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域遼闊,在這片熱土上居住著無數不同的華夏子女。他們由於歷史變遷環境的影響,創造了當地自己的風土人情。現在旅遊業的發展,讓各地接受不同文化的人有機會相互了解,去到自己未知的世界用心感受。旅遊就是相當於來到一個完全陌生的地域,這個地方的風景、人文、飲食家裡不同,可是這種文化的碰撞才讓人新鮮有意思,不是嗎。
語言是溝通的第一要素,雖然大家都是生在中國大地上,可是中華文明博大精深,各地文化不同,方言也不同,甚至是一個省份的,都有好幾種方言。要是把全國方言都列出來做一門語言,估計比世界上的國家還多。我們來看一下一些有特色的方言。
廣東的粵語估計是很多比較熟悉的方言,因為小時候都看過港片港劇,甚至還會說一兩句粵語。粵語朗朗上口,最有代表的粵語就是廣州話和香港話。不要以為他們都一樣,在某些發音上兩者還是有差別的,經常聽香港話的人如果去聽廣州話,還是能聽出區別的。
福建的閩南語。閩南語應該是最魔性方言,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愛拼才會贏》這首歌,聽過的人腦子裡估計都唱出來了。閩南語相對來說有點晦澀難懂,如果去福建旅遊又不會閩南語,莫非要唱歌嗎。當然這是開玩笑的,不過閩南語發音中帶點慵懶的感覺,還是很帶感的。
重慶話,重慶話應該是比較容易懂得了,因為很多人認為重慶話是帶點口音和當地詞彙的普通話。而那些重慶話詞彙例如腦殼疼,一哈等總能截中笑點。重慶話就像重慶人的性格一樣,熱情,不拘小節。到重慶旅遊,你或許能大概聽懂重慶話,但是你很有可能說著說著就被依樣畫葫蘆帶著說「重慶味」的普通話,實在是有意思。
篇幅原因只能說到這裡,要是覺得還有哪些好玩的方言可以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