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第一條DRT數字軌道電車在上海臨港開通

2021-01-07 界面新聞

記者 方卓然

2021年1月1日上午,由上海臨港交通有限公司承建的臨港新片區中運量T1線在新片區滴水湖站正式測試發車,這也是國內第一條數字軌道膠輪(DRT)制式電車。

臨港新片區中運量T1示範線全長21.7公裡,2021年1月1日將實現滴水湖站至水華路折返站8.2公裡測試通車(暫不載客),2021年6月份將完成全線通車。

隨著中運量的開通運營,T1列車將串聯起主城區、大學城、國際物流園區、蘆潮港社區、產業區及泥城社區,實現各功能組團之間快捷出行、高效通勤,直達車最快運營時間可控制在37分鐘內。

中國中車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常委、副總裁馬雲雙介紹道,臨港新片區中運量T1示範線採用新一代清潔能源軌道電車,車身長度30米,車輛最高運營速度達70km/h,三編組單列車最大載客可達302人。

該車是中車南京浦鎮車輛廠依託前期成熟的車輛技術平臺,自主研製的世界首列數字軌道膠輪電車。同時,列車採用了上海電氣集團的電磁導向虛擬軌道技術,使車輛定位更精準、實現車輛的橫向和縱向控制。

「中運量T1示範線具有使用成本低、續航裡程長、編組形式靈活、智能化程度高等優點。」上海臨港經濟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翁愷寧指出,T1單位公裡建設總投入僅為有軌電車的二分之一左右。

T1示範線離不開新片區的「臨港速度」,翁愷寧透露,項目自2020年8月18日開工建設以來,僅用四個多月的時間,就完成專家評審、規劃批覆、項目建設等一系列工作,實現正式通車,既體現出數字軌道電車的快速建設優勢,更彰顯了常態化的「臨港速度」。

相關焦點

  • 中運量、高續航、低地板,國內首條DRT數字軌道電車來了!就在
    今天上午,臨港新片區中運量T1線在滴水湖站正式發車試運行,這是國內第一條DRT數字軌道電車。新型軌道交通系統什麼是DRT數字軌道電車?它的特別之處又在哪裡?一起來了解一下~中運量T1示範線採用國內第一條3節編組數字軌道膠輪(DRT)電車,利用地埋無源磁釘形成數位化軌道,具有傳統有軌系統中的鋼軌導向功能和信號系統功能,實現列車自動導向和精確控制。數位化軌道——安全可靠路面延線鋪設磁釘,形成數位化軌道,列車底部安裝磁傳感器,可使列車實時定位,實現沿軌道線高速行駛。
  • 全國首條數字軌道電車線年內開工,途經臨港主城區、高校片區等
    今年4月發布的《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交通提升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提到,新片區內將建設6條中運量公交線路,總長115公裡。記者日前從臨港交通公司了解到,連接臨港主城區與產業區的T1線已進入車輛外觀設計方案票選階段,將採用DRT(Digital-rail Rapid Transit)數字軌道捷運系統,於年內開工。據介紹,新片區的T1線將成為全國第一條DRT數字軌道電車線。它具備傳統有軌電車運量大、舒適性強、準點率高的優點,又不用大費周章在地面鋪設軌道,也不用在空中架設滑觸線。
  • 數字軌道電車將亮相臨港 對接軌交16號線,全長21.75公裡
    今年4月發布的《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交通提升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提到,新片區內將建設6條中運量公交線路,總長115公裡。記者日前從臨港交通公司了解到,連接臨港主城區與產業區的T1線已進入車輛外觀設計方案票選階段,將採用DRT(Digital-rail Rapid Transit)數字軌道捷運系統,於年內開工。 據介紹,新片區的T1線將成為全國第一條DRT數字軌道電車線。
  • 世界首列數字軌道膠輪電車亮相浦東,將投入中運量試運營!
    今天,在上海國際會議中心門前,一輛長30.5米、3輛編組的車輛吸引了眾多人的目光。這輛車外表上看有點類似超長版的公交車,但卻前後各有一個駕駛室,左右兩側各有三扇門。據悉,這是世界首列數字軌道膠輪電車(DRT)列車,目前已開工的臨港新片區中運量T1示範線就將選用此車型。
  • 全球首輛數軌膠輪電車亮相上海,將加入臨港中運量試運營
    9月2日,在上海國際會議中心門口,全球首列數軌列車亮相。目前已開工的臨港新片區中運量T1示範線就將選用此車型。9月2日,在上海國際會議中心正在門口,全球首列數軌列車將亮相。本文圖片由上海國際展覽中心有限公司提供當天,由上海申通地鐵集團有限公司、上海國展展覽中心有限公司主辦的年度活動——「2020第十五屆上海國際軌道交通展覽會(Rail+Metro China 2020)」開幕。澎湃新聞記者從上海國展展覽中心有限公司獲悉,這列由中車浦鎮公司研製的數字軌道膠輪電車,是在傳統低地板有軌電車基礎上重新改進設計的。
  • 上海臨港:規劃建設軌道交通兩港快線,2020年通車兩條智軌
    據最新消息,上海臨港新片區交通提升三年行動計劃提出,近三年結合地區經濟發展形勢和要求,臨港新片區將加強與鐵路等部門聯繫,進一步研究明確軌道交通網絡和對外幹道交通規劃,深化軌道制式比選,加快啟動建設。到2025年,基本形成 「1+2+2+2」運輸體系建設,即:1條軌道(兩港快線),2個樞紐(浦東樞紐、臨港樞紐),2條鐵路(滬通鐵路二期、浦東鐵路複線及電氣化改造),2條高快速路(S3、兩港快速路)在臨港新片區範圍內,實現1小時通達重要對外交通樞紐,大大增強與上海市區以及長三角區域的聯繫。
  • 上海電車的類型學分析
    提議提出後,遭到了上海自來水公司的反對。他們認為,若按提議中的路線鋪設電車軌道,會讓埋在該路段地下的自來水管道承受壓力而造成損壞,而且軌道通電也會腐蝕水管。於是,開通電車的計劃不得不暫時擱下來。但隨著上海城市面積的擴大,人口的增長,發展交通越發成為當局必須面對的難題。於是,在1898 年3 月,公共租界工部局和法租界公董局合組電車設計委員會,規劃了三條線路,並開始招標,選擇電車的建設運營公司。
  • 臨港新片區中運量公交網啟動建設 首條線路今年底初步建成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臨港新片區中運量公交網啟動建設,首條線路今年底初步建成8月18日,上海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中運量T1示範線滴水湖站正式開工,標誌著臨港地區公共運輸骨幹網絡中運量公交網正式啟動建設,
  • 臨港新片區中運量T1線滴水湖站配套工程「工可」獲批
    臨港中運量T1線始發站滴水湖站配套工程迎來進展。2020年7月21日,臨港新片區管委會官方批覆:《臨港新片區中運量T1線項目配套工程(滴水湖站)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代項目建議書)》。工可獲批,意味著T1線開工已經具備條件!滴水湖站是臨港中運量T1線的始發站,位於雲鵑路(臨港大道南路-臨港大道北路)道路內。
  • 有軌電車為何提速回歸京城?西郊線年底前開通多條線路正在規劃
    公交集團工作人員今天向北京晚報記者證實,目前第一條正式線路西郊線已開始分段試車,運營的準備正在有條不紊地推進著,該線路預計年底前開通。這並不是有軌電車首度在北京應用,除去奧運會後前門大街開通景觀性的有軌電車,歷史上,1924年至1966年,北京便曾有多條線路在運營。不過,隨著有軌電車缺點逐漸暴露,比如噪音大、佔道寬、影響對舊城區的改造,最終被無軌電車、燃油汽車淘汰。
  • 重慶市璧山雲巴開通,獨立軌道非本質差別,未必強於標準有軌電車
    2020年6月,重慶市璧山雲巴已經開通,這是一個有獨立軌道的線路,也得到了比較好評。很多人將常常將雲巴、鋼軌列車的有軌電車做出比較,而且往往得出一個錯誤的結論:雲巴的效率比較高。事實上,獨立軌道並非本質差別,雲巴的運行效率未必強於標準有軌電車,尤其在標準軌道方面,雲巴的劣勢其實也是比較明顯的。下面是重慶市璧山雲巴的列車行駛在軌道上面。下面是重慶市璧山雲巴車廂裡面的乘客。下面照片是重慶市璧山雲巴的開通儀式。
  • 上海電氣 IERT 智能電子軌道交通系統正式發布
    上海電氣敏銳地嗅到了這一新興技術,2013年起,便與美國 TTT公司、上海城市交通設計院有限公司組建聯合團隊,針對國內常用車型、混行路權、客流變化特徵、智能調度系統、信號控制系統進行了聯合開發,形成了一整套技術研究、項目設計、建設與運營的解決方案,該項目於 2016年在上海電氣臨港基地開工建設,終在 2017年 12月,完成竣工驗收。
  • 11月上海國際軌道交通展首次聚焦長三角軌道交通一體化發展
    上海2019年7月17日 /美通社/ -- 2019年11月12日,貫徹長三角一體化國家戰略,首個聚焦「長三角軌道交通一體化」的主題論壇將在滬召開,同期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舉行由上海申通地鐵集團有限公司聯合上海國展展覽中心有限公司主辦的「第十四屆上海國際軌道交通展覽會 (Rail+Metro China 2019) 」。
  • 北京第一條磁浮S1線就要開通了~
    北京軌道交通又傳來最新進展「昨日,S1線石門營車輛段出入段線至石龍路站第一階段熱滑試驗完成,標誌著本市第一條中低速磁懸浮軌道線開通進入倒計時,年內將載客試運營。」磁懸浮列車(資料圖)熱滑試驗是指在線路送電的情況下,依靠電客列車運行,檢測車輛供電、信號等設備系統的試驗方式。
  • 2014年中國有軌電車在建項目一覽
    ,虹橋商務區和迪士尼等內部線路、徐匯區濱江綠帶、臨港新城、虹口區四川北路、黃浦區人民路及外灘等線路也曾對有軌電車進行研究。最新進展目前,上海松江區現代有軌電車項目正式獲批,T1線和T2線兩條線路於2014年10月開工,預計2017年正式開通。除了已經獲批的松江項目,上海嘉定等郊區也在籌劃建設有軌電車項目。
  • 廣州黃埔區規劃12條有軌電車線路
    新快報記者昨日獲悉,廣州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日前掛出有軌電車2號線整備車間基地(一期工程)的招標公告。招標文件透露,廣州市黃埔區正積極推進區域內12條、全長達209公裡的有軌電車線路建設,打造黃埔區有軌電車交通線網,並披露了12條有軌線路的規划走向。根據設計,黃埔遠期推薦線網方案由12條線路加1條支線組成。
  • 上海軌道交通16號線臨港大道站客流分析:海昌海洋公園的影響有限
    2018年11月,上海海昌海洋公園正式營業,上海軌道交通16號線的臨港大道站也改成了大站停靠站。調整實施之後,相關部門也給出了上海軌道交通16號線臨港大道站的客流變化,總體看來臨港大道站的客流受上海海昌海洋公園的影響有限,同時受到臨港大學城的影響。下面是上海軌道交通16號線的臨港大道站的地圖。
  • 上海松江有軌電車2號線乘車指南(購票+時刻表)
    松江有軌電車試行無人售檢票模式,全線配備自動售票機、自動檢票機,功能與地鐵的自動售票機和閘機是一樣的,自動售票機上張貼有購票指引,如需諮詢,可撥打松江有軌電車服務熱線021-37869988。  有軌電車每個站點均設有自動售票機,開通初期支持現金(1元硬幣、5元紙幣、10元紙幣)購票,上海交通卡(實體卡及手機交通卡)購票。
  • 貴陽有軌電車?到底是個啥?
    部分媒體和網絡雖然也稱之為「有軌電車」,但此種電車的採用的鋼輪鋼軌只起導向的作用,實際承擔行駛和承重的作用的為橡膠輪胎,與傳統意義上的有軌電車有本質區別。2009年,上海浦東新區張江地區也開通了使用此種膠輪導向電車,上海成為中國大陸第二個使用膠輪導向電車的城市。
  • 廣州第二條有軌電車7月開通,票價已經公布,平均750米一個車站
    根據最新的消息,今年7月份,黃埔有軌電車1號線,將開通示範段的運營,票價也已經公布,全程統一價格2元,跟普通的公交車是一樣的,額外還可以有優惠措施,需要等待以後的公布。黃埔有軌電車1號線,起點是蘿崗的香雪,這裡可以換成廣州地鐵6號線,終點位於永和新豐,途徑市民廣場、長嶺居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