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價催化劑讓光和二氧化碳變燃料,效率是植物光合作用13倍

2020-12-25 澎湃新聞

廉價催化劑讓光和二氧化碳變燃料,效率是植物光合作用13倍

澎湃新聞記者 王燦 賀梨萍 綜合報導

2017-06-08 19:32 來源:澎湃新聞

長期以來,科學家一直夢想能夠模仿光合作用,像植物一樣利用光能將二氧化碳和水製備成有機化合物,比如可作燃料使用的甲醇等。近期科學家研究發現新的廉價催化劑,可提高人工光合作用效率至13.4%,遠高於植物本身的光合作用效率1%。

上述研究人員來自瑞士聯邦理工學院(École Polytechnique Fédérale de Lausanne,EPFL)化學家Michael Grätzel的研究團隊。上述研究相關的論文於6月5日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Nature)雜誌的子刊《自然·能源》(Nature Energy)上。

實際上,所謂的人工光合作用需要先將二氧化碳分解為一氧化碳和氧氣,然後再將一氧化碳和氫結合成有機物。這個過程需要使用催化劑且消耗能量。催化劑指的是,在化學反應裡能改變反應物化學反應速率(提高或降低)而不改變化學平衡,且本身的質量和化學性質在化學反應前後都沒有發生改變的物質。

在過去二十多年模仿光合作用的研究中,科學家已發現了許多催化劑,但這些催化劑多傾向於使用貴金屬(金Au、銀Ag、鈀Pd),而且高效靶向性催化一種特定產品還是一個挑戰。

近年來,一種廉價的氧化銅(CuO)衍生的催化劑受到科學家的歡迎,不過由於其選擇性差,將二氧化碳轉化成一氧化碳的效率仍不高。這種催化劑也可以使水分解,Grätzel表示,其使水分解的物質的量甚至比二氧化碳分解的物質的量還多。隨後的研究發現,在銦離子存在下使用氧化銅進行的電化學還原反應,可大大提高生成一氧化碳的量。最近,也有研究發現錫也能產生類似的效果。

圖片來自V. ALTOUNIAN/SCIENCE。

在前人的研究成果下,Grätzel的研究團隊使用原子沉積的方式,用氧化錫(SnO2)對氧化銅納米線電極的表面進行改性,成為二氧化碳在電化學還原為CO時具有高選擇性的催化劑,可以將90%的二氧化碳分子轉化為一氧化碳。他們將這種催化劑和太陽能電池連接後發現,太陽能和一氧化碳的自由能轉換效率為13.4%。據《科學》(Science報導,這要遠遠優於能夠以約1%的效率進行光合作用儲存能量的植物,甚至是將催化劑與微生物結合以產生燃料的最新混合方法。

據《科學》雜誌報導,美國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的可再生能源專家John Turner說,新的研究表現出「非常好的結果」。

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的化學家Nate Lewis說,新的結果是其他最近的改進延伸,該結果也表明相關的研究正在取得進展。不過,Lewis也警告稱,目前將二氧化碳轉化為燃料的努力仍然保持在基礎研究領域,它們目前還遠不能以接近煉油的成本來生產燃料。

然而,目前可再生能源的偶爾激增性的供應可能會超出電網可承受的範圍,可能會給電網造成衝擊。所以,科學家們正在尋找一種可行的方式來存儲多餘的電力。Grätzel說,這可能也會進一步推動化學燃料在儲存能源的發展。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光合作用,燃料,二氧化碳,催化劑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人工光合作用的新突破:超分子光催化劑誕生
    自然界中,通過光合作用,植物可以將二氧化碳和水轉化為人類所需的氧氣以及植物做需要的碳水化合物人們一直試圖複製這個能量轉化過程,目前,科學家們已經在實驗室水平中實現了「人工光合作用」,使用太陽能將二氧化碳轉化為有價值的燃料,特別是甲烷。
  • 新型催化劑將二氧化碳轉為噴氣燃料
    根據英國《自然·通訊》雜誌22日發表的一項化學最新研究,科學家團隊利用便宜的鐵基催化劑可將二氧化碳氣體直接轉化為噴氣燃料。這一發現被認為有相當大的產業應用潛力,且這些二氧化碳直接捕獲自空氣,並在飛行的燃燒過程中從噴氣燃料中再次釋放,因此具有從整體上實現碳中和的可能性。
  • 光合作用造出氫氣:可作為燃料使用
    科學家最新研製一種人造光合作用系統,可以將光能轉變成為氫燃料。光合作用是植物生長過程中轉變光能、二氧化碳和水成為葡萄糖的一個化學過程,同時過程中釋放氧氣。研究人員在人工複製植物光合作用的過程中曾遇到了挑戰,但是涉及「超分子」的最新研究使用光線製造氫氣,未來有一天可作為燃料使用。
  • 【工業之美】對抗全球氣候變暖 人工光合作用可將二氧化碳轉變為塑料
    為了延緩全球變暖,科學家們正在研究如何減少大氣中已有的二氧化碳含量,這其中包括了「人工光合作用」。植物可以利用太陽能將二氧化碳和水轉化成碳水化合物。人工光合作用仿效自然界的光合作用,利用納米大小的光感應材料,將光能轉換成電能,由此產生氧化還原酶反應,將空氣中的水和二氧化碳轉化為相應的化學物質。
  • 新型光催化劑將二氧化碳高選擇性變身能源—新聞—科學網
    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孫永福教授、謝毅教授課題組設計了一種具有雙金屬活性位點的超薄納米片催化劑
  • 【中國科學報】人工光合作用讓二氧化碳「變廢為寶」
    「為實現CO2還原與氧化有機轉換的耦合這一夢寐以求的反應,我們課題組的老師和同學共同奮鬥了8年。」  具有挑戰性的化學反應  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最為有效固定太陽光能的過程。人類所大量消耗的石油、天然氣等,其實都是遠古時期植物光合作用的直接或間接產物。
  • 有機燃燒合成Fe-Mn-K催化劑將二氧化碳轉化為噴氣燃料
    根據英國《自然·通訊》雜誌22日發表的一項化學最新研究,科學家團隊利用便宜的鐵基催化劑可將二氧化碳氣體直接轉化為噴氣燃料。
  • 人工光合作用:從水分解到二氧化碳還原
    光電化學還原的科學研究大部分是由美國能源部人工光合作用聯合中心(JCAP)主持開展的。JCAP成立於2010年,最初是美國能源部一個五年合約下的項目,旨在實現僅用陽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氫氣和碳基燃料的宏偉藍圖。2015年雙方續籤了五年。「在第一個五年裡,我們的目標非常明確,那就是哪種類型的人工光合作用是我們可以真正實現的。」
  • 科學家發明新型催化劑:二氧化碳直接變成噴氣燃料
    人類和其他動物呼吸中會吸入氧氣吐出二氧化碳,化石燃料燃燒也是類似的過程,產生的二氧化碳被認為是氣候變暖的關鍵原因之一。英國多位科學家發明了一種新型鐵基催化劑,可以將二氧化碳變成烴類噴氣燃料。隨著人類生活、生產活動的擴大,這一個世紀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快速增加,主要來自於對石油、煤炭及木材等碳基材料的廣泛利用,燃燒後產生的二氧化碳已經佔到了全球溫室氣體的26%,是氣候變暖的第一大真兇。
  • 人工光合成甲烷技術,松下使用新催化劑開發成功
    松下開發的可合成甲烷的人工光合系統 松下和豐田中央研究所此前均利用人工光合系統成功合成過蟻酸(HCOOH)注1)。但蟻酸僅限於防腐劑等用途。這是因為,除了作為燃氣燃料直接使用之外,還可通過重整製成氫,用於燃料電池。針對一直受限於化石燃料及生物質的甲烷供應源,松下開闢出了一條可利用無窮無盡的原料進行工業合成的道路。 該人工光合系統沒有採用完全模仿植物光合作用的方法,只是利用了無機材料。不過,採用了水氧化「明反應」和還原二氧化碳「暗反應」這兩個過程,這點與植物的光合作用相同。
  • 人工光合作用把陽光變燃料!再也不怕汽油漲價啦?
    英國劍橋大學的研究人員用光子誘發化學反應,通過將水分解為氫和氧,製造碳氫燃料,達到了這一能源轉換「裡程碑」。他們利用一種叫做半人工光合作用的技術,其基於植物吸收太陽光線轉變為能量的同一過程。氫氣產生於水分解過程,有望成為一種綠色和無限可再生能源,研究人員通過激活氫化酶來實現,氫化酶存在於藻類生物,它們可以將質子轉變為氫分子。
  • 為什麼綠色植物不能吸收綠光進行光合作用?
    作為生態系統的基石——生產者的重要組成,植物通過光合作用把太陽能轉化為化學能,並儲存在有機物中,不光用於自身生長、發育、繁殖,也為生態系統中其他生物所用。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植物主要的物質和能量來源,也是生物圈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的重要環節。
  • 蘭花的光合作用知識,及光,二氧化碳和水分對蘭花光合作用的影響
    利用太陽的光能,將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儲藏能量的有機物,這些有機物主要是澱粉(也可以說是糖),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蘭花乾物質。四、蘭花養殖需要通風的原因蘭花的光合作用不僅需要二氧化碳,還需要水的參與,然後產生以澱粉(糖)為主的有機物和氧氣,所以,我們在養殖蘭花的時候一定要注意環境的通風,不能在封閉的環境中養殖蘭花,也不能搞內循環,這樣才能讓蘭花在進行光合作用的時候進行有氧呼吸,吸入二氧化碳。
  • 「人工光合作用」系統進入2.0版,將二氧化碳變廢為寶指日可待
    該系統可以通過吸收太陽能,將二氧化碳和水轉化為有機分子的基本成分——這也被人們稱之為「人工光合作用」。在 2015 年,楊培東實驗室成功研發出第一代「人工光合作用」系統,而就在近日,他們推出了更為優秀的「2.0 版本」。根據楊培東的介紹,該系統中矽納米線在本質上類似天線——它們像太陽能電池板一樣捕獲太陽光子。
  • 【植物知識】光合作用
    ,經過光反應和碳反應,利用光合色素,將二氧化碳(或硫化氫)和水轉化為有機物,並釋放出氧氣(或氫氣)的生化過程。 對於綠色植物來說,在陽光充足的白天,它們利用太陽光能來進行光合作用,以獲得生長發育必需的養分。 這個過程的關鍵參與者是內部的葉綠體。葉綠體在陽光的作用下,把經由氣孔進入葉子內部的二氧化碳和由根部吸收的水轉變成為澱粉等能源物質,同時釋放氧氣。
  • 復旦畢業生開創「全新領域」,利用太陽能合成生物有機肥料,超越自然光合作用的能量利用效率|專訪
    通常,綠色植物能夠利用太陽光能,同化二氧化碳(CO2)和水(H2O)製造有機物質並釋放氧氣,這一過程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光合作用。但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化學與生物化學系助理教授劉翀基於材料學和生物學的協同作用,研發出一種人工光合作用生物無機混合體系。
  • Nature:光解水催化劑效率接近100%!馬斯克移民火星計劃有新招了
    要實現高效率地光解水,催化劑需要做到以下幾步:吸收光;產生並分離電子-空穴對;使空穴和電子傳播到催化劑與水的交界面;從水中催化產生氫和氧。以上每個步驟中可能發生的副反應都有可能降低整體的轉換效率。為了衡量催化劑光解效率,科學家們定義了2個物理量:內部量子效率(IQE)和外部量子效率(EQE)。如果水吸收的光子全部用來分解水,那麼IQE=100%。
  • 蓋茨看好「人工光合作用」:未來汽車燃料就靠它了
    據外媒(Futurism)報導,人工光合作用(Artificial photosynthesis,AP)是在人工幹預下,使用陽光產生氫、氧和有機物的過程。比爾·蓋茨稱這一技術具有神奇的潛力。如果我們可以提高反應過程的效率,有望通過人工光合作用為未來的汽車提供足夠的清潔燃料。
  • 我為孩子準備30道中考題,攻克《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
    C錯誤;C區和E區進行對照,變量是光,因此若要探究光是否是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條件,可選取C區和E區進行對照,D正確。9.(2)本實驗的變量是植物的種類和光的顏色,從而影響光合作用速率。因此,答植物種類 和光的顏色對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影響。
  • 比爾·蓋茨:人工光合作用可為未來的汽車造清潔燃料
    7月3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人工光合作用是一種利用陽光產生氫氣、氧氣和碳的過程,比爾·蓋茨稱這一技術具有神奇的潛力。如果我們能提高生產效率,我們可以為未來的車輛生產足夠的清潔燃料。什麼是人工光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