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訪少年兒童最想實現的人生「小目標」是學業有成

2020-12-11 中國教育在線

  少年兒童是國家的希望、民族的未來。在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公報中,明確了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遠景目標。當代少年兒童是實現我國2035年遠景目標的生力軍,他們對未來的生活有著怎樣的規劃?

  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近日在6-14歲少年兒童中進行的調查顯示,想到15年後的自己,75.0%的受訪少年兒童表示憧憬期待。對於到2035年實現人生目標的信心度,受訪少年兒童平均打出了9.2分,68.3%的受訪少年兒童打出了滿分10分。

  展望未來15年,75.0%受訪少年兒童表示憧憬期待

  家住天津的王虹(化名),兒子今年上小學三年級。王虹說,在孩子小的時候,她就比較重視培養孩子樹立理想和目標,「在成長的過程中,孩子的理想也在不斷變化和調整。孩子很小的時候去科技館,接觸到一些航空航天設備,夢想著長大成為太空人。後來孩子喜歡上了機器人,又希望長大後研發和設計機器人」。

  北京某中學初二學生劉寧(化名)喜歡物理和計算機,談及未來15年的「小目標」,他希望可以在學業上取得好成績,「要好好學習,增強才幹和本事,才更有能力實現夢想」。

  調查中,67.3%的受訪少年兒童表示,規划過未來15年的生活。學業有成(78.5%)是受訪少年兒童在未來15年最想實現的「小目標」。接下來是父母康健(58.9%)、身心健康(50.8%)。

  受訪少年兒童希望實現的人生「小目標」還有:有份好工作(48.7%)、事業有成(44.1%)、家庭和睦(41.5%)和掌握一技之長(40.6%)等。

  陝西城固鄉村教師陳亮,長期從事小學生的思想品德工作,現在擔任小學五年級學生的輔導員,「在農村,讓每個孩子都通過學習考上名校並不現實。但我會告訴學生,只要能做對社會有用的事,就可以實現自己的價值」。

  數據顯示,想到15年後的自己,75.0%的受訪少年兒童表示心情是憧憬期待。其他的感受還有自信篤定(22.9%)、淡然平靜(19.6%)等,積極態度的獲選率遠高於迷茫焦慮、畏懼逃避等消極態度。

  河北省某小學思政老師趙婷(化名)主要負責小學三年級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她認為,小學階段對孩子思想、品行的教育非常重要。「這是『拔節孕穗期』,對孩子未來的成長發展影響很大,要為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為什麼少年兒童對自己的未來更有信心

  趙婷介紹,在平時的工作中,她會注重引導孩子樹立遠大理想,鼓勵孩子將個人理想與國家發展相結合,「我們之前召開過以築夢為主題的班會課,邀請孩子家長共同參與,讓家長了解孩子的夢想,鼓勵孩子努力築夢」。

  數據顯示,對於到2035年實現人生目標的信心度,滿分10分,受訪少年兒童平均打出了9.2分。此前對於14-35歲青少年的同題調查中,受訪青少年平均打分為8.1分。受訪少年兒童中打出滿分的比例(68.3%)也遠高於青少年(31.8%)。

  「少年兒童對於未來個人發展更有信心,與他們成長的環境、生活的時代背景確實有密切的關係。」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兒童研究所所長孫宏豔分析,從國家大環境來說,中國經歷了改革開放的迅速發展,進入21世紀,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升,和平穩定的生活環境、蒸蒸日上的生活水平,都是少年兒童能感受到的。兒童的成長環境比過去更安定祥和。國家與小家、與個人是緊密聯繫的,對國家的信心給少年兒童帶來了安全感。

  「從家庭環境來說,00後少年兒童的家庭生活更加小型化,他們不再像過去那樣,幾代人一起生活。他們與父母的溝通更加順暢,代際關係更平等,家長對國家社會乃至生活的看法對少年兒童有著直接的影響。少年兒童的父母大多成長在改革開放時期,享受到了改革開放的紅利,對國家的信心也更堅定。另外,這一代兒童的父母受教育水平也普遍提高,在子女教育上更理智科學,撫育目標也更加實際,因此給少年兒童的影響也更正向。」孫宏豔分析,親子關係和諧,家庭環境好,也給少年兒童帶來了更大的安全感,有了安全感,他們對個人的發展就有更強烈的渴望。

  「從學校環境來說,這些年中國的教育改革穩步紮實地進行,教師的素質與能力也有較大幅度提升,他們與學生的關係更平等和諧,在教學中也給少年兒童更多正能量的教育。另外,當代少年兒童作為網絡時代的原住民,他們成長的環境更豐富開放,通過國際比較,他們也會對未來的遠景目標以及個人發展有積極的判斷。」孫宏豔認為,這些年媒體通過電視、報刊、網絡、長短視頻等,以融媒體的方式全方位地為大眾解讀國家的方針政策,對於少年兒童,也能以適合他們接受的方式傳達我們黨和國家的願景,這對少年兒童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都是有積極影響的。

相關焦點

  • 受訪少年兒童最想實現的人生「小目標」:學業有成
    在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公報中,明確了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遠景目標。當代少年兒童是實現我國2035年遠景目標的生力軍,他們對未來的生活有著怎樣的規劃?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近日在6-14歲少年兒童中進行的調查顯示,想到15年後的自己,75.0%的受訪少年兒童表示憧憬期待。
  • 未來15年受訪少年兒童最想實現的人生「小目標」是學業有成
    當代少年兒童是實現我國2035年遠景目標的生力軍,他們對未來的生活有著怎樣的規劃?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近日在6—14歲少年兒童中進行的調查顯示,想到15年後的自己,75.0%的受訪少年兒童表示憧憬期待。對於到2035年實現人生目標的信心度,受訪少年兒童平均打出了9.2分,68.3%的受訪少年兒童打出了滿分10分。
  • 受訪少年兒童最想實現的人生「小目標」是學業有成_新聞頻道_中國...
    在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公報中,明確了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遠景目標。當代少年兒童是實現我國2035年遠景目標的生力軍,他們對未來的生活有著怎樣的規劃?  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近日在6-14歲少年兒童中進行的調查顯示,想到15年後的自己,75.0%的受訪少年兒童表示憧憬期待。
  • 未來15年要實現哪些人生「小目標」?受訪青少年首選父母康健
    近日,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進行的一項「你心目中15年後的中國什麼樣」青少年調查顯示,72.4%的受訪青少年規划過15年後自己的生活。對於到2035年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受訪青少年信心度打分平均8.1分,31.8%的受訪青少年打出了滿分10分。
  • 近九成受訪少年兒童相信未來15年自己有更多機會成長成才
    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受訪少年兒童信心度平均打分9.51分,近八成打出了滿分10分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孫 山 杜園春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遠景目標,描繪了我國未來發展的宏偉藍圖。
  • 近九成受訪少年兒童相信未來15年自己有更多機會成長成才_新聞頻道...
    課題組成員:馬明潔 黃衝 孫山 杜園春  ---------------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遠景目標,描繪了我國未來發展的宏偉藍圖。成長在新時代的少年兒童,擔負著時代的重任。他們對於祖國未來的發展有哪些期待?
  • 孩子人生第一粒扣子扣什麼 七成受訪家長認為是品德
    在北京某國企工作的柯龍(化名)兒子11歲,他覺得在少年時期為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非常重要,「立志向應該是比較重要的方面。如果有遠大的理想,他就會朝著這個方向努力,奮發向上」。家住北京市朝陽區的小學生家長鼓杉(化名)認為,思想觀念、為人處世態度是年少時最應注重培養的。「比如愛國,國慶節小區裡會插上國旗,我會告訴女兒這是國家的象徵,以及國旗設計的含義。
  • 披荊斬棘張校長:讓孩子們實現人生目標很重要
    ,最終實現目標。02為什麼父母給的目標,孩子往往很難實現?有目標,但不一定會有目標感,只有發自內心想要實現的目標才能產生目標感。熱播劇《小歡喜》裡,喬英子是一個學霸,她愛好天文,想考航空航天專業最強的南京大學,但是媽媽卻強迫她考清華大學。
  • 63.9%受訪家長坦言在兒童中存在以自我為中心缺少集體觀念現象
    如何才能更好地發揮家庭教育的作用,幫助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上周,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wenjuan.com),對1992名家長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幫助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71.6%的受訪家長認為要言傳身教做好表率,58.4%的受訪家長表示要重視對孩子的陪伴和引導。
  • 「如果家裡也有一 個小機器人陪著我,那簡直太好了」
    展望2035 六成受訪少年兒童相信高科技應用場景會更多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孫 山 杜園春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
  • 開學季調查:超九成受訪新生對大學生活有規劃
    有的新生躍躍欲試,想要努力進取,也有的新生認為最辛苦的高中時期已經過去,打算好好放鬆一下。大學生都怎麼開始大學生活?  上周,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2002名在校大學生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93.4%的受訪大一新生期待大學校園生活。76.4%的受訪大學生將大學看作人生奮鬥的新起點。94.5%的受訪大學生步入大學前有過規劃,其中24.9%的受訪大學生有細緻明確的規劃。
  • 71.4%受訪家長覺得學校在引導兒童價值觀形成上做得到位
    新華社記者 孟鼎博/攝(資料圖片) 少年兒童正處於價值觀形成和確立的初期。在你眼裡,人生第一粒扣子對於少年兒童意味著什麼?學校該如何引導兒童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上周,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wenjuan.com),對2009名受訪者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97.6%的受訪者認為人生第一粒扣子對少年兒童影響大。
  • 67.8%受訪大學生希望在大學裡提高社交能力
    大學生們在大學裡都有什麼目標?上周,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wenjuan.com),對1674名在校大學生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受訪大學生們在初入大學時,75.1%的人心情激動,其中,19.8%的受訪大學生感到迫不及待、躍躍欲試,55.3%的受訪大學生對大學生活充滿憧憬和嚮往。
  • 食品常識缺乏 澳9成受訪兒童不知香蕉長樹上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澳大利亞新快網5月22日報導,一項最新調查顯示,澳大利亞有92%的受訪兒童不知道香蕉長在樹上,而且比例相當驚人。該研究對1600名6至17歲的澳大利亞兒童進行了調查,發現10個兒童中有6個不知道諸如薄荷等藥草是長在地裡,70%的兒童不知道糖來自哪裡。
  • 心理學:如何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
    比如一個人有很多的人生目標,天天圍著這些雜亂的目標轉來轉去「朝秦暮楚」,那麼必然會導致失敗。如何實現自己的目標,我們更需要是做好這三件事。一、學會專註:目標不在於多,而在於精和少有一個年輕的畫家去拜訪一位名畫家,向他訴說了自己的苦惱:為什麼他的畫那麼受歡迎,而自己的畫幾乎沒人過問。
  • 推進學校美育 超六成受訪家長最關心課程設置
    近日,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wenjuan.com),對1506名學生家長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95.0%的受訪家長關注《意見》的發布。推進學校美育工作,62.2%的受訪家長最關心怎樣安排課程設置,67.9%的受訪家長建議探索符合不同年齡層的美育方式。
  • 七成受訪中小學生家長稱開學後孩子視力下降,男孩尤尤為嚴重
    當前,我國兒童青少年近視率居高不下、不斷攀升,近視低齡化、重度化日益嚴重。前不久,教育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等8部門聯合印發《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提出了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的階段性目標,明確指出到2023年力爭實現全國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在2018年的基礎上每年降低0.5個百分點以上。
  • 找到人生目標,實現「扭虧為盈」
    細細盤算之下,好好怎麼算自己都很「虧「,因為轉眼間已經來到「四十不惑」了,可是對於人生的目標仍舊「困惑不已」。從2a015年開始接觸新教育,到2016選擇了一種新的生活方式,對生命的意義開始有了一些思考,今天的課程算是給自己「解惑」了,明確了接下來的人生目標,找到了實現「扭虧為盈」的方向。下面是摘自網絡上流行的「人生十大虧」中的第一虧。
  • 「夢想100」人生規劃大賽學業、生活組總決賽落幕
    13名選手一一走上聚奎大講堂講臺,聲情並茂地對自己的夢想描述、自我認知、階段目標、實現路徑、行動步驟等進行了展示,向現場評委、觀眾乃至社會各界傳遞著正能量。  他們要當教育「圓夢者」  「我想成為一名能給學生帶來正能量、課餘做公益項目的山區中學教師。」23歲的重慶大學學生齊鑫展示了自己的學業規劃。
  • 想改變人生?調查稱9月最容易達成上進「小目標」
    參考消息網9月19日報導 境外媒體稱,中國古語有云,一年之計在於春,但對許多現代人來說,過完暑假、秋高氣爽的9月才是他們立志改變生活、設定目標、規劃預算的月份。據臺灣《聯合報》9月19日援引美國《華爾街日報》報導,根據英國一項調查,近七成受訪者認為9月比1月更容易達成一些上進的小目標,因此,真正的新年應該是開始於9月,而不是1月。一般家庭在9月回到規律生活,又開始為小孩準備便當、執行上床時間。人們常在這個時候清理家中雜物、發誓自己下廚做更健康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