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撫性夜奶的不良影響
生完孩子以後,多少媽媽因為寶寶喝夜奶的問題備受煎熬,半夜被吵醒或者起來準備奶粉,生活節奏被打亂,影響家庭成員的正常作息,除了對大人的影響,夜奶對孩子也有諸多的不良影響:1.夜裡,人體所有的生理機能減退,寶寶喝數次夜奶,容易加重腸胃的負擔,引起消化吸收方面的障礙。2.夜裡正是寶寶生長荷爾蒙分泌旺盛的時間,此時醒來,會妨礙孩子的生長。3.寶寶貪戀夜奶,更容易偏廢白天的三餐主食,使主食攝取量不足,影響發育。4.對寶寶的牙齒不好,更容易導致蛀牙。
夜奶誤區
關於夜奶的定義,很多的新手媽媽在這裡可能有一個誤區,不是所有晚上孩子喝的奶都叫夜奶,正常如果孩子晚上19:00喝一頓20-30分鐘的奶,這頓奶是可以幫寶寶維持6-7個小時的生理消耗的,那麼下一次孩子因為飢餓需要再次補充能量進食的時間就差不多在晚上13:00-14:00左右,這個是大部分寶寶的情況,如果有些寶寶消化的比較好,可能更早一點餓也是有可能的,這個大部分媽媽基本上都能測的出來,這一頓是晚上要喝的奶,是不能戒掉的,不然就給孩子餓著了,那麼我們所謂的要戒掉的夜奶戒的是什麼呢?喝兩口就睡,純粹是找安慰的奶。很多孩子一晚上能喝個四五頓,一醒就哭,媽媽就以為孩子餓了就餵奶,夜奶習慣就慢慢養成了。
戒安撫性夜奶的辦法
針對這種只起到安撫作用的奶,可以嘗試這樣戒掉:1.換一種安撫方式,比如輕聲安撫告訴寶寶媽媽在的,輕輕的拍拍寶寶,因為寶寶可能只是缺乏安全感。2.如果實在沒有辦法必須要喝兩口也應該採用過渡的方式,一開始讓寶寶等5分鐘才能喝,幾次之後到等10分鐘才能喝,慢慢的過渡好。
戒夜奶的時候,母乳媽媽最好迴避,讓爸爸負責戒夜奶,不然媽媽身上都是奶香味,是比較困難的,仿佛我們減肥,一直飄來炸雞味,對寶寶來說就非常痛苦了,如果寶寶能適應分床睡則最佳,正式戒奶時,做一名溫柔而堅定的媽媽,用上面說的延時方法,不給寶寶喝,溫柔而堅定的拍拍寶寶,安慰一開始哭10分鐘再給寶寶喝,慢慢延長到20分鐘,30分鐘;期間不要走開,不要抱起鬨(不然以後就要抱起走才能睡了)就輕拍安撫即可。慢慢地孩子會開始有因為關係的思考----醒來我要喝奶必須哭30分鐘才有,太累了,還是算了吧,醒了就睡吧~
關於斷母乳的辦法
世界衛生組織(WTO)以及國際母乳協會的研究一致認為:無需特別規定斷母乳的時間,寶寶成長到一定的階段就會自動脫離母乳,根據目前國內的情況,國內的兒科醫生提議:純母乳餵養到6月齡,儘量堅持母乳餵養到1歲,最好能母乳餵養到2歲甚至以上,母乳裡面有特別多的活性成分,這些活性成分是奶粉所不具備的,這些活性成分的包括母親身體裡的抗體,進入到孩子體內有助於預防孩子患病。
對於不在孩子身邊,或者母乳不足等其他原因不能堅持母乳餵養的媽媽們來說,不得已必須要斷掉母乳,建議先斷白天的母乳,最後再斷夜間的母乳,但前提是寶寶已經會用奶瓶喝奶粉了,輔食也吃的不錯,並且身體狀況良好。
建議先讓寶寶用奶瓶喝母乳——在寶寶適應奶瓶喝奶嘴以後,在母乳中摻入少量衝好的配方奶粉——逐漸增加配方奶粉的比例,直到寶寶能完全接受配方奶粉;同時注意儘量保證寶寶喝的奶溫度接近母乳溫度。
斷母乳選擇什麼時機合適
滿6個月斷母乳:白天添加輔食,夜晚加奶粉;
滿1歲斷母乳:白天輔食吃得好,夜晚逐漸斷母乳;
滿2歲斷母乳,白天飲食均衡規律,夜晚自然停夜奶。
從母乳餵養轉化到混合餵養,從一個品牌的奶粉轉到另一個品牌的奶粉,都最好建議在寶寶健康狀態良好的時候,最好是在春秋兩季,避開生病和接種疫苗期。
怎麼樣才能緩解斷母乳期間的漲奶
飲食方面,要少喝湯水類的食物,漲奶嚴重時,可以用吸奶器或手稍許擠出一些乳汁,讓乳房感覺舒適即可,千萬不要擠空,適當冰敷也可以幫助退奶。
母乳是能滿足寶寶不同時期的不同需求,任何階段都富含營養,因此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媽媽還是儘可能堅定母乳餵養的信心,儘量延長母乳餵養的時間,當然我們遲早還是要面對斷母乳這件事,在面對這件事情的時候,儘可能用最科學最適合寶寶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