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語:菜不擺三,筷不拿五,席不成六,到底是什麼規矩

2020-12-11 騰訊網

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

———《禮記.曲禮上》

前言:中華文明上下5000年,我們的文化也可以直接追溯到周朝時期,其實自周朝開始就制定了很多的禮儀制度和規範,這些禮儀之中有一些被沿用至今,這也就說明古人的禮儀文化做的是非常的到位的。

其實大家比較感興趣的應該是餐桌禮儀,吃飯的時候大家應該注意哪些禮儀呢?除了老祖宗傳下來的一些規矩,當然也有我們勞動人民的一些智慧結晶。這裡面就有一句特別出名的餐桌禮儀:菜不擺三、筷不拿五、席不成六。很多人對這三句話不是很了解,今天我們就來探究一下。

01

菜不擺三,主要取三的諧音。

三的諧音就是散的意思。本身就不夠吉祥,寓意也不夠好,而且中國人特別講究好事成雙,三本身是個單數,尤其在和別人一起吃飯時,古人是十分忌諱「三」的。

如果主人請人吃飯,上了三盤菜,這是很不禮貌的行為,會讓被請吃飯的人心中不快,我們也可以在很多電視劇中看到很多古裝劇中請客吃飯的鏡頭,菜品上都是成雙成對的,而且請客吃飯根本不可能只擺三盤菜的,會讓人覺得很小氣,所以也是有很大講究的

雖然現在國家提倡大家光碟行動,儘量少點菜,但是也依然很少人會點單數的菜,點三盤菜的更是少之又少,多多少少都受到菜不擺三古訓的影響。

02

筷不拿五,主要就是不能差別對待

字面意思還是很明顯的,就是不能上五根筷子或者五雙筷子,但是實際上古人要講的是避免「三長兩短」,也就是不要讓筷子不一樣的意思。

招待客人時,是需要主人注意筷子的一致性的,只有這樣才會讓客人覺得是被重視的,如果拿出的筷子樣式不一樣,會讓人心生埋怨,古代的筷子不像現在那麼標準化,所以在請客吃飯時,更應該注意一下千萬不要拿出樣式長度不一樣的筷子。

而且「三長兩短」這樣的詞,在古代是大忌諱,因為這個詞的意思是有意外發生或者就是直指死亡的意思,非常不吉利,所以在拿筷子上桌時,一定要注意千萬不要是單數和避免筷子樣式不一樣。

03

席不成六,講究格局

其實古代吃飯,主要是圓桌或者八仙桌,這兩桌桌子如果做六個人,圍坐在一起在整體觀感上看就很像烏龜,所以這種「烏龜席」是賓主都牴觸的。

所以一般情況下,是不可以6個人圍坐在這種桌子上吃飯的,畢竟誰也不想被叫成「王八」,掃興還吃不好,所以這樣的規矩沿用至今。

綜上所述:其實古人的智慧還有很多,餐桌禮儀上還有特別多的講究,現代社會發展迅速,當然有很多是被大家遺忘掉的禮儀,但是確實還有一部分沿用了下來,古人的規矩確實也是需要大家借鑑的,因為這些規矩之中有很多有大智慧,沿用會受用終生。

【參考資料】《禮論》、《中國古代文化常識》、《道德經》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坐六」,老祖宗留下的飯桌規矩!
    民以食為天,中國人自古就尤其重視吃飯,在飯桌上不光有規矩,還有不少禁忌。每逢家中設席款待客人,經常聽到老人說,「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坐六」,這些禁忌是什麼道理呢?菜不擺三。另外,」三菜「又同「散財」,對主人家來說,也是不好的寓意。如此一來,在古人眼中,三道菜便成了飯桌上的禁忌。筷不成五。千百年來,筷子的形制都保持著前圓後方的樣貌,在這方圓之間,自然有很多規矩。
  • 飯桌上的禁忌:「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是什麼講究?
    飯桌上的禁忌:「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是什麼講究?「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老祖宗留下的規矩有何深意?古代人雖然受教育程度不高,但是,「遵禮守規」卻做得要比現代人周到。比如說吃飯這樣的小事,就有許多規矩。
  • 吃飯的規矩你都懂嗎?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有啥講究
    今天說一個「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這也是餐桌禮儀。一、菜不擺三所謂的「菜不擺三」就是在請客吃飯的時候,哪怕只有兩個人,也不能上三個菜,為什麼呢?因為在古時候,三個菜是用來祭祀祖先的,用三個菜來招待客人,不合乎禮儀。
  • 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
    例如,上席的位置只能留給家裡的長輩座,菜沒上齊之前不能動筷子,吃飯不要發出聲音,筷子不能長短不一也不可以敲碗筷等等。 這些用餐規矩至今都還影響著我們每一個人,並且還會不斷的傳承發揚下去。
  • 「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坐六」什麼意思?老祖宗的忠告
    其中,從引客入席開始,到座次禮節講究,再到敬酒讓菜等一系列的流程中,都可以明確體現出我國的餐桌文化。時至今日,老祖宗依舊留下了「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坐六」的飯桌規矩。 那麼,這樣的飯桌禮儀規矩是什麼意思呢? 事實上,老祖宗之所以留下這樣的規矩,其中所蘊含的意思很明顯帶有一些不好的寓意。
  • 「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 」祖先留下的規矩真得好好學學
    一:菜不擺三菜不成三,顧名思義,就是在你請客吃飯時,無論在家還是在館子,都不能點三道菜,哪怕人在少,也不能說是就上三道菜,這裡面的由頭,我給大家來說說。菜不擺三二:筷不成五首先,我相信,大家第一眼看到這個筷不成五的時候,肯定想到的是筷子不能是五根,五根咋用啊,誰用一根筷子吃飯,其實不是這樣的
  • 諺語: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是什麼意思?多數人不知其意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一直是人們心中衡量的標杆,除了很多有名的歷史典故之外,民間所流傳的諺語民俗也包含很多的大智慧,那麼俗語中有句:「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這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圖片:人們參加酒席劇照菜不擺三這句話從字面上來看,就是不擺三個菜,為什麼在宴請朋友的時候不要擺三個菜呢?
  • 農村俗語「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是什麼意思?
    關於「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說的並不是自己家人吃飯,而是農村的待客之道。菜不擺三,在陝西農村最直接的體現就是「事事成雙」,不光是待客吃飯,就連婚喪嫁娶都是「尋雙而定」。表達的意思就是雙數為吉,單數不通。
  • 俗語:「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有何含義?古人很智慧
    而其中就有這麼一套,被人用俗語給總結出來,就是所謂的:"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它又有什麼作用呢? 菜不擺三 首先,說"菜不擺三",其意思是說在餐桌上不能只擺三道菜。那這是為什麼呢?
  • 「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老祖宗的生活講究,至今受用
    不管是日常的待人處事,還是生活上的點點滴滴,無不講究個「禮」字,就連在飯桌上吃飯,老祖宗也是講究的,在吃飯的時候,講究「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雖說,在社會歷史的發展下,這些老規矩逐漸的消失,但是,細細品之,就會發現,其實,這當中的很多講究確實是有意思,有的甚至到現在還被人沿用。
  • 俗語:「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老祖宗的規矩,現在有嗎
    隨著城市的發展,生活節奏的加快,很多傳統的文化和規矩都被我們漸漸淡忘,但老祖宗流傳下來很多規矩,家裡的老人家就會記得比較多。在小時候,小孩子孩子比較調皮,就會敲飯碗,就會被老人說,越敲越窮,還有不準把筷子插進飯碗裡,等等不少關於飯桌上的規矩。有這麼一句俗:「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你知道嗎?對於過去流傳下的禮節,我們都覺得是封建迷信,在今天看來,完全是多餘的。
  • 農村俗語: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啥意思?有什麼講究?
    當然,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人們早已經不需要這些俗語當作參考了,但人有很多朗朗上口的話流傳下來,成為老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就好比今天這句「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這句話啥意思,有什麼講究,咱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 老話說:「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有何說法?
    我國自古以來便號為禮儀之邦,重點在這麼一個"禮"字,這一大的框架裡,自然就會衍生出很多的規矩。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在這千百年的歷史裡所流傳的,除了散發著翰墨書香的歷史典故,也還是有老輩人口口流傳、更為貼近我們百姓生活的俗話,老話常說的「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到底有何說法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 老祖宗:「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坐六」,飯桌上都有啥規矩?
    也許,每個人都曾有過相似的經歷,那就是飯桌上老人常說筷子不能插在米飯中,亦或是筷子不能敲打飯碗等等,只聽老人常說這是不禮貌不被允許的,但很少有人問到為什麼。今天就來說說這飯桌上的各數禮儀,為何老祖宗都說「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坐六」,這些規矩究竟有何意義?
  • 農村俗話: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其中蘊含什麼道理?
    這句「菜不擺三、筷不列五、席不成六」,從文字中可以看出是一句關於餐桌禮儀、關於待人接物的俗話。你知道它真正的意思是什麼麼?我們來一一了解。1、菜不擺三字面的意思就是請人吃飯的場合,擺在桌子上的菜不能是三個,宴請賓朋,三個菜的話就少了一些,顯得不是很重視。
  • 「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老祖宗的生活講究,沿用至今
    無論日常待人處事,還是生活點滴,無不講究一個「禮」字,即使是在餐桌上吃飯,老祖宗也是講究的,吃飯時,講究的是「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雖然在社會歷史的發展中,這些老規矩漸漸消失了,但細細品讀,卻發現,實際上,這其中有許多講究的確很有趣,有些甚至至今仍為人們所遵循。
  • 「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祖先留下的規矩還真得學學!
    上至宴請王公大臣、招待外賓、貿易往來、交談生意等,下至接待親朋好友、家庭聚餐等,這其中當然就包括各種各樣的禮儀和規範例如,上席的位置只能留給家裡的長輩座,菜沒上齊之前不能動筷子,吃飯不要發出聲音,筷子不能長短不一也不可以敲碗筷等等。這些用餐規矩至今都還影響著我們每一個人,並且還會不斷的傳承發揚下去。
  • 古語「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坐六」有何講究?專家:不懂丟人
    就像是日常生活中常常會出現的"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坐六",雖然人們會下意識去遵守,但很少有能真正明白其中含義的。對於這一禮儀知識點的缺陷,需要我們去進一步了解。對於這一日常生活中需要遵守的禮節,有專家向人們解釋其中緣由。首先,"菜不擺三"有兩方面原因:一是因為這是犯忌諱的。擺三個菜是古人祭祀祖先的常見規格,如果在請客時擺上三個菜會顯得很不禮貌,這也與古人的迷信觀念息息相關。
  • 農村俗語「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啥意思?有何說法嗎?
    比如說在農村裡面招待客人吃酒席的時候,就有一些規矩必須遵從,否則的話可能對人不敬。有些比較講究規矩的親戚,如果不按照傳統習俗來,或者是做了什麼不應該做的事情,就有可能甩手離席而去。比如說農村裡面最講究的「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就是其中非常典型的一句,那麼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今天我們一起聊一聊。
  • 俗語: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啥意思,有道理嗎?
    ,就好比今天這句「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咱們一起來看看什麼意思?第一,菜不擺三。咱們生活中家裡面來了客人,肯定是好酒好菜的招待,當然吃的是越豐盛越好了,不過要是人少的話,菜少些也不能擺三個菜,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說法,主要是人們對於一些字的諧音比較忌諱,像三的諧音是散,有離開的意思,人家難得來你家做客,吃飯的時候擺三菜,就有讓人吃完趕緊走人,不歡迎久留的意思,讓人覺得在下逐客令,這是不好的,應該來說,人們對一些字的諧音還是比較忌諱的,比如說送梨會被認為是梨的諧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