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說話比別人慢,家長擔心是沒用的,用這些方法幫助孩子

2020-12-23 新世紀小奶爸

孩子們剛開始學說話,說的第一個爸爸媽媽會讓父母感到非常興奮,但有些孩子說話比別人晚,而父母不知道看到孩子說話斷斷續續是多麼的著急。

雖然很多人會安慰這樣的父母,他們會告訴他們說,說話越晚,孩子就會越聰明,但這並不科學,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語言發展規則。

許多孩子在一到兩歲的時候學習和使用大部分的詞彙。我相信家長在這個階段也會有明顯的進步。如果孩子的進步很慢,父母也能感覺到。父母不應該太擔心,語言的發展對於每個孩子來說都非常的重要,父母們必須要掌握科學的方法。

案例1:

小麗家的小娃今年已經有兩歲多了,但是小娃在說話方面還是很不流利,總是哇哇唧唧的,很少能說一些完整的話,小麗也很著急,卻不知道該怎麼辦。小梅在朋友圈分享了一段視頻,就是她的孩子在家看簡訊的視頻。但是孩子在閱讀的過程中並不流暢,總是指著書,句子也被打斷了。然而,孩子發展緩慢與孩子的教育有關。每次我們和孩子說話,她總是不耐煩。這個孩子說話很慢。

分析:

事實上,對於大多數父母來說,孩子如果說話比較慢,其實並不是孩子不知道如何去表達自己的想法,但有的時候可能是孩子說話比較慢,這導致了很多父母之間的誤解。如果孩子是正常的,他應該在2歲或3歲的時候就會說話,他的句子就會非常流利,爸爸媽媽如果在2歲或3歲的時候發現孩子還不流利,你最好檢查一下。

如果發現寶寶身體健康,那麼家長就應該反思教育過程,是否有一些細節被忽視,導致寶寶語言發展緩慢。生活中的小細節可能看起來並不多,但它們會影響孩子的說話過程和語言學習,所以父母在生活中要注意孩子。

父母應該做些什麼來幫助他們的寶寶更好地學習和使用語言?

1、對寶寶耐心點

許多嬰兒說話很慢,尤其是在學習說話的時候,父母可以一字不漏地等待回答。

2、發音不正確,家長要糾正

很多嬰兒剛開始說話的時候,由於舌頭的滾動或者一些不清楚的單詞,常常會在音節的發音上出現錯誤。這些小問題需要父母之間更多的溝通。

3、讓寶寶與自己多多交流

有一些寶寶不太喜歡和自己的父母溝通交流,他們好像總是喜歡自己和玩具玩耍說話,因此他們沒有和活生生的人接觸過,只有當寶寶多和別人說話,多糾正錯誤,他的語言能力才會提高。

4、讓孩子少玩手機和平板電腦

許多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玩手機。他們在哪裡可以花時間和別人交流?父母需要限制孩子花在電子設備上的時間,強迫他們多與自己交流。

5、在語言的學習方面,早晚沒有什麼區別

如果父母真的很想發展孩子語言方面的能力,他們可以在寶寶出生時多和寶寶說話。雖然寶寶聽不懂,但他們也能從父母的語氣中感受到他們的態度。

6、如果孩子不懂,你可以重複幾次

許多父母總是只教孩子一次,比如,如果家長們教孩子練習一種水果,家長們只教小孩子一次的話,小孩子可能不理解或掌握髮音,可以多教幾次。

7、讓你的寶寶和其他孩子交流

對於2-3歲的寶寶來說,他們是交朋友的關鍵階段,父母應該讓寶寶出去和其他孩子玩,讓寶寶多和其他孩子交流,提高他的語言能力。

8、不要瞧不起孩子

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如果孩子表現不好,他們就會不喜歡這個孩子,認為這個孩子比其他孩子的孩子差,這時,父母需要低下頭多看看孩子,放輕鬆。

對於大多數父母來說,孩子說話對他們來說其實是一件很開心的事情,但是有時候父母喜歡互相保持聯繫,這只會導致很多父母看不到孩子的進步。我們必須多想想我們的孩子,如果我們的孩子的語言發展能力相對較慢,我們應該多與我們的孩子交流,找出孩子發展緩慢的原因。

如果孩子想表達一些東西,但是找不到合適的詞,父母也可以指導孩子,然後重複幾次孩子使用的詞,這也可以幫助孩子。

今天的互動話題:

你的孩子什麼時候學會說話的?你有什麼實用的方法來訓練你的寶寶說話嗎?

PS:本文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可聯繫刪除!

如果您喜歡我分享的內容,請點個關注!您的鼓勵是我最大的收穫!謝謝!

相關焦點

  • 擔心孩子說話慢? 五種參考方法
    ,家長應繼續陪同孩子共讀一些字多圖少的「橋梁書」,幫助孩子認識更多詞彙、理解語句及文章的涵義,隨著孩子閱讀理解能力提升,可再進階到共讀一些孩子有興趣、篇幅較短的讀物,透過討論來幫助孩子有更廣泛的閱讀及思考能力。
  • 孩子說話晚,家長別擔心,4招加1種零食,幫助寶寶早開「金口」
    導讀:孩子說話晚,家長別擔心,4招加1種零食,幫助寶寶早開「金口」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
  • 孩子總和玩具說話?這是出現「假想朋友」了,家長不用過分擔心
    而在孩子眼中,這些玩具不僅僅只是玩具那麼簡單,更像是玩伴,給它取名字,經常與它說話,遇到開心或難過的事情第一時間就會與玩具分享。就有一位家長說過這個問題,說自己的寶寶最近有點「奇怪」,在家裡經常會聽見孩子和別人說話的聲音
  • 孩子「說話慢」表達不清楚,長大後多半會吃虧,家長可以這樣糾正
    例如,如果老年人幫助帶孩子,那麼他們與孩子交談的詞彙可能相對簡單且重複,這通常是諸如吃飯,睡覺,玩遊戲,上廁所等單詞。這種情況會導致孩子表現的說話不僅慢而且表達還不清楚。小孩子語言能力差有哪些表現?同時,還需要解釋一個現象,那就是小孩子在3歲的時候,特別的喜歡說話,所以他們就會不停的用語言這個技能。通過前後的對比,一般語言功能差的孩子一眼就能看出來。
  • 孩子語言表達能力差,家長學會3個方法,幫助他們流暢表達
    導語:現在的孩子一生下來都是有足夠的營養還有精心的呵護,家長教育孩子都是很小心。但是孩子成長路上也會遇到很多的問題,比如孩子語言問題,一般孩子兩歲的時候,就能開始說話了,三四歲了就有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了。很多家長都會反映孩子說話比較晚,語言表達更是一塌糊塗,家長也擔心孩子上學以後的表現。
  • 孩子說話囉嗦沒重點?家長培養孩子「大腦整理術」,幫助整理思緒
    相信一定有不少和珊珊一樣困惑和無奈,為什麼即使是同樣地說話內容,別人三兩句話就能說明白,你卻彎彎繞繞說半天也理不清?為什麼別人講話能讓人聽得興趣盎然,而輪到你講話就讓人聽得心累?一、 孩子說話沒重點,很可能是大腦信息歸類出了問題家長們注意了,孩子說話沒重點的根本問題不是表達能力的問題,而是孩子沒有形成快速有效處理信息的思維方式,大腦沒有將信息歸納成邏輯清晰的結構塊。
  • 孩子說話晚 家長怎麼辦?
    語言發育遲緩的原因很多,通常影響孩子說話的有聽力障礙、發音器官不正常、智力低下、孤獨症(自閉症)、語言環境(隔輩人帶孩子或保姆不愛和寶寶說話)、心理問題等。如果寶寶的上述幾個方面都沒有問題,如果孩子到了該說話的年齡還是不會說話,那麼,建議媽媽可以帶孩子到專業機構進行兒童語言測查。通過這些測試,可得出孩子的語言發展年齡與實際年齡是否相符。
  • 孩子上課偷偷與別人說話?別擔心,這是兒童活躍型人格
    導讀:孩子上課偷偷與別人說話?別擔心,這是兒童活躍型人格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上課偷偷與別人說話?別擔心,這是兒童活躍型人格!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愛發脾氣,家長怎麼辦?
    每個孩子都渴望被愛、被關注、被接納、被尊重、被認可、能對別人有價值、能與別人產生聯結,擁有安全感的同時,擁有一定的自主權。孩子所有好或不好的行為,其實都是為了滿足這些基本的心理需求。當孩子內心的需求得到滿足時,他們就會體驗到愉快、幸福等積極情緒,反之,若孩子的心理需求沒能得到滿足,就會產生憤怒、傷心、焦躁等消極的情緒。
  • 孩子說話晚、突然結巴,到底咋回事?可別幫倒忙
    尤其是看到別人家孩子開始講話了,更加心急如焚了。於是在生活中,想盡各種方法想讓孩子開金口方法都試遍了,結果還是沒用!快崩潰了有沒有?其實不必如此焦慮。第三、養育因素輔食太爛,咀嚼能力鍛鍊不充分;跟孩子溝通少,輸入不夠;沒有主動表達的機會;發音被別人笑話了不敢開口了等等。那麼,日常生活中,如何幫助孩子早點開口說話呢?
  • 幼兒看電視時間最長,說話越慢,這時給孩子磨耳朵一點用也沒有
    幼兒看電視時間最長,說話越慢,這樣給孩子磨耳朵一點用也沒有現在的爸爸媽媽,為了孩子的教育,真的是使勁了全力,從胎教開始,聽胎教音樂,為了贏在起跑線上,有的家長1歲2歲就開始給孩子聽各種英語兒歌,看英語動畫片來給孩子磨耳朵,殊不知一點效果多沒有,動畫片來英語啟蒙是3歲開始會比較好的。
  • 父母擔心孩子被別人欺負,現在就該告訴孩子做好這些準備
    大家可以按照下面幾點告訴孩子。最好可以幫助孩子,有效地規避這些問題。更希望上面說的這些問題,不要發生在您家孩子的身上。那麼,我們做父母的,在帶孩子過程中,應該怎樣告訴孩子,才能不被別人欺負呢?在日常生活和學習的過程中,父母還需要告訴孩子注意哪些事情呢?
  • 孩子學說話很慢?別著急,看看是不是這些原因造成的
    在孩子還小的時候,比聰明還沒辦法「用分數說話」,大家一般都是用孩子的表現來自誇。其中,誰家孩子學說話快、誰家孩子學說話慢就成了寶媽們重點關心的話題,似乎學說話快的孩子就是聰明機靈,學得慢的就是比較笨。但實際上,這並沒有太大相關性,孩子長大後聰明與否的影響因素太多了,「學說話快慢」只是其中一個,而且還是影響很小的一個。如果我們留心,那就不難發現,其實那些小時候學說話很快的孩子,長大後也未必有什麼過人之處。
  • 孩子內向膽小,家長著急沒用,方法用對才有效!
    孩子內向膽小,這是兩個方面,內向和外向並不影響孩子的學習和發展的主要因素,膽小則是孩子不夠自信。自信是一個孩子成長的源動力,這就需要家長更有耐心、細心和教育的智慧。 作為家長首先我們要學會接納,接納孩子的不同,因為每一個孩子都是不同的個體,具有不同的性格和潛能,所以家長不能用固定性的思維去看孩子。
  • 孩子不愛說話,家長該怎麼辦?讓孩子敢說話,首先讓孩子開口
    孩子不愛說話,一著急就結巴,家長干著急沒用:讓孩子敢說話,首先讓孩子開口!朋友有個孩子馬上四歲了,生的聰明伶俐,但是就有一樣,就是著急說話結巴!為此,他的媽媽沒少發愁。他的媽媽帶他去各種地方玩,不讓他在家,報名了各種早教課程,孩子也很愛聽,但是只要有其他小朋友,孩子就不愛說話,著急說話就結巴,要不就是一頭扎進媽媽懷裡。
  • 用「123」讓孩子聽話?不僅沒用還有反效果,家長不如換種方式
    家長們總是覺得孩子年齡小,哪怕自己跟他講道理他也聽不懂。於是當孩子哭鬧的時候,他們就會用最簡單直接的「數到三」來制裁孩子。這種方法確實會很有效果,孩子只要對家長心存敬畏,就會不敢繼續撒野。但是家長忽略掉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孩子雖然不鬧了,但是他並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麼,下次遇到這樣的事情,他還是一樣會又哭又鬧。
  • 孩子說話晚,擔心語言發育遲緩怎麼辦?
    2、即使檢查不出病理因素,如果語言發育落後非常明顯,比如上面所說的三四歲還不開口說話,同樣值得重視,建議及時進行科學有效的語言訓練,至少也要在上學前解決語言問題。 以上是可以稱得上語言障礙的情況。3、除了這些還有上面提到的語言環境的問題。
  • 家長如何幫助孩子學習時間管理
    都說「十個孩子九磨蹭」,有時家長們聚在一起,說著說著就會說到自家孩子的磨蹭。尤其每天早晨起床、晚上寫作業、睡覺這幾個時間段,有時磨的真是讓人著急又上火。可是著急也沒用,得想辦法幫著孩子解決問題,畢竟誰也不能在孩子後面催一輩子,他自己的時間還是得自己把握。一本名為《兒童時間管理訓練手冊》的書中說「與人一滴水,必有一桶水」,要想孩子學會時間管理,家長得先學習。
  • 寶寶說話晚、學話慢、不開口說話,家長該如何做呢?
    學話慢、更傾向於用行動來表達自己的訴求、能聽懂大人的話但就是不開口,這些就是孩子說話晚的表現。很多家長都聽到過老人說「貴人語遲」這樣的話,我們做家長的一定要清楚地知道,這只是老人們的迷信說法。還有一種說法是,在不少的人眼裡,說話早的孩子就意味著聰明一些,那些說話晚的孩子會比較笨。其實,我們稍微留意一下就會發現,那些說話早的還在後天也並無異於常人的地方。這其實是因為每個孩子的發育時間是不相同的,有的孩子發育的早,他說話就會早一些;有的孩子發育的晚,他說話的就會晚些,但這些孩子在以後都會達到一個相同的水平線上,不是誰說話早誰就聰明。
  • 孩子反應慢,跟智商無關,父母試試這兩個方法,簡單又有效
    總有家長反映自己家孩子反應慢,不論是交流還是在學習上,反應也總是比別人家的孩子慢半拍。有家長就會懷疑是不是自己家孩子的智商低才會這樣,實際孩子反應慢不是智商低,可能是三個原因導致的,讓我們一起來了解該怎樣幫助孩子提升反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