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考面試完之後就要去體檢,所以一直沒有時間分享面試經驗,現在回來和大家分享好運!領取成績單的時候我也很驚訝分數這麼高,應該是因為我是25號上午面試的,是考官的「第一面」,所以給分比較寬容,總之是幸運。
8月筆試完的時候,當時消息是說預計9月中上旬出成績,9月中下旬面試。因為我有結構化的面試經驗,所以就沒打算提前複習面試。還選了8月底飛川渝玩一趟,結果剛到重慶就出筆試成績,還好筆試第一,並沒有影響遊玩的情緒。
等到一個星期後回來,這個時候開始挺多傳言說,面試要採取無領導小組討論的形式,所以只有結構化經驗的我還是決定報個培訓班,遇到了很好的同學和老師。在培訓開課的前一刻出了面試公告,確定了是無領導小組討論,所以真的很好運,後面的課程都修改成了無領導的內容。
無領導小組討論能比較全面的考驗考生的能力和素養,所以我認為線下鍛鍊(注意是鍛鍊,不是培訓)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面對面的開口練習,才能更好的把握與人交流的方式。
先要提升自我表達的流暢度,其次是注重自己內容的邏輯性和易懂與否,再次是學會傾聽和交流(很多考生都是自說自話,這是一場討論,而並非演講),最後是故好禮儀(表情、語氣等細節最能反映真實的你)。很多內向的朋友私信我說不敢開口怎麼辦,那就是練!大家擊敗了那麼多人進入到面試,離上岸只差一步之遙,你不練就是把上岸的機會拱手讓人!
在提升外在形式之後,就要做好積累去提升你的內容。積累的致勝法寶就是「結合省情」,我沒那水平接觸部委的無領導面試,但省考面試的朋友如果是無領導小組討論的,請一定要關注省情!省情可以幫助你更好的解鎖題目材料,同時在回答過程中結合省情,更是在向考官展現你的知識積累和對本省的關注。
做好外在和內容的提升之後你肯定可以取得不錯的面試成績,那最後的一點突破在哪裡呢?是心態。首先要轉變你對無領導小組討論的心態,很多人陷入了一個誤區:認為自己的答案和理由就是比別人的好,所以要爭執下去或者是我的答案被小組採納就一定是高分,所以我一定要堅持自己的觀點。
其實大部分人都是剛踏入社會的應屆畢業生或者稍有閱歷的往屆生,你認為自己的答案多麼「高屋建瓴」,在考官的眼裡可能也就那麼一回事。所以放平心態去討論,你的表現也會更加收放自如。
最後是轉變你對分數的心態,考完之後很多人抱怨分數如何如何不公平,確實可能有情況存在考官打分的失誤,但更大概率是你們的表現在自己眼裡和在別人眼裡有很大出入。也有部分人追求極致的高分,我相信這部分人能力很強,但也要保持隨緣的心態,只要最終上岸就行啦!
最後祝各位一切順利,成功上岸。有問題評論區,能回復的問題我都會儘量去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