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生命以另一種形式延續 康橋街道4位居民集體籤訂遺體捐贈志願書

2021-01-14 浙江在線

2021-01-10 16:32 |拱墅區融媒體中心

「雖然不知生命之旅何時結束,但當那一刻來臨之時,我可留下鮮花一簇,那是身體綻放的玫瑰,那是獻出的珍貴禮物。」這是寫在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卡背後的一段話。在中國人的傳統觀念中,生老病死的話題總是沉重的。而在杭州康橋街道康樂社區康曉人家小區,有四位居民,主動選擇成為人體器官捐獻志願者。近日,康樂社區為他們舉辦了遺體捐獻志願書集體籤訂儀式,表彰他們的無私奉獻。

幾位居民當中,最早自發籤訂遺體捐獻志願書的是嚴麟蓀老人,今年73歲。早在2015年,心臟和肺功能衰竭的他,在第一次收到醫院病危通知書後,就默默下定了決心——死後要捐出遺體。嚴師傅不僅捐出遺體,還籤訂了眼角膜和器官捐贈志願書。人至暮年,不諱言生死已屬難得,像嚴師傅這樣豁達的更是少見。

20多年前,嚴師傅曾有兒有女,也曾擁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但因為一次過錯,從此妻離子散,走上了另一條人生軌道。「過去的事情怪我自己,現在知道他們都過得不錯,我已經很滿足了。選擇捐出遺體,也是為了不給子女們添麻煩。」往事難回首,現在的嚴師傅雖有病在身,高齡獨居,但他仍努力過好自己的生活。來到嚴師傅的家,面積不大的一室一廳小居室內,桌椅書籍擺放井然有序,簡單的綠植增添了屋裡的生氣。嚴師傅講話略帶氣急,但條理清晰。從他的講話中,記者感受到,也許生活曾使他絕望,但現在的他,更多的是對生活的知足和感恩。「政府給我房子住,還有很多人都在關心我,我覺得自己已經很幸福了。我現在每天要吸4個小時的氧,一年裡半年都住在醫院,我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捐出遺體,是我最後能報答社會的。」

社會各方面的幫扶,如涓滴細流匯成海,這一切讓嚴師傅感懷在心。其中有來自物業保安的,在小區門口看到他進出走路很吃力,不等他刷門禁卡,就主動幫他打開門;有來自物業保潔員的,在他住院回家前,提前幫他搞好衛生;也有來自鄰裡的,在他病痛求救第一時間伸出援手;還有來自社區工作人員的,不但幫他申請重病補助、臨時救助、低保等各項補貼,還在他病重之時,及時籌集醫藥費用,聯繫家人、區紅十字會……嚴師傅曾犯過錯,也付出了代價。但當他淪為社會邊緣群體時,社會並沒有拋棄他,相反,給了他關愛與溫暖,讓這位曾經陷入絕望的老人,重新感受到了世間的溫情。

受到嚴師傅的感染,在康曉人家小區,還有徐虹、王愛明、姜櫻3位居民也於此次籤訂了捐贈志願書。雖然她們各自患有重疾,但都有一個共同點——樂觀面對生活。「我們都是平凡的人,社會給予我們點點滴滴的關愛,我們也希望以這樣的形式回報社會,讓生命以更有意義的方式延續。」徐虹說。

籤訂完成後,區紅十字會鄭重接過志願書。「志願者們克服了自身的恐懼,獲得了家人的理解,用自己的軀體架起了拯救他人生命的橋梁,無言地為社會作出最後的奉獻,使人敬佩。」社區書記沈宇芬動容地說道。康橋街道社會事務科副主任壽哲斌也表示,這是街道第一次集體志願捐獻行為,志願者的奉獻精神值得肯定,在以後的生活中,他們也將給予志願者們更多的關愛和幫助。

(原標題《「捐」出自己 讓生命以另一種形式延續 康橋街道4位居民集體籤訂遺體捐贈志願書》,記者 葉露,通訊員 劉璟璐)

1610267556000

相關焦點

  • 生命在奉獻中延續!德州樂陵15歲少年捐獻遺體
    姐姐周真真和周揚含淚替周巖坤籤下遺體(角膜)捐獻志願書。陰沉的天空也被這一幕感動地滴下了絲絲細雨。山東省紅十字會、樂陵市紅十字會、樂陵市人民醫院工作人員以及周巖坤的親人好友30多人,集體向周巖坤的遺體三鞠躬,為周巖坤送行。他的遺體被山東大學齊魯醫院接收,用於醫學教學研究事業。
  • 「為了讓更多的人看到光明」 勉縣22名醫務人員集體籤訂眼角膜捐獻書
    近日,勉縣醫院22名醫護人員集體籤訂了眼角膜捐獻志願書(《志願捐獻遺體(角膜)登記表》),他們自願在自己去世後,將眼角膜捐獻給需要的人。在現場,志願者們的誓言字字鏗鏘,籤下捐獻志願書的他們沒有太多猶豫和顧慮。「我願意成為一名眼組織捐獻志願者,弘揚人道、彰顯博愛、崇高奉獻,踐行志願精神,傳播捐獻理念,履行生命之約,傳遞人間大愛。」
  • 28到29116,生命在延續
    原標題:28到29116,生命在延續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謝志娟  2015年,甘肅省登記無償捐獻遺體器官的志願者人數是28
  • 入黨申請書、給武漢患者的家書、遺體捐獻志願書……安順援鄂醫護...
    在這支隊伍裡有這樣一位90後小護士金章燄,2月4日作為貴州第二批援鄂醫療隊員前往武漢之後,她用自己專業的醫護技能和視病患為家人的愛心溫暖著自己照顧的幾十位病人。一個多月過去了,她和病人之間血濃於水的同胞之情令人動容。
  • 讓生命以另一種方式延續 樂陵15歲少年捐獻遺體
    」12月9日,因患白血病離世的樂陵15歲少年周巖坤遺體告別儀式在樂陵市人民醫院的太平間舉行。現場,姐姐周真真和周楊含淚替周巖坤籤下遺體(角膜)捐獻志願書。他的遺體被山東大學齊魯醫院接收,用於醫學教學研究事業。「有太多人幫助過巖坤,希望通過捐獻遺體,讓巖坤以另一種方式延續生命,這也算他對社會的一種回報吧!」
  • 祭拜了老友 她立馬籤了人體器官捐獻志願書……
    默哀、祈福、獻花……4月1日,為了疫情防控,位於璧山西郊福壽園的重慶人體器官捐獻紀念園內,進行了一場簡樸的緬懷紀念儀式,這是重慶市紅十字會2020年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日特別公祭活動,表達人們追思、感恩和敬意。
  • 讓生命再度綻放,北京遺體捐獻發展歷程
    最後的死去和最初的誕生一樣,都是人生必然;最後的晚霞和最初的晨曦一樣,都是光照人間——這兩句詩一樣的哲言,曾懸掛在首都醫科大學遺體捐獻接受站的中廳。每年清明節前後,接受站都會迎來一波遺體捐獻高峰。斯人已逝,生命卻以另外一種方式延續。
  • 70多年前的遺囑:捐獻先驅激勵後人讓生命在奉獻中延續
    70多年前的遺囑:捐獻先驅激勵後人讓生命在奉獻中延續 2019-04孫國根 攝   中新網上海4月3日電 (孫國根陳靜)1948年5月29日的《申報》顯要位置上,一篇題為「徐益勤思想開明,將來願把屍體贈供解剖教材」的新聞,報導了時年36歲的徐益勤在隨身帶著的一張足球票上立下遺囑,願去世後將遺體捐獻給醫學院,供教學實驗之用。這一報導曾轟動上海,被譽為「社會開風氣之先」之舉。
  • 山東15歲少年白血病離世,無償捐獻遺體
    他去世後, 家人按其心願將遺體無償捐贈, 用於醫學教學研究, 「這樣孩子也算對社會、國家有所回報」12月8日晚,德州市樂陵市的15歲少年周巖坤因患白血病不幸去世,根據他生前的願望,家人對他的遺體進行了無償捐獻,少年的生命以另一種方式得以延續。
  • 結婚紀念日前一天 宣城一夫妻籤下遺體捐獻志願書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樊澤民和方禮芹夫妻倆在結婚紀念日的前一天籤下了遺體及器官捐獻志願書。雖然多年前就曾有過這樣的想法,但讓他們下定決心的,是樊澤民的幫扶對象唐人柏老人。72歲的唐人柏為捐獻器官,勸了家人多年終於獲得同意,今年正式籤下了捐獻志願書。
  • 陽光小夥兒籤下遺體器官捐獻志願書
    近日,一名陽光帥氣的小夥兒來到保康縣紅十字會辦公室,向工作人員詢問道:「我想籤器官捐獻志願書,該怎麼辦理?」通過交談得知,小夥兒是一名公務員,工作之餘愛好戶外運動,特別喜歡登山、旅遊,去過國內許多地方,也曾經遭遇過危險,幸運的是化險為夷。
  • 讓生命延續下去 來聽聽揚州這些人的大愛故事
    蔡錦芬劉彩紅昨天是「中國器官捐獻日」,這個日子的意義在於「讓生命延續下去」。近年來,揚州出現了多位遺體捐獻者。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讓我們一起聽聽他們的大愛故事。十年前,蔡錦芬連續生了4場大病,讓她深切感受到健康對一個人來說是多麼重要。而她在臨床工作中親眼看到了許許多多的生離死別,在感慨生命脆弱的同時,也對生命的意義和價值有了更深刻的思考。於是,蔡錦芬心中暗下決定,活著盡一份醫護工作者的職責,盡心護理每一位患者,「走後」用自己的器官救更多的人。為了能成為志願者,蔡錦芬近兩年一直在堅持鍛鍊身體、調整飲食結構。
  • 冰城遺體捐獻者:拿什麼向你致敬
    生活報4月19日訊14年來,冰城235位捐獻志願者實現了遺體(眼角膜)捐獻,共有6623人籤下了「捐獻志願書工作人員呼籲:這座城市應該為他們樹一座刻滿名字的紀念碑供遺體捐獻者家屬憑弔,讓市民接受生命教育  「最後的死亡和最初的誕生一樣,都是人生必然;最後的晚霞和最初的晨曦一樣,都是光照人間。」
  • 拱墅區康橋街道舉辦2020「美麗康橋」主題報告會 觀成實驗學校小學...
    中國教育在線浙江站訊(記者 陳鎧奕)2020年1月15日下午,杭州市拱墅區康橋街道舉辦「讓百姓滿意」—2020「美麗康橋」主題報告會。觀成實驗學校小學部螞蟻中隊麥尖小隊主動請纓,為這場報告會擔任公益小使者。
  • 這是一支一個人的籃球隊,卻是七個人生命的延續
    •雲上緬懷 致敬無私的遺體和人體器官捐獻者 然而有那麼一群人,即便生命的長燈永久熄滅,卻能化作一股希望之風,將愛與奉獻帶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他們就是——遺體和人體器官捐獻者。
  • 探杭州生命禮敬園:致敬「無言良師」 生命在愛中延續
    他們是遺體捐獻者,被醫學生尊稱為「無言良師」。集體安葬儀式。 錢晨菲 攝黃絲帶代表祈福,風鈴與鮮花寄託哀思。6日,浙江省紅十字會在杭州錢江陵園舉辦生命禮敬園開園活動,為10名人體器官(遺體、組織)捐獻者舉行集體安葬儀式。
  • 《修復生命》:延續生命的最好方式
    《修復生命》:延續生命的最好方式從古至今,人們都在研究如何超越生命的長度,永遠地留在世界上。古時候的皇帝想盡一切辦法找人研製長生不老的藥丸,現在仍然有高科技在研究如何永生。我也很好奇,人類到底能不能戰勝死亡呢?
  • 18歲白血病男孩籤遺體捐贈協議 醫護人員送上「成人禮」
    18歲白血病男孩籤遺體捐贈協議 醫護人員送上「成人禮」 2019-01-21 15:25:16來源:武漢晚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無語良師,死亡不是結束 而是生命的延續
    12月6日上午,浙江省紅十字會在杭州錢江陵園舉辦了「生命接力 榮耀回家」暨生命禮敬園開園活動,為10名人體器官(遺體、組織)捐獻者舉辦了集體安葬儀式,讓這些大愛的平民英雄「榮耀回家」。浙江大學醫學院20多名師生代表穿著白大褂站在紀念碑前,向他們的「大體老師」默哀致敬。「等我百年之後,我的名字還會在你的旁邊。」
  • 疫情期間捐出200多噸消毒液 志願者登記捐獻遺體器官
    本報訊 (記者陳靈 黃耿煌 通訊員周培煌)12月21日,南安市紅十字文化宣傳志願服務隊志願者陳龍強,在南安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的幫助下了卻了一樁心願:登記捐獻遺體和器官。當看到電腦屏幕上顯示自己成為第1944812名志願登記者時,他長舒一口氣說:「多年前我就有登記捐獻遺體、器官的想法,卻不知如何辦理登記手續。今年關注了『南安紅十字』微信公眾號,了解到紅十字會的『三獻』工作和捐獻流程。這次我籤訂了遺體、器官捐獻協議,希望未來有機會挽救更多人的生命,這是我最開心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