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女王的聖誕演講,還是《神探夏洛克》中福爾摩斯的精彩推理,「英國口音」向來被打上優雅、高貴的標籤。甚至有人正是抱著對英倫腔的執念,選擇到英國求學。
然而,當他們真正踏上這片土地時,才發現所謂的「英倫腔」也有「買家秀」和「賣家秀」的區別。在有著50多種不同口音的大不列顛,並非所有方言都能稱得上優雅高貴。實際上,有些方言古怪難懂,連英國人自己聽了都會撓頭。
英國都有什麼口音?
嚴格地說,想要統計英國口音數量幾乎不可能。一方面,各地口音或多或少有差異,另外,口音不斷變化,「消亡」和「興起」在時刻發生。但有些人仍然嘗試去做總結。
英國男孩模仿24種英語口音語言學習網站LingoHut曾做過一次統計,在全世界範圍內,大約有160種英語口語。粗略估計,目前英國國內就有50多種。其中,英格蘭是口音聚集地,這裡的人們說著29種「英語方言」。
大多人心中的「英倫腔」,實際是一種被稱為「Received Pronunciation」(後簡稱RP)的「標準英式發音」,英國女王用的就是這種,該口音也被稱作「女王音」。作為全英官方媒體,BBC的播音員們也持「RP」發音。
即使在倫敦城中,你也可能聽到完全不同的口音。比如,Cockney是東倫敦地區的代表。該口音的重要特點是吞音,當地人大喊「get out!」(出去)時,往往會把兩個t的音「吃掉」。電影《王牌特工》中的男主Eggsy,就是這種口音的代言人。
英國口音地圖
其他英格蘭地區常見的口音,包括東北部的geordie,西南部帶有鄉村特色的country English,和東南部乍聽上去和美式口音十分接近的Estuary等等。
威爾斯口音曾被票選為最難理解的英音之一,常常讓人驚呼奇葩。除了發音不同外,威爾斯口音(Welsh English)還保留了很多凱爾特語族的單詞。比如,你不會從他們口中聽到「Little」這個詞,因為被「bach」替代了。此外,威爾斯南北部的方言差異很大,南威爾斯人說話像在唱rap,連飾演過殺人狂漢尼拔的Anthony Hopkins也變得有點「藝術細菌」。
蘇格蘭口音則更為繁瑣和複雜,相隔不到百裡的人,彼此也無法互相理解。電影《猜火車》裡的各個角色就演繹了不同蘇格蘭口音。當蘇格蘭人嘴裡說著「巴德」時,很難辨認出他們在說「bad」。
另外,有很多英格蘭人表示,聽北愛爾蘭人說話簡直是「噩夢」!2015年,一個北愛學生接受採訪的視頻令網友們感到迷惑:「他真的在說英語嗎?」
受愛爾蘭語和蘇格蘭語共同影響,北愛爾蘭最具代表性的口音是「Ulster English」,除了一些愛爾蘭語詞彙外,Ulster English最容易辨認的特徵是每句話的結尾都會語調上揚,聽上去充滿疑惑。
這些口音讓英國人都頭疼
很多留學生到英國後,才發現什麼叫「理想和現實的差距」:這聽起來四不像的語言,真是《新概念英語》上字正腔圓的英音嗎?事實上,口音不僅困擾著非英語母語者,英國本地居民也常常為「方言」感到困惑。伯明罕和蘇格蘭口音就是兩種典型。
調查顯示Brummie是英國人認為「最沒有吸引力」的口音
被稱作「Brummie」的口音主要流行於英格蘭伯明罕地區,2015年一項調查顯示,這種口音是全英居民認為「最沒有吸引力」的方言,也被視為最難模仿的口音之一。英國其他地區的人戲稱:「如果你要說伯明罕口音的英語,還不如乾脆閉嘴不要說話!」
Brummie最常見的例子是對媽媽一詞「mum」的發音,伯明罕人會使用「mom」, 而其他元音在Brummie中也有不同的發音方式。英國編劇史蒂芬·奈特(Steven Knight)認為,Brummie口音聽起來語速極快,且顯得說話人很強硬。
而在發音外,Brummie口音中還包含著很多伯明罕等英格蘭中部地區獨特的詞彙和語法。比如在伯明罕,碳酸飲料被稱為「pop」,食物被稱作「snap」,而當朋友分別時,伯明罕年輕人們會大喊:「Ta-ra a bit!」(拜拜一會見!)
說Brummie的伯明罕小哥接受採訪因此,當你再看到伯明罕人在社交網絡上聊天時,別再好奇他們說的是不是英語了,他們只是在使用自己引以為傲的「Brummie English」!
來猜猜下面這句Brummie是什麼意思:
How’s ya bum fa spots?
(你最近過得怎麼樣,老朋友?)
蘇格蘭口音就不太相同,該地區每個城市都有方言。其口音主要受到日耳曼語族的蘇格蘭語影響。大多城市信息指引中,會使用英語和蘇格蘭語雙語標識。
蘇格蘭城市Aberdeen火車站的雙語站牌
和Brummie一樣,蘇格蘭英語經常名列「最有地方特色的英語口音」之首。與大部分英音不同,該口音極大程度地保留了捲舌音,說話時顯得「大舌頭」。它還有許多獨特詞彙,在景點中最常見的是城堡「fort」和湖「loch」,被傳有水怪出沒的著名蘇格蘭湖泊尼斯湖就寫作「Loch Ness」。
因為奇特的發音,蘇格蘭方言常被貼上「最難聽懂的口音」。家在美國田納西州的Staci,已在蘇格蘭城市斯特靈生活了兩年,但她表示,直至今日也無法get到這裡的語言:「我有時會想,她們真的在說英語嗎?」
電影《猜火車》中主角蘇格蘭口音位於蘇格蘭首府的愛丁堡大學(University of Edinburgh)的一項調查顯示,口音是學校學生遭遇「文化衝擊」(culture shock)的主要原因。一名亞裔留學生稱,自己曾上過一節格拉斯哥(蘇格蘭城市)教授的講座,整場50分鐘中,她都在疑惑自己是不是走錯教室,上了一節法語課。
如果你有意前往蘇格蘭,也不要輕易地被這種「神奇」口音「勸退」。來自智利的一名學生表示,蘇格蘭人深知自己的口音極難理解,所以如果他們會很樂意耐心重複給傾聽者。這也是蘇格蘭英語常被評為「最浪漫語言」的原因之一。
眾多口音從何而來?
起源和變化,是導致口音不斷增加的兩大因素。
地理隔離是導致口音多樣化的推手,中國方言便是如此。不同英音的形成也是一樣。
電影《真愛至上》中英國小夥的口音備受喜愛
早期,由於交通工具和媒介匱乏,不同口音的人很難聚在一起交流,口音變化很少。而歷史上不斷發生入侵、移民和社會交流,口音變得融合。
在英國電影《真愛至上》中,一個英國小夥子就憑藉自己「性感」的英國口音,吸引美國美女。但實際上,早在17世紀,英美口音不存在差別。直到第一批「移民者」從英倫群島漂洋過海到達美洲,美國口音才開始初現雛形。
口音與社會地位
口音與社會地位關係密切。以Brummie為例,它之所以常常被認為「難聽」、「不受歡迎」,和歷史上英國人對中部地區的刻板印象相關。認為Brummie「不具吸引力」的大多是英國本地人,他們對伯明罕地區的印象停留在「工人階級匯聚的工業城市」。相反,外國人卻常常認為伯明罕口音「輕快且悠揚」。
職場中的英語口音歧視
伯明罕地區喜劇演員Jasper Carrott就曾針對這一現象感慨:「我們已經遭受這種歧視和侮辱很久了!伯明罕口音事實上是這個城市經濟和創新發展的重要代表和原因之一。」
既然有對「低級」口音的不屑,也存在對「高級」口音的追求,倫敦cockney口音和「女王音」RP就是後者。有句俗語是「You are what you speak」(你所說的語言決定了你的定位),英國很多頂級公司或高級職位在招聘員工時,還會考慮口音因素,更不用提BBC了。
英國ITV調查顯示,25%的受訪者曾因為口音被歧視過。在「優雅高貴」的英音下,如何破除先入為主的口音刻板印象,無疑還是英國亟待解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