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累成狗」 家長們吐槽:陪作業陪出焦慮症

2020-12-11 環球健康

家長兜不住,天天「累成狗」:家長們吐槽,陪作業陪出焦慮症

有人「心梗住院」,有人「腦出血奔急診」……家長們無處安放的「陪作業焦慮」近期廣受關注。

相關統計顯示,中國學生每天寫作業超過2小時,而「陪作業」已成為影響家長幸福感,誘發親子矛盾、家校矛盾的社會問題。

針對中小學生課業負擔過重,教育部門不斷出臺減負要求,但學生負擔為何始終無法降低?

誰知作業苦?1個周末12張卷

2017年12月24日是個周末,本想出去過聖誕節的瀋陽市三年級學生小宇卻不得不埋頭寫作業。

臨近期末考試,學校留了平時兩倍的作業:12張卷子加英文單詞記憶,其中7張語數英學科的期末衝刺升級卷,5張多音字注音組詞卷。

半月談記者在多地採訪了解到,中小學生作業量大成為眾多家長抱怨的痛點。

深圳一所小學二年級學生家長反映,語文每天都有背誦,老師還要求寫童話短文,600字左右,每周一篇,孩子不會的字特別多,得一個個查字典,這樣的作業起碼要用2小時。

英語方面,每天都要背誦英文短文,一次是一名外國人介紹他的家庭,人名又多又長總是卡。

孩子從晚上8點背到11點,最後帶著哭腔說:

「媽媽,我覺得我永遠都背不下來了。」

中小學人工智慧教育平臺「阿凡題」近日發布網際網路教育大數據報告——《中國中小學寫作業壓力報告》(以下簡稱《寫作業壓力報告》)。

根據其線上近億註冊用戶、線下近百家實體店用戶調研數據,中國學生每天寫家庭作業2.82小時,或居全球第一。

因為有中考壓力,初中生作業量更是驚人。

女兒去年升入黃浦區一所知名初中的上海市家長王珏說,女兒小學上課外輔導班比較少,到了初中就吃足苦頭。

「我現在每天晚上都要陪她做作業,基本每天都要寫到11點之後,我看實在太晚逼她睡覺,但第二天早上五六點又得狠心叫她起來補作業。

成績好的學生做作業又快又好,但是成績不好的學生有大量的訂正、罰抄寫。」

家長兜不住,天天「累成狗」

當前,孩子寫作業與家長關聯度越來越密切,不少孩子每天的作業都需要家長配合出題,或者檢查籤字後,才能完成。

《寫作業壓力報告》顯示,中國91.2%的家長有過陪孩子寫作業的經歷,78%的家長每天陪。

隨著孩子年級升高,陪寫作業的壓力也沒有降低,7%的高中生家長中每天陪作業4小時以上。

漢口某小學三年級一名學生家長最近辭職回家,專心給女兒輔導功課。

「孩子小的時候,白天工作晚上帶娃,都咬牙堅持下來了。

沒想到,女兒上小學以後,每天的家庭作業成堆,複習、預習、背課文、聽寫、默寫、親子閱讀、學唱歌曲、做小報和電子相冊……

全都要家長參與才能完成,感覺天天『累成狗』,再也沒有精力應付第二天的工作。」

「孩子太小,自律性差,家長怎麼能不陪。」

瀋陽家長李女士說,自己都要先把全部作業梳理一遍,再一項一項看著孩子寫,還要改錯題、講解、準備水果等,疲憊不堪。

報告顯示,75.79%的家庭曾因「寫作業」發生過親子矛盾。家長在面對孩子的作業問題時很容易喪失冷靜,為此家長和孩子吵架,甚至抱在一起哭都時有發生。

作業量大導致家長對教育不滿情緒嚴重。

「老師課堂不提高效率,把大量題海訓練留給孩子。這樣的教育太不負責任了。」家長李女士說。

深圳一名家長在朋友圈裡訴苦:

「孩子很慘,每天沒精打採。我能幫的,就是教教教,陪陪陪。」

補習機構進一步助長了「作業焦慮」。有學生反映,與學校作業相比,一些補習機構的作業可在手機或iPad上完成,系統立刻批改並有視頻講解。

兩相對比,進一步加劇了家長對校內作業的不認可和不理解。

考題越來越難,「減負令」難減負

從教育部2013年8月發布的《小學生減負十條規定(徵求意見稿)》,到近年來遼寧、廣東、江蘇多地發布的「減負令」。

都明確要求,小學一二年級不留書面家庭作業,其他年級每天書面家庭作業總量控制在1小時以內。

華中師範大學教授範先佐、瀋陽市鐵路五小校長於瑩等專家認為,學校作業屢屢「超量」的原因在於:

當前教育模式還沒能形成因校制宜、因材施教的教育管理機制,

考試時為了增強區分度,考題越來越難,老師人為拔高了教學標準和作業標準;

此外,一些教師教學方法陳舊,課後不得不依靠大量「刷題」來彌補課堂教學的不足。

專家建議,推進減負重在落實,要減少重複性作業,精準減負。

一是嚴格控制作業的時長

通過學生評價、家庭評價、教育督導等嚴格落實「減負令」,杜絕重複性作業,儘可能根據學情,因人而異,分類或分層布置作業。

上海市普陀區針對全區學生在睡眠時間、作業時間等指標上存在的問題,進行「兩公示」,即全區所有中小學生課表在區教育政府網站公示,小學生作業情況通過家校互動網絡每天向家長公示。

二是提高課堂效率,改變評價體系

於瑩說,教師要保證學生每一堂課、每一天、每一階段所學的知識都能在課堂上全部吸收消化。

二年級學生家長李女士建議,把學生的素質成績也作為老師的考核內容,這樣老師才能紮實推進。

三是樹立正確的家庭教育觀念

「學校教育要多向家長傳遞正確的教育觀念,減少家庭自主增負。」

十九大代表、遼寧省盤錦市高級中學年部黨支部書記楊丹表示,要減少家長盲目補課的衝動,讓孩子得到精神上的減負。

四是「網際網路+」或可提供布置作業新思路

有老師表示,如果作業全批全改,每天過半時間都要用來改作業。

科技快速發展,或可為學校作業提供解決新思路:

如借鑑一些培訓機構做法,通過APP指導學生完成作業,人工智慧批改,配以講解視頻,學生還可以在線隨時向老師求助。

來源:《半月談》2018年第5期,原標題:《老師甩包袱, 家長「累成狗」》

半月談記者:王瑩 鄭天虹 廖君 仇逸

相關焦點

  • 各地減負令難減負 家長吐槽:陪作業陪出焦慮症
    有人「心梗住院」,有人「腦出血奔急診」……家長們無處安放的「陪作業焦慮」近期廣受關注。相關統計顯示,中國學生每天寫作業超過2小時,而「陪作業」已成為影響家長幸福感,誘發親子矛盾、家校矛盾的社會問題。針對中小學生課業負擔過重,教育部門不斷出臺減負要求,但學生負擔為何始終無法降低?誰知作業苦?
  • 家長陪孩子寫作業急到住院,陪寫作業究竟有多累?
    從孩子開始上學後,父母們日復一日陪寫作業的日子就開始了。曾經有段話真實地記錄了父母們陪孩子寫作業的悲慘場景:不寫作業,母慈子孝,連摟帶抱。一寫作業,雞飛狗跳,嗚嗷喊叫,讓老人血壓升高,讓鄰居不能睡覺。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陪孩子寫作業的每一天,簡直就是一部災難片啊!
  • 無數家長吐槽:有一種「絕望」叫陪孩子寫作業
    相信作為父母不可避免的就是輔導孩子寫作業,孩子們面對作業時千奇百怪的答案讓無數家長吐槽「絕望」。小莉家的孩子今年上二年級了,一天放學後,小麗像往常一樣輔導孩子作業。當孩子在做一道「連詞成句」時,幾個詞語分別是:好、睡夢中、的、媽媽、溫柔。小林看到這道題是感到很高興,心想:這次兒子得在作業裡誇我了。可誰知,小麗的兒子把這幾個字連成了:睡夢中的媽媽好醜。
  • 程莉莎陪兒子寫作業咆哮2小時!陪寫作業的心酸,媽媽看完都哭了
    在漫長的假期後,大孩子小孩子們終於都返校了,神獸歸籠,本是一件家長們做夢都會笑醒的事,但馬上又迎來了新的難題:白天在公司累死累活奮鬥一天,回家還得面對更艱巨的任務——陪寫作業
  • 爸爸陪寫作業生氣動手,致孩子耳鼓膜穿孔!家長陪寫作業,到底是陪什麼?
    許惠明表示,希望家長們能管理好自己情緒,孩子學習可日積月累、循序漸進,更重要的還是孩子的身心發育和健康成長。陪孩子寫作業,咋就成了難題?每次聊起陪孩子寫作業這個話題,家長們都忍不住大吐苦水,紛紛表示和孩子鬥智鬥勇的不易。氣到心梗、一拳錘到桌上致手骨折、半夜陪孩子寫作業吼得整個小區人都在聽教訓······各種讓人哭笑不得的新聞輪番「上演」。其實,不只是家長感到心累,不斷承受著父母狂風驟雨式斥責、吼叫的孩子,心理也有很大壓力。
  • 近7成家長陪寫作業情緒暴躁!如何陪寫作業不生氣?
    可是每次在家陪3年級的女兒寫作業,就會莫名地煩躁,氣不打一處來。其實,這幾乎是每位陪孩子寫作業的媽媽都會遇到的煩心事兒,就像網上的一個笑話說的那樣:「不看孩子寫作業時,母慈子孝,連摟帶抱。一看孩子寫作業,雞飛狗跳、嗚嗷喊叫,路人恥笑,老人血壓升高,鄰居沒法睡覺。
  • 需不需要家長「陪」孩子寫作業呢?特別是疫情期間?
    現在家長們不知不覺多了一份「工作」——陪孩子寫作業。畢竟孩子的學習成績關乎以後的升學,關乎孩子以後的事業,關乎孩子以後的前途。所以家長們非常重視。好多家長放棄自己的一些事情,天天陪孩子寫作業。希望孩子學習成績有所提高,也希望孩子養成好好寫作業的習慣。殊不知,家長陪孩子學習的時間越長,孩子越會覺得家長們更像監督他們,孩子會感覺很不自在,感覺家長不信任他們。
  • 陪娃寫作業有多痛苦?家長吐槽是最傷害家庭關係的事,誰陪誰知道
    很多家長在輔導孩子寫作業之前都會覺得,不就是陪孩子寫作業嘛,這有什麼難的,但當他們陪孩子寫作業時,他們就會知道有一種疲憊叫做陪孩子寫作業;有一種疑惑叫做你的腦子裡到底在想什麼;有一種憤怒叫做我都說了多少遍了,你為什麼還是不會;有一種崩潰叫做你愛寫什麼寫什麼吧……如果問家長們陪孩子寫作業的感受的話,我相信每一個陪孩子寫作業的家長都能夠寫出一部血淚史
  • 陪孩子寫作業大人急到送醫院!家長的「心頭病」該怎麼治?
    文章下面的跟評更是引來很多家長討論,一位家長吐槽道,「陪兒子寫作業到五年級,然後心梗住院了,做了兩個支架,想來想去還是命重要,作業什麼的就順其自然吧。」心梗病因複雜,當然不能簡單歸因於陪孩子讀書做作業,但類似各種段子在家長圈熱傳,引發廣泛共鳴,也從一個側面說明陪孩子做作業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很多家長。  ● 微調查:如何陪伴孩子寫作業?
  • 家長深夜陪孩子寫作業情緒失控,幼兒園家長現在補救,還來得及
    都說藝術源於生活,其實在現實中,孩子們被繁重的學習任務壓得喘不過氣的事例比比皆是,家長們也需要天天陪孩子寫作業到深夜,為此,大家都抱怨連連。在過去,學生上學時都是自己的作業自己獨立完成,家長們都忙於工作,哪有時間照顧孩子的學業,所以大部分工作也都由老師來完成。而現在,很多家長反應這學生的作業簡直就是給家長留的。
  • 寶媽陪娃寫作業,被氣得默默流淚,孩子寫作業到底要不要家長陪?
    執筆:張大貓編輯:張大貓定稿:歐陽比文這幾年陪娃寫作業成了許多家長心頭的一根刺,平時再怎麼「母慈子孝」,一到陪娃寫作業的時候肯定會鬧得「雞飛狗跳」。這一點連各大明星也不能免俗,比如之前嶽雲鵬就發文吐槽過陪姑娘寫作業的事情。
  • 全國超4800萬媽媽,在陪作業時會很暴躁,陪寫作業有沒有必要?
    文 | 兩口育兒(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有一種魔法,能讓平時溫文爾雅、小鳥依人的女性瞬間變身為暴躁狂魔、吐槽達人。這個魔法就是——陪孩子寫作業。
  • 全國超4800萬媽媽,在陪作業時會暴躁,陪寫作業有沒有必要?
    文 | 兩口育兒(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有一種魔法,能讓平時溫文爾雅、小鳥依人的女性瞬間變身為暴躁狂魔、吐槽達人。這個魔法就是——陪孩子寫作業。俗話說的好,不寫作業父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可謂是這些陪寫作業家長的真實寫照了。
  • 孩子寫作業一定要陪嗎?陪寫作業你就錯了
    又發生一件非常痛心的事,6月8日一個六年級小學生跑到8樓跳樓而亡,寫下遺書「我恨你們,我要自殺,天天作業作業的,把我的作業都撕了吧。」痛心,只因作業?!當學生不該寫作業嗎?為何一個作業就至於跳樓?箇中原因不敢妄加猜測,但寫作業不知何時卻成為家長孩子心中的痛。
  • 激動人心,政協委員提議減少家長陪作業任務,你怎麼看?
    據媒體報導,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江蘇省作家協會主席範小青準備提出關於給小學生家長減負的提案。範小青老師說:「社會有分工,家長不是老師,家庭教育主要在孩子的修養、品格,道德以及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等方面,而不是具體教孩子怎麼做作業。
  • 陪一個小屁孩寫作業到五年級就整成心梗—諸位老師情何以堪
    陪兒子寫作業到五年級,然後心梗住院了,做了兩個支架。」不久前,一則家長陪娃寫作業的段子引發了不少父母的共鳴,很多家長群都在轉發,紛紛吐槽陪做作業之苦。磨磨蹭蹭、東張西望;剛講了題,轉臉就忘;找不到課本,找不到鉛筆;卷子揉得一塌糊塗,用橡皮擦不淨……甭管哪一項,都能讓無論多麼好脾氣的家長,頓時進入狂暴模式。
  • 家長「陪作業」要還是不要?
    我看到如下一些文字:範小青還列舉了家長「陪作業」的若干不良之處:「如果所有這些本應該學校完成的工作,都要由家長輔導完成,那麼老師幹什麼?老師一定會說,在學校來不及完成。如果說老師在校來不及教,學生在校來不及學,那無疑就是頂層設計不合理,教育大綱出了問題。」
  • 陪孩子寫作業的正確打開方式,家長現在知道還不晚
    不知道最近身為小學生家長的你有沒有被陪孩子寫作業氣的吐血,幫媽可是看到了好多因為陪讀的父母被氣的各種吐槽,當90後的父母碰上了教育改革—「我過去是個啞巴,給孩子輔導作業半年,我會說話了!」、「想起娃的作業心臟疼,小學生的家長不好當,真是一種修煉啊!」其實對於「寫作業」以及「陪孩子寫作業」這種新聞在全國真的是不絕於耳。
  • 家長「陪孩子寫作業」究竟有無必要?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家長們只要一說到「孩子的學習」就會談到「陪孩子寫作業」。很多「盡職盡責」的父母為了讓孩子更好地完成作業,都選擇了寸步不離地陪著孩子寫作業。家長的責任盡到了,但隨即問題也接踵而來,當父母們沒有時間陪著孩子寫作業時,孩子的作業就完成得一塌糊塗,這也引得很多家長叫苦不迭。新學期又開始了,小編今天給眾多苦苦掙扎在「陪寫作業」第一線的家長們一些建議,希望可以幫助你們早日「脫離苦海」!
  • 陪孩子寫作業崩潰的家長,你快進來。
    孩子寫作業讓家長崩潰最近幾天,網絡上陪孩子寫作業讓家長崩潰的文章多了起來,教育行業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對這個話題也接受媒體採訪順手搜索了一下,還真是一個困擾家長的熱門話題,並且也不是今年才有的困擾家長的熱門話題。家長因為孩子寫作業磨磨蹭蹭、或者瞪著懶於思考的小眼睛茫然四顧的神情,氣的心臟病發作做支架的有之,揮拳砸桌子骨折的有之,更牛的是,一位媽媽為了緩解孩子給自己帶來的負能量,直接拿下了教師資格證,簡直就是五花八門呀。有段子調侃說,幸福的家庭都一樣,但被孩子作業氣出的「病」卻各有各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