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類孩子在幼兒園很難融入集體,即便老師喜歡,也容易被同學孤立

2020-09-28 三個麻麻

孩子邁入幼兒園,也就意味著獨立社交的正式開始,這是孩子社會化的裡程碑

孩子在幼兒園裡過得開不開心,是否受小朋友歡迎,也往往是很多家長十分關心的問題。

一項研究按幼兒園的「社交地位」將孩子分成了五種類型:即受歡迎的孩子、一般的孩子、被拒絕的孩子、矛盾的孩子和被忽視的孩子。

那麼,你知道你家孩子屬於哪種類型嗎?

資深幼師:五類孩子,很難融入集體

兒子的幼兒園老師,是一位有著20年教學經驗的老教師,她說,小朋友很難在一個集體裡保持太長的時間,在幼兒園裡,今天和他做朋友,明天和另一個孩子做朋友,都是很正常的現象。

但是有五類孩子很難和別人玩到一起去,需要老師和家長格外操心。

第一類:性格內向的孩子

性格比較安靜孤僻的孩子,往往不爭不搶,也不會主動向小夥伴表現自己、釋放善意;當其他小朋友都在愉快玩耍的這時候,他往往只想自己待著。

第二類:愛炫耀的孩子

這類孩子,往往自帶優越感,總覺得其他小朋友的東西都不如自己的好,總是有意無意地炫耀爸爸媽媽給自己買的東西,甚至對其他小朋友加以嘲笑。

這樣的孩子,自然也很難處得好。

第三類:「輸不起」的孩子

這類孩子,在家裡集千寵於一身,養成了霸道、強勢的性格。一旦到了幼兒園裡,也非得事事爭第一,不拿第一就不高興,不肯輕易讓著其他小朋友。

這樣的性格,在集體中很不討喜。

第四類:不愛分享的孩子

別人的東西想佔為己有,自己的東西連碰都不讓別人碰,表現出來就是「有些小氣」。

要知道,孩子的社交都是從「以物換物」開始的,所以這樣的孩子,自然也不受歡迎。

第五類:粘老師的孩子

兒子的班裡就有一位老師的「跟屁蟲」,老師走哪跟到哪,根本不願意和小朋友一起玩,這樣的孩子,又怎麼能交到好朋友呢?

三個方法,讓孩子在幼兒園裡更受歡迎

那麼,了解了五類「不是特別受歡迎」的孩子,我們應該如何幫助孩子在幼兒園變得更受歡迎呢

首先,提升生活自理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應該根據不同年齡讓孩子掌握不同的生活技能,多給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機會,

我們會發現,在幼兒園裡可以自己吃飯、自己上廁所、自己洗手、自己穿衣服、自己穿鞋、自己午睡、自己整理玩具的孩子,對幼兒園生活的適應能力,普遍要比什麼都不會的孩子要快,融入集體也能比一般孩子更快一些。

第二,鼓勵孩子幫助小朋友。

如果因為性格問題不知道如何「破冰」,那麼,主動給有需要的小朋友提供幫助是建立友誼的最簡便的方法。

曾經聽過一個故事,一位內向的小女孩剛開始上幼兒園,很長時間都沒有存在感。

天氣漸漸變涼,好多小朋友都掛起了鼻涕,她的媽媽在她兜裡放了一包紙巾,並且告訴她,如果碰到有小朋友流鼻涕了,記得給他們遞上一張紙巾。

小女孩照做,因為一張小小紙巾帶來的善意,她在班裡越來越受歡迎。

第三,巧用繪本故事,幫助孩子學會管理情緒、養成好性格。

霸道自私的孩子很難交到朋友,同理,富有同理心、性格好的孩子走到哪裡都會受到歡迎。

俗話說,「3歲看大,7歲看老」,3-6歲是孩子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也是性格形成的關鍵時期。

推薦一套豆瓣評分9.4分、源自法國、專為3-6歲兒童準備的優秀心理學繪本——《小兔湯姆》系列,它可以幫助孩子全面認知自我,並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

這套繪本曾經一度風靡全世界,被翻譯成中、韓、英、日、希臘、西班牙等多種語言,暢銷31年,熱銷2000萬冊。

故事的主人公小兔湯姆是一隻性格平和的小兔子,他來自一個幸福的家庭,他擁有兔子的耳朵,還有人類小朋友的身體。但是,隨著湯姆的逐漸長大,他的煩惱也越來越多啦!

在故事中,他經歷了搬家、媽媽生二胎、上幼兒園、被懲罰、尿床、親人離世、分房睡覺、商場走丟、好朋友的爸爸媽媽離婚等許許多多的成長的煩惱與快樂。

每一個小冊子就是一個關於他成長的小故事,有快樂、有悲傷、有恐懼、有惴惴不安……你看,是不是像極了小朋友的日常生活呢?

而伴隨著每一個故事的結束,也就意味著小兔湯姆又長大了一點點

注重寫實——讓爸爸媽媽更「懂」孩子

第一人稱的視角,裡面大量心理活動的描寫,很好地拿捏了學齡前兒童的心理,讓爸爸媽媽讀完可以恍然大悟:

「哦,原來孩子是這樣想的啊!」

而小兔湯姆的爸爸媽媽教科書般的處理矛盾的經驗,更是給爸爸媽媽們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解決方案。

比如,小兔湯姆在幼兒園裡破壞了別人的玩具並受到了老師的懲罰:

  • 爸爸先是肯定了:挨罰不好玩,但是老師做得對,因為你違反了幼兒園的規則。
  • 接著爸爸又用馬路上的車做比喻:汽車必守交通規則,否則就會收到罰單。
  • 最後,爸爸又以自己小時候的犯錯誤的親身經歷,緩解了小兔湯姆的不愉快情緒。

我們的家庭教育不就是需要這樣的「剛柔並濟」,才能不失去威嚴,又能讓孩子乖乖聽話嗎?

注重教化——讓孩子知道「怎麼辦」

簡單的故事,生動的情節,幽默風趣的語言……在我的周圍,就有不少《小兔湯姆》迷。因為小兔湯姆故事,就像是他們自己的故事,小兔湯姆,就像是他們的一位好朋友

比如,《湯姆上幼兒園》還原了剛上幼兒園時的緊張不安、和父母分離的焦慮,甚至還想到了裝病這一招。

《湯姆挨罰》這一冊你可以看到,有時候孩子有情緒,不願意上幼兒園,心情不美麗的起因僅僅是因為「找不到心愛的紅色汽車」這樣一件小事而已;但是我們需要懂得,就算有情緒,我們也不能搞破壞。

《湯姆尿床了》講訴的是小兔湯姆尿了床以後的羞愧與不知所措,到最後徹底告別尿床;

《湯姆的小妹妹》正式開啟了二胎的雞飛狗跳又快樂的日常:當二胎來臨大寶的心情由一開始的期待到失落、失望,到最終真心接納新的家庭成員;

由於《小兔湯姆》充分投射了現實生活,所以孩子的閱讀的過程中,很容易就形成了共鳴,有了參照。

這樣的一套《小兔湯姆》,自引入中國以來就好評不斷,當之無愧地成為了一度火爆的人氣明星

今天我要推薦的是《小兔湯姆》的旅行版,也是最精華的26個故事。小開本設計,可以很方便地放進包裡,隨地隨地陪伴孩子。

小兔湯姆旅行版

每一冊書讀下來大約需要10分鐘左右,你還可以根據孩子的自身情況去做拓展:或改編、或加入更多豐富的元素。

全套共26冊,也就是26個成長故事;自帶一個環保「小書架」,方便讓孩子養成收納的好習慣。

價格很美麗,平均下來每冊只要2塊多一點,如果喜歡的,可以戳下方連結把「這位好朋友」帶回家。

相關焦點

  • 有這4種表現的孩子,在幼兒園中「不合群」,很難融入集體
    文 | 青青的育兒秘笈(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相信每位父母都希望孩子合群,能融入某個集體中。但對於有些孩子來說,一些不以為意的表現就成了他融入集體的阻礙,影響他在幼兒園中交朋友。
  • 孩子人緣差,在學校被孤立怎麼辦?家長做到5點孩子輕鬆融入集體
    不少家長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孩子放學回家了這些話:「我們班的同學總是說我壞話,我不喜歡上學。」,「班裡的同學都不喜歡我,沒人跟我玩!」,「我覺得跟把爸爸媽媽玩就好了,不喜歡跟同學玩,不想上學。」為了避免孩子遭到同學排斥,家長們可以通過這些方面,幫助孩子融入集體。
  • 在幼兒園被孤立屬於校園欺凌,注意孩子出現這5個問題,易受欺負
    其實,校園裡像這種一位同學聯合其他同學共同孤立、排擠另外一位同學的案例非常多,就算是在幼兒園,這種情況也有出現。可可今年五歲了,下個月開學就要進入幼兒園大班了。可越臨近開學,可可媽媽就越擔心,擔心在新的學期裡孩子還會被其他同學孤立,她怕這樣下去會對可可身心造成傷害,所以可可媽媽在猶豫是要堅持一年到孩子幼兒園畢業還是選擇換幼兒園。更讓可可媽不理解的是,可可平常活潑可愛,很喜歡和人說話,於是可可媽向老師詢問,老師給出的答案是可可太以自我為中心,不懂得合作。
  • 孩子為什麼不合群?教父母這5個方法,讓孩子輕鬆融入集體生活
    朋友家的孩子今年三歲半了,是個乖巧可愛的小女孩,性子安穩沉靜,話不多,卻很討人喜歡。然而在孩子上了兩個月幼兒園後,突然聽到老師反應說這孩子不太合群,總是喜歡一個人呆著,不喜歡和小朋友一起玩,也不願意參與到幼兒園組織的活動中。
  • 上學後容易被「孤立」的孩子,跟家庭條件無關,4類性格需注意
    不要看幼兒園和小學時孩子們年齡小,在他們的心裡已經分得清其他人的性格,有選擇性的交友。家長會發現班級裡總是有被孤立的孩子,如果這件事情發生在自己孩子身上,我們心裡會比較難受。每個孩子在家長的心裡都有優點,可是為什麼到了集體生活中會被孤立呢?看看孩子是否有以下4種性格。
  • 孩子幼兒園被孤立,只因老師要求訂牛奶,寶媽卻選擇自己買
    當孩子開始第一次的集體生活,也就是開始上幼兒園之後,當家長的都會擔心孩子是否能夠適應幼兒園的集體生活,更會擔心孩子會受到欺負。 而現實中也確實存在著家長與幼兒園老師之間發生衝突的現象,原因無非是家長覺得孩子在幼兒園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
  • 「我的孩子被孤立了」,幼兒園老師提供這3個方法讓孩子交到朋友
    在和孩子們一起工作的時候,經常接收到來自家長的求助:「老師,我感覺我的孩子被孤立了,怎麼辦?」「老師,為什麼我的孩子回家都不說他在幼兒園裡最喜歡的朋友是誰,他是不是沒有朋友?」孩子被孤立,最難受的是家長,家長會擔心孩子在幼兒園沒有朋友,不進行社交,沒有人玩耍,孤單、委屈甚至害怕上幼兒園。還有的小朋友在社交的時候,總是受到「壓迫」,不怎麼怎麼樣,我就不跟你玩了,總是為了有朋友而選擇「屈服」。害怕被孤立,害怕不被接受,害怕失去朋友這類的感覺和擔憂,容易讓孩子們變得從眾。
  • 幼兒園老師:入園後有這四種表現的孩子就是不合群,很難融入集體
    那就是期待孩子在幼兒園能受歡迎,被老師喜歡,並交到好朋友,進而喜歡上幼兒園這個大集體。無論是哪種情況,其實都是孩子「不合群」的表現。和幼兒園老師聊天的過程中,提到了以下四種孩子不合群的表現。孩子出現內向,性格孤僻的情況,建議家長反思一下家庭育兒模式,是否有不合理的地方。比如,對孩子的管教過於嚴格;很少允許孩子自主社交;父母和孩子的溝通交流較少等情況。性格內向的孩子,他自己不願意和別人溝通交流,融入集體,甚至還會拒絕別人提供的好意和邀請。
  • 孩子很難融入集體?家長正確引導,才能幫助孩子提升社交能力
    文/小熊育兒日記對帶孩子交朋友這件事,有一些家長會感到非常的為難,雖然現在很多家長都鼓勵孩子交朋友,但是奈何一些小朋友的性格膽小,永遠沒有辦法融入集體,這也讓一些家長為孩子感到擔憂。袁女士最近總是能接到老師打來的電話,而每一次老師和自己溝通的問題都是孩子在學校當中無法融入集體。
  • 女兒背名牌書包上學被孤立,寶媽氣急討公道,老師:同學差距太大
    但現實中就有一些在學校各方面表現都很好,卻被同學孤立的孩子,家長難免會為孩子「討公道」,背後的原因常常出乎眾人意料!還有家長聊孩子時聊到的請了什麼知名小提琴老師,去哪兒打高爾夫等等都很容易被認為是炫富行為。
  • 女兒背名牌書包上學被孤立,寶媽氣急討公道,老師:同學差距太大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家長送娃上學,最希望的就是孩子能開開心心並能學得知識,最怕的也是孩子被孤立。但現實中就有一些在學校各方面表現都很好,卻被同學孤立的孩子,家長難免會為孩子「討公道」,背後的原因常常出乎眾人意料!
  • 兒子在幼兒園被孤立,家長找老師理論,老師:都是你們家長的錯
    幼兒園老師每天都會在家長群裡發一些關於孩子日常的小視頻,僅能讓家長了解孩子在幼兒園的日常,讓還能家長放心,不過,梧桐的媽媽卻在視頻中發現了一點問題。不管是吃飯,還是在做遊戲,梧桐總是自己一個人,身邊其它小朋友都三兩結伴,仿佛好像在刻意的孤立自己女兒一樣。
  • 兒子在幼兒園被孤立,家長找老師理論,老師:都是你們家長的錯
    但是孩子上幼兒園是無法避免的,而父母需要做的是,如何幫助孩子快速的融入到幼兒園的生活中去。幼兒園老師每天都會在家長群裡發一些關於孩子日常的小視頻,僅能讓家長了解孩子在幼兒園的日常,讓還能家長放心,不過,梧桐的媽媽卻在視頻中發現了一點問題。不管是吃飯,還是在做遊戲,梧桐總是自己一個人,身邊其它小朋友都三兩結伴,仿佛好像在刻意的孤立自己女兒一樣。
  • 5歲女孩每日精心打扮上幼兒園,卻遭同學孤立,老師:我也不敢碰
    導讀:5歲女孩每日精心打扮上幼兒園,卻遭同學孤立,老師:我也不敢碰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5歲女孩每日精心打扮上幼兒園,卻遭同學孤立,老師:我也不敢碰!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幼兒園老師坦言:這2種性格的孩子最容易被同學排擠,家長要注意
    孩子在逐漸成長之後,必然要開啟人生的新旅途,比如首先就是要進入到幼兒園中。很多的家長也會擔心孩子在進入到幼兒園之後,會不會無法融入到生活中,會不會被其他的同學所排擠。被排擠的孩子其實這類現象在生活中出現機率比較高,幼兒園老師坦言,有這兩種性格的孩子往往最容易被同學排擠
  • 4歲女孩每日「盛裝」上幼兒園,遭同學孤立,老師:我都不敢碰
    4歲女孩每日「盛裝」上幼兒園,遭同學孤立,老師:我都不敢碰吳女士是一位美術老師,有很多藝術細胞、活得還精緻,她對於「美麗」有一種常人沒有的執著,「女人就應該好看!」問她發生了什麼,女兒又不說,問急了還掉眼淚,她擔心出問題,連忙聯繫幼兒園老師,經過一番溝通,方才知道自己的行為給孩子造成多大的傷害。
  • 這4種類型的孩子,孩子在幼兒園裡不合群,難融入集體生活
    ,每次回家都會給兒子鵬鵬買他喜歡的小汽車小飛機,鵬鵬喜歡把爸爸買的玩具帶到幼兒園去玩。老師誇他真的是個懂事的好孩子,愛分享,願意拿自己的玩具到幼兒園。久而久之,幼兒園的小朋友都不願意和鵬鵬玩,甚至後來鵬鵬主動把自己的玩具給小朋友玩,都沒有人接受。像鵬鵬這樣的孩子在現實生活中應該存在不少,到底什麼樣的孩子,在幼兒園老師很喜歡,但可能被其他孩子孤立呢?
  • 女兒裙子被扯壞,家長照原價索賠後,孩子卻被幼兒園同學孤立
    但即便如此,小女孩也不可能被班級的其他小朋友孤立啊!3、4歲的小朋友與成人不一樣,他們都是活在當下的,只記得這一刻自己想做什麼,而不會記仇。這就是為什麼有的孩子前一刻剛打了一架,像仇人一樣,後一刻卻又迅速和好如初,就像什麼事都沒發生一樣。
  • 上幼兒園易被孤立的幾類孩子,後一種受了欺負,父母可能還沒發現
    通過攝像機記錄發現有一個叫許家潤的小男孩性格有些內向、慢熱,在社交中很難掌握主動權,而且在幼兒園裡總是顯得與其他孩子不合群,也不知道該如何與其他小朋友相處。相信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家娃能在幼兒園裡合群,而通過幼兒園攝像頭下,發現在有幾類孩子更容易被孤立。
  • 孩子上幼兒園被「孤立」,家長教會這4招,孩子不受同學排擠
    莉莉早上帶著自家寶寶上幼兒園,因為對寶寶而言這是他第一次「步入社會」,早上一家人歡歡喜喜將寶寶送到學校,誰知放學接寶寶的時候,寶寶一把抱住莉莉,臉上掛滿了淚痕,嘴裡嘟囔著不想去學校了,一詢問才知道寶寶被別的小朋友孤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