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對於吃這件事情也越來越&34;,為了迎合大眾的品位,不少商家推出各種各樣的美味零食。事實證明,這些美食真的被民眾所接受,不少家庭都習慣在家中&34;上一批零食。
但是&34;,本意是想著想吃的時候可以隨時吃到,省得再到超市購買,卻不想,真正方便了家中的小朋友。閨蜜說,自己發現家裡的零食一天比一天少,一開始以為是老公吃的便沒在意,但是老公出差的那幾天零食也在變少。
這便引起了閨蜜的注意,便將視線放在了兒子的身上,原來,兒子每天上學之前都會偷偷拿幾包零食放進書包中,怪不得孩子最近吃飯變少。一開始,閨蜜想著乾脆一不做二不休,把零食全部收起來,讓孩子徹底死了心。但是又害怕小朋友做出更過分的事情。
自己一時間不知道如何是好。我們知道大多數的零食都是不健康的,其中含有大量的食物添加劑和有害物質,偶爾吃一次過個嘴癮沒有什麼關係,但是如果經常吃零食,後果則變得非常嚴重。前段時間,網上接連曝出孩子吃零食患上糖尿病、誘發性早熟的情況。可見,零食的危害不止一星半點。
但這並不代表著零食一點也不能吃,而是要正確吃零食:
零食怎麼吃?
其實,生活中有不少家庭會像閨蜜家一樣,囤上一堆的零食,這便導致孩子在家中只吃零食,反而忽略了正餐,從而造成肥胖或者是過瘦的情況。但是這還不是最嚴重的,因為長期吃零食,身體中長期缺乏所需的營養物質,還會出現不長個的情況。
所以,家長要有意識的給孩子吃零食,比如飯前不能吃零食,睡前不能吃零食,每天只能吃固定的量,最最重要的一點是,不能用零食代替正餐。有的家長為了省事,早上給孩子吃一個麵包、餅乾就當作早餐。雖然確實能夠吃飽,但其實根本沒有營養。
如果是大一點的孩子,家長便可以借著這個機會,教會孩子控制自己的&34;,說好了什麼時候才能吃,除了這個時候再想吃也不可以,如果孩子違反約定,就一個星期不能吃。
零食吃什麼?
這個問題其實非常關鍵,零食其實也有好壞之分,家長在挑選零食的時候要知道什麼是有益的,什麼是無益的。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一下:
一級警報:能不吃就不吃的食物
比如一些高糖分的食物,比如蜜餞、果凍、巧克力等等;膨化食品:薯片、爆米花、蝦條等等;碳酸飲料:雪碧、可樂、芬達等;還有辣條、飲料、冰激凌……
二級警報:可以適當食用的食物
堅果類:琥珀核桃、炭燒碧根果、奶油瓜子等,這些食物本身是好的,但是經過加工之後儘量少吃;果乾類:芒果乾、草莓幹、菠蘿乾等,這些食物本身的甜度並不高,但是為了口感更好,不少商家在製作的時候會添加一定的食品添加劑;肉製品:豬肉脯、牛肉乾、午餐肉等,雖說肉製品中含有相應的營養,但是為了更好地儲存,裡面的含鹽量會相對較高。
三級警報:可以食用的食物
水果:很多家長並不認為水果是零食,其實,除了主食和炒熟的蔬菜之外,其他的食物統稱為零食,一些糖分並不高的食物,比如胡蘿蔔、蘋果、西紅柿等也是很好的零食。
奶製品:純牛奶、酸奶,家長在購買牛奶的時候一定要睜大眼睛,寫著風味飲料或者乳酸飲料的一定不要買,儘可能選擇配料表只有生牛乳的純牛奶,如果孩子實在不喜歡可以選擇酸奶。
其他:一些原味的堅果和谷薯類也是不錯的選擇,在兩餐之間適量的食用營養又補腦。
零食吃多少
這個問題一直爭議不斷,到底吃多少才算是適量?這要根據孩子的年齡來判斷,年紀越小的寶寶吃零食的量就應該越小,因為他們的胃容量本就不大,如果被零食填得滿滿當當的,到吃飯的時候就會吃不下去。
同時家長還要注意,一些難消化,有危險的零食要少吃,以免造成難以挽回的後果。
任何一件事物都是有好有壞的,家長不能要求孩子一口零食都不吃,也不能任由他們為所欲為。用正確的方式挑選零食,同時控制好量,保證孩子吃的開心又健康。如果條件允許並且廚藝比較好的家長,也可以自己製造零食,讓孩子吃的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