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直升機父母是目前國際上流行的一個新詞語。把某些「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切的父母叫做 「直升機父母」——— 就像直升機一樣盤旋在孩子的上空,時時刻刻監控孩子的一舉一動。
如果您還是個學生,或者您還沒升級為父母,恰好您家也有一對「直升機父母」,請您曬曬您被「直升機」盤旋的苦與樂吧!您也可以搜羅下您家「直升機父母」的趣事與我們分享!
如果您榮幸地升級為「直升機父母」,恰好您家也有小王子或小公主,請您曬曬您作為「直升機」的「酸甜苦辣」吧!【詳細】
體驗報告精選:
學琴兒童與風雨無阻的父母
(網友:學琴兒童)
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小時候學小提琴的經歷。那時老媽每個周末都要用自行車載著我和一個笨重的大琴盒穿越幾個區到老師家去上課,課程大概一個多小時,但來回的路上就要花掉3個多小時,用長途跋涉來形容一點都不誇張。如果趕上颳風下雨或者烈日炎炎,那上課就像紅軍遠徵一樣,需要的不僅是體力,更是對毅力的考驗。【全文】
親歷直升機父母「被直升」
(網友:老媽的愛)
8月份,自己帶上先生和孩子回了老家,美其名曰是「探親」,其實是去「蹭關愛」。一家三口回家呆了一周,最後,自己被媽媽這個「直升機」的過度關照弄得非常不落忍,嘴上跟老媽「客套」著說:「媽,您的過度關愛讓我都呆不下去了,我明天後天還是走吧!」但屁股還是不聽使喚,坐那一動也懶得動。老媽說,「傻孩子,媽媽照顧孩子,天經地義,有啥不好意思!你們能抽空回來看看我們,我們高興還來不及呢!」有老媽這樣看似充分圓滿的理由,我在家蹭了7天「愛」。那真叫一個舒服!【全文】
被"直升機父母"罩著味道真甜
(網友:揚子)
到了上大學的時候,去了外地高校的我,第一次離開家,爸媽送我去學校,幫我收拾後宿舍的一切,買好需要的和不需要的東西,在他們心裡,可能準備的越多,當我一個人的時候他們才能越放心。等爸媽走了,我變得很不適應,甚至連衣服在哪兒都找不到,要把衣櫃整個翻出來邊給爸爸打電話問。四年間爸媽每天都會給我打電話,媽媽每個月都會給我寄包裹,裡面無外乎就是我喜歡吃的零食和好玩兒的小玩意兒,在學校超市都能買到,可媽媽還是一如既往的寄,總覺得那個包裹裡有家的味道。【全文】
我們當了11年「直升機父母」
(網友:開心天使)
3歲後,孩子的爸跑細了腿,東跑西顛地為孩子聯繫幼兒園,終於如願上了一家公立幼兒園。以後每日高高興興地送孩子上學,準時準點地接孩子放學成了老公最幸福的事情。放了學,再陪著孩子在外面瘋跑狠玩一段時間也成了老公幸福的要事。我呢,就在家爭分奪秒地準備晚餐,以便讓爺倆及時用餐。餐後,我就開始為 「小公主」洗澡洗衣服。周而復始,3年來,每日都重複著這樣的節奏。早晨送去的是個乾乾淨淨的小公主,晚上回來的就是個髒兮兮的「小豬」。【全文】
編輯點評:
關於如何當父母以及如何教育孩子的話題永遠是爭議的焦點,各有各的說法,各有各的道理,似乎條條大路通羅馬,又似乎每個方法都有所局限,怎麼也分不出個高下來。
父母願意當牛做馬過分呵護,孩子也樂得被當成寵慣了嬌養了的寶貝,這似乎是天經地義,而且在新一代年輕人中甚為普遍。這似乎是關於每個家庭自己的事情,又能跟社會未來的發展前景扯上關係。問題在於,再嬌寵的寶貝,總歸要拉到社會中去鍛鍊,總有一天要獨自面對各種困境,所以早有預防早做預案還是非常有必要的,家長們要心中有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