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六記:芸娘為何被林語堂贊為「最可愛的女人」?有六個原因

2021-01-15 三順說名著

芸娘,是《浮生六記》中的女主角,也是作者沈復的妻子,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女人。一部《浮生六記》,記錄了作者沈復與妻子芸娘之間的點點滴滴,瑣碎卻細膩感人;平淡卻字字珠璣。其女主芸娘,更是曾經被著名學者林語堂,贊為「中國文學和中國歷史上最可愛的女人」。

那麼,芸娘究竟有什麼特殊之處,以至於得到了林語堂先生如此高的評價?芸娘的身上,匯聚了女子們不可多得的六個優點。

第一,冰雪聰明。芸娘家貧,從小沒有受過教育。她剛學說話的時候,給她讀《琵琶行》,她很快就能背誦。她長大之後,曾經在家中的書筐中找到一本《琵琶行》,便挨著字認起來,從此,芸娘就識字了。芸娘的文化,全靠自學,卻能寫出「秋侵人影瘦,霜染菊花肥」的句子。

第二,蕙質蘭心。沈復到山中掃墓時,撿回來一些很好看的有山巒紋理的小石頭,和芸娘說:「用油灰把宣州石粘起來,疊在盆中做盆景,主要是因為它們色澤均勻;但這種黃色的山石雖然古樸,但若使用油灰粘起來,就會顯得黃白相間,而且敲鑿的痕跡很明顯,你看怎麼辦好?」

芸娘很快就想去來辦法:「那一些品相不好的石頭搗成粉,抹在油灰粘連的痕跡處,趁著油灰還沒幹的時候,摻和在一起,等幹了的時候,就會和石頭一樣了。」果然,沈復依言而行,得到了一盆很漂亮的盆景。

蕙質蘭心的芸娘,還會做一種「活屏風」。做成的屏風高六七尺,可以移動,再用沙盆種扁豆等植物在屏風下,讓它攀附往上爬。如果多編幾個屏風,就好像綠蔭滿窗,透風遮日,迂迴曲折,隨時可以更換。

第三,勤勞能幹。芸娘四歲就失去了父親。她長大後,非常擅長做女紅,她和母親、弟弟三口人的生活,全部靠著芸娘做女紅供給。後來她的弟弟上學的學費,也全部是靠她做女紅供應。

後來沈復因為連年沒有工作,只得在家裡開設了一個書畫鋪子,三天掙得,不夠一天吃的。一家人的生活很貧困。這時,一個朋友從郡王府回來,要請人繡一部《心經》。芸娘就接下了這件事,此時的芸娘,正在生病,可這位朋友要的又很急,要求十天內繡好。芸娘日夜趕工,終於在十天內繡好了《心經》,但卻也因此病更重了。

第四,崇尚自由,熱愛自然。在那個女子們應該「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年代,芸娘偏偏是一位熱愛自然,崇尚自由的女子。

沈復曾經在晚上的時候,帶著芸娘去滄浪亭遊玩。芸娘非常高興,道:「今日之遊,太歡樂了。若是能駕一葉扁舟,在亭下往來,就更快樂了。」

沈復的家附近,有一個洞庭君祠堂,裡面迴廊曲折,小有庭園。每逢神仙誕辰,裡面就裝飾的很漂亮。芸娘很想去玩,就穿上沈復的衣服,戴上沈復的帽子,化妝成男子去遊玩。

沈復要去吳江弔唁父親的朋友,芸娘悄悄說:「去吳江必然經過太湖,我也很想和你去,開開眼界。」於是,芸娘就告訴婆婆,自己要回娘家去,讓沈復先走,自己隨後而來。兩人同遊太湖,興盡而歸。

一個女子,敢在那個年代做出這樣的事,可謂膽大至極,也可謂率真至極。

第五,心地善良。沈復的母親生日,家中唱戲,沈復的父親點了一出《慘別》,芸娘看的肝腸寸斷,只得離了席,自己一個人在屋子裡傷心。一齣戲文,都能引起芸娘的傷心,足見芸娘的心善。

沈復的弟弟娶媳婦,缺少珠花首飾,芸娘就把自己當時結婚的時候,婆家給自己的珠花首飾,拿出來給了婆婆。

第六,用情至深。芸娘和沈復十三歲定親。有一次沈復跟著母親回娘家為另一個表姐送親(芸娘是沈復的舅舅的女兒),回來的時候飢腸轆轆,芸娘悄悄拉著沈復到自己屋裡,端出給他準備好的熱粥和小菜,此時,二人的情感已經很深。

沈復與芸娘的婚姻持續了二十三年,直到芸娘病逝。兩人一直恩愛有加,相扶相持,不離不棄。正如沈復在芸娘病故之後寫的:「奉勸世間夫婦,固不可彼此相仇,亦不可過於情篤。話雲「恩愛夫妻不到頭」,如餘者,可作前車之鑑也!」——感情至深的夫妻,一方早逝,一方傷心欲絕。

如此一位冰雪聰明,蘭質蕙心,心地善良,用情至深,勤勞能幹的女子,果然不負林語堂先生所言,是「最可愛的女子」。

相關焦點

  • 《浮生六記》芸娘:滿足了男人的一切幻想,卻活成了最卑微的模樣
    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覺得自有瀟灑意境。之後又聽說了《浮生六記》。想著這樣美好的書名,一定是一本清淡又不世故的書。直到讀了之後,才發現,是我想的太簡單了。大概美好的愛情故事應當都有一個犧牲者,背負著比另一個人更深重的難。才成就了這些許為人稱道至今的豔羨吧。
  • 沈三白:浮生六記
    《金聲長物》之「沈三白」節選 如果有哪本書讓我堪讀一生,那一定是《浮生六記》。 《浮生六記》殘稿自被王韜妻兄楊引傳從蘇州冷攤發現的那刻起,芸娘就一直浮現在水晶般剔透的字裡行間,但見美麗,但見精微,凡事不以禮教為圭臬,也不以規矩所制衡,盡情盡性而又生趣盎然,在流離困頓中,雖身處窘境仍彰顯令人如沐春風的個性。林語堂不禁發出:「芸,我想,是中國文學中最可愛的女人」的由衷讚嘆。
  • 林語堂曾盛讚芸娘,中國文學上一個最可愛的女人
    《浮生六記》沈復與友人一個四十六歲的蘇州小文人,沈三白,在他人生的秋天,拿起筆,寫下了一本小小的自傳,來追憶他的婚姻生活、家庭變故、閒情逸記、山水遊記,他將這本小冊子名之為《浮生六記》。他有熱愛生活的人生態度,其文字的筆調率真自然,特別是記錄下來的他的髮妻芸娘的音容笑貌,令人難以忘記,林語堂就曾盛讚芸娘是「中國文學上一個最可愛的女人」。
  • 被林語堂稱為「中國文學最可愛的女人」,她是誰?為什麼可愛?
    林語堂,畢業於哈佛大學,曾在北大、清華、廈大任教,一個在文壇上響噹噹的人物。能被他稱為「中國文學上最可愛的女人」,自是不同一般。那麼她是誰?又為什麼可愛呢?她就是沈復的妻子芸娘。林語堂曾說:「沈三白之妻芸娘,乃是人間最理想的女人,能以此姝為妻,真是三生有幸呢!」
  • 「80後」編劇羅周:《浮生六記》中的「愛與死」
    【打造現實與虛幻兩個世界】 清代文學名著《浮生六記》或許是最適合被改編成崑曲的文學作品之一。 作者沈復是一個從未參加過科舉考試的「不成功人士」,卻將一生的才華付於對妻子芸娘的追憶中,他將二人的家居生活、遊覽見聞和坎坷際遇寫成了自傳體作品《浮生六記》。
  • 《浮生六記》裡很美的20句話:「情之所鍾,雖醜不嫌」
    閒時與你立黃昏,灶前笑問粥可溫這本書中的重要人物,沈復的妻子陳芸,林語堂讚譽她是「中國文學史上最可愛的女人」。芸娘年少遇到沈復,從此一生二人相愛至深。芸娘的才情靈秀逼人、靜謐與善良又是人間少有,她把一粥一茶的生活過得處處生花,令無數文人為之嘆服。
  • 《浮生六記》中的10句話:布衣菜飯,可樂終身,算來何必奔忙
    如果有一個電影,初看時讓人覺得不知所云,甚至捧腹大笑,再看時卻感同身受,那一定是周星馳的電影。如果有一本書,初讀時能令人耳目一新,再讀時卻悵然若失,細品後則與之心心相印,同喜同悲,那這本書一定是沈復的《浮生六記》。
  • 《浮生六記》:芸娘究竟是深愛丈夫,還是在討好生活,有待斟酌
    文/唯晨林語堂說陳芸是最可愛的女子,這是一個在陳芸去世九十多年之後的文人給出的評價,他對她的了解也只能是通過沈三白在《浮生六記》中瑣碎的記載得知。由此可見林語堂口中的可愛女子是沈三白的回憶剪影和他自己的想像力補充,這麼一個主觀的形象,自然是可愛的。
  • 《浮生六記》:我在悲欣交集處等你
    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幾百年後,清人沈復據「浮生」二字,敷衍出《浮生六記》,分「閨房記樂」、「閒情記趣」、「坎坷記愁」、「浪遊記快」、「中山記歷」、「養生記道」六卷,寫盡了一生裡的風花雪月與悲歡離合。
  • 《浮生六記》最美好的10句情話:閒時與你立黃昏,灶前笑問粥可溫
    這幾年,《浮生六記》火遍朋友圈。我買之看之,一是源於我最喜歡的主持人汪涵的推薦;再是源於大師林語堂贊過的那個天下第一可愛女子和人間最理想的女人,女版陶淵明——芸娘。01200年前的愛情故事《浮生六記》本應是六篇,但現存的只有四篇,分別是《閨房記樂》、《閒情記趣》、《坎坷記愁》和《浪遊記快》
  • 《浮生六記》:人有千種,唯「真」為貴
    作者:洞見·多小胖在中國古典文學中,有這樣一位女子,她蕙質蘭心、清雅絕塵,一腔愛意纏綿。林語堂先生曾這樣評價,她是男人夢寐以求的典範,是文學史上最可愛的女人。而她,便是《浮生六記》中沈復的妻子芸娘。沈復和芸娘的一生,在沉浮須臾間,體悟平淡閒趣。將悲歡離合揉進細碎的生活裡,痴纏如夢,歡喜憂悲。奈何情深不壽,斯人已逝。
  • 從目的論視角看林語堂對文化負載詞的翻譯——以《浮生六記》英譯本為例
    然而在林語堂的《浮生六記》英譯本中,文化負載詞卻譯得恰到好處,體現了林語堂的翻譯思想與翻譯目的論的共通之處。本文以林語堂的《浮生六記》英譯本為例,探討翻譯文化負載詞的多種方法。為了取得更好的翻譯效果,譯者在翻譯作品時既要充分考慮目的語讀者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又要保證準確地傳達源語中豐富的文化內涵。
  • 一生坎坷,卻怡然自得|讀《浮生六記》,看才子沈復的一生起伏
    浮生若夢,為歡幾何。這句詩出自李白的《春夜宴從弟桃花源序》,感嘆人生短暫的就像一場夢,美好時光又有多少呢?清代文學家沈復取「浮生」二字,寫了一本《浮生六記》,原著有六章,現存四章,分別是《閨房記樂》、《閒情記趣》、《坎坷記愁》、《浪遊記快》。
  • 透視園林版崑曲《浮生六記》英譯
    《浮生六記》是沈復在其妻子芸娘去世後,為表達生死隔離之思而寫的作品,原有《閨房記樂》《閒情記趣》《坎坷記愁》《浪遊記快》《中山記歷》《養生記道》六卷,流傳下來的僅有前四卷。《浮生六記》曾先後被譯成英、德、法、丹麥、瑞典、日、馬來等多國文字,其英譯本有4個,分別為中國譯者林語堂1935年譯本、英國譯者馬士李(Shirly M.
  • 芸娘:「這,才是一個女人最好的生活狀態」
    這幾乎成為了一個女子追求的目標,現代社會有不少女人已經實現了。而在古代封教條下,依舊也有人可以活成最美的樣子。如何活成女子最美的樣子?即使在婚姻裡依舊是你自己,不如看看,那個最可愛的女子——芸娘。01.有魅力在《浮生六記》中沈復描寫了和芸娘的點點滴滴,他們之間的相處模式,他們之間的琴瑟和鳴,以及可愛的芸娘,而芸娘也成為了我羨慕的女子。她究竟有怎樣的魅力?可以讓沈復說出,「來世卿當做男子,我為女子相從。
  • 《浮生六記》「傻姑娘」陳芸:沒享過一天福,卻自以為過得幸福
    文丨花欲燃吖《浮生六記》是沈復所寫的一部回憶錄。「浮生」取一生浮蕩不定之意,典出李白詩《春夜宴從弟桃李園序》中「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本書以作者和妻子芸娘的日常生活為主線,穿插講述了自己遊歷山水的所見所聞,算是最早期的vlog的博主,寄情山水的同時秀秀恩愛,立一個痴情人設吸引了眾多粉絲追捧。
  • 《浮生六記》是如何在五四時期火起來的?
    他出生在蘇州城裡居滄浪亭畔的一個「衣冠之家」,其父在官署遊幕以養家口。沈複本人雖出身書香門第,自幼讀書,但並未有成,嘗自謂「少年失學,稍識之無」,並未走上科舉功名之途。 他也略能詩畫,所作文字清新雅潔,傳情達意,可以說還很有些文採,但在才子如雲的蘇州城,便只算得個末流的無名之輩了。
  • 連《浮生六記》都要讀翻譯版,你是古文白痴嗎?
    翻翻各大購書網站的暢銷榜單,雞湯文學作品都衝在最前列。這年頭肯讀書的人不多了,喝喝雞湯也未嘗不可。而在這一長串由大冰、劉同、蔣勳著作組成的書單裡,張佳瑋翻譯的《浮生六記》也赫然在列。據出版方介紹,張佳瑋譯述文白對照版《浮生六記》的銷量早已突破了100萬冊,是所有版本中銷量最高的一版。
  • 連《浮生六記》都要讀翻譯版,我們的語文閱讀水平淪落到什麼地步了?
    不過,別急著表揚讀者對傳統文學的喜愛,可有人記得,《浮生六記》是人教版初一語文教材的課文,而用魯教版教材的學生,早在小學六年級就讀過這本書的節選了。一本中小學入門級的古典文學作品,如今卻需要讀翻譯版本,我們的語文閱讀水平淪落到什麼地步了? 如果這是為了方便兒童閱讀才翻譯成白話,尚且情有可原,可張公子這版《浮生六記》從精美的裝幀到文藝的推薦語,擺明了就是面向文藝青年的。
  • 「不可彼此相仇,亦不可過於情篤」——《浮生六記》譯後感
    清人沈復在自傳體筆記《浮生六記》中,向我們展示了一個以歡愉始、哀戚終,伉儷情深、生離死別的愛情婚姻悲劇,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曾名噪一時,俞平伯為此書加標點並作序,林語堂也將其譯成英文,數百年來譽享海內外,後來還被改編成各類戲劇在舞臺上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