要從點滴做起,對自己的一點馬虎,就會累積成更大的問題。有的孩子經常寫日記,但並沒有在寫作前認真選擇可寫的東西,寫的東西大同小異,對寫作中選材的訓練作用極小。發現這個傾向,父母要提醒孩子,日記要從生活小事中寫起,可以幫助孩子做一些材料的篩選。
  • 吳非:作文,要老老實實地去寫
    【吳非專欄】作文,要老老實實地去寫源創圖書編者說:最近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引起了很大的爭議。網友們在網上議論紛紛,你是如何看待這篇滿分作文的?到底什麼樣的作文是好作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怎樣引導學生?吳非老師在他的作文教學筆記中給出了自己的思考。之所以強調要「老老實實地去寫」,並非我的學生不誠實,而是因為他們的文章太「花」。
  • 孩子寫作文拖拖拉拉,怎麼辦?特級語文教師:寫作文也要講究技巧
    可是兒子仍然坐在書桌前,寫一頁撕一頁,不知道如何下筆。我哈欠連天,一直催孩子快點寫,可是從小就很倔強的孩子就是下不了筆。終於他大哭了起來「我不知道該怎麼寫?」如此反覆,到了晚上兩點兒子書桌前已經布滿了寫廢的稿紙,作文卻一點頭緒都沒有。我勸兒子早點睡,可兒子卻說:「作文不寫出來,明天會罰站的。」
  • 好作文究竟該怎麼寫?
    寫作,和學校的作文  寫作是個很大的概念。把自己的想法用文字記錄下來,就可以稱為寫作。之前版上有個帖子說寫作是表達,這很對,但不完整。寫作的另一個特點是目的性。東西寫出來,或者自娛自省,或者說服他人,或者傳達情感,這些都是目的,要考慮受眾的預期和感受。目的不明確或者不準確,就很難實現合格的寫作。  學校的作業作文和應試作文有目的嗎?
  • 高考滿分作文被熱議:高考應試作文怎麼寫?評分標準要對大眾負責
    所以,其實這個滿分作文的熱議,不管好壞,我認為都歸到這幾個問題:高考應試作文的「意義」到底是什麼?怎麼寫該被「規定」?它的內容,評分等應不應該為大眾負責?所以高考應試作文的「意義」,其實本質上就是為了拿高分,要知道在語文考試裡,想要得到高分,尤其是那種可以拉開距離的高分是很難的。以150分總分的考試為例,一般人考個及格偏上90分到110分左右,努力一下還是可以的,但要想拿到120分到140分這種比較高的分,就很難的。
  • 寫稿20年,老司機教你這樣一步一步套路孩子喜歡上寫作文
    在寫作文這件事上,兒子一如既往地懶和不感興趣,而且覺得要寫那麼多字很麻煩,所以班上任何小記者的活動,作文的徵文,他從來都沒想過要參加。 之所以沒給孩子報作文班,是因為擔心一個孩子在自身積累不夠的前提下,學了一堆寫作的技法,寫出來的東西會一身匠氣,靈氣全無。
  • 不說「假話」寫不了作文,語文教育哪裡出了問題?
    從高校學生實際情況來看,陳躍紅認為,中學語文教育還是在以文學性為導向,無法滿足多數理工科專業的實際寫作需求。大學寫作通識課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要給中學作文教育糾偏。李梓新認為,傳統作文教育沒有鼓勵孩子打開感官,過多停留在意義上,結尾要點題、升華,孩子變成了相對呆板的模式化好詞好句的組裝工人。「某種意義上,已經是對寫作興趣的全面扼殺了。」李梓新說。
  • 不說「假話」寫不了作文,語文教育哪裡出了問題?
    從高校學生實際情況來看,陳躍紅認為,中學語文教育還是在以文學性為導向,無法滿足多數理工科專業的實際寫作需求。大學寫作通識課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要給中學作文教育糾偏。千文一面「學生寫作文給人一種什麼感覺呢?就是不說假話都不能活。」
  • 從應試教育談開的中國教育
    從小到大其實我們寫過很多文章,小學開始老師要求寫日記,初中老師除了要求我們寫隨筆之外也會讓我們寫作文,寫議論文,到高中就更加功利了,直接就是應試作文,按套路按評卷老師的喜好。那麼經過這麼多年的寫作培訓有幾個人能說自己的寫作能力不錯。還有學校的英語教育,就算你過了大學四六級,大部分時候你學習的還是啞巴英語,面對老外你也不能張嘴就來。
  • 老師看了我的作文內容,說我三觀不正,應試教育下學生的悲哀?
    這位網友作文裡寫,希望她去創業,追求夢想。她一個學設計的幫不上太大的忙,可以創業成功後找師範畢業的老師去教孩子,做到利益最大化。老師看了然後私底下找學生,說學生三觀不正,並且重申這不僅僅是教育問題,還關係國家大義與個人。而學生卻不認為自己做錯了。
  • 李明子:不說「假話」寫不了作文,語文教育哪裡出了問題?
    從高校學生實際情況來看,陳躍紅認為,中學語文教育還是在以文學性為導向,無法滿足多數理工科專業的實際寫作需求。大學寫作通識課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要給中學作文教育糾偏。千文一面「學生寫作文給人一種什麼感覺呢?就是不說假話都不能活。」
  • 畢飛宇、葉兆言談中學作文:擁護「高考要求寫議論文」
    文學家怎麼教自家孩子寫作文餘華:我輔導孩子經常拿低分作為大作家,是不是在孩子的寫作教育上有先天優勢,贏在起跑線了呢?作家是怎麼輔導自己的孩子寫作文的?這是大家都想窺探的秘密。然而餘華的答案又讓大家跌了眼鏡了。「我給孩子寫作文時提的意見,孩子寫出來都拿了低分。」
  • 關於應試教育的(作文素材)
    等等,都要一一了解清楚。特別是命題作文和給材料作文,命題作文的審題要抓住「題眼」,有限發揮,不能隨心所欲。      審題之後便是擬題(命題作文除外),擬題應考慮到寫作的方便性,依照自己掌握的材料和自己的寫作習慣,擬出最易於在短時間內寫好的題目,不能求深、求難、求新、求偏,以致給自己的寫作造成阻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