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心孩子說話慢? 五種參考方法

2021-02-13 第六號天使

一個神秘的語言大咖,正悄悄地在第六號天使,執行神秘的任務

關於孩子的語言發展,針對0-6歲學前兒童,大人多著眼於口說的能力,6-12歲學齡兒童,老師及家長開始要求其閱讀及書寫能力

其實語言發展泛指孩子的聽說讀寫能力。六個月的寶寶還不會說話,大腦早已開始接收辨識大人的聲音及語句,一歲的幼兒或許尚未建立閱讀習慣,卻也理解書裡面的圖案有其含意,兩歲前的幼兒雖無法寫字,但已能拿筆塗鴉。

學者Clay認為孩子自出生後便在為閱讀及寫字做準備,在日常生活中所有文字或圖像都是孩子的學習來源,若是處於一個語文豐富的情境下,孩子自然能展現出對語言及文字的興趣及學習動機

所以孩子要在小學階段有良好的閱讀書寫能力,家長得從0-6歲的學齡前期開始,提供有助於孩子學習語文的環境,以下提供一些作法供大家參考:



研究發現:
(a)學齡前孩子每天聽到的詞彙量與其語言能力發展有極大相關。
(b)六個月大的寶寶在聽見大人說話時,腦中的語言中樞已有活化情形,代表六個月大的寶寶大腦已經在學習講話這件事。
(c)每天有爸爸陪著說話的寶寶,能學習較多的詞彙及有較好的語言發展。

因此無論孩子的年齡為何、無論是爸爸媽媽外公外婆,都要多與孩子交談,即便是大人在自言自語,仍然能提供給孩子較好的語言學習材料。

親子共讀已是臺灣普遍的親子互動方式,不僅能提升孩子的語言發展、培養親子間情感,亦可幫助孩子學習社交技巧/同理心等能力,不過家長別以為孩子大了上小學就不用再進行共讀,因為學齡前適合閱讀的繪本都屬圖多字少的繪本

當孩子進入小學後,家長應繼續陪同孩子共讀一些字多圖少的「橋梁書」,幫助孩子認識更多詞彙、理解語句及文章的涵義,隨著孩子閱讀理解能力提升,可再進階到共讀一些孩子有興趣、篇幅較短的讀物,透過討論來幫助孩子有更廣泛的閱讀及思考能力。

寶寶第一次叫爸爸媽媽是最讓家長興奮的事情,但隨著孩子年紀增長,為何大人卻越來越不愛聽孩子說話呢?語言的發展除了學習更多詞彙,孩子在說話的同時,得從大腦提取相關詞彙、整理排列後流暢地說出來,這是一連串複雜且需要不斷練習的過程

孩子越能清楚表達內心的想法,越能在學齡期的造句及寫作活動有更好的表現,因此大人莫錯過孩子每一次想要表達意見的機會,放下手機計算機、注視著孩子,試著聆聽孩子的想法或需求,並教導示範合適的表達方式或語句,孩子便能架構清楚的思考脈絡及說話方式,奠定較好的口語表達及寫作能力。。

讓孩子自然沉浸在處處有書的環境,便能增加孩子閱讀的機會、提升孩子的專注力、促進孩子的閱讀理解及語言發展

因此把繪本放置在孩子拿的到的書架,讓孩子想看書就能輕易拿到書,家長請把握每一個孩子想看書的機會,放下手邊工作陪著孩子共讀

最重要的是大人自己得有閱讀的習慣,關掉電視放下手機,在孩子旁邊看書看雜誌,孩子自然就會把看書視為一件重要的事、自然把閱讀內化為習慣。


早期的閱讀能力建立在認識物品、數字、名字、熟悉故事情節;早期的書寫能力建立在紙上隨意塗鴉、著色、畫線條、形狀、說出自己畫的東西,因此透過玩具玩形狀、玩數字、透過塗鴉玩手功能、用水彩畫畫玩顏色玩美感,這些遊戲都能幫助孩子奠定語文學習的基礎,家長們可得多陪伴孩子一起玩喔!

◇◆◇◆◇◆◇◆◇◆◇◆◇◆◇◆◇◆◇◆◇◆◇◆◇◆◇◆◇◆◇◆◇◆◇◆◇◆◇◆◇◆◇◆◇◆◇◆◇◆◇◆◇◆◇◆

文章來源:痞客邦@徐瑜亭     作者:徐瑜亭

◇◆◇◆◇◆◇◆◇◆◇◆◇◆◇◆◇◆◇◆◇◆◇◆◇◆◇◆◇◆◇◆◇◆◇◆◇◆◇◆◇◆◇◆◇◆◇◆◇◆◇◆◇◆◇◆

她是誰 ? 一個來幫助孩子的天使 ?  

《神秘人物》

教學至今二十多年,回首剛入行時的青澀、檢視現今的自己,凝想著將來一個全然不知的未來,在靜靜的沈思中,清楚的知道我會繼續地努力下去,讓彼此相遇的時候能勇敢而且有信心的往前走,藉由自己的專業與堅持企圖改變一個人的未來,豐富彼此的人生創造成功的雙贏。期許自己不論是在醫療體系、機構、學校系統任何一個地方擔任語言治療師,一定秉持著初衷-在你、我相遇時藉由彼此的努力進而讓人生更加的美好。

執業至今二十多年的資歷,培訓過數百人次的語言治療師、學校老師以及無數的家長

這位大咖,究竟要來幫助孩子什麼 ? 

拭目以待

相關焦點

  • 孩子說話比別人慢,家長擔心是沒用的,用這些方法幫助孩子
    許多孩子在一到兩歲的時候學習和使用大部分的詞彙。我相信家長在這個階段也會有明顯的進步。如果孩子的進步很慢,父母也能感覺到。父母不應該太擔心,語言的發展對於每個孩子來說都非常的重要,父母們必須要掌握科學的方法。
  • 3個方法教寶寶快速說話,第一聲爸爸媽媽會是這樣叫的
    ,能發出的音節就越來越多,在孩子一歲左右的時候,絕大部分的孩子能喊「爸爸媽媽」了,但是有一些孩子會說話的時間比較晚一點,父母不用過於擔心,如果長期不開口說話,父母就要及時送孩子去醫院觀察了。有些父母就會想:該用什麼樣的方法引導孩子說話呢?有時候絞盡腦汁,也讓一些孩子難以開口,下面我舉例三個方法,家長可以參考一下哦!第一種:父母的態度要溫柔。
  • 孩子說話晚,家長別擔心,4招加1種零食,幫助寶寶早開「金口」
    導讀:孩子說話晚,家長別擔心,4招加1種零食,幫助寶寶早開「金口」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
  • 孩子說話結巴怎麼辦? 媽媽別擔心,教你訓練孩子流暢表達的方法...
    怎麼孩子最近說話經常卡卡的不流暢?有時提醒他先想好再慢慢講,反而造成他緊張,容易支支吾吾……其實父母要以耐心和正向的態度引導孩子表達,便能有效改善口吃症狀,培養出說話流利的孩子。」孩子口吃常發生在什麼時候任何年紀都可能出現口吃,但幼兒發生年紀主要在早期約30~36個月和6歲之前,發生率為1~7%。
  • 說話小聲?口齒不清?10種訓練方法,讓孩子變成「小夜鶯」
    肺活量小導致說話聲音小那麼,我們可以通過哪些訓練幫孩子克服這些問題呢?在練習的過程中不要強調孩子用力吹,而要勻速的有控制的吹氣,手拿羽毛勻速吹動讓孩子感受氣流的動向,每天堅持,一次時間不要過長,可分多次進行,這樣做的結果是為了讓孩子在說話的時候有控制的用氣。練習吹氣的同時也要練習吸氣,吸氣不充分也會影響說話的效果。
  • 寶寶說話詞不達意!8種方法教會孩子精準表達
    要是爸媽能在孩子「命名敏感期」採用以下這些方法來滿足孩子語言學習需求,孩子將受益終身!教寶寶準確表達寶寶有表達的欲望卻說不出來!其實在寶寶說出第一個詞語之前,早已經開始理解和記憶他所聽到的詞彙了,要讓孩子早開口,就要教他準確表達。
  • 孩子說話晚,擔心語言發育遲緩怎麼辦?
    語言發育遲緩先找原因1、假如孩子有明顯的語言發育遲緩,比如三四歲還不開口說話,是非常值得重視的,首先要考慮的應該是病理因素,考慮是否有某種相關的疾病的存在,比較聽力受損,腦因素,智力認知障礙等等。其實語言是後天學到的技能,可以影響語言發育的原因有很多,記得有位家長反應過孩子受到過驚嚇,本來都已經開始咿呀學語了,但那之後就變得沉默了,直到四五歲還只會叫爸爸媽媽。因為說話是後天學到的技能,所以有的孩子可能會快些,有的孩子可能會慢些,是否處在正常範圍還要看具體情況。
  • 多用五種語氣說話 寶寶最喜歡
    多用五種語氣說話 寶寶最喜歡2013-05-09 09:39:54出處:PCbaby作者:SURE  在過去,父母扮演的常常是嚴肅、不可侵犯的角色。有時候教育孩子語氣難免會重了許多,這在很多家長看來還是「玉不琢,不成器」。其實,幼兒教育最忌諱的就是打和罵。
  • 孩子說話吐字不清晰,不一定是發育慢,這幾個因素更關鍵
    但當時以為孩子年紀還小,發育慢了一些所以說不清楚,等長大一點就好了。結果一等,直到現在還是一樣講不清楚。其實,小澤媽媽犯的是很多父母都容易犯的錯誤,認為孩子說話不清楚只是因為發育慢,等長大一點自然就會好了。但實際上,除了發育速度之外,孩子說話不清楚還與其它很多因素有關。如果沒有找準原因,隨著孩子長大,發音問題就會更難糾正。
  • 寶寶開口說話慢,是病嗎?
    我們經常把寶寶比喻成花朵,既然是花朵每一個花都有不同的花期,就像牡丹花是4月開放,菊花要到深秋才開放,而梅花要到寒冬臘月,孩子不同,體質不同,所以表現的能力也就不一樣,孩子開口慢,其實也不是毛病。之前我一個同事家的孩子兩歲了,還不會說話,但是父母說什麼他都能知道,也認識那個東西是什麼?父母剛開始也挺著急的,別人家孩子都能說上七八句話了,自己家的孩子連一句完整的話都不會說,但是到兩歲半的時候孩子就能說話,說得很順利,所表達的內容比3歲孩子說的還好,我那同事就別提有多高興了。
  • 五、孩子不愛說話,不代表智力有問題
    比如一個六歲的孩子,你要讓他開口說話,可能光是口部操都要練習半個小時,那這樣算下來他一天至少要說至少2000個字。幾乎一萬個字背下來,口部操也練過了,還要去背六歲小孩子幾乎不太熟悉的經濟、數學單詞。一天之內兩三萬個字,不是一個普通成年人可以做到的。但是不要擔心孩子說話慢,五歲以下的兒童正常速度是一分鐘1000字,不停訓練每分鐘2000字是很正常的。
  • 孩子反應慢,說話沒有邏輯,不夠聰明,怎麼辦?
    用什麼方法呢?大家來講笑話,講到大家都笑就可以活命。第1個猴子上來講笑話,因為猴子很機靈,講的笑話很好笑,大家都笑了,可就是豬沒有笑,於是猴子被扔了下去。接著長頸鹿講了一個笑話,大家都笑了,可還是豬沒有笑,於是長頸鹿也被扔了下去。
  • 王金海:孩子反應慢,說話沒邏輯,不聰明怎麼辦?
    今天給各位講這個話題,就是有家長反映說孩子反應慢,說話沒有邏輯,不夠聰明,請問怎麼辦?想到反應慢,先給大家講個小故事,說有一艘船上載著很多動物,眼看著遇到風浪船就要沉,於是乎大家商議說必須要扔下幾個動物來減輕船的重量。那麼扔的方法就是大家來講笑話,講到大家都笑就可以活命。第一個猴子上來講笑話,因為猴子很機靈,講的笑話很好笑,大家都笑了可就是豬沒有笑,於是猴子被扔了下去。
  • 孩子上課偷偷與別人說話?別擔心,這是兒童活躍型人格
    導讀:孩子上課偷偷與別人說話?別擔心,這是兒童活躍型人格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上課偷偷與別人說話?別擔心,這是兒童活躍型人格!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專注力差,不認真聽講,怎麼辦?五個原因,五種方法!
    最近,有個朋友私信我這樣一個問題:「我的兒子五年級,上課不會聽講,注意力不集中,應該怎麼教育?」說實話,我看到這個問題的時候,第一個感覺是遺憾。五年級了,才重視這個問題,有些晚了。孩子有問題,要及時發現,及時調整,效果既明顯,又不會耽誤孩子成長。
  • 孩子「說話慢」表達不清楚,長大後多半會吃虧,家長可以這樣糾正
    文|羊駝媽媽(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有些孩子表現的說話不僅慢而且表達還不清楚,這究竟是為什麼呢?首先要說的是,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每孩子學習的速度都不同,也就是個體的差異性。一歲多一點的孩子會開始咿呀學語,尤其是兩歲左右的女孩子,她們可能會說很長的句子,語速可能也非常快。但是對於男孩來說,確實是存在一些情況,他們的語言發展通常會比女孩慢,而且說話時間會很晚了,這是常見的表現。第二個有可能是孩子的舌帶很短。
  • 孩子學說話很慢?別著急,看看是不是這些原因造成的
    在孩子還小的時候,比聰明還沒辦法「用分數說話」,大家一般都是用孩子的表現來自誇。其中,誰家孩子學說話快、誰家孩子學說話慢就成了寶媽們重點關心的話題,似乎學說話快的孩子就是聰明機靈,學得慢的就是比較笨。但實際上,這並沒有太大相關性,孩子長大後聰明與否的影響因素太多了,「學說話快慢」只是其中一個,而且還是影響很小的一個。如果我們留心,那就不難發現,其實那些小時候學說話很快的孩子,長大後也未必有什麼過人之處。
  • 寶寶學說話晚?別擔心,6個月-2歲學說話實用方法
    作者:寶寶知道 科學育兒達人很多年輕的父母會因為忙於事業而忽略到孩子的健康成長(尤其是爸爸),比如說寶寶學說話這個階段。寶寶學說話,看著好像是一個普通的階段,其實學問大著呢!下面是各位寶媽總結的一些實用方法分享下。
  • 合格父母的五種說話語氣,你做到了幾種?
    今天小小橙就和大家聊聊:合格父母的五種說話語氣,看看你做到了幾種?那你請用信任的語氣去愛孩子,呵護孩子的自尊心,不要讓孩子的人生,毀在我們的說話語氣裡。用鼓勵的語氣,不僅既教給實踐的方法,又給了孩子再次嘗試的信心。
  • 孩子說話晚不用擔心?「貴人語遲」,真的是這樣嗎?
    孩子開始咿呀學語,是每個家庭關心和興奮的大事。有的家長為自己的孩子說話早而開心,也有不少家長為孩子遲遲不說話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