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村民有實實在在的幸福感 - 山西新聞網

2020-12-12 山西新聞網

蜿蜒的柏油路、漫山的小油松,愜意的文化長廊,潔淨有序的房屋……走進沁水縣十裡鄉十裡村,文明山村氣息映入眼帘。這一切的變化都得益於該村第一書記張海潮,兩年時間,他帶領村民走出一條脫貧增收的致富路。

十裡村地下無資源,地上無企業,村民大都以種植玉米為主,是一個典型的純農業村,全村240戶675口人,就有24戶45人為建檔立卡貧困戶。

2018年2月,44歲的張海潮被縣委組織部派往十裡村,開始了他第一書記的徵程。「第一書記至少要把握兩個方面,一是要把握本村的實際情況,做到心中有數;二是要明確群眾真實需求,這樣做工作才能有的放矢,目標明確。」張海潮說。

上任之初,張海潮首先從抓基層黨建,建一流村級隊伍入手。他和村兩委班子成員深入交流座談,了解黨員代表的思想動態和實際需求。同時,帶領兩委班子成員及村民代表到武鄉縣參觀學習如何電商微經營,到八路軍紀念館接受黨性再教育。通過一系列活動,進一步拓寬了十裡村黨員幹部增收致富的發展意識,營造爭創一流、勇於創新的發展氛圍。

要致富,就要有產業支撐。十裡村適合發展什麼產業?怎樣發展產業?成了張海潮的一塊心病。通過與兩委班子成員多次外出調研、開會討論、徵求村民意見,張海潮最終制定了黑山羊養殖項目。

太行黑山羊是十裡鄉獨特的品種,採用半圈半放模式,肉質細嫩,味道鮮美,被譽為人間「肉食珍品」。項目確立後,他想到村監委主任李文軍擔任產業帶頭人,因為李文軍有多年放養經驗,在當地具有很大名氣。成功對接後,張海潮又聯繫縣鄉農業、畜牧等部門,定規劃、跑項目、選場址,並為李文軍申請到5萬元產業扶貧資金。經過張海潮和兩委班子成員的多方努力,2018年秋天,養殖場順利建起來了。

「張書記幾次三番動員我做產業帶頭人,有他在,我就有底氣,不怕幹不好。」李文軍深有感觸地說。隨後,為打通了銷售渠道,張海潮又積極聯繫,通過多方考察,最後選定了一家私人羊肉館老闆呂萬選作為養殖場的銷售方。

呂萬選在晉城市區開了三家羊肉館,每年需要大量的羊肉,原先他都是從市場上批發現成的羊肉,隨著生意不斷擴大,他決定自己開養殖場。得到這個信息後,張海潮多次溝通,說服他到十裡村來搞養殖。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呂萬選被張海潮的誠心所打動,決定依託十裡鄉優越的養殖條件,發展規模養殖。「僅此一個項目就能夠帶動一二十戶村民就業增收。」李文軍說。

「在農村開展工作,就要堅持群眾路線,它是我們戰勝一切困難的法寶。」張海潮說。面對村內24戶45人建檔立卡貧困戶、20多戶60歲以上年老體弱多病農戶的實際村情,他和兩委班子成員、駐村幫扶工作隊員一道,頂嚴寒、冒酷暑,翻山越嶺、進莊入戶走訪慰問,送溫暖、送政策、送項目,幫助解決實際問題。為方便貧困群眾的生產生活,他把自己的電話號碼貼在了貧困戶家門口,並告知他們,如果有任何困難,都可直接打他電話。

村民王志林患有脈管炎,不能幹重活,也沒有什麼經濟來源,生活比較拮据。了解他的情況後,張海潮積極聯繫縣、鄉民政部門,為王志林爭取到2000元的臨時救助資金,幫他暫時度過了難關。「張書記是我們村民的貼心人,他不僅幫助困難群眾解決實際問題,還幫村裡安路燈、修道路、整治環境……」王志林感慨地說,兩年來,他為貧困戶解決大大小小實際問題不下50件。

如今,在十裡村,建起了村級文化場所和垃圾池,改造了自然莊的飲水工程,粉刷了村民房屋,清理了河道垃圾,安裝上了太陽能路燈、周邊山上新栽植了翠綠的油松……一個環境優美、村民幸福和諧的小山村躍然紙上。

「我在農村長大,對農村有著深厚感情。」張海潮說,下一步,我將千方百計引項目、上產業,全力以赴整治村容村貌,讓老百姓有實實在在的幸福感、獲得感。

本報記者 姬麗娜

(責編:陰小斌、郗濤)

相關焦點

  • 關於盜竊罪的一些認識誤區 看看檢察官怎麼說_社會新聞_山西新聞網...
    兩次入戶盜竊了不足150元的財物,男子將被從重處罰 關於盜竊罪的一些認識誤區 看看檢察官怎麼說 時間:2018年11月24日 06:22 來源:山西新聞網--山西晚報
  • 浮山響水河鎮:探索基層治理新模式 打贏三零創建主動戰 - 山西新聞網
    浮山響水河鎮:探索基層治理新模式 打贏三零創建主動戰 時間: 2020年12月09日09:41  來源:山西農民報
  • 金溝河鎮三道灣村環境整治提升村民幸福感
    5月13日,沙灣縣金溝河鎮三道灣村村民尼加提•買買提笑著說。  尼加提•買買提家住三道灣村,以前家裡四周的鄰居都是養殖戶,那味道可想而知。就因為這個原因,跑線路車的尼加提常常不願意回家吃飯。  經過村裡的環境衛生整治,要求各家各戶要及時清理圈舍,這下解了尼加提的煩惱。尼加提說:「這下環境衛生好了,路過也不用捂著鼻子了,我也願意往家裡跑了。」
  • 烏魯木齊市米東區修惠民路提升村民生活幸福感
    原標題:烏魯木齊市米東區修惠民路提升村民生活幸福感亞心網訊(通訊員舒燕 李佳欣)最近,米東區長山子鎮高家湖村70歲村民冶生保總愛起個大早,到門口的馬路上去散步,他逢人就說:「以前走這段路,坑坑窪窪的,湯土大的很,快把人淹掉了。現在路修好了,走起來又乾淨又平整,每天在這路上走走我心裡特別高興!」
  • 做好鄉村發展「大文章」增強村民幸福感
    該村黨總支部、村委會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為出發點,紮實推進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不斷增強村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今年以來,福新村開展了美意田園和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村民房前屋後的衛生都打掃得乾乾淨淨。如今,村內道路乾淨、綠化設施好,村內處處是美景。
  • 山西小夥天津開青旅 靜心傾聽旅行故事_獨家報導_山西新聞網...
    天津IrisNest愛巢國際青年旅舍不是掛星酒店,沒有總統套房,是山西小夥兒秦慧斌和陝西帥哥房林合夥在天津開的青旅,只為那些聽著流浪歌曲,放蕩不羈行走在路上的人們,能一起窩在沙發上,聊聊關於旅行的故事。
  • 山西館迎來亞美尼亞朋友薩爾基相(圖)_獨家新聞_山西新聞網 - 主流...
    山西新聞網4月30日上海訊(記者 劉昱)今天下午,亞美尼亞總統謝爾日·薩爾基相應山西省參與2010年上海世博會組委會邀請,在亞美尼亞外長、經濟部長、能源與自然資源部長、駐華大使等陪同下參觀了山西館。據悉,謝爾日·薩爾基相是首位參觀山西館的外國元首。
  • 湘下禮村:新農村建設成效顯著 村民幸福感飆升
    湘下禮村:新農村建設成效顯著 村民幸福感飆升 2019-09-18 17: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讓體育提升村民幸福感 | 「體育進文化禮堂」活動走進百官街道南一...
    上百位村民從四周趕來參加南一村趣味運動會,共享上虞「體育進文化禮堂」的福利。「這個活動很有意義,大家都非常樂意參加。」剛帶孩子參加了兩人三足比賽的村民葉女士雖然只獲得了三等獎,卻依然滿臉笑意,和孩子親密得手牽手,幸福感滿滿。
  • 張家界市永定區茅巖河鎮:土地「增減掛鈎」350畝 提升村民幸福感
    (資料圖)始終把「讓群眾得利」放在首位增減掛鈎項目本身就是一項扶貧的民生項目,其出發點和落腳點就是讓群眾得利,「補房子、能務工、可耕種」,讓老百姓實實在在得到好處。「房子快垮了,現在拆除村裡還有補償,村民也支持。」茅巖河鎮大米界村支書覃永成說。
  • 鄉親們淚別因公殉職的第一書記郭建平 - 山西新聞網
    8月2日,山西晉城市陵川縣附城鎮臺北村第一書記兼駐村工作隊長郭建平在村裡開展工作時,突發疾病不幸殉職,年僅51歲。   老百姓無法忘記他,「真誠」「善良」「實幹」是大家對他的評價,村裡新栽的連翹和白皮松,新建的光伏電站,新修的廣場和舞臺等,都傾注了郭建平的汗水,都讓老百姓深深地回憶著他。他用生命詮釋了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譜寫出一曲新時代的扶貧壯歌。
  • 綿竹:玫瑰谷裡聞花香 九龍山莊玩漂流_網媒聚焦_山西新聞網 - 主流...
    山西新聞網5月16日訊(記者 李晉芳)5月16日一大早,全國網媒記者來到聞名遐邇的綿竹市進行採風。   綿竹是德陽市市屬縣級市,地處四川盆地西北部,成都平原北緣,距成都60公裡,德陽33公裡,綿陽51公裡,位於成都一小時經濟圈內,幅員面積1245平方公裡,下轄20鎮1鄉,總人口51萬。是全國著名的年畫之鄉、名酒之鄉、生態旅遊之鄉,四川省歷史文化名城。
  • 山西省經貿學校學生受青睞_資訊速覽_山西新聞網 - 主流媒體 山西...
    山西新聞網訊 目前正值職業教育活動周期間。記者5月10日了解到,圍繞「職教改革四十年,產教融合育工匠」這一主題,山西省經貿學校開放校園,並舉辦了豐富多採的學生專業技能展示活動。   山西省經貿學校是一所國家級重點中專學校,也是中國烹飪協會指定的山西惟一的「註冊中國烹飪(餐飲服務)大師、名師山西培訓基地」,餐飲、電子商務、會計等均為該校特色專業。
  • 山西民間藏龍臥虎 手工藝人折服觀眾(圖)_走進農博會_山西新聞網...
    讓人不得不感嘆:咱們山西民間真是藏龍臥虎!  「據我所知,咱們山西包括我在內,如今只有六個人會這門藝術,而且年齡都不小了。如果不注意保護,這門手藝就要失傳了,但現在年輕人願意學這門手藝的少,年齡大的人學這又有點兒晚了。」董金龍希望通過農博會,對捏麵人藝術的保護起到積極作用。
  • 周家莊村上新百餘套休閒座椅,村民休憩再添好去處!
    近日 周家莊村多個小區 上新了百餘套休閒座椅 不僅讓村民有了休憩之處 嶄新的座椅 也成了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 山西朔州:特色彩椒種植唱響「農民致富歌」
    為了全面客觀反映我省脫貧攻堅工作中取得的階段性成就,總結經驗,戮力前行,黃河新聞網特別策劃了《小康路上》系列專題報導,圍繞山西省脫貧攻堅舉措成效、先進人物、典型事跡、優勢產業項目、基層扶貧幹部等內容進行採訪,真實書寫「脫真貧、真脫貧、不返貧」的山西答卷。
  • 一句誓言 一生作答 - 山西新聞網
    也許在我們看來這是一道無需選擇的選擇題,她有一萬個理由去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可當年的現實是,劉桂珍是周邊五個村唯一的村醫,沒有她,村民們有個頭疼腦熱,就得背著病人走一個半小時山路去鄉衛生所看病。  「你不幹誰幹?」想起父親那句話,腳下的車子越蹬越沒勁兒。心神不定的劉桂珍撞了人,也因此耽誤了考試時間,可就在那一刻,她卻突然釋懷了:「嗨,命中注定我就應該守著他們一輩子吧!」
  • 任職3年 駐村第一書記辦了61件實事_社會新聞_山西新聞網 - 主流...
    「我拿著自己設計的四塊服務指示牌到村供銷社掛牌子的時候,幾個村民圍過來就把牌子撕爛了。有村民說城裡來的官兒能辦成啥事,說完上來幾個人把我給轟出了村。」滿腔熱情換來一盆冷水,蜜罐裡長大的馮毅第一次流下了委屈的淚水,帶著沉重的心情回到太原,在大家的鼓勵下,馮毅重燃扶貧信心。當晚他連夜驅車返回了河曲。
  • 「群眾幸福感」蘊存於每一件小事中
    (2月24日《湖南日報》)   農村道路寬敞了,村民飲水安全了,群眾看病方便了,住房條件變好了……一個個帶有溫度的數據,一件件直達民心的實事,一樁樁發生在群眾身邊的變化。過去一年,16個重點民生實事項目讓基層百姓收穫到了實實在在的幸福。   幸福是什麼?可宏大可具體。既可能是物質層面,也可是精神層面。關於幸福,每個人的感受不一,觀點各異。
  • 普寧市池尾貴政山村致力建設美麗鄉村 增強村民幸福感
    完善基礎設施 打造民心工程行走在貴政山村九家口片至老寨後平整的水泥路上,村民紀大媽開心地說: 「村裡這幾年變化很大!以前這段路是泥土路,一到下雨天道路就泥濘難走,垃圾也隨處可見。近兩年村裡加強基礎建設和整治環境,使這段路實現水泥化,村民們現在出行方便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