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廣州市發展改革委獲悉,該市近期將出臺《廣州市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的若干措施》,深入實施營商環境2.0改革。作為營商環境2.0改革的綱領性文件,《若干措施》聚焦企業和群眾最關切的環節,共提出43條任務舉措,可概括為「打造1個全國領先的『智慧政務』平臺,爭創2個走在前列的國家級試點示範區域,推進10大重點領域營商環境攻堅工程」。
打造1個全國領先的『智慧政務』平臺,即在廣州「數字政府」建設的框架下,打造政務數據高度共享、涉企審批事項高度整合、政務服務各環節與所需數據高度對接的「智慧政務」平臺:4月底前實現電水氣外線工程聯合審批落地,全面整合規劃、住建、公安、交通、市政、水務等涉企審批事項;6月底基本實現重點領域和高頻事項 「線上一網通辦、線下只進一扇門、現場辦理最多跑一次」;12月底前將部門分設的辦事窗口整合為綜合窗口,實現「一窗辦理、一網通辦」。
爭創2個走在前列的國家級試點示範區域,包括一是推動廣州高新區(黃埔區)爭創國家級營商環境改革創新實驗區,率先對接港澳投資貿易規則,率先建立開放互通的區域創新體系,聚集創新要素,吸引和對接全球創新資源;二是推動南沙自貿片區爭創國家級營商環境改革特區和粵港澳全面合作示範區,充分發揮國家級新區和自貿試驗區先行先試優勢,推進與港澳商事制度、行業監管、城市規劃建設等方面標準規範和做事規則有效銜接,為促進內地對接港澳及國際營商規則探索可複製推廣經驗。
推進10大重點領域營商環境攻堅工程,即以優化企業辦事流程、提升用戶體驗為導向,圍繞廣州營商環境各領域中的短板弱項,打好開辦企業、辦理建築許可、不動產登記、繳納稅費、跨境貿易、獲得電力、獲得用水、獲得用氣、獲得信貸、智慧財產權保護10大「攻堅戰」,以市場主體滿不滿意、認不認可作為衡量改革成效的準則。特別是針對企業和群眾最關切、意見訴求最為集中的水電氣接入,2.0改革將通過「串聯改並聯」等方式,力爭實現從企業申請到獲得水電氣全流程環節最少、時間最短、成本最低、服務最優。
10大攻堅工程包括:
——開辦企業。推行開辦企業「一網通辦、並行辦理」,實行線上線下「全渠道」快速商事登記、「全網辦」刻章備案和新辦納稅人「套餐式」服務模式。2019年將開辦企業時間壓減至2.5個工作日內,2020年壓減至2個工作日內。
——辦理建築許可。建立健全「五個一」審批體系,動態調整完善審批系統,實施「全程免費代辦服務」,進一步提升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效率。政府投資項目審批時間控制在90個工作日內,社會投資項目實行分類管理,控制在22-50個工作日內。
——不動產登記。不動產登記精簡為2個環節,推進「一表」申請,企業可以單憑申請表辦理不動產登記業務。推廣「e登記」服務,實現辦理抵押登記「零跑動」。建立「不動產登記+稅務+民生服務」一體化服務專窗,實現不動產登記到辦理水電氣、稅務、戶政「一條龍」服務。2019年3月底前廣州將實現企業不動產轉移登記、變更登記、一般抵押登記業務當日辦結,6月底前實現涉企不動產登記其餘業務4個工作日內辦結。
——繳納稅費。納稅人辦稅資料再精簡25%以上,實現70%以上涉稅事項一次辦結,新辦企業稅務信息確認和首次申領發票時間壓縮至1個工作日,納稅時間壓縮至130小時。全力落實國家降低製造業、交通運輸業、建築業和小微企業稅收負擔等政策,進一步降低企業稅費負擔。
——跨境貿易。將進口邊境合規時間降至40小時,費用降至332美元;單證合規時間降至8-12小時,費用降至110美元。將出口邊境合規時間降至16-18小時,費用降至285美元;單證合規時間降至6-8小時,費用降至76美元。實現機場、海港口岸全年「7×24」小時常態化通關。中國(廣州)國際貿易單一窗口主要業務應用率達到100%。
——獲得電力。優化供電企業報裝流程,高壓電力接入辦理時間不超過15個工作日,低壓電力接入辦理時間不超過3個工作日。高壓電報裝程序精簡為3個環節,低壓電報裝程序精簡為2個環節。電力接入外線工程行政審批總時間不超過14個工作日。公告範圍內的高壓電外線工程、用電容量200千伏安及以下的低壓電實現接電「零審批、零成本、零跑動」。全市中心城區平均停電時間不超過1小時。
——獲得用水。優化供水企業報裝流程,用水報裝業務辦理環節精簡至3個,無外線工程辦理時間不超過4個工作日,有外線工程辦理時間不超過10個工作日。用水接入外線工程行政審批總時間不超過14個工作日。
——獲得用氣。優化供氣企業報裝流程,用氣報裝辦理環節精簡至2個,有外線工程辦理時間不超過10個工作日,無外線工程辦理時間不超過4個工作日。燃氣接入外線工程行政審批總時間不超過14個工作日。
——獲得信貸。進一步優化金融信貸環境,市財政3年共安排5000萬元融資風險補償資金,擴大科技型中小企業信貸風險補償資金池規模。建立市區兩級政策性融資擔保體系,發展一批主業突出、經營規範、實力較強、信譽較好的政策性融資擔保機構。建設推廣金融基礎設施平臺,提升小微企業信貸可獲得性,破解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
——智慧財產權保護。強化司法保護主導地位,大力壓縮立案、審批期限,落實智慧財產權侵權懲罰性賠償制度。推進商標註冊、版權登記便利化,提供智慧財產權質押登記全流程服務,商標、專利質押登記辦理時限分別壓縮至3個和5個工作日內。全面提升智慧財產權創造質量和運用效益,建立銜接配套、相融互補的多元化智慧財產權糾紛解決機制,打造全方位高效率的智慧財產權保護體系,創建「對標國際、引領全國、服務灣區」的智慧財產權強市。
除上述任務舉措之外,營商環境2.0改革還將圍繞「執行合同」「市場監管」「政府採購」等方面進行專題研究,開展前沿探索,出臺專項方案,形成制度性成果,及時向社會公布,在更高水平上推動廣州營商環境持續優化向好。(中國日報廣東記者站)
來源:中國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