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號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任何平臺不得轉載,違法必究。
寶寶健康問題一直是爸爸媽媽最關注的事情,尤其是媽媽們都熱衷於給寶寶補、補、補。
芽芽媽發現,寶媽們在一起談論孩子的問題時,如果有人說孩子不愛吃飯,立刻就會有人建議:「你應該給孩子補點鋅,我們孩子當時不愛吃飯,醫生讓補鋅,後來就好了。」
就像廣告詞裡說的那樣:
孩子食慾不好,吃飯不香,缺鋅。
寶寶發育不良,身材矮小,缺鋅。
寶寶免疫力差,老是生病,缺鋅。
……
那鋅究竟有這麼神奇嗎?
今天芽芽媽就和大家聊一聊「鋅」的故事。
鋅到底是什麼?
1958年,印度血液專家首次報告伊朗一名21歲嚴重鐵缺乏的素食主義男性少年,他和10歲左右兒童一樣矮小,並且伴有發育遲緩,肝脾大,當時懷疑是鋅缺乏導致的。
1963年,正式確診這名男青年為鋅缺乏症候群,從而世界開始認識到,鋅是人類生長的重要微量營養素。
鋅是維持人體生命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對小寶寶尤其重要。在寶寶生長發育、智力發育上,鋅都有不可磨滅的功績。
微量元素查鋅靠譜嗎?
害怕寶寶缺鋅,很多爸爸媽媽可能會選擇微量元素檢查,實際上,微量元素是查不準的。
為什麼查不準呢?
因為微量元素一般抽取指尖血。
鋅在人體分布並不均勻,肝臟、骨骼肌、皮膚、毛髮、指甲等含量較多,而血液中含量很少。
目前,對於鋅缺乏,並沒有特定的臨床症狀和生化特徵改變,也沒有敏感的、特異性的評價指標來評價。
因此,判斷寶寶是否缺鋅,需要專業醫生,結合寶寶膳食情況、發育指標、血液中的含鋅量這3方面綜合判斷,一個無法探測身體內部的儀器,真心坑!
如何判斷寶寶缺鋅呢?
看表現,不要看症狀!
芽芽媽認為,就是要看寶寶平時的表現,因為症狀往往與病症聯繫到一起,爸爸媽媽們很容易對號入座,沒病也能瞧出病來。
第一:看寶寶吃飯怎麼樣
如果寶寶吃飯很好,什麼東西都吃,精神狀態足,生長曲線正常,那麼就不用考慮補。
如果寶寶偏食,挑食可以補鋅;或者寶寶不吃肉,光吃蔬菜,這類寶寶也可以補鋅。
第二:看寶寶健康狀態怎麼樣
如果寶寶每天大便次數多,或者經常有急慢性腹瀉,寶寶平時出汗特別多,特別是睡覺時大量出汗,那麼要考慮補鋅。
另外,如果寶寶平時動不動就發燒感冒發燒,免疫力比較低,那麼也可以適量補鋅。
哪些原因可以導致鋅缺乏?
1.攝入不足:平時挑食、偏食、愛吃零食容易引起缺鋅。
2.吸收障礙:各種原因所致的腹瀉皆可妨礙鋅的吸收。
3.需要量增加:處在生長發育迅速階段的嬰兒或營養不良恢復期等狀態下,對鋅需要量增多,如果未能及時補充,可發生鋅缺乏。
4.丟失過多:如反覆出血、大面積燒傷、慢性腎臟疾病、長期透析等,均可因鋅丟失過多而導致鋅缺乏。
如何預防寶寶鋅缺乏?
1.提倡母乳餵養,母乳不足或不能母乳餵養時,強調選擇強化鋅的配方奶。
2.嬰兒6月齡後,應及時添加輔食,首選強化鋅的嬰兒米粉或肉類、肝臟等富含鋅的動物性食物。
3.增加富鋅食物攝入是預防鋅缺乏的重要措施。強化鋅的食品也有助於增加鋅攝入。
4.在無法從食物中攝入足量鋅時,適量使用鋅補充劑如葡萄糖酸鋅、甘草鋅等。
5.疾病引起的鋅吸收不良,需要積極治療原發病,同時在醫生的指導下大劑量補鋅。
寶寶缺鋅吃什麼好?
選擇含鋅量高的食物,配製成營養平衡有色、香、味、美、形多樣化的平衡膳食。
食物含鋅量最高的是動物性食物,肉類、魚類、動物的肝臟和腎臟、蛋類和水產類,如蛤、蚌、牡蠣等,帶殼的乾果類如胡桃、慄子、花生米、芝麻等含量也較多。
根據這種食物的含鋅情況,注意在一日三餐膳食中合理搭配。
芽芽媽愛叨叨
很多媽媽可能在網上看到過這樣一句話:
別急,這是2000年的老黃曆了;早在2013年,這個錯誤已經被糾正。
一般來說,在吃喝不愁的家庭中,如果娃沒有偏食厭食等情況,普通食物中就有充足的膳食鋅來源,缺鋅的孩子真沒這麼多。
對於鋅並不缺乏的娃來說,額外採用藥物大量補充可能會造成過量,引起代謝紊亂等情況,甚至對娃大腦發育造成損害。
所以,缺不缺鋅要經過醫生的專業判斷,確定缺乏的話,要在醫生指導下用藥補充。
參考文獻
[1]任榕娜.寶寶的那些「鋅」事兒[J].家庭醫學(下半月),2015(08):28.[2]任榕娜,吳志.兒童營養有「鋅」主張[J].家庭醫學(下半月),2017(12):33.[3]楊琳.淺談微量元素與兒童的生長發育[J].求醫問藥(下半月),2012,10(0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