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酒釀的做法,配方比例很詳細,2分鐘學會,好吃還便宜
酒釀,這種美食,多見於南方,在各個地方,它有各種名字,米酒、醪糟、甜酒等。在我的記憶中,它的身影一般出現在冬季,快過年的時候更常見。同個季節,同樣都是用糯米做的美食,還有餈粑。它倆也是完美的搭配,用甜酒煮切成小方塊的餈粑,熱氣騰騰,香香甜甜,來上一碗,好暖和。
其實用來做酒釀的不僅有糯米,還可以用小米,大米,玉米等來製作酒釀。今天跟大家分享用小米做酒釀的方法,其實自己在家做酒釀,過程並不複雜,味道也很香甜,比在超市冷藏櫃裡買的酒釀更好喝。
【小米酒釀】
要準備的食材:小米(換成糯米也是一樣)1斤,4g酒麴,400g左右的涼白開。
具體做法和步驟:
第一步:準備1斤小米,加入適量清水浸泡3個小時以上。這個用量比較大,第一次嘗試做的話,可以減半製作。經過浸泡的米,更容易做熟,做出來的酒釀就不會發乾發硬。
第二步:淘洗乾淨之後放入電飯鍋中,加入適量水 ,可以比平常煮大米飯稍微多一點,要不小米會比較幹,也不容易煮熟。這一步,也可以放在籠布上蒸熟。
趁著煮飯的功夫,把裝酒釀的容器蒸一蒸 ,消滅掉雜菌。這個容器不能有油,要不也容易做失敗,發酵的過程可能會發黴。
第三步:小米煮熟之後,先攪拌一下散散熱,然後加入200g涼白開,可以給米飯迅速降溫,讓米粒之間不黏在一起。
第四步:碗中加入4g酒麴,加入200-300g的涼白開,攪拌均勻。涼白開加得稍微多一點,出酒量也會相應多一些。然後把融化酒麴的液體加入到小米中,再次攪拌均勻。需要注意的是,這時的米飯溫度不能太高了,要不會把發酵菌種燙死的在30多度是比較合適的。
第五步:再把小米飯放到消毒好的容器中,邊倒要邊壓緊實一些,最後在中間位置挖一個圓形的孔洞,可以起到透氣的作用,而且也方便觀察出酒情況,表面蓋上保鮮膜密封起來,放在比較溫暖的地方發酵。2天之後觀察出酒情況,輕輕晃動碗,米飯和碗壁脫離,孔洞中有清澈的米酒就可以了。
在北方的屋內,一般都有暖氣,溫度25度左右,基本就是室溫發酵米酒就可以。如果溫度比較低,就最好做好保溫,用厚一點的被子包裹住裝米酒的容器,旁邊可以放上熱水袋(或者用礦泉水瓶裝上熱水)來保溫,3天左右可以觀察一下米酒的出酒情況。掀開保鮮膜,能聞到濃濃的酒香就可以了。做得多吃不完的話,可以放在冰箱冷藏保存。
「小米酒釀的做法,配方比例很詳細,2分鐘學會,好吃還便宜」以上由「湘湘的廚房」原創。如果您對此有不同的看法,歡迎留言分享!您的分享,點讚,轉發和留言都是對我的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