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歲的王明(化名)來自省內的兄弟城市,因嚴重嗜睡影響工作,不僅被公司解聘,甚至一度被認為患有精神障礙。在兜兜轉轉來到廣州就醫後,醫生竟通過影像學檢查發現了他嗜睡的原因——腦內長出了一個巨大的顱咽管腫瘤。接受手術治療後,33歲的他一掃嗜睡的陰霾,康復出院。
一天到晚睡不醒
嚴重影響工作生活
據王明的妹妹王小姐介紹,王明是當地一家公司的會計。今年春節期間,家人便發現王明每天都是一副睡不醒的樣子。「基本上除了吃飯,其餘時間都在睡覺。連叫他起來吃飯,都要叫好幾回才醒,吃完飯倒頭又睡。」春節假期結束後,王明依然非常嗜睡。因為嗜睡,王明沒法正常上班,領導交代他的事,他轉頭就忘。最終,今年4月份,王明被公司辭退了。
失業在家的王明既不玩手機,也不外出,更沒有任何娛樂活動,每天除了吃飯,其餘的時間都在睡覺。而且,原本內向溫和的他也變得愈發孤僻和暴躁。每次家人苦口婆心勸他不要睡太多時,都會惹得他勃然大怒。「我們都懷疑他有精神障礙,但幾次勸他就醫都沒有成功。」王小姐說,最後只能以體檢為由騙他去醫院。在當地醫院,核磁共振檢查發現他顱內有佔位性病變。為尋求更好的治療,王明在家屬的陪同下來到廣東三九腦科醫院。
手術切除顱內腫瘤
瞌睡蟲被趕跑了
「患者鞍上區有一類圓形佔位性病變,考慮是顱咽管瘤的可能性較大。」該院接診的神經外三科主任楊寶應介紹。完善相關檢查後,楊寶應團隊為患者切除了一個5.1cm×4.6cm×3.8cm大小的腫瘤。術後病理診斷為顱咽管瘤,進一步證實了楊寶應術前的診斷。
顱咽管瘤是靠近腦垂體的良性腫瘤,一般有兩個發病高峰,兒童高峰在5至15歲,成人高峰在40歲左右。楊寶應介紹,顱咽管瘤雖然不是惡性腫瘤,但隨著腫瘤的生長,可能會累及鞍區附近區域,如垂體、下丘腦、視神經等,從而產生相應的症狀,比如王明的嗜睡、記憶力下降等。此外,還有部分患者可能出現視力減退、多飲多尿、肥胖等症狀。
顱咽管瘤是顱內最常見的先天性腫瘤,一般首選手術治療,防止腫瘤進一步侵犯周圍的腦組織。楊寶應特別提醒,市民朋友一定要留意,一旦出現視力下降、癲癇、嘔吐、頭痛頭暈、走路不穩等症狀,一定要及時就醫。
採寫 南都記者王道斌 通訊員鄭琳
【來源:南方都市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