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寧 | 整合企業資源,牽手區域高校,促青年大學生就業

2020-09-07 上海國際人才網

日前,為集聚長寧人力資源產業優勢服務青年大學生就業,長寧區舉辦「牽手高校、逐夢長寧」四校聯動畢業生專場招聘會暨長寧區第一屆「人才開發優秀單位」、「優秀人力資源經理人」評選頒獎儀式。

活動現場,長寧牽手高校,攜手企業,組建產學聯盟,針對長寧區域四所高校培育方向,依託「海聚英才」雲平臺,精準對接大學生求職者專業,精準匹配企業需求,推進企業崗位匹配和高校畢業生求職意願的無縫銜接。

近年來,長寧加快推進科技創新人才集聚區建設,立足長遠,聚焦就業「活水源」,持續推動區域人力資源產業集聚發展,在才聚土沃的良好態勢中湧現出了一批人力資源管理領域的傑出單位和個人。活動現場,10家首屆人才開發優秀單位、10個優秀人力資源經理人獲評殊榮,將進一步發揮「頭雁效應」,引領人力資源產業助推長寧穩就業、促發展。

今年受疫情影響,就業形勢更加嚴峻。高校畢業生就業,更是關係千家萬戶幸福,關係經濟社會發展和諧穩定。長寧區委、區政府審時度勢、化危為機,以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為目標,全力以赴護航高校畢業生就業。產學聯盟雲平臺的啟動,也標誌著長寧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工作又邁出堅實的一步,為象牙塔走出的學子鋪就了從校園走上職場的綠色通道。

產學聯盟雲平臺正在招聘的企業有東方航空、金鵬航空、春秋航空等航空服務企業;有上海市君悅律師事務所等法律服務企業;有上海黃豆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等網際網路+生活性服務企業;也有地素時尚股份有限公司這樣的時尚創意產業企業,無法參加線下招聘會的畢業生也可以通過產學聯盟雲平臺投遞簡歷。

頒獎儀式結束後,專場招聘會的各項活動依次展開:現場招聘會氣氛熱烈,不少2020屆、2021屆大學生開始在心儀的公司攤位前投簡歷並諮詢相關就業信息;同步開展的「『長』帆遠航,與『寧』同行」網絡招聘直播人氣頗旺,企業帶崗直播既彰顯了企業的滿滿誠意,也達到了求職者和企業互動交流的效果。產學聯盟雲平臺實現簡歷的一鍵投遞,大大提升了人崗匹配率。

本場招聘會共有200餘名畢業生參加,線下30餘家區屬企業在各自展位分別接受畢業生諮詢,接收簡歷並對部分應聘學生進行初步面試。同時通過雲平臺還有30餘家單位打破時空限制,拓寬高校範圍,實現企業在線發布崗位,學生在線投遞簡歷的「零接觸、雙聯動」招聘。截至發稿時,共收到現場投遞簡歷近300份,線上有效簡歷600餘份,招聘會達到預期效果,取得圓滿成功。

據悉,今年長寧區立足當下多措並舉,著眼長遠引才引智,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千方百計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確保就業有出路、權益有維護、生活有保障,確保全區就業局勢和社會大局持續穩定。

一是加強精準排摸。通過下沉基層,聯通社區,加大力度排摸離校未就業畢業生情況,實行「一人一冊一案」的全覆蓋精準就業幫扶,幫助其樹立正確的就業觀、擇業觀,。

二是開拓就業渠道。聯動街鎮,梳理轄區企業崗位需求,提供就業崗位供需對接;鼓勵國有企業、事業單位、社區工作者崗位面向高校應屆畢業生加大招聘力度;啟動區優秀青年人才儲備計劃,建設引才「蓄水池」。

三是優化線上服務。廣泛開展各類「雲招聘」百餘場,提供5000餘個高質量崗位;開展政策、招聘、指導、培訓「四位一體」的雲直播30餘場,吸引7.5萬人次觀看互動。

四是深化合作共建。通過高校聯盟深化校企合作,定期開展高校專項招聘會;通過人才戰略聯盟實現人才共享;搭建人才資源供需平臺,打造動態資源實時共享的全方位就業服務鏈。

五是深化一網通辦。以「一網通辦」為載體,建設「虹橋人才薈」40家中心和站點,以園區、樓宇和商圈的便捷化人才服務,打通服務高校應屆畢業生等重點群體的「最後一百米」。


新聞、圖片來源:長寧虹橋人才薈公眾號

如有侵權,請後臺聯繫小編刪除

相關焦點

  • 長寧攜手企業人力資源 助力大學生就業
    8月28日,為集聚長寧人力資源產業優勢,服務青年大學生就業,長寧區舉辦「牽手高校、逐夢長寧」四校聯動畢業生專場招聘會暨長寧區第一屆「人才開發優秀單位」、「優秀人力資源經理人」評選頒獎儀式。市人才服務中心主任丁峰、區委組織部、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相關領導出席會議。區域內高校學生就業工作相關領導,長寧區第一屆人才開發優秀單位、優秀人力資源經理人受邀參加活動。
  • 長寧成立產學聯盟雲平臺,整合企業、高校資源為大學生鋪就求職綠色通道
    8月28日,長寧區舉辦「牽手高校、逐夢長寧」四校聯動畢業生專場招聘會暨長寧區第一屆「人才開發優秀單位」、「優秀人力資源經理人」評選頒獎儀式。活動旨在以人力資源產業建設為引,以產學聯盟雲平臺為橋,將優質崗位直接「推送」到高校,將青年人才直接「輸送」到企業,實現「產」「才」互融共榮,助力高校大學生就業。
  • 上海長寧僑商分會在東華大學建立大學生實踐基地
    中新網上海6月24日電 據上海市統戰部網站消息,近日,在上海長寧區僑辦、東華大學黨委統戰部的牽頭下,長寧區僑商分會和東華大學學生就業服務中心在東華校園舉行了「長寧區僑商分會—東華大學學生就業服務中心大學生實踐基地籤約儀式」。
  • 在上海,政策暖心、高校盡心、企業貼心,多管齊下促大學生放心就業
    上海有關職能部門、各高校主動為畢業生拓展更多的就業崗位,立足學校學科專業特色舉辦各類專項招聘活動,整合校友、合作企事業單位的資源,開闢更多就業渠道。此外,相關部門還用好用足現有的促進就業政策,指導高校落實「大學生村官」「三支一扶」「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劃」等基層就業項目,鼓勵畢業生到基層一線就業和創業。
  • 上海松江「4個100%」促高校畢業生穩就業
    每周對信息庫內人員變化調整就業服務方案,對未就業畢業生持續提供就業服務,對已就業畢業生跟蹤就業真實性、穩定性。同時,要求多渠道拓展就業機會,主動對接重點產業項目、新創企業、復工復產效益回暖的企業對高校畢業生的招聘需求。拓展新的見習基地,為大學生提供更多見習機會。
  • 教育部等五部門聯合促大學生就業,2021「國聘行動」來了!
    近日,教育部、人社部、國資委、共青團中央、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五部門印發通知,決定聯合開展2021年度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促就業「國聘行動」,時間持續至2021年8月。「國聘行動」有哪些具體內容?中央企業和地方國有企業要健全公開、競爭、擇優的市場化招聘制度,鼓勵各企業在國聘招聘平臺(國聘官網https://www.iguopin.com)、教育部「24365 校園招聘服務」平臺(教育部大學生就業網https://www.ncss.cn)、人社部人力資源服務平臺(中國人力資源市場網http://chrm.mohrss.gov.cn)、中智招聘平臺(中智招聘網https://zhaopin.ciic.com.cn
  • 長寧「人才公寓」:讓中心城區青年白領就近安居
    記者昨天了解到,長寧區從盤活既有社會資源入手,市場化運作推進人才安居工程。今年內,長寧區將總共推出5個項目、共計500套人才公寓房源,供區內上年度納稅1000萬元及以上企業的高學歷、高技能人才入住。此外,對500名優秀青年人才還將給予住房現金補貼。 舊廠房「變身」人才公寓 由於地處市中心,長寧土地稀缺、房價高昂。
  • 有高校就業率達九成!上海今年大學生就業並不慢,這些博士生高職生牽手入職場
    通過擴增供給、拓寬渠道,上海今年大學生就業並不慢,從博士生到高職生,他們牽手跨入職場或自主創業。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了解到,有的高校,截至目前應屆生就業率已有約90%;有的高校,通過學校招聘活動找到工作的學生就佔七成多;還有的高校,從上海應用技術大學到上海城建職業學院,即使來自未摘帽貧困縣的畢業生群體也實現了百分百就業。
  • 浙江大學生就業現狀、問題及建議
    但是,當前大學生就業中,仍然存在著政策知曉率偏低、企業招用大學生積極性不高、大學生實踐經驗缺乏、先就業後擇業觀念不強以及經濟發展對大學生的吸納能力下降等問題。另一方面,受經濟發展趨緩、企業經營困難的影響,勞動力市場對大學生的需求明顯減少。從一些高校掌握的招聘單位提供的大學生就業崗位看,今年的大學生就業崗位比往年下降30%以上,大學生的供需比有所下降,平均每個畢業生收到的籤約意向也較往年減少。
  • 促就業,共發展:平原示範區公共就業服務中心舉行籤約儀式
    8月10日下午,平原示範區龍源街道公共就業服務中心項目籤約儀式成功舉行。平原示範區管委會副主任韓斌、河南省大中專畢業生就業促進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李建偉、副秘書長劉俊生、社會服務部副主任崔文,平原示範區科技和工業信息化局副局長李洋、商務局副局長趙彥超,上海玖豫企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柳威、副總經理田江濤,河南一粒光人力資源有限公司總經理高小慧以及龍源街道全體班子成員出席了籤約儀式。
  • 上海長寧:構建特色創業文化 引領創新發展潮流
    文化主題不斷提升  積極整合全區資源,連續三年策劃發起創業文化活動,文化主題不斷拓展,內容不斷豐富。三屆活動,累計舉辦各類創業主題活動60餘場,涉及全區全部高校、園區和街鎮社區,吸引2萬餘名青年大學生積極參與。  2012年,第一屆「創業文化周」活動覆蓋區內高校、各街鎮、創業園區及區政府相關部門,活動以「創意改變生活,創業成就人生,創新引領未來」為主題,以「四季物語,創業人生」為主線,描繪創業者的四季人生。
  • 2021屆校園聯合招聘跨界公益事件,搭臺助力大學生就業與品質生活
    嚴峻就業形勢,復甦工作迫在眉睫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打亂了當今高校應屆畢業生的求職計劃。原本是求職籤約高峰期的3、4月被新冠肺炎疫情耽誤,線下招聘活動被取消,大小企業降薪裁員大幅縮減招聘規模,無一不讓本就逐年嚴峻的大學生就業問題雪上加霜。
  • 五部門聯合促大學生就業 2021「國聘行動」啟動
    教育部、人社部、國資委、共青團中央、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五部門1月11日印發通知,決定聯合開展2021年度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促就業「國聘行動」,將持續至今年8月。「國聘行動」的服務對象為2021屆普通高校畢業生、2020屆離校未就業畢業生等重點就業群體。
  • ...部署開展人力資源服務行業促就業行動 以促進靈活就業等十大...
    近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印發《關於開展人力資源服務行業促就業行動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這是國家層面首次部署開展人力資源服務行業促就業行動。《通知》明確要求引導支持各類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和各級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充分發揮自身優勢,主要開展包括聯合招聘、促進靈活就業、就業扶貧等在內的「十大服務」。
  • 山東:電子報到證「一舉兩得」促高校畢業生就業
    今年以來,突如其來的疫情,對高校畢業生等各類群體就業產生很大衝擊,企業用工需求減少,勞動者求職受阻、擇業延後,不穩定因素增加。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山東省堅持減負、穩崗、擴就業並舉,不斷創新政策措施,拓寬就業渠道,加強服務保障,努力保持重點群體就業。
  • 大連科技學院舉行高校畢業生就業協會創新創業工作委員會成立大會
    他結合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及近期在中央黨校參加中國青年企業家培訓體會,指出青年是是創新創業的生力軍,鼓勵廣大青年紮根中國大地了解民情,是激發創新創業活動的關鍵引擎,更能推動高校創新創業高質量發展,深化高等教育綜合改革、更有效促進高校畢業生更高質量就業。
  • 30歲浦東為「青年種子」提供就業沃土
    今年畢業生的就業形勢,曾被各大高校的就業處老師這樣形容——少有坦蕩、部分觀望、多數迷茫。數據顯示,2020屆全國高校畢業生人數再創新高,達到874萬,同比增長40萬,加之疫情因素的影響,就業形勢尤為緊張。青年就業過程中遇到的「迷茫」,就是共青團緩解青年就業困難工作的「脈絡」。
  • 就業保障員服務到家門口,浦東超八成高校應屆畢業生實現就業
    針對今年高校畢業生就業,浦東新區打造家門口幫扶:即依託家門口就業服務平臺,將前期排摸出有就業需求的應屆畢業生納入重點幫扶對象,將「雲招聘」下沉服務「家門口」,整合區、鎮(街道)及村居委三方資源,聚焦重點人群,提供適配性崗位,確保家庭困難、零就業家庭等2類群體實現100%就業。
  • 浦東就業交出「期中」成績單:超八成高校畢業生實現就業
    今年浦東戶籍應屆高校畢業生達1.17萬人,加上留學歸國、外省市的畢業生,疊加2021屆畢業生的求職,就業形勢嚴峻。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是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的首要任務之一。這麼多的畢業生,他們的前途怎麼辦?沒問題,在浦東,有政府為你護航。記者今天從浦東新區人社局了解到,截至7月底,超八成高校畢業生實現就業,浦東就業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
  • 昆明10措施促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
    十條措施分別為擴大機關事業單位招錄(聘)規模、開發基層公共服務崗位招用高校畢業生、 擴大國有企業招聘規模、鼓勵中小微企業吸納高校畢業生、 加大就業見習工作力度、 加大高校畢業生職業培訓力度、 鼓勵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和靈活就業、鼓勵高校畢業生參軍入伍、優化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保障困難家庭畢業生就業。根據《措施》要求,各牽頭單位將於年內完成相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