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孫津安
圖:來自網絡
二十年前的今天,疼愛我的奶奶,永遠地離開了這個世界,那年您81歲,臨終之前您最牽掛的仍然是我。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間您走了20個年頭。您的音容笑貌依然清晰地在我的腦海裡,您仿佛就在我身邊,我時常會夢見您……
此刻,我坐在書桌旁,孫子有好多話想給您說,希望慈祥的奶奶在天堂不要再那麼忙碌、勞累,您最疼愛的孫子已在城裡安家,有了溫柔的妻子,還有可愛的孩子,我小叔一家過得也很好,您就放心了吧!
小時的我很調皮,總是惹您生氣,總是在外惹禍讓別人找上家門,有時還會偷家裡的東西……您每次都耐心的教育我。
您一生勤勞樸實,尊老愛幼,樂善好施,一遍遍教育子孫後人,要走正路,踏踏實實做一個好人。
奶奶沒什麼文化,但她老人家說的話,我都牢記在心,它很樸實,很有哲理。您常給我們小弟兄三個說:「東西再多都有數,小孩再多都有名。有飯讓著吃,有活爭著幹。有時給人一鬥米,不如飢時給一口飯。做人要誠實、要知恩圖報、不能走外門邪道、能幫別人一把,就幫一把等等」。
我記得您那時都70多了,每到清明,十月一、春節,您都親自去給您的父母上墳燒紙,自己走不動就讓我們小弟兄三個用平車拉著您去,現在想想那不是迷信,而是一份對先人的孝心!
讓您欣慰的是您的三個孫子,在您言傳身教下都很孝順。我們都聽從您的教誨老老實實做人,在自己的崗位上兢兢業業工作,我們小弟兄三個都入了黨。大哥現在農村做了村支部副書記,二哥在高中當了教務主任,我也在鎮政府工作,前年還被評為有情有義豐縣人提名獎。
小時候,因父母在部隊,無暇照顧我,因此,我從小跟著您長大,那時還沒有留守兒童的說法,我卻是名副其實的留守兒童。
您從小把我養大、供我讀書,激勵我和爸爸一樣去從軍,而我卻沒能給您任何報答,奶奶,您甚至沒花過我一分錢,您病倒在床時我在外當兵,也未能照顧您幾天。
奶奶,您為了讓我生活得好一點,七十多歲的年紀了,還在種地、餵豬、養羊、省吃儉用,記得在1995年時,您為了我,一次拿出七八千塊錢,那是您一分一分攢的血汗錢啊,現在想來,我心裡依然很幸福,也很心痛!
那天,您突然地走了,時隔數年,我一直認為像在做夢一般,心裡自欺那不是真的。奶奶啊,我多想您能健康長壽,再多活幾年,享享福,讓您的孫子孝敬孝敬您。
您一生沒有驚天動地的大事,有著普通農村婦女所具有的美德,一生勤勞樸實、樂於助人。您走時全村的鄉親都來送您,在我眼裡您是平凡的,更是偉大的。隨著歲月的流逝,我對您的追憶和懷念卻與日俱增,我對您的思念卻越來越深厚!
是啊,在這個世界上,有一種愛我永遠都償還不清,那便是奶奶您的養育之恩。或許,您從來沒有苛求我償還,因為您能付出的,除了愛還是愛。在愛的天枰上,孫子和奶奶之間始終都是傾斜的,我這邊的砝碼永遠沒有奶奶那邊重。
而今孫子,只能每年的清明、春節、十月一到您墳前,祈禱您在天堂一切安好。奶奶,您知道嗎?有些孝,我當時沒做,這成了我一輩子的遺憾。
奶奶,如有來生,我還會做您的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