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知故問 | 盲盒經濟為什麼會火,盲盒市場有多大?

2020-12-20 前瞻網

炒房、炒股、炒幣、炒鞋之後,終於,前瞻經濟學人APP再一次追趕上Z時代的最新消費動態,解讀一波Z世代當前熱衷的「盲盒經濟」。

何為「盲盒」?就是買的時候不知道是什麼,只能買完拆開後才能「一睹芳容」的盒子。盲盒中的物品多是玩具,偶爾會有其他品類。

圖為:泡泡瑪特天貓旗艦店盲盒展示 圖片來源:旗艦店截圖

乍一看,盲盒似乎是違背了商業經濟中的公平交易原則,但而今,盲盒經濟發展迅猛。根據閒魚官方數據,過去一年中,有30萬盲盒玩家在閒魚上進行交易,最受追捧的盲盒價格狂漲39倍。

而作為盲盒廠家,國內盲盒產業最大「推手」之一泡泡瑪特(POPMART)的業績更是一路飄紅--- 2018年上半年營收同比增長155.98%,淨利潤同比增長140倍。並且,泡泡瑪特已於今年4月宣布從新三板摘牌,傳聞或將謀求海外上市。

如同前瞻經濟學人APP在上一篇文章《明知故問 | 炒房、炒股、炒幣之後,為什麼「炒鞋」火了起來?》中所提到的,炒鞋在買方、賣方以及平臺方的多方攪局下,形成了一類熱門經濟現象,如今的「盲盒經濟」,已然也值得解讀與探討。

因此,本期前瞻經濟學人APP重點關注:盲盒經濟為什麼會火?盲盒市場究竟有多大?

市場需求 --- 與盲盒消費同頻的Z世代

前瞻經濟學人APP認為,任何一類經濟現象的突然興起,其根本前提都是潛藏已久的市場需求。

盲盒的出現,很容易就讓人想到80後、90後小時候經歷過的吃乾脆麵收集水滸卡,也會讓人想到歷史更久遠的日本扭蛋機,玩家花錢獲得扭蛋,而扭蛋中裝著的玩具樣式也需要打開後才能知道。

盲盒在操作邏輯上與集卡和扭蛋機並無區別,只是它的受眾,已經變成了基數大、消費能力強的Z世代。

Z世代是指1995-2009年出生的這一批人(巴克萊銀行定義)。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的數據整合,Z世代是盲盒產品消費的主力軍。

Z世代的消費呈現出三大特徵:

消費聯網化。據CBNData數據統計,中國當前Z世代人口總數約為1.49億人,其中約64%每天使用電商平臺,10%每天都網購下單。聯網消費的好處在於,小眾的消費行為很容易就能通過社群分享,擴大為群體消費。

圖為:Z世代人口數量及消費習慣情況(單位:億人,%)

資料來源:CBNData 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消費升級化,Z世代消費能賺敢花。根據Kantar數據,2018年Z世代每月可支配收入高達3501元,遠高於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52元。並且預計到2020年,Z世代將佔據整體消費力的40%。這就意味著,對於潮鞋、盲盒這類新事物,Z世代更敢於去消費。

為興趣消費,Z世代相比於其他年齡群體更願意為興趣買單。根據AdMaster發布的數據顯示,ACG文化已經成為中國Z世代年輕人最普遍的興趣愛好。截至2018年底,中國泛二次元市場人群數量已經增至3.46億人左右,連續兩年同比增長超過10%。

圖為:2016-2018年中國泛二次元人群規模(單位:億人,%)

資料來源:AdMaster 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相對應的,在天貓發布的《95後玩家剁手力榜單》中,潮玩手辦的燒錢指數位列第一,成為95後年輕人中熱度最高也最燒錢的愛好。而作為泛二次元經濟代表性衍生品、手辦的同類產品,盲盒自然能受到年輕人的喜愛。

圖為:95後最燒錢五大愛好 資料來源:天貓 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正是因為Z世代消費聯網化、消費升級化以及為興趣消費的特徵,讓本質上更多屬於二次元、娛樂消費的盲盒經濟有了牢固的市場基礎。

數據顯示,僅在天貓就有近20萬消費者每年花費2萬餘元收集盲盒,其中購買力最強的消費者一年購買盲盒甚至耗資百萬。

上癮經濟 --- 盲盒消費的專屬魔力

在盲盒消費中,有一個專屬詞彙叫做「端箱」,是指購買者不再一個一個盒子購買,而是直接整箱整箱買,只為湊齊一整套的玩偶。

以當前盲盒界最受歡迎的MOLLY系列盲盒為例,其通常有12個常規造型,加上1個隱藏款造型,隱藏款抽中的概率約為1/144。

很多玩家為了抽到隱藏款,只好買一個拆一個,不行再買;而更高階的玩家,則會一次性花費幾千元,成箱往家搬,確保100%買到。

圖為:MOLLY系列一般含12個常規款和1個隱藏款並配有限量款

圖片來源:泡泡瑪特官網

可見,對於部分人群來說,盲盒消費已經不是正常的興趣消費了,其更偏向於一種「上癮經濟」。

這種「上癮經濟」究竟是如何產生的?前瞻經濟學人APP聯合前瞻產業研究院研究認為,根源在於盲盒消費的營銷機制緊緊抓住了用戶的消費心理。

其一,不確定的刺激加強重複決策

盲盒消費的最大特點就是未知,在購買、拆箱之前,盲盒消費都會給消費者巨大的遐想空間,是抽中的驚喜,還是沒有抽中的沮喪,對於消費者來說都是獨特的體驗。

當拆箱後,不確定性的不悅轉化為確定結果帶來的滿足感時,消費者心裡感覺便會變好,甚至比直接給他結果更加好。《消費者研究雜誌》曾發布的一項研究發現,不確定的獎勵在實驗室和真實環境下都能持續激勵消費者。

隱藏款放大驚喜營銷。商家在每個系列產品中一般都會設置「隱藏款」,外界事前不知道造型,堪稱盲盒加強版,且隱藏款出現的概率不盡相同,比如上述MOLLY系列盲盒的隱藏款抽中概率僅為1/144,一旦抽中,對於消費者的刺激無疑是巨大的。

限定款強化飢餓營銷。限定款一般是節日、城市、主題特定,或是與其他品牌的合作款,泡泡瑪特曾推出MOLLY與杭州、青島的城市限定款,還有聖誕節、情人節等節日限定款,數量極少。這種營銷行為除加重盲盒愛好者好奇心之外,同時也吸引了許多非盲盒愛好者抱著投機的心態加入其中。

其二,單價低、種類多激發用戶收藏欲望

人類似乎天生喜愛收集,這是因為收藏不僅能夠為消費者提供一種成事圓滿的「安全感」,更能夠通過分享、對比,獲得成就感。

具體到盲盒上,收集成本更低。一般來說,盲盒單價並不高,多在30-70元之間,都買一個甚至「端箱」,對於Z世代來說,壓力都不大。而且低價的好處是,盲盒系列往往新品不斷,一個系列中又有十幾個款式,每個款式中的人設動作、表情、服裝等細節都有所變動,消費者集齊一個系列,馬上又能開啟另一個系列,產品復購率因此大大提升,而消費者在不斷購買、收集的過程中也能獲得極大的滿足感。

其三,盲盒衍生出的社交功能

由於盲盒購買具有強烈的不確定性,獲得限量款、隱藏款的概率較低,這類消費很容易產生社區分享行為。例如在閒魚上,已經有30多個與盲盒相關的魚塘;而在抖音、B站等平臺上,盲盒拆箱視頻也能吸引眾多點擊。

除此之外,部分盲盒愛好者還會發布經驗貼,交流如何根據盲盒重量、尺寸、搖晃手感等因素判斷盲盒中潮玩手辦的造型。

這類衍生出來社交行為,無疑強化了盲盒消費所能帶給消費者的滿足感,也在很大程度上能夠幫助商家把握目標消費群體的動態,對下一步營銷、產品規劃作出改進。

當然,盲盒消費市場上也有類似於「炒鞋」中存在的黃牛現象,以收集珍藏款來套取高價,如閒魚上最受追捧的盲盒 --- 潘神天使洛麗,其價格就狂漲39倍,這類投機行為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盲盒消費的熱潮。

以上,前瞻經濟學人APP認為,盲盒經濟的火爆,基礎是Z世代消費的崛起,而盲盒的營銷模式所形成的「上癮機制」,又能夠反向促進Z世代的持續高頻消費。

前瞻經濟學人APP一路跟進了炒幣,也解讀了炒鞋,而今解讀盲盒,在新消費行為應接不暇的當下,盲盒經濟究竟是走向成熟,還是曇花一現,這是解讀其為何火爆之後,更有意義的探索。

分析盲盒經濟,就必須解構其產業鏈,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對盲盒經濟的分析整理,認為當前盲盒產業鏈條十分豐富且在行業發展過程中不斷細化和延伸。

分析認為,盲盒產業鏈以IP為核心,涉及從上遊藝術設計到中遊零售業與策展業、下遊二手交易等多個行業。

圖為:盲盒產業鏈情況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上遊:IP打造

盲盒本質上屬於潮流玩具行列,其產業鏈的上遊主要圍繞IP打造。而援引國泰君安證券研究團隊對於天貓盲盒銷售額佔比分析顯示,具有IP加持的盲盒受歡迎度更高,上遊IP價值顯著。

以國內最大的潮流玩具運營商、也是當前盲盒市場最受關注的廠商泡泡瑪特為例,其在多年的經營中已經籤約積累了多個國內外一線潮流玩具品牌。

2016年,泡泡瑪特與香港設計師Kenny達成合作,籤約了第一個IP「MOLLY」 --- 金髮碧眼嘟嘟嘴的小姑娘,而今,MOLLY已經成為盲盒屆的標杆。

圖為:泡泡瑪特的MOLLY系列是盲盒潮玩界的標杆 圖片來源:popmart.com

而在盲盒市場進一步壯大的同時,泡泡瑪特也先後與陸續Fluffy House、Labubu、妹頭、Satyr Rroy、PUCKY等眾多國內外知名IP達成了全面戰略合作。

根據國泰君安證券研究團隊的研究成果,在合作達成後,泡泡瑪特將一手包辦後續所有的3D設計、供應鏈管理、生產和包裝,最終產品進入泡泡瑪特的直營店銷售。而每籤約一個IP,泡泡瑪特就會為它制定一個三年規劃,讓每個IP的價值都能得到發揮。

而國內盲盒行業的另一大巨頭 --- IP小站,則通過開放策略,目前已與孩之寶、迪士尼、北京樂自天成、影舟子等三十多家中外IP供應商達成合作,引進IP衍生品達800多種,已推出了《王者榮耀》《星際爭霸》《阿狸》《汪汪隊》《超級飛俠》等熱門盲盒。

作為文化產業的分支,上遊企業對於IP 的重視,有利於企業自身構築強大的行業壁壘,也能正向促進盲盒行業實現產品的快速迭代,保持消費者的新鮮感。

中遊:智能零售完美推動

盲盒行業的中遊是智能零售。前瞻經濟學人APP認為,近些年各項技術的突破,讓智能零售得以真正落地,在上遊廠家的努力下,盲盒產業中遊銷售環節也有諸多創新。

線上,盲盒商家發力淘寶、天貓等電商平臺銷售。

根據國泰君安證券研究團隊的數據,2018年雙11當天,泡泡瑪特天貓店賣出了超過2700萬元的盲盒,銷售額超過迪士尼、萬代等傳統玩具公司。

而在不久前,泡泡瑪特首次參加天貓超級品牌日活動,獨家發售超過40餘款人氣潮玩。其中包括備受關注的米奇米妮MOLLY限定公仔、MOLLY開心火車大派對系列等。

圖為:泡泡碼特正式上線天貓品牌日 圖片來源:淘寶App截圖

此外,泡泡瑪特還自己搭建了潮流玩具社區電商平臺葩趣APP。

圖為:泡泡瑪特打造的潮流玩具社區葩趣APP 圖片來源:葩趣App

在葩趣平臺上,粉絲們可以加入自己喜歡的潮玩IP圈子,與志同道合的網友進行交流與分享,並且還可以在平臺上的「娃市」對產品進行二次交易,參與平臺抽號,購買限定商品。

而在線下,商家也通過零售門店、無人售貨機、玩具展覽等方式擴大影響力。

圖為:IP小站的盲盒機 圖片來源:IP小站官網

由泡泡瑪特主辦的北京國際潮流玩具展和上海國際潮流玩具展是行業知名度最高的展覽,有來自全球超過300名藝術家以及玩具品牌參展,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潮玩愛好者,進一步擴大盲盒潮玩的影響力。

而IP小站則在商超院線及高校周邊開設了500多臺終端機,讓盲盒潮玩隨時隨地可購買。

除此之外,緊跟當前「帶貨潮」也是各大廠家努力的重點。

其一,影視劇帶貨。在不久前的熱播劇《我只喜歡你》中,泡泡瑪特就將MOLLY植入其中,並作為男女主感情升華的重要見證,成為眾多粉絲競相討論的話題。

圖:《我只喜歡你》中初選MOLLY 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其二,明星帶貨。範冰冰、彭于晏、林志玲等,都在社交平臺曬過與泡泡瑪特潮玩的合影。而早前,杜海濤和淘寶直播一姐 @薇婭則在淘寶上直播賣盲盒,更是把泡泡瑪特稱為《快樂大本營》的官方衍生品。

圖為:杜海濤與薇婭直播帶貨 圖片來源:微博@王寧PopMart

結合技術進步與社會潮流,不斷更新銷售模式,這也是盲盒產業能夠持續發展的重要動力。

下遊:交易平臺和改裝服務

盲盒產業鏈的下遊產業,是基於盲盒本身的交易延伸,包括二手交易、改娃和海購業務。

盲盒因為是到手才確認,因此能夠產生大量的交換和轉讓需求,如同開篇所引用的閒魚數據,盲盒交易已形成千萬級市場。

此外,盲盒「改娃」也增加了可玩性,「改娃」就是專門給玩偶換臉,從盲盒很可能拿到配色不好的「雷款」,大部分女生會改成馬卡龍色或粉嫩色,換色之後價格直升。

海購盲盒的服務對象則是身在國內、心在海外盲盒的用戶,盲盒代購已經成為一種新的潮流,這無疑又給盲盒消費增加了新動力。

圖為:淘寶平臺上的海外代購盲盒 資料來源:淘寶App截圖

可以說,下遊交易與改裝業務的發展,為盲盒產業的規模擴大化提供了可行方向,一種新興行業也只有不斷延伸產業鏈,擴大產業規模,才有持續發展的可能。

綜合以上,前瞻經濟學人APP解讀了盲盒經濟火爆的原因,也通過剖析盲盒全產業鏈,論證了其發展基礎。對於盲盒產業的未來,前瞻經濟學人APP認為,盲盒產業鏈已經成熟,推動盲盒產業能持續、深入發展的核心難題,將是如何維繫目標消費人群的消費熱情。

以上便是本期前瞻經濟學人APP「明知故問」欄目對於「盲盒經濟為什麼會火,盲盒市場有多大?」這一問題的解讀。業內信息,靠譜回答,更多「明知故問」,就在【前瞻經濟學人APP】。

本期話題參與機構:

前瞻產業研究院(專注產經研究21年,致力於為企業、政府、科研院所提供產業申報、產業規劃、產業布局、產業升級轉型、細分產業研究等領域提供具有前瞻性的產業規劃諮詢與解決方案。)

本期話題參考資料:

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盲盒經濟:好奇不僅害死貓,還能掏空你的錢包》

想要獲取更多深度行業分析,敬請前往【前瞻經濟學人APP】,10000+行業報告免費領取,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想加入前瞻行業交流群,或參與行業話題解答,可添加前瞻小寶微信13652348181。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相關焦點

  • 線下盲盒市場火熱,從盲盒機,再到泡泡瑪特,如何開啟線上盲盒?
    由於盲盒熱的到來,各大商家企業紛紛入局,作為盲盒市場的老大哥——泡泡瑪特,也是各大品牌爭相模仿的對象。什麼是盲盒對於很多人來說,都只知道盲盒市場火熱,卻不知道盲盒到底是什麼東西。再者,泡泡瑪特還善用了IP聯名合作,跟一些比較出名的IP進行合作,不斷擴大潮玩圈,其中合作對象包括唐老鴨、哈利波特、米奇等等泡泡瑪特的線下盲盒目前,很多潮玩門店,幾乎都會擺放泡泡瑪特的盲盒機,說明盲盒的市場潛力巨大。去年年底,名創優品的新零售潮玩品牌TopToy也正式開店,想要跟泡泡瑪特搶佔潮玩市場。
  • 盲盒經濟還是盲盒營銷,撬動了多大市場?
    有一點類似於「買彩票」,完全看運氣。如果單純地看運氣,或許人們玩一半次也就不再感興趣了。但是對於不同的商品模式,採取盲盒的方式也有不同,有一些營銷,還是非常有效果的。 近日,我們關注到,河南博物院「考古盲盒」都可以賣到脫銷。
  • 麥當勞的小黃人盲盒火了:盲盒營銷為何持續帶貨,其中有何訣竅?
    如今,盲盒越來越受到市場的追捧,迎來爆發的風潮。什麼是盲盒?也就是在盒子裡隨機放入不同的商品,然後讓消費者可以隨機抽取購買。盲盒擁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在這種不確定下,很多人就會嘗試去碰運氣,於是碰運氣的人多了,盲盒這種營銷方式也就火了。
  • P小站(IP Station)成為年輕人的盲盒潮玩樂園,盲盒文化影響擴大
    為什麼「看不懂」的文化越來越多?事實上,當炒鞋、炒盲盒等話題不斷升溫,當動漫、潮玩、盲盒等詞彙頻頻出現,主導創新經濟的創業者和投資人們不得不承認的一個事實——商業世界的舞臺中央正在讓位給這些年輕人。近年來有關潮玩的主題活動經常出現在各大商場裡。其中IP小站與Dreams多麗夢中國分公司達成高度合作,進行IP聯合快閃,打造線下盲盒粉絲互動節目。
  • 泡泡瑪特千億市值驚豔市場,如何理解"盲盒"經濟
    媒體評價泡泡馬特是一個非典型的、甚至截然相反的中國商業故事,主流投資圈對盲盒等潮玩模式的不感冒,導致大型基金集體錯失泡泡馬特的一級市場投資。 而今,泡泡馬特演繹的造富故事已經打開,機構投資者又是如何判斷盲盒以及其所代表的潮玩市場呢? 其他行業企業嘗試盲盒模式 券商中國記者在公開渠道搜尋到的第一份針對泡泡馬特的券商研究報告來自開源證券。
  • 「盲盒+」模式快速裂變 「驚喜經濟」引爆年輕潮玩市場
    或許正是這種對生活的執著熱愛,與對未知的探索與嘗試,以及由此帶來的驚喜與快樂,催生並催熱了盲盒經濟。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調研發現,當下,盲盒之風席捲生活的方方面面,各商場、文具禮品批發市場、阿里淘寶京東等電商,盲盒註定是新近熱點與銷量大增品類,與此同時,「盲盒+X」模式正快速裂變,它作為一個創新的銷售形式正由潮玩市場快速拓展至文具、服裝、美妝、數碼、考古、食品等各領域。
  • 文具盲盒火爆,別讓小學生迷失在文具盲盒裡
    在杭州國大城市廣場的九木雜物社,記者搜遍了整家店,看到2個大概2米高的貨架,鋪滿了各種品類的文具盲盒,有中性筆盲盒、手帳彩繪筆盲盒、印章盲盒、橡皮盲盒、鉛筆盲盒、膠帶盲盒,還有集合了各色文具的盲袋,應了那句「萬物皆可盲盒」。
  • 盲盒為什麼會讓年輕人上癮?
    玩盲盒,玩的還是一種有優越感的遊戲,比如每個月推送一個新品,讓某些特定的玩家在市場發行之前先拿到盲盒,抽到隱藏款的玩家運氣爆棚,會引來眾人「吸歐氣」。湖綠色眼睛和金黃色捲髮的小女孩就是Molly,是個傲嬌又才華橫溢的小畫家,是泡泡瑪特的發家娃娃。
  • 奶茶店火鍋店推盲盒 表情包被做成盲盒 盲盒出圈 另一種流量變現
    每日商報訊 自6月1日主營盲盒產品的POP MART泡泡瑪特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以來,盲盒再度成為市場熱門「題材」。記者發現,盲盒市場的新動態不斷,微信頭部表情包IP乖巧寶寶加入了「盲盒大軍」,泡泡瑪特為之推出了乖巧寶寶盲盒,最近正在多平臺發售。
  • 泡泡瑪特盲盒不盲,這個泡泡還能吹多久?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文丨摩根頻道近日,有網友爆料稱,在濟南萬象城泡泡瑪特買到的盲盒產品被拆過,疑似二次銷售。12月24日,泡泡瑪特承認二次銷售,並開除涉事員工4人。同時泡泡瑪特表示將開始對各地門店巡視並加強監管,歡迎粉絲、消費者繼續監督。在潮玩圈處於鄙視鏈下層的盲盒,究竟有多大的魅力讓人不顧飯碗去冒險?
  • 去年的爆款盲盒,今年有點「盲」
    那麼現在大家有多謹慎?「以前顧客進新貨一次都在5箱以上,現在一般只敢進兩盒。」一位線上銷售盲盒的重慶賣家表示。 在直播間「玩遊戲」 盲盒銷售都在下滑嗎?星星發現並非如此。那消費者都去哪兒了?她在「隔壁」直播間找到了答案。
  • Molly盲盒年銷售額近3億元,有人轉讓盲盒賺了10萬元,你入坑了嗎?
    盲盒的價格差別比較大,有的定價與Molly娃娃相似,一個在59元到79元之間,還有的比價「親民」,價格甚至在10元以下。「原本我們就是做創意禮品的,看到盲盒比較火也就跟著做了一波。」鄭州一家淘寶店的負責人說,與泡泡瑪特的盲盒定價59元不同,他們盲盒的定價在9.8元,一個包郵,如果一次買5個以上會有一定的折扣。
  • 【瘋狂的盲盒·玩具篇】燒錢拆盲盒,這種娃娃被年輕人買上市了
    微博和B站上這樣的段子,是用來比喻盲盒資深玩家的「揮金如土」。號稱國內規模最大、增長最快的潮玩公司——泡泡瑪特,於2020年12月11日登陸港交所,成為中國盲盒第一股。盲盒到底有什麼魔力讓那麼多年輕人為之痴迷,都市時報記者走訪了昆明市場和盲盒玩家。
  • 圖書盲盒、美妝盲盒 「小盒子」還能帶來多少「大驚喜」
    眾多商家跨界推出盲盒產品,「盲盒+」的營銷方式漸熱。但與此同時,盲盒圈漸漸颳起「炒作風」,盲盒帶來的過度消費引發關注。  所謂盲盒,就是在盒子中放置不同的產品,消費者購買的時候不能拆盒,全憑運氣抽中商品。近年來,這種帶來隨機體驗的商品受到不少人喜愛,尤其受到年輕消費群體歡迎,成為市場熱門。
  • 爆火的《盲盒星球》背後究竟是什麼?
    機會:從盲盒看Z世代新消費時代機會樂見科技在部署《盲盒星球》前經過了對商業邏輯和市場體量的研判,影響盲盒玩家消費三個主要因素有:驚喜、收集、社交。這三個因素看似虛無縹緲,究竟能產生多大的市場?從收集角度分析,盲盒從單體來講均價並不高,在59元左右,但由於系列多、更新迭代快,要收藏全系列的盲盒也並不容易,同時還有抽中機率更小的隱藏款、限量款,還有可遇不可求的聯名款等。通常一系列盲盒有12種娃娃,一大盒有12個小盒,一般集齊一系列娃娃需要1000-2000元。而隱藏款一大箱裡面才會有一個,在特定的系列中,隱藏款會更加難得,比如Molly的西遊系列金色特別款,抽中的概率則更加低。
  • 盲盒營銷是什麼意思?為什麼這麼火?
    盲盒過去還是流行於二次元世界,主要以抽一些熱門ip的玩具模型來運營,隨著盲盒的發展,如今越來越的行業,也開始利用盲盒營銷來做品牌,做推廣,那麼盲盒營銷是什麼意思?為什麼這麼火?盲盒營銷是什麼意思?盲盒的歷史可比這個要早很多。早在上個世紀80年代,日本就推出了一個類似盲盒的東西,扭蛋機。也就是一個機器,投幣後轉動下搖杆,然後你就可以獲得一個隨機的玩具,和今天的盲盒玩法基本一樣。從百度指數上來看,在過去的一年中,盲盒的百度指數和年輕人喜歡玩的密室逃脫、KTV、網咖都處在同一個數量級。
  • 還沒看懂「炒鞋」又來了盲盒 Z世代的嗜好有多大市場空間?
    要聞 還沒看懂「炒鞋」又來了盲盒 Z世代的嗜好有多大市場空間?從父輩們的古董、豪車、手錶,到Z世代的跑鞋、遊戲裝備和樂高...歷史證明,人類的收藏癖好不僅不會缺席和遲到,甚至還會愈演愈烈,營造更廣闊的市場和變現的空間。根據閒魚今年年中公布的官方數據,過去一年閒魚上有30萬盲盒玩家進行交易,每月發布的閒置盲盒數量較一年前增長320%,最受追捧的盲盒價格狂漲39倍。很多玩家不惜壕擲千金抽盲盒,而且一旦入坑便欲罷不能。
  • 圖書盲盒、美妝盲盒接連出現,跨界營銷漸成主流 「小盒子」還能...
    近年來,能帶來隨機體驗的盲盒受到很多人喜愛,成為市場熱門。眾多商家跨界推出盲盒產品,「盲盒+」的營銷方式漸熱。但與此同時,盲盒圈漸漸颳起「炒作風」,盲盒帶來的過度消費引發關注。所謂盲盒,就是在盒子中放置不同的產品,消費者購買的時候不能拆盒,全憑運氣抽中商品。
  • 「盲盒+」經濟在廈興起 有的受熱捧有的受冷遇
    鮮花、對戒、火鍋、冰粉……這些商品都有盲盒 你會嘗試嗎「盲盒+」經濟在廈興起,有的商品受熱捧,有的受冷遇顧客未提前知曉呈上的甜點,讓品嘗甜點這件事更有神秘感。朱先生透露,有不少顧客衝著盲盒蛋糕來打卡,有時店內一天可售出20多個盲盒蛋糕。此外,也有線上平臺的外賣商家推出了盲盒小火鍋,開店不到一個月銷量就達到了60多單。一家盲盒小火鍋外賣的商家告訴記者,不同於一般標明具體食材的套餐,此類盲盒餐在菜品描述上僅提到「幾葷幾素幾主食」。
  • 盲盒熱潮方興未艾 上癮現象普遍
    圖書盲盒、美妝盲盒、高校錄取通知書盲盒、生鮮盲盒……以盲盒經濟為延展的商業模式也在各行各業被複製、借鑑,甚至更加紮根本土、靈動多變。2019年起,盲盒在國內開始火爆。盲盒熱潮方興未艾商家紛紛借勢營銷盲盒的起源可追溯至日本的福袋。在盲盒火爆前,扭蛋、文具福袋等產品在一定的人群間也較為流行。盲盒營銷類似於一種抽獎遊戲的商品營銷手法,能夠大大刺激用戶的復購率。由於二次元用戶IP忠誠度高,常常有收集癖,盲盒營銷最初大量用於二次元領域的手辦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