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直升機父母」嗎?過度保護不是「真愛」,而是「阻礙」

2020-10-17 陸北老師


最近身邊很多人都在討論過度養育的問題,大家都覺得現在的孩子越來越脆弱,是因為父母做的太多了。

在育兒領域,有一種父母被稱為「直升機父母」,他們時刻監控自己的孩子,就怕孩子會發生什麼事情。

父母這樣的想法並不奇怪,畢竟孩子是自己生命的延續,為孩子做什麼都是心甘情願的。在有些父母看來,孩子就是mini版的自己,所以,自己有責任為孩子提供良好的環境,更值得自己付出所有來「保駕護航」。

在《什麼是最好的教育》一書中,作者將父母對孩子的責任與美國著名心理學家馬斯洛提出的需要層次理論進行對比,認為為人父母也有需要承擔的五大責任,分別是為孩子提供生活所需、保障孩子的人生安全、給孩子愛和歸屬感、培養孩子的自尊以及幫助孩子進行自我實現。

·為孩子提供生活所需。從孩子出生直至長大成人,可以說絕大多數的父母都會一直為孩子提供衣食住行等各個方面的生活所需,尤其是食物、水和住所。這一點並不難理解,大部分的父母也是這麼做的。

·保障孩子的人身安全。生命安全是孩子人生的基礎,沒有這一點,孩子的一切發展都是空談。不過,想要保障孩子的人生安全也不是一件多麼容易的事情。一方面,有些父母的生活壓力比較大,很多時候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就會把氣撒在孩子身上,導致孩子的人生受到傷害;另一方面,有些父母因為過度擔心孩子的安全,會限制孩子的各種活動,導致孩子無法做到堅強獨立,更無法獨自面對生活。

·給孩子愛和歸屬感。教育專家一直在強調,父母要給予孩子愛與歸屬感。這並不是一句空話,對於孩子而言,父母給予的愛,會讓孩子產生強烈的安全感,從而有勇氣面對自己的人生以及各種各樣的困境。

培養孩子的自尊。所謂自尊,就是個人給予自我評價產生和形成的一種自重、自愛、自我尊重的情感體驗。這種情感體驗的建立會促使個體發展成他期待的樣子。但是,在建立自尊的過程中,父母所起的作用就非常重要。父母能不能給予孩子正確的評價,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心,來面對生活中的各種問題,是值得每一位父母思考的問題。

·幫助孩子進行自我實現。自我實現意味著孩子要找到生活的意義和目標,成為自己我們想要成為的人。從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來看,自我實現是最高層次的需求,也是人類追求的終極目標。而想要實現這一點,就需要父母主動去挖掘孩子的天賦。因為讓孩子發展天賦,不僅可以促進孩子取得更多的成就感,更重要的是在發展的過程中,孩子可以更容易地去獲得更多的成績,這對於孩子建立自信心也是十分重要的事情,而這也是優勢教育所倡導的內容。

我有一個朋友在看過父母的五大責任之後,告訴我,她突然間產生了強烈的疑惑,那就是我為孩子做得到底夠不夠。

從孩子降生的那一刻起,無論父母是否做好準備,我們都知道自己要去撫養孩子長大,照顧他的飲食起居,讓他成為一個優秀的人。

但是,我們在做這些事情的時候,很容易就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思考,我能為孩子做些什麼?我希望孩子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但是,父母卻很少去琢磨,孩子需要的什麼?我給的和他想要的到底是不是一回事兒?

也正因為父母更多地考慮了自己的想法,想要無窮無盡地為孩子去付出,就導致了一部分父母成為了「直升機父母」。

所謂直升機父母,顧名思義,就是始終盤旋在孩子頭上,時刻監管和控制著孩子的一舉一動。

尤其在孩子遇到問題的時候,他們都會像直升機一樣衝過來,擋在孩子面前,替孩子去處理。

這樣的父母可能會持續不斷地監視孩子,時刻擔心孩子會出問題或意外。更誇張的是,他們甚至會幫助孩子完成作業,如果發現其他人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就會馬上衝上去與對方理論,哪怕這個人是孩子的老師也不行。

而直升機父母最愛說的一句話就是「他還是個孩子」,他們用這句話來支撐著自己為孩子付出,也用這句話來替孩子解圍。

就在剛剛過去的十一小長假期間,一則視頻引發了網友們強烈的不滿。原來,一名年輕男子在景區遊玩時,多次用腳踢仙人掌,連續踹了五次之後,終於將一棵較大的仙人掌踹斷,然後離開。

過程中,年輕男子的母親也對他進行了明確阻止,但是他仍舊繼續自己的行為,沒有理會。

之後,二人被找到並帶回景區,母親卻說,自家兒子還只是一個孩子。而母親這樣的解釋也招來了更多的圍觀和批評。字後,母子二人被當面批評教育並要求賠償500元。

孩子都已經這麼大了,即便在自己的眼中,他還是個孩子,但是對於大眾而言,他早就應該學會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否則作為一個破壞規則的人,他就應該被批評和訓斥,甚至為他的行為付出代價。

不過,孩子之所以會這樣,父母也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當父母在平時的生活中,一味地縱容孩子,凡事都一手包辦,久而久之,孩子就會覺得沒什麼事情是需要做的,因為父母都會做,孩子也會覺得沒有什麼事情是不能做的,因為父母都會解決。而父母在這個過程中,也就將自己變成了「直升機父母」。

直升機父母給孩子和老師帶來的危害有哪些?

印第安納大學的克裡斯·梅諾認為,「直升機父母通常是出於好意,他們只是想保護自己的孩子免受危險或失望的傷害」。

直升機父母的初衷可以理解,他們是想把自己全部的愛都給予孩子,但是,不得不說,做法卻很容易給孩子和老師帶來負面影響。

直升機父母讓孩子處於高壓,難以自拔

直升機父母給孩子帶來的負面影響,是遠遠超乎於我們的想像的。


一方面,直升機父母對於孩子的監視,會讓孩子感覺自己時刻都處於高壓之中,一旦處理不好,孩子就容易出現過激的行為。

2013年,河南周口的一名學生,竟然花高價僱兇手來刺殺自己的父母。原因就是父母對自己的過分控制,不停地催促,讓他要努力上進,孩子實在無法忍受這種令人窒息的環境,選擇將父母殺害。

另一方面,直升機父母的過分包辦,會讓孩子失去獨立的能力,導致他們過分依賴父母,一旦離開父母,他們將什麼都無法解決。

我曾經接待過這樣一位學生,當時已經大四的她執意要考家鄉的公務員,但是男朋友希望兩個人可以到外面闖一闖,於是出現分歧,她想知道如何處理這段關係。

當問到她為什麼堅持要回到家鄉的時候,她的解釋是,「離不開父母」。上學的城市離家非常近,所以每個周末父母都會來替她打掃寢室,收拾衣物,所以她根本無法接受離開父母。哪怕自己也非常捨不得男朋友,但是,她不會刷碗不會做法,連洗衣服都不會,她根本無法想像,「離開父母要怎麼活」。

直升機父母會影響老師的權威

我有一位朋友,在初中當班主任。在她看來,現在的孩子和以前的孩子最大的差別就在於「他們不怕老師了」。

還記得我們小的時候,最害怕的人就是老師。無論是好學生還是壞學生,最擔心的都是老師會批評自己,如果老師提出什麼要求,孩子們一定第一時間來完成。

但是,現在的孩子卻不再是這樣,甚至在一些孩子眼裡,老師根本是無所謂的。

當然,我們並不是希望孩子帶著害怕、恐懼的感受去與老師相處,這裡所說的害怕其實更多的是對老師的敬畏,孩子們將老師當做權威,只有這樣,孩子們才能更好地在老師的教育和引導下去成長。

但是,當越來越多的直升機父母替孩子去處理問題的時候,孩子們就會覺得自己不需要聽老師的話,畢竟出現了任何的問題,父母都可以去解決。無形中,父母的做法也就削弱了老師在孩子們心中的權威,導致學校教育的開展也受到了阻礙。

不做「直升機」,只當60分父母

面對孩子缺乏獨立性,父母會感覺到委屈,「我無非是想讓孩子少受些苦,但是卻沒有想到走上了另一極端」。

的確如此,做父母確實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在教育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如何把握教育的度,讓孩子既能得到引導,又可以發展自己的技能。其中,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成為60分父母。不像100分父母那樣,什麼事情都親力親為,給孩子留有空間發展,也不像不及格父母那樣,對孩子不管不問,放任孩子野蠻生長。

那父母究竟應該怎麼做呢?其實很簡答,就是讓孩子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人生要自己過。

以學習為例,父母要給予孩子正確的引導,讓孩子明白學習是自己的事情,而不是父母的事情。在生活中,父母總是喜歡督促孩子要好好學習,但是孩子卻不知道學習的意義和目的是什麼,他們只是會覺得自己是在為父母學習,慢慢地學習動機就會越來越弱。

作為父母,可以督促孩子學習,但是最重要的還是要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讓孩子感受到學習的樂趣,明白學習是自我成長的需求,是為了自己,而不是為了別人。


當孩子有了這樣的認知之後,他就會克服各種困難去努力學習,而不再是父母催一下,自己才會動一下了。

而想要實現這個目標,就需要父母懂得放手,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做,去感受。就像李嘉誠曾經說過:「世界上最浪費時間的事就是給年輕人講經驗,講一萬句不如你自己摔一跤,眼淚教你做人,後悔幫你成長,疼痛才是最好的老師。人生該走的彎路,其實一米都少不了。」

在這個過程中,父母還要注意一點,那就是不要讓孩子成為宇宙的中心,更不能因為孩子放棄自己的生活。就像直升機父母一樣,他們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孩子身上,這樣久了,與孩子之間的邊界也就越來越模糊,他們會將孩子當成自己的一部分。孩子會因為感覺到窒息,也會想辦法逃離。而父母也會因此根本沒有時間和精力去關照自己的生活,從而喪失自我。

每一位父母都是愛孩子的,但是愛的方式與行為是不是能實現愛的初衷,就需要父母去思考和感受,不要因為愛折斷了孩子飛翔的翅膀,更不要因為愛讓孩子感覺到束縛,適當地選擇放手,讓孩子充滿信心地自由飛翔去吧。

相關焦點

  • 父母「過分保護」不是愛!你是「直升機父母」嗎?
    「直升機父母」是目前國際上流行的一個新詞語,意思是父母就像直升機一樣盤旋在孩子的上空,時時刻刻監控孩子的一舉一動。「直升機父母」的過分保護,使孩子失去自由成長空間,不利於其獨立性和社會性的培養。有了這樣的「專機」,孩子用「腳」自己走的路變少了,久而久之,步入社會後變得難以適應。自計劃生育定為國策以來,每家基本上只有一個孩子。
  • 直升機父母:過度保護和包攬,愛變成了「害」
    父母愛孩子這是天性, 種愛一般就體現為關注和給予,但是有的父母會過度關注並且過度給予,然後就做出跟這位個高中生父母類似的事情。我們把這類父母稱之為直升機父母,因為他們就像直升機一樣盤旋在孩子的上空,時時刻刻監控孩子的一舉一動。
  • 你是「直升機父母」嗎?
    總而言之,一切會被父母預警有危險、會被影響的舉動,都會被明令禁止。「過度保護」也成了很多中國家庭心照不宣的潛規則。被家長這種過度關注長大的孩子,像是一隻長不大的幼鳥,飛不高,也飛不遠。因為有人告訴他,飛太高會摔下來,飛太遠有危險,如果你要飛,一定要跟著爸爸媽媽,或者是我們先去打探一下。然後,這些被安全「困住」的小鳥,有一天看著別人都飛走了,卻往往不會感激爸爸媽媽,而是以一個激烈的方式,去反抗去抱怨。
  • 你是直升機式父母嗎
    原標題:你是直升機式父母嗎 最近做了一個整理統計,發現以往的數據報告中,情感護理中心每年接待的諮詢,53%是婚姻情感問題,35%是親子關係和學業問題。 在諮詢的過程中,發現很多家長的焦慮來自過度比較。 過度比較的特點是,拿學習成績好的同學與自己的孩子比較,拿孩子曾經達到的最好成績與現在比較。家長的比較語,常常以「你看」「你要」開頭。「你看,你同桌又是第一名,你坐他邊上,怎麼沒學一點來。」「你要多和學習成績好的同學交往,這次模考你們班又有4個人進入年級前十。」「你看,人家做作業專心得很,一動不動,你怎麼就坐不住?
  • 過度保護孩子,可能會給孩子的成長帶來這些阻礙
    大多數父母都希望孩子在成長的路上一帆風順,於是竭盡所能地想為他們提供一個無比安逸的環境,小到生活瑣事,大到為孩子清除人生路上的一切障礙。殊不知這種360度無死角的保護,反而阻礙了孩子的健康發展。
  • 過度保護的父母:如何放手養育獨立的孩子
    你想讓你的孩子是健康的,安全的,並成功的-所以難怪你會發現自己幫助了一點太過多或加強在保存一天任何時候去的東西稍微歪。但是,不斷的「 直升機 」活動可能會阻礙您孩子的成長和發展。過度保護父母意味著好,但是追求完美往往弊大於利。那麼,如何確定自己是否是保護過度的父母?潛在的後果是什麼?而且,最重要的是,您現在如何才能阻止無意的窒息呢?
  • 你是「直升機父母」、「割草機父母」嗎?
    恨不得時刻陪著才安心……這種想讓孩子隨時隨地「活在自己眼皮底下」的想法,是一種過度關注,讓孩子失去了獨立成長的機會,久而久之,失去了獨立的內核,強烈依賴父母,甚至顯得很無能。這對孩子的成長,是害不是愛。 這樣的父母很多,為什麼會有這些行為?
  • 你是不是「直升機父母」
    那種在學校、操場和課外活動地點轉悠,像直升機一樣盤旋在孩子頭頂、和他們緊緊綁在一起的父母被戲稱為「直升機父母」。除此之外,商場有出售防止燙傷的火爐把手套、綁在家長和孩子手上以防孩子走失的腕帶(「給你和孩子三英尺的自由」)和嬰兒爬行護 膝(好像他們生來並不會爬行一樣);康乃狄克州有個市長因一位母親的壓力而下令砍掉三棵胡桃樹,理由是掉進遊泳池的胡桃可能會讓她偶爾在池裡遊泳的孩子過 敏;學校不再讓學生合夥搭車,而是直接把孩子送到家門口——以往這種方法只針對殘疾人。
  • 別做「直升機父母」,讓你的過度教育,慢下來,降下來
    也許在很多人看來,沒有辦法理解這件事情,但是這卻是典型的直升機父母,什麼事情都替孩子最好,無時無刻都像直升機,一般圍在孩子的頭頂轉來轉去。可究竟是什麼導致許多父母成為了直升機父母呢?一、造成「直升機父母」的原因有哪些?
  • 家長對孩子的成長事無巨細,不是周到,而是「過度教養」
    導讀:家長對孩子的成長事無巨細,不是周到,而是「過度教養」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家長對孩子的成長事無巨細,不是周到,而是「過度教養」!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過度保護、過度教育!
    這本書關注當代社會進程中的一場教育危機——過度保護導致衰弱,在三大扭曲的認知指導下,我們為孩子所做的一切可能都與美好的願景背道而馳——現在開始正視這一切,還來得及。 過度保護,導致問題人格美國大學生被過度保護和寵溺的問題,已經引起美國學者的重視。
  • 你還在過度保護你的孩子嗎?
    其實,孩子的潛力就像植物一樣會不斷生長,作為家長,我們要做的就是給他們提供生長的環境,不要過度的去保護,更不要讓孩子對我們產生過度的依賴,否則的話,我們只會成為孩子成長道路上的絆腳石。我想問大家一個問題:如果你的孩子在幼兒園或者遊樂場玩的時候,和別的小朋友起了爭執,你會怎麼處理?
  • 中國家庭式「直升機父母」,正在傷害孩子
    朱媽媽的這種做法,就是中國家庭式「直升機父母」——他們正在傷害孩子,而不自知。他們喜歡硬塞給孩子一些自以為孩子需要的東西,不惜以付出自我的方式,來過度幹涉孩子的生活,但中國家庭式「直升機父母」,無異於在用親情捆綁住孩子的手腳:孩子,我為了你,什麼都願意付出,你必須得聽我的!你該怎麼活?交什麼朋友?去哪裡?做什麼工作?
  • 新加坡小學敦促家長不要做「直升機父母」
    【環球網留學綜合報導】「直升機父母」(helicopter parents)是目前國際上流行的一個新詞語,用來形容某些「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切的父母——他們就像直升機一樣盤旋在孩子的上空,時時刻刻監控孩子的一舉一動。
  • 你是「直升機」式父母嗎?
    首先來解釋下什麼是「直升機」父母,簡單說就是過度控制孩子的父母!這些父母的出發點一定是好的,不然他們就當「甩手掌柜」什麼事都不做了,他們都是操心孩子,希望孩子有一個更好的未來。但是他們的方式令人窒息,過多的幹預會讓孩子喪失想像力、行動力。剖析「直升機父母」什麼樣的家長容易成為「直升機」呢?控制欲比較強的人!
  • 「直升機父母」是如何毀掉孩子的?
    研究表明,某種程度的親力親為的父母實際上對孩子有益,能在情感和認知上幫助他們。我自己的生活經驗也告訴我,對父母而言,某種程度的親力親為也能帶來滿足感。我不是在懷念那些善意忽視的日子,但我也不想在孩子上大學時,還要給他們買衛生紙。那麼,我們怎麼才能了解養育孩子正確的尺度在哪裡?我怎麼知道自己是否把握住了這個尺度?或者,換句話說,我是一個直升機父母嗎?
  • 父母對孩子過度的擔心,只會阻礙孩子前行,要學會做淡定的父母
    她是家裡的獨生女,父母老來得子,對她也格外保護,擔心她在沒有父母的照顧下,會無法照顧好自己,會受到小夥伴的欺負。但父母對孩子過度的擔心,只會阻礙孩子前行,那麼,為什麼父母為什麼會對孩子過度擔心呢?在孩子每個成長階段,父母對孩子總有各種各樣的擔心。在孩子年幼的時候,父母會擔心孩子會受傷,這點相信很多父母都有過,孩子受傷,父母會比孩子更加難受,恨不得能夠代替孩子受傷,由於父母擔心孩子會受傷,他們會對孩子過度保護,甚至把孩子圈養起來,不讓孩子接觸外界,只為了減少孩子受傷的機率。
  • 你究竟是「直升機」式父母嗎?
    環球網01月04日06:45首先來解釋下什麼是「直升機」父母,簡單說就是過度控制孩子的父母!很多的父母會冠上愛的名義,捆綁住孩子,限制他的活動,美其名曰「為你好」!為孩子鋪好路,強加自己的想法給孩子。這些父母的出發點一定是好的,不然他們就當「甩手掌柜」什麼事都不做了,他們都是操心孩子,希望孩子有一個更好的未來。但是他們的方式令人窒息,過多的幹預會讓孩子喪失想像力、行動力。剖析「直升機父母」什麼樣的家長容易成為「直升機」呢?控制欲比較強的人!這類人的控制欲不僅僅體現在管教孩子方面,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會透露出控制欲。
  • 直升機父母,你怎麼看?
    直升機父母,你怎麼看? 青島晚報電子報   2012.12.24 星期一 」直升機父母,你怎麼看?「我有一個發小,她一直有個無解的煩惱:我倆住得離學校都很近,我每天自己去學校,可她一直被父母車接車送。就連我們放假同學們一起坐公交去公園,父母都要跟她約法三章,上車打個電話,下車打個電話,到了公園再打個電話,哪怕這中間只有不到十分鐘的時間。」
  • 直升機父母和割草機父母,如果你是其中一種,你就毀了娃
    直升機父母是目前國際上流行的一個新詞語。把某些「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切的父母叫做 「直升機父母」——— 就像直升機一樣盤旋在孩子的上空,時時刻刻監控孩子的一舉一動。每件事都給孩子安排妥當,為孩子鋪好以後的路,有時還將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