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在四方 | 一碗人間煙火,半輩子鄉愁

2020-12-25 美食街66

對於現代人類而言,食物恐怕早就已經逾越了滿足溫飽的範疇,在美食中品嘗各地風味,領略東西南北的飲食特色,充分感受食物的味道。

食物,無非酸甜苦辣鹹,五味相互平衡對抗,卻總能在某一個時刻像回家,與你的童年和時間產生連接,用最實在的方式貫穿著你的一生。

原來食物,不僅僅是食物,而是療愈人心的一劑良藥。

今天我們來說的這碗人間煙火便是馬來西亞典型早點菜式——肉骨茶,當然也有人說是福建藥膳,具體的發源地下面我們會講到。

泰國新加坡印度尼西亞咖喱肉骨茶印尼九層塔

沒錯,引起小編對肉骨茶有所興趣的正是前年大火的電視劇《歡樂頌2》,人們常說人生一飲一食,有養有療,食物亦如藥物,具有四氣(寒熱溫涼)和五味(辛甘苦酸鹹),其中包含了不少我們中醫養生的知識。也蘊含著我們國家五行相剋相生的道理。

那麼這樣一碗小小的肉骨茶,究竟是怎麼樣做成的,我們一起來探索一下吧~

01肉骨茶的歷史

肉骨茶有一個傳說:

由於華人初來南洋創業時(記得當初小編還看過一個叫做下南洋的電視劇),由於不適應溼熱的氣候,不少人因此患上風溼病。為了治病祛寒,先賢用了各種藥材,包括當歸、杞、黨參等來煮藥。但是,因忌諱而將藥稱之為"茶"。有一次,其中一人偶然將豬骨放入了茶湯裡,沒想到這茶湯喝起來十分香濃美味,風味獨特。後來,人們特地調整煮茶的配料,經過不斷地改進,就成為了本地著名的美食之一。

看來,有些發明與創造也是具有偶然性的呀!所以,很能理解現在各種為了湊營養而拼在一起的食物了,比如:橘子炒肉等等的,也不算是黑暗料理了。

其實,總結下來就是肉骨茶是20世紀初,由馬來西亞福建籍華僑首創。其後,經過改進盛行於東南亞一帶的一味菜品。

不過,肉骨茶的經歷也很曲折,據說因為戰亂肉骨茶的說法已經沒有了,當時叫做「吃肉骨」,哈哈,真要替「肉骨茶」謝謝命名人,使豬排的檔次一下提高了N多個水平。

這麼美味的肉骨茶,吃法也可以有很多搭配,下面再給大家介紹幾種肉骨茶的幾種特色吃法:

吃肉骨茶,在我們北方人看來是稍微有些講究的。一般是先上一壺茶,這個茶是讓你用來把杯子和餐具衝刷一下的,然後我們需要把調料、蒜米、樹椒油和辣椒絲倒入餐碟中,這些就是開吃前的準備工作。這些佐料當然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自行調放。

等熱氣騰騰的肉骨茶端上來,我們便可以食髓知味兒了。當然,肉骨茶也分很多地方的。最地道的吉隆坡式肉骨茶裡面會有蘑菇或冬菇,不行了,打字的小編仿佛已經聞到了冬菇新鮮的味道。

而肉骨茶一般會配上米飯吃,感覺所有燉湯類和燉菜類的菜品與米飯都是絕配Cp呀!

除此之外,肉骨茶還可以配油條吃,具有吃法相信大家都會,就像胡辣湯配油條的組合一樣,油條蘸肉骨茶茶湯也是很搭的!

當然,小編相信,對於任何一個吃貨來說,絕對不甘心僅僅只是一名愛吃、會吃的小寶寶,畢竟不想當廚師的司機不是好吃貨!所以,下面我們可以一起來學習一下肉骨茶的做法,勵志為吃貨正名!

02肉骨茶的做法

想要做肉骨茶首先就要做食材準備,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因此,做好食材準備才是做飯的重中之重。

做肉骨茶所需準備的食材有:豬排、色拉油、鹽、陳皮、枸杞、淮山藥、桂皮、丁香、桂圓、甘草、八角、白胡椒以及醬油。

當然,這些食材也是可以進行挑選和變化的,如果你喜歡還可以挑選其他菜加入裡面,比如香菇、蘑菇、青菜、娃娃菜、油心菜之類的,目的就是要做到葷素搭配,保證口感,也均衡營養。

做好這些食材準備之後,就可以具體操作了。

首先,要製作一個調料包:把上面我們說的陳皮、枸杞、淮山藥、桂皮、丁香、桂圓、甘草、八角用紗布包起來。

然後,就是把切好的豬排放入熱水中燙幾分鐘,撈出後把肉上的水分控幹。

接下來,才是正兒八經的做肉骨茶。把調料包放進水中入味,把豬排先放進去煮入味,可以選擇直接把你喜歡的菜稍後放進去,也可以再來一個鍋煮菜,最後把兩個混合一下。

這樣,美味的肉骨茶就做成啦!

當然,既然要了解肉骨茶,我們絕對不是只簡簡單單因為好吃,而是明白它背後的藥用價值,吃得健康才是最主要的。

肉骨茶有一定的減肥作用。當作一天的早餐呢,既有豐富的營養,又不用擔心攝入過多脂肪,能讓人整個上午都精力充沛。小編就最喜歡這種既營養又可以吃起來不用擔心肥胖的食物了!

這個食物還有一點好處,就是不用擔心要不要忌口,孕婦也可以吃。

肉骨茶,真是一個小鍋容百味呀!還能補腎!

而對於肉骨茶湯文化的傳承,還舉辦過派對,名稱就是「肉骨茶嘉年華會」,2008年的時候還在馬來西亞用了500公斤豬排、450公升的肉骨茶湯以及其他配料,做成了超大碗肉骨茶,並且申報了金氏世界紀錄。

可見,馬來西亞人民對肉骨茶愛得深沉呀!為了紀念竟然申報金氏世界紀錄,作為一個吃貨,小編是很佩服他們的決心了。不過還是想默默地問一下:申報完之後呢?能不能吃啊,可不可以分我一碗?你們今年還申請嗎?等我買個去馬來西亞的票!

哈哈,當然,買票只是開玩笑的啦!最重要的還是享受生活,做一碗好飯,有一個溫暖的家。以上就是今天美食街66尋找的健康美食,講完收工,飯點到了

相關焦點

  • 四方小院,人間煙火
    真正惦記難忘的是曾經擁有過,又漸漸失卻的小院煙火。作家白落梅在她的書裡說:「我亦可貪戀人間煙火,殷實人家,幾間瓦房,四方小院,守著流年,幸福安康。」世間再大再繁華,所要不多,不過小院煙火。就算是小小一院,勃勃生發的人間煙火,無時無刻提醒著我們,日子鮮活,生活該當生動純真。
  • 到溫州文成旅遊,必吃的人間美好煙火味——文成拉麵
    不知不覺,當所有的一切都在變,唯獨家門口那家熟悉的麵店的味道卻從未變過,反而經過時間的沉澱和凝練,凝結成了我們骨子裡的鄉愁。鄉愁已經融在了我們的飲食裡。在我心中有一碗麵,叫文成拉麵,這碗面我吃了無數次,但總是百食不厭,也許已經習慣了這一碗鄉愁在我的血液裡流動的感覺。
  • 「人間煙火」從一碗鍋邊開始
    「人間煙火」從一碗鍋邊開始 2020-08-25 17: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快評|從《早餐中國》品人間煙火味
    如果有一碗熱乎乎、香噴噴的早餐擺在附近,你願意火速起床嗎?最近,第三季《早餐中國》開播了,還是熟悉的配方:每集幾分鐘,拍一家有當地特色的早餐店。這部曾經號稱要拍攝100集的紀錄片,終於快要實現當初的願望了。
  • 品嘗一碗來自山間小村的「人間煙火」
    馮遠臣先生寫過一本有關吃的書,叫《最是那碗人間煙火》。全書以民國時期為背景,用詼諧幽默的文字講述民國偉人、文人、名媛的飲食情趣和東廚逸事。我每次只看一篇,就著字間飄出的飯菜香去琢磨林徽因、張愛玲、陸小曼這些名人們是如何將這些煙火氣滲透到他們的作品裡。
  • 人間煙火最動人的朋友圈文案:為何你捨不得這人間煙火,煙火即歌
    1.生活就是一半煙火,一半詩意。手執煙火謀生活,心懷詩意以謀愛。 2.山河遠闊,人間煙火;無一是你,無一不是你。 3.在刮小風,在下小雪,在等跨年的小紅花,和新年的煙火,還有更好的我們。
  • 面窩——武漢街頭的人間煙火
    如果說熱乾麵象徵著武漢人的日常生活,那面窩一定是遊子的鄉愁了。面窩創始於清光緒年間,當時漢口漢正街集稼咀附近賣燒餅的昌智仁創新的美食。他請鐵匠打制幹把窩形中凸的鐵勺,做出邊厚中空、色澤金黃的圓形米餅,人們對這個好奇不已,又覺得味道一絕,至此流傳百年。一口黃燦燦的蔥油麵窩,中間薄酥脆,邊圓厚柔軟,味美價廉。
  • 馬伊琍也要排隊的上海煙火氣,這也是你的鄉愁吧!
    誰能回得去這樣的鄉愁?那一口一口培養起來的,媽媽燒的飯菜,那一次次笑出聲來的如花笑靨,那一次次追著四季奔跑的叫賣。即便回得去,那個媽媽還在這個孩子身邊嗎?還見得到媽媽將碗裡最好吃的那部分煙火氣劃到我的那一碗鄉愁裡?對於上海,對煙火氣的忘恩負義,是我們的鄉愁,鋪天蓋地的鄉愁。
  • 鄉愁,一根精神的臍帶——讀《一碗米粉的鄉愁》有感
    導語——生於1922年的饒平如老先生寫《一碗米粉的鄉愁》,娓娓道來的敘述筆調,像春天的風輕柔地吹過水麵,在讀者的心湖裡泛起層層漣漪……《一碗米粉的鄉愁》邱建國/主編江西人民出版社2018年12月讀鄉愁患者、米粉達人丘山的詩《南城人與米粉》:每一個南城人/生下來時/一根臍帶剪斷了/另一根叫做米粉的臍帶
  • 劉元兵:探尋那抹人間煙火
    探尋那抹人間煙火文/劉元兵曾經一度以為自己住在一座閒適的城市,總感覺自己的生活是溫暖的,快樂的。遠方傳來雞鳴鵝叫,就像一首鄉村之歌,灌入我這個喜愛流行音樂的心房,就像一碗開胃湯,讓我這顆久居城市的心慢慢張揚。樂至縣實行河長制,鴨鵝都在山地邊上的一個巨大的圍欄裡敞養,並將糞便和汙水進行了處理。山邊的一片翠竹包裹著幾戶農家。"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這裡的百姓修房建屋都要選在竹林盤裡,即使沒有竹林,也要在新房周圍遍種竹子,展示出原鄉的風景。
  • 三月札記 | 不過一碗人間煙火(上)
    半年多後回來的那天突然雪霽天晴,一夜沒睡懵著臉下火車時候滿腦子心心念念是欠下的吃食,學校周圍兜兜轉轉了一下午,吃教工食堂、見可愛的老師、約久違的朋友、看了場電影,最後還是彎彎繞繞走到了舊學前,久別重逢五味雜陳的心情終歸於一碗姚記的平淡。
  • 小鍋米線,雲南人的鄉愁
    走~甩碗米線克~ 雲南人元氣滿滿的一天,是從甩一碗米線開始的。在雲南,吃被稱作「甩」。 煮的、燙的、涼的、滷的、炒的;燜肉、炸醬、鮮肉、三鮮、腸旺、鱔魚、牛肉、豆花兒…… 擁有一碗米線,雲南人就擁有了全世界! 戒不掉的米線情節,雲南人胃知的鄉愁。
  • 願有一顆浸透人間煙火的心
    物道君語:心有煙火氣,人無煙火味,是最好的生活方式。
  • 《臺北小吃札記》:巷口的那些人間煙火
    比如美食家汪曾祺筆下的美食世界都是在當季的當地美食,那些蘿蔔、鹹鴨蛋、糖炒慄子、汽鍋雞、過橋米線,從家鄉的美食回憶到旅行讀書之地的美食,從家常菜到特產美食,四方食事,所有的食物在汪曾祺筆下都是神奇的美味,回味無窮;香港美食家陳奕文熱愛美食,從頂級餐廳和街邊小吃都在一啄一飲之間嘗遍四方,享受自己的杯酒人生,在他筆下,香港街頭的小吃,魚丸、絲襪奶茶、燒鵝、紅豆甜點,對作者而言,不管城市如何轉變,離家多久
  • 小鍋米線,在異鄉煮一碗鄉愁
    而對於在異鄉的雲南人來說,米線則是一種鄉愁。過橋米線、菊花米線、牛肉米線、羊肉米線、兔肉米線、小鍋米線、鱔魚米線、腸旺米線、滷米線、炒米線、涼米線……在雲南的不同地區,不同風味的米線通過不同的烹飪技法和食材搭配,撫慰著雲南人的身心。每年回老家,第一件事就是吃一碗米線。不拘於上述的一種吃法。
  • 異世界居酒屋:先來一杯生啤,再來一碗人間煙火
    遞到客人面前的,是生啤和料理,更是一碗碗熱氣騰騰的人間煙火。女傭兵萊昂蒂娜從很遙遠的海邊來到古都為了尋找存在於自己記憶中的男子,當得知男子已經是她人丈夫後,有些落寞的她喝了一碗普羅旺斯魚湯。泛著清香的魚湯溫暖了她的內心,讓她選擇在心底默默問對方祝福。
  • 匆匆忙忙吃口燒烤,再見煙火人間!
    有一男一女兩個「兄弟」,去萬達金街去吃燒烤,應該是臨時起意,下班前才通知我,趕緊處理完公司的事,匆匆忙忙趕過去。疫情過後的周五,下班路上的車輛就像暴漲的洪水,路像淤塞的河床,總讓人有快要決口的擔憂!兩站地,車行居然快要半個小時。
  • 15個溫柔詩意的絕美句子|四方食事,不過一碗人間煙火
    三、活在這珍貴的人間,太陽強烈,水波溫柔。——海子Living in this precious world, you can feel both the heat of the sun and the gentle of water.四、山中何事?松花釀酒,春水煎茶。
  • 西安老街巷,不一樣的市井生活和人間煙火
    這條老街藏著最真實的人間煙火,當然也藏著無數美食,每一個都是開了幾十年的老店。曾記紅油米線這家門頭看著不太張揚的小店,凡是吃過沒有不愛上的,紅油很正、麻椒更正!7塊一碗的紅油米線色香味俱全,想吃什麼可以單獨加,他家米線越吃味道越重,吃到最後嘴唇麻到都不是自己的了,重口味的小張十分推薦哦!玉波記玉波記可是長樂坊老字號的糕點鋪了,店裡只賣四樣東西,紅豆、綠豆、黑芝麻餅、白雲酥和三參餅,憑地道的口味成為了附近居民餐桌上不可缺少的甜點。
  • 一碗燴麵,全世界河南人的情懷與鄉愁
    正如《料理鼠王》裡的美食家柯博,閱盡千帆,覺得最好吃的還是一碗雜燴菜,因為裡面有他小時候吃過的媽媽的味道。這鐫刻於心的老味道,也是濃濃的鄉愁。然而,隨著人們遷徙腳步的加快,燴麵,逐漸成了漂泊異鄉遊子埋在心底的鄉愁!那一碗久遠而醇厚的老味道,愈沉澱愈濃烈!當眾多人的念想聚集,就像一個核聚變而引發的能量場,不斷擴散,直到遇到了一位同樣鍾情痴情燴麵的發燒友——張海童。世界就此轉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