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醫護日記】(29)
記錄者:江蘇省馳援武漢醫療隊第一批隊員 宜興市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醫學科副主任醫師 顧新南
1月25日
懷揣信念 抵達前線
今天下午,2:40接到出發通知,晚上7:10分到達南京,經合肥換乘支援武漢專列,晚11:32分,抵達武漢火車站。寒風凜冽,氣溫0℃,我們乘坐的這趟專列是武漢「封城」後停靠不多的一班高鐵。
經過統一安排和物資搬運清點等工作,次日凌晨4點終於到指定酒店入住。
第二天,我被分配到武漢市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這裡距離爆發疫情的華南海鮮市場僅30公裡,是感染病例的集中收治醫院之一。經過兩天戰前培訓與演練後,我與隊友正式投入一線救治工作。
1月28日
有緊張,有敬佩,還有更重要的信心
上午全組會議:醫療、護理、病區情況、上崗細則、注意事項等一一對接,做好進病區準備,還有就是非常關鍵的個人防護裝備。
工作中的顧新南(左一)
下午,江蘇省醫療隊進入醫院,全力支援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
我的工作病區是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四病區。目前病區只有一名呼吸科醫師,其他為神經內科消化內科支援的醫生。
說不緊張是不可能的,但我為武漢同行無私無畏的醫學精神所欽敬,在心裡向他們默默致敬。
我們四名醫師分兩組,各帶一組,各管理30名患者。每天帶領查房,診治的都是較重症患者。有一個病房,原是手外科病房,騰空後昨天一天就收治了30多名患者。工作量之大,可以想像。
但目前該院無資格進行核酸檢測,診斷率不高。我們來後,帶來物資、指導防護,合理及時指導救治,大大鼓舞了當地醫護人員的士氣。
總體,各項工作有序進行,對後續工作進展,大家都充滿了信心。
1月29日
大家都在同一戰壕
昨天,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又新開了一個呼吸科病房,一個小時收了40個病人,當晚就滿員了。
病區醫生忙了整整一夜,大家都沒有回家。上午休息後,下午又戰鬥在一線,這樣的工作量遠超日常工作極限。
工作中的顧新南(中)
都說,患難見真情,我在這裡也能感受到,在疫情面前,醫生與患者都在同一戰壕,同心抗「疫」。
限於病房條件,無法實現區域相互隔離,整個醫生辦公室都處在半汙染區,N95口罩一刻都不能摘下。進入病房必須加強防護,全副武裝,加穿防護服,加用外科口罩、護目鏡、面檔、兩層手套、兩層腳套等。
30個病人查房用了兩個半小時,眼鏡、臉上全是霧氣,呼吸也感覺困難,渾身冒汗,內衣也溼了。
當前,我們主要參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四版)》開展診療,一些病人有好轉,估計很快可以符合出院指標了。有一些昨天入院的病人仍在發熱,還有一部分病人的病情仍在發展,必須密切關注,制定下一步方案。
下班回到酒店,今天準時吃到了熱飯,還有少許水果,感覺物資供應正在改善,感謝武漢政府及各界的支持!
1月30日
這就是隊長
早上接班,又有2位病人發熱了,胸悶沒有緩解,今天立即複查胸部CT對比進展,和大家一起討論後,更改了治療方案,並密切觀察病情變化。有些病人出現腎功能不全,複查腎功能,更換藥物。有1位病人重度低鉀血症,根據計算補鉀量,迅速補鉀……忙碌的一天又開始了。
工作中的顧新南左2
這兩天病例仍在增長,試劑盒緊缺,核酸檢測報告也仍需排隊數日領取。
江夏醫院的李主任很辛苦,多位醫生感染後,病區只有他一個人是呼吸內科專科醫師了,取咽拭子等工作都是他在親力親為,和當地醫院各科室的會診溝通也是通過他。今天一位感染者身患尿毒症需要離開病區做CRRT(血液淨化),涉及大量橫向溝通和流程操作,向他致敬。
我們無錫醫療隊的護士們現在已經頂到了一線,楊慎玲、許雯嬌兩位護士,工作很積極仔細,沒有畏懼。我知道她們心裡壓力很大,護理接觸病人的時間很長,被感染的機率也很高。
每次看見她們,我都習慣性地檢查並提醒她們的防護措施,希望她們不要嫌我太囉嗦。
我作為隊長一定要保護好、照顧好她們。勝利回來的時候,一個也不能少。
工作中的顧新南(中)
2月1日
戰鬥中最開心的時刻
江蘇省第二批醫療隊正式全體進入臨床一線,有了這樣一批新生力量,抗擊疫情更加有保障了,第8個呼吸科病區也提早開放了,又多了60個床位可以救治一批患者了。
今天的好消息一個接一個。
後方支援的無創呼吸機、高流量氧療儀今天也送到了,我把它們組裝好,並把使用方法教給了病區的本院醫師,有了這些設備,可以減輕病人痛苦,提高重症患者救治能力。(顧新南左1)
我所在病區的幾位重症病人今天症狀較昨天明顯改善,幾位複查CT的病人狀況也有所好轉,很是欣慰。只要能看到好轉,我們醫護就十分欣慰。
最值得高興的是,四位症狀緩解的患者核酸檢測結果終於送來了,是陰性,根據第四版新冠治療指南,今天就給予出院了。
這是我支援武漢一周以來,第一批成功出院的病人,跟他們一一揮手告別,心裡特別開心。
2月4日
擔心!一位重症患者病情加重了
兩位治癒患者今天如期出院,其中一位一定要拉上醫護團隊合影,說這張照片她要珍藏。
團隊與出院患者合影照
昨天的那位重症患者,情況稍有好轉,繼續目前治療。查房中梳理了幾個患者,預計很快也可以出院了。
但有一位患者病情加重了,血氧飽和度指標下降,症狀加重,立即給予面罩吸氧,末梢血氧飽和度上升至93—96%。按治療經驗,如果炎症因子大量釋放,病情可能迅速惡化,存在多臟器功能衰竭可能。醫囑密切觀察生命體徵,丙種球蛋白加量,藥物調整。如再不能改善,就要上呼吸支持了,那就很危險了。
2月5日
重症患者告病危
病區的那位重症患者病情仍在加重,今天告病危。已經給高流量氧療,可能接下來就要氣管插管有創呼吸機呼吸支持。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今天發布了,根據指南,我們為該患者增加使用了病毒唑,但新冠病毒目前沒有特效藥,關鍵依靠患者自身免疫力。我們一方面做好營養支持,預防感染,另一方面輔助治療抑制病毒,保護好患者各重要臟器。
不過,今天也有好消息傳來,火神山醫院開放後,武漢市確診患者可以轉入該院,我所在醫院確診患者也將陸續轉入,這樣可以把確診患者和疑似患者分隔,避免交叉感染,更有利於救治。
醫院管理也得到改善,根據江蘇省醫療隊院感組專家的建議,已將汙染區、半汙染區和清潔區隔斷開,有效降低醫護人員的感染風險。大家齊心合力,繼續收治患者,全病區目前有61位患者。
2月7日
重症患者情況終於有了改善
此前那位重症患者經過一輪救治,情況得到明顯改善,不再使用高流量氧療,面罩吸氧末梢血氧飽和度96%,而且呼吸頻率下來了,治療方案有效,希望能夠繼續改善。
團隊一起加油鼓勁
病區另外幾個確診的患者,症狀都在改善,複查CT炎症也均有好轉,病人向我們翹起大拇指,心裡很高興。
目前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收治了550多名患者,不能家屬陪護,可以想到每一位醫護人員的工作壓力和工作量。
休息時,大家互相看了看雙手,每天上百次的酒精消殺,都起疹了,又痛又癢,有愛心人士寄來了護手霜,感謝!感謝!每天戴著防護口罩五六個小時,勒得兩個耳朵根部都磨破了,每次穿戴都很痛。而且長時間戴口罩會造成二氧化碳蓄積,查房三小時,我悶的渾身是汗,一邊喘氣一邊和患者交流。但想一想,護士們要在病房六小時,不吃不喝,向她們致敬!
2月8日
症狀緩解是元宵節送給病患的最好「禮物」
病區的重症患者仍然比較多,超過了三分之一,有20多個。本周持續重點照顧的42床重症患者今天好多了,溝通過程中明顯不氣急了,她自己也感到乏力得到緩解,就是頻繁咳嗽,言語中能感受到她的焦慮和害怕。我們鼓勵她,治療見效了,症狀緩解比較慢,但要保持信心,慢慢來。她點了點頭,表示絕對信任我們。
30、31床是一對母女,母親剛開始說話聲音都不能連續,喘息很重,經過這些天的治療,症狀緩解了,複查CT顯示病灶明顯吸收。第一次查房時,發現女兒血糖值偏高,這會導致免疫力低下,影響治療效果,連續給予胰島素治療。現在咳嗽、氣喘症狀完全緩解了,血糖也控制得很好。一個一個,用「心」去查房,真的可以忘記悶熱、疲勞。
今天的早餐吃到了元宵,提醒了我已經元宵節了。怎麼一轉眼,年就要過完了。
下班後,給家裡打了視頻電話祝節日快樂,想他們了。我告訴家人,生活工作一切都順利,現在最大的願望,就是疫情能夠儘快得到有效控制,大家早日恢復正常的生活。能身處戰「疫」的一線度過這個元宵節,我覺得特別有意義!
顧新南換下防護服裡面的衣服已經被汗水浸溼
(光明網記者 劉洋整理)
[ 責編:廖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