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要遠離「塔西佗陷阱」

2021-02-20 張嘴直說

根據中央安排,在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習近平總書記聯繫河南省蘭考縣。2014年3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出席了蘭考縣委常委擴大會議,並在會上發表了重要講話。這篇講話,在第一部分「準確把握教育實踐活動總體要求,為各項工作確立一個較高標準」中,談到工作的動力「首先來自強烈的政治責任」時,習近平總書記利用歷史鏡鑑——「塔西佗陷阱」,告誡領導幹部「群眾路線是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原話是這樣說的:

「這些年,我們的發展成效很顯著,人民群眾物質文化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但冷靜一想,是不是黨的凝聚力、群眾的向心力就同步提高了?是不是黨同人民群眾的聯繫就更加密切了?事實表明,經濟發展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不等於黨同人民的聯繫就更加密切了、必然密切了,有時候反而是疏遠了。我說的是不是事實?我們都有經歷,我們都是過來人。現在,脫離群眾的現象在某些方面比十年前、二十年前、三十年前更突出了。問題出在哪兒?不能不引起我們沉思!我看主要是一些黨員、幹部宗旨意識淡薄了,對群眾的感情變化了,作風問題突出了。如果群眾觀點丟掉了,群眾立場站歪了,群眾路線走偏了,群眾眼裡就沒有你。古羅馬歷史學家塔西佗提出了一個理論,說當公權力失去公信力時,無論發表什麼言論、無論做什麼事,社會都會給以負面評價。這就是『塔西佗陷阱』。我們當然沒有走到這一步,但存在的問題也不謂不嚴重,必須下大氣力加以解決。如果真的到了那一天,就會危及黨執政基礎和執政地位。」

習近平總書記的這篇講話,沒有收錄於《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一卷或第二卷,《習近平關於「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重要論述選編》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文章選編》也只是收錄了講話的第三部分,題目為《領導幹部要在改進作風上發揮示範帶頭作用》。這篇講話的全文,可見《做焦裕祿式的縣委書記》一書,也可見央視網、新華網、共產黨員網、河北新聞網等官方網站。

塔西佗是誰?塔西佗陷阱又是怎麼回事?

據百度百科介紹:塔西佗,全稱為普布裡烏斯·克奈裡烏斯·塔西佗(Publius Cornelius Tacitusus),生於公元55年,卒於公元120年,是古代羅馬最偉大的歷史學家,他繼承並發展了古羅馬歷史學家提圖斯·李維(Titus Livius)的史學傳統和成就,在羅馬史學上的地位猶如修昔底德(Thucydides)在希臘史學上的地位。

塔西佗的代表作有5種,分別是:《歷史》《編年史》《演說家對話錄》《阿格裡可拉傳》《日耳曼尼亞志》。其中,《歷史》又稱《塔西佗歷史》,1964年由王以鑄、崔妙因翻譯,1981年被商務印書館列入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出版。

在《塔西佗歷史》一書中,有這樣一段記載:

「恰巧與此同時,人們又聽到了克洛狄烏斯·瑪凱爾和豐提烏斯·卡皮託被處死的消息。毫無疑問,曾在阿非利加製造過騷亂的瑪凱爾是根據迦爾巴的命令被皇帝的代理官特列波尼烏斯·伽路提亞努斯處死的。有過同樣企圖的卡皮託是在日耳曼給軍團的將領科爾涅裡烏斯·阿克維努斯和法比烏斯·瓦倫斯在他們接到這樣做的命令之前就處決了的。有一些人認為,雖然卡皮託的品行墮落而且有貪婪和縱慾的罪行,但他仍然不曾有過任何要發動叛亂的想法,倒是那些慫恿他發動戰爭的將領們在他們發現不能說服他的時候,才故意地捏造了他的大逆罪。他們還認為,迦爾巴同意不管用什麼方法處死這兩個人,完全因為非這樣做不可:這或者是由於他生性猶豫不決,或者是由於他不想深究這件事情。」(見《塔西佗歷史》,商務印書館,1981年7月第1版,第7-8頁)

迦爾巴是羅馬皇帝,是他下令處死了叛亂將領——克洛狄烏斯·瑪凱爾。由於他生性猶豫不決,或者由於他不做深入地調查甄別,過於相信那些心懷叵測的將領們的花言巧語,同樣下令把受誣陷的豐提烏斯·卡皮託也以叛亂之罪給處死了。有些人認為卡皮託沒有這樣的野心,於是,對皇帝迦爾巴的做法產生了不滿。

塔西佗在評價這位羅馬皇帝的這種做法時說:

「不過外界對這兩次的處決的反應很不好,而且一旦皇帝成了人們憎恨的對象,他做的好事和壞事就同樣會引起人們對他的厭惡。」

這就是著名的「塔西佗陷阱」。之後被人們引申為一種社會現象,指當政府部門或某一組織失去公信力時,無論它說真話還是假話,做好事還是壞事,都會被認為是說假話、做壞事。

其實,「塔西佗陷阱」再平常不過,再淺顯不過,就是在日常言行舉止中,無論是誰,都要取信於人,不可把自己的信譽、威望等當作「私有財產」加以毫無節制地隨意消費,否則,一旦陷入塔西佗陷阱,就會給自己的聲譽和事業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對一個普通人來說,信譽盡失;對一個領導幹部來說,威信盡喪;對一級組織來說,權威盡無。

塔西佗陷阱告誡人們特別是黨員幹部,事不能亂來,話不能亂講,會不能亂開,文不能亂印,氣不能亂撒,火不能亂發,什麼事兒都應該深思熟慮,沉著理性,不能率性而為,隨意唐突。否則,當他一次一次地挑戰同事和身邊群眾的心理底線,一而再再而三地消耗自己的公信力時,他無論說真話還是假話,做好事還是壞事,都會被認為是說假話、做壞事。到那個時候,他所說的每一句話,所幹的每一件事,無論怎樣,都會遭到質疑和憎惡,甚至暗中抵制,他再想樹立自己的威信,再想讓人相信他的言行,也只有「脫胎換骨重新做人」了。

然而,陷入「塔西佗陷阱」影響個人信譽、威信事小,如果影響了團隊、部門等整體工作的推進,使整體工作陷入被動、敷衍、拖延、惰性之中,那就是一件大事,受影響的可就不是一個人的問題那麼簡單了。所以,一個人在一個團隊也好、一個部門也罷,如果總是得不到人們的認可,工作遲遲打不開局面,除了客觀因素外,也應該回過頭來檢視一下自己是否身陷「塔西佗陷阱」了。

歷史的教訓無一不在昭示我們尤其是黨員幹部要始終保持謙虛謹慎、戒驕戒躁的工作作風,把群眾高興不高興、滿意不滿意、答應不答應作為檢驗工作的標準,切不可把「群眾觀點丟掉了,群眾立場站歪了,群眾路線走偏了」。我們每一個人都要當心腳下的路,遠離塔西佗陷阱。

除了塔西佗陷阱外,習近平總書記對歷史的學習、研究有著諸多論述,反覆告誡:

「學史可以看成敗、鑑得失、知興替。」

「歷史是一面鏡子,鑑古知今,學史明智。」

「領導幹部要多讀一點歷史,從歷史中汲取更多精神營養。」

「今天世界遇到的很多事情可以在歷史上找到影子,歷史上發生的很多事情也可以作為今天的鏡鑑。重視歷史、研究歷史、借鑑歷史,可以給人類帶來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開創明天的智慧。」

「歷史記述了前人的成功和失敗,重視、研究、借鑑歷史,了解歷史上治亂興衰規律,可以給我們帶來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開創明天的啟示。」

「歷史是一面鏡子,從歷史中,我們能夠更好看清世界、參透生活、認識自己;歷史也是一位智者,同歷史對話,我們能夠更好認識過去、把握當下、面向未來。」

相關焦點

  • 「悟習原聲」,遠離「塔西佗陷阱」
    若要遠離「塔西佗陷阱」,必須徹悟習總之原聲。悟,貴在深知其中味,篤行路線中。不偏不倚,走中庸之道;盡善盡美,現中國特色。「悟習原聲」,方離「塔西佗陷阱」遠去,悟透公信,方凝全天下民眾之心。如何為實現「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在新中國成立100年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這兩大目標而奮鬥。
  • 中國要以切實改革避免陷入「塔西佗陷阱」
    人民網10月24日電  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部魏加寧日前在分析中國經濟形勢時表示,對當前經濟中的一些負面信號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千萬不要盲目樂觀,也不要以為忍一忍就可以過去了。
  • 塔西佗陷阱丨心理學怪談
    根據人民網的解釋,這個陷阱指的是:當公權力失去公信力時,無論發表什麼言論、做什麼事,社會都會給予負面評價,都會被認為說假話、做壞事……從而引發一系列信任危機和社會群體性突發事件。想一想,的確很可怕。要擺脫這個陷阱,不能只靠政策單方面努力。從大眾心理的角度,我想補充一些建議。
  • 洪博尼:警惕塔西佗陷阱,更需警惕背後不能體現的
    於是乎,有個名詞成為了新的關注點——塔西佗陷阱。「塔西佗陷阱」(Tacitus Trap)源於古羅馬歷史學家塔西佗,指的是當政府部門或某一組織失去公信力時,無論說真話還是假話,做好事還是壞事,都會被認為是說假話、做壞事。
  • 期待中國慈善早日走出「塔西佗陷阱」
    政治學中有一個術語,叫做「塔西佗陷阱」,意思是說,當政府部門失去公信力時,無論說真話還是假話,做好事還是壞事,都會被認為是說假話、做壞事。中國慈善所面臨的困境,正是「塔西佗陷阱」的具體體現。人們對中國式慈善缺乏信任,主要是由於慈善組織運行管理透明度不高、相應慈善信息缺乏公開性。
  • 【學習】三個「陷阱定律」:塔西佗、修昔底德、中等收入
    文章採自「學習路上」,原標題是《圖解:習近平提過的三個「陷阱定律」都是啥?》,網站刊登顯示時間:2016年05月18日08:29,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學習路上按】「塔西佗陷阱」「修昔底德陷阱」「中等收入陷阱」……據公開報導顯示,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同場合的重要論述中曾經談到過這三個「陷阱定律」,並對這些「陷阱定律」提出了自己的見解。
  • |警惕親情的塔西佗陷阱
    父母在告訴孩子要充分信任父母的同時,卻總是以一種「居高臨下」的態度來回應孩子們的信任,久而久之就陷入了親情的塔西佗陷阱。(參考:百度百科) 歷史上就發生過不少這樣的陷阱。王莽篡漢的歷史相信很多人不陌生。在篡政之前,王莽一直是以「為人恭儉,雅好儒術,禮賢下士」的新聖人形象自居,贏得良好聲譽,所以後期得以順利託古改制,篡漢為王。 可是當皇帝後經常朝令夕改,說話不算數,令百姓無法適從,百姓認識到他以前的賢善都是偽裝的,不再信任這個新皇帝。
  • 《瞭望》新聞周刊評論員:力避「塔西佗陷阱」
    古羅馬歷史學家塔西佗提出了一個理論,當公權力失去公信力時,無論發表什麼言論、無論做什麼事,社會都會給以負面評價。這就是「塔西佗陷阱」。我們當然沒有落到這一步,但存在的問題也不可謂不嚴重。 我們有些拍腦袋決策、拍胸脯保證、拍屁股走人的「三拍幹部」,想當然決策,隨意施政,朝令夕改。被群眾譏為「剛剛學會了,又說不對了;剛說不變了,又下文件了」。
  • 中國教育的「塔西佗陷阱」:表現、原因及應對策略
    關鍵詞:塔西佗陷阱;教育公信力;表現;原因;對策 作者簡介:   (二)中國教育自身的發展困境是中國教育陷入「塔西佗陷阱」的根本原因  教育公信力下降的突出表現,是民眾對本國教育質量不滿意及對本國教育缺乏信心。
  • 韋其江:「臨時工現象」與「塔西佗陷阱」
    在一定情況下,派遣人員無異於「臨時工」,一旦出事,用人單位便以各種「莫須有」的原因辭掉,因而被一些人戲稱為「長期臨時工」。較之「正式工」,「臨時工」因其臨時性,可謂招之即來,揮之即去,無後顧之憂,對用人單位來說甚是方便。正因如此,「臨時工」被某些地方政府敏銳的政治嗅覺所捕獲,成為其逃避法律法規和社會責任的「替罪羊羔」。
  • 紅黃藍事件:到底是「烏合之眾」,還是「塔西佗陷阱」?
    作者表示,「我說句話,新聞傳播學同學必須要認識到一點,那就是冷靜應對,就事論事,作為潛在從業者,要去。不要盲目的擴大背景,不要臆想,不要失焦。對於信源,要認識到單方面信源不一定有可信度,還有就是,單一的文字不是實錘。如果有情緒,有訴求,應該儘可能明確,而不是盲目擴大。」並從傳播學角度指出,這次事件自媒體們用了哪些手法,放大了人們的情緒。
  • 拿什麼拯救,尚未逃脫「塔西佗陷阱」的國產嬰幼兒奶粉?
    圖文來源於網絡文|陳小江來源 | 螳螂財經(ID:TanglangFin)建立信任要很多年,毀掉信任只需一瞬間。這不由讓人想起2008年由三鹿奶粉引爆的「三聚氰胺」食品安全事故,讓國產奶粉品牌幾乎集體淪陷,並且一陷十餘年。如今三鹿奶粉早已不在,但「三聚氰胺」對國產嬰幼兒奶粉品牌造成的影響餘波,仍未遠去。一、國產嬰幼兒奶粉品牌,尚未逃脫「塔西佗陷阱」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 中國青年報:紅會如何走出「塔西佗陷阱」
    顯然,紅會以及與之有著千絲萬縷關係的紅監會,已經陷入了「塔西佗陷阱」——無論說真話還是假話,做好事還是壞事,都會被認為是說假話、做壞事。對此,相信紅會方面也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信任就像一張弄皺的紙,即便撫平,也會留下皺痕。經歷了郭美美事件、善款發黴、萬元餐費等一系列負面事件之後,公眾對於紅會的不信任已經積重難返,絕非一兩次行動就能挽回的。
  • 圖解:習近平提過的三個「陷阱定律」都是啥?
    塔西佗陷阱—— 「真的到了那一天,就會危及黨執政基礎和執政地位」 著名的政治學定律「塔西佗陷阱」得名於古羅馬時代的歷史學家塔西佗,通俗地講,就是指當公權力遭遇公信力危機時,無論說真話還是假話,做好事還是壞事,都會被認為是說假話、做壞事。
  • 彭國華:四種思潮背後是「四個陷阱」
    彭國華:四種思潮背後是「四個陷阱」 2017年04月28日 15:49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彭國華 字號 內容摘要:當前,無論在網絡虛擬空間還是在現實世界,
  • 有時人們會陷入「塔西佗陷阱」和曼德拉效應的泥潭
    區裡統一發放表格,紙質版和電子版都需要上報。表格列印後都要下發到村裡面,由村幹部負責填寫。我們鎮有十幾萬人,20個村(居),基本是全覆蓋,不論符合要求的或不符合要求的。村裡面大多都是坐下來幾個人進行填寫,他們只管填寫,一般填寫的不全對,然後要上交到鎮裡面,可想而知,這些事情多麼令人頭疼,一堆資料還要輸入電子表。這個數據處理量是十分巨大的,我記得很清楚的是一張表格熟能生巧的話都要1分鐘左右。
  • 漲姿勢 | 智庫牛人經常提到的10大著名「陷阱」
    塔西佗離我們很遠,即使穿越時空抵達古羅馬,也未必得見。塔西佗離我們很近,那句警言流傳1900多年,成色不減,猶在耳畔:「一個執政者,一旦不受歡迎,他做的事不論好壞,都會招致同樣的不滿。」「塔西佗陷阱」,正是得名於古羅馬歷史學家塔西佗的這句名言。這一概念最初來自塔西佗所著的《塔西佗歷史》。
  • 心理健康丨心理陷阱:每個人都可能成為受害者
    :能力出色每個人都希望表現自己的出色能力,但這種強烈的渴望卻使我們在某些情況下做出了一些反而阻礙我們出色表現的行為,出現「自我阻礙」現象。相信大多數人都一樣,第一個問題的數字,直接影響了第二個問題的回答。甚至在心理學家的測試中,把3000萬替換成1億後,發現第二個問題的結果還是和第一個問題的數字成正相關。所以為什麼人們都強調第一印象很重要,很有道理啊,因為人就是一個這樣先入為主的動物啊。我想,這也是好看的人大多受歡迎的原因,因為好看,留下的第一印象也不會差到哪去啊。
  • 這5個家長陷阱要遠離
    這5個家長陷阱要遠離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如何讓孩子學會思考?這5個家長陷阱要遠離!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中原期貨:理性投資遠離非法期貨陷阱
    為堅決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進一步做好防範非法證券期貨活動宣傳工作,中國證監會於2020年5月組織開展以「理性投資、遠離非法證券期貨陷阱」為主題的全國防範非法證券期貨宣傳月活動。    對此,中原期貨董事長謝雪竹特針對投資者關注的焦點問題進行解答,以幫助投資者認清期貨投資,遠離非法期貨陷阱,走上正確期貨投資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