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婆婆聊天,她說她當時生朵爸時是在盛夏,可是坐月子的時候還是裡三層外三層地裹得嚴嚴實實,而且一個月都沒洗過頭,洗過澡,我說,那不難受嗎,她說難受呀,可是老一輩的都說坐月子不能受風,也不能沾水。所以她當時對於我在生完朵兒一周後就洗頭洗澡的行為感到不可理喻,後來月嫂都認為可以,她就沒再說什麼了。
產後的身體清潔,一直是新媽媽們比較糾結的問題。因為在傳統觀念裡,坐月子時千萬不能洗頭、洗澡,不僅如此,還要捂月子。
有些媽媽本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原則,可能會聽從老人的安排,穿著厚厚的月子服,頭上也包裹著頭巾或帽子,不讓吹風扇、吹空調,十幾、二十天的不洗澡……
首先,這樣舒服嗎?
不會!
在孕期,準媽媽的血容量平均增加1500ml左右。而在產後一周左右的時間內,新媽媽的血容量會恢復到孕前的狀態。那如何恢復呢?自然是通過排汗、排尿等方式,將體內多餘的液體排出來啦。這就是新媽媽產後大量出汗的原因,特別是在睡眠時,出汗的情況尤其明顯。
大家想想,皮膚黏黏膩膩的都是汗,胸部星星點點的溢出了奶漬,下身還在排著惡露。汗味、奶味、血腥味,要是不洗澡的話,身上會是什麼味道?會舒服嗎?
其次,這樣對健康有利嗎?
並不!
分娩時,新媽媽失血較多,體力消耗也比較大。坐月子的過程,新媽媽面臨著傷口恢復、身體機能的恢復,抵抗力自然較弱,如果做不好身體清潔的話,很容易受到病菌侵襲,引起乳房、會陰等部位的感染。
而長時間不洗頭,則會造成頭皮細菌滋生,破壞毛囊結構,引起頭皮炎症,最終會導致脫髮。
綜上所述,要洗頭、要洗澡!
那麼,什麼時候洗頭、洗澡?
順產媽媽,可以在產後2~5天根據身體恢復情況,選擇何時洗頭、洗澡。不建議順產媽媽24小時之內洗澡,由於產後2~3天,新媽媽心臟負擔較重,而洗澡對心機的耗氧量要求較高,更加重了對心臟的負擔。
剖宮產媽媽,要根據傷口癒合情況以及醫生建議確定,一般為產後2周左右。
產後頭幾天不能洗澡時,或者,新媽媽感覺自己體質較差,不能過早洗澡時,可以先用溫水擦浴:
1.先用毛巾沾溼後擰乾,然後輕輕擦拭全身,重點注意腋窩、肘窩、大腿根部等。
2.一般在中午擦拭身體一次即可,如果室溫較高且新媽媽出汗量較大,可以早、中、晚各擦拭一次。
3.擦拭時要注意保暖,避免受涼。
那麼,怎麼洗澡?
建議淋浴。
首先,坐月子期間(產後6周內),不適合盆浴,也不適合去公共浴池汗蒸,以免髒水進入陰道引起感染。
另外,淋浴時,新媽媽要注意以下幾點:
1.不要空腹,防止低血糖引起暈厥
2.不能太久,建議每次5~10分鐘即可
3.控制水溫,淋浴水溫在36℃~40℃之間
4.保持室溫,室內溫度以24℃~26℃為宜
5.洗澡後,立即擦乾,避免著涼。
洗頭時的注意事項與洗澡類似,保證室溫水溫,洗後立即吹乾,避免著涼。
真的要捂月子嗎?
確實,新媽媽產後身體虛弱、抵抗力下降,身體調節能力較差,因此保暖很重要。過去取暖條件有限,產婦很容易著涼,所以過去才要捂月子,產婦穿蓋都比較嚴密厚實。但是現在我們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在能夠保證室內溫度較為舒適的情況下,就能避免著涼。
因此,新媽媽坐月子時切勿盲目穿蓋過厚,過度保暖。特別是在夏季,要穿適合室溫的月子服,並適當開空調或使用風扇,使室溫保持在26℃左右,避免室溫過高,否則可能會導致「產褥熱」,引發產後感染等問題。
另外,如果天氣炎熱,月子期間要注意通風換氣,保持空氣流通。
你確定,能用空調、能開窗通風?
能,但要用得正確。
老一輩人覺得坐月子要保暖、不能吹空調、不能開窗,無非是擔心新媽媽著涼受風。其實,只要方法得當就能避免「月子病」。
月子期間使用空調、風扇,要注意以下幾點:
1.使用時間不要太久,並定時開窗換氣,開窗時媽媽和寶寶可以先轉移到另一個房間;
2.無論是新媽媽還是小寶寶,都不要直吹空調或風扇,可以在空調出風口加裝擋板;
3.室內溫度可設置為24~26℃。在夏天,使用空調時,溫度設定不要忽高忽低,到了26℃就關上,覺得熱了出汗了又打開,反而更容易受風著涼,因為你和新生寶寶會無法適應這樣的溫度驟然變化;
4.注意清潔、保溼,至少每半個月清潔一次空調濾網,並注意將室內溼度保持在50%左右為最佳。
所以說,坐月子,既不能捂,也不能不洗澡,否則的話,不僅影響身體恢復,還影響個人心情。雖然我們理解老輩人為我們好的心情,但是也要講究科學地坐月子。
新媽媽身體舒適了,才能心情舒暢,才有益於母乳餵養,媽媽好了,寶寶才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