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臘美學如同哲學一樣,不同學派有著各自的觀點,他們之間既有繼承和聯繫,也有批判和牽制,正是在這種雙重或多重的矛盾中促使著古希臘美學穩定的向前發展著,自古希臘之後直到當代,西方美學呈現出「百家爭鳴」的繁榮局面,都與古希臘美學有著深刻的淵源,而在藝術領域,「模仿論」則是幾千年來西方美學繁榮發展的重要淵源之一。
(一)以樸素唯物主義為根基的「模仿自然說」
自然主義是古希臘哲學的源頭,當古希臘早期哲學家門以研究自然和宇宙生成時,實際上也在總結藝術與自然的關係。畢達哥拉斯通過對「數」的研究最終產生了「和諧論」,並提出「美是和諧與比例的尺度」的觀點。特別是在「黃金分割」理論在藝術創作領域中產生了極大地影響。正如達文西在《論繪畫》一書中說道:「美感完全建立在各部分之間的神聖的比例關係上,各特徵必須同時作用,才能產生使觀眾往往如痴如醉的和諧比例」。
赫拉克利特在繼承畢達哥拉斯學派以數學比例為基礎的模仿論的基礎上又有進一步的發展,他在《論宇宙》一書中也指出了「藝術模仿自然」,他的「模仿自然」理論歸結於要模仿自然的生成規律,即在對立面鬥爭的基礎上產生和諧,涉及到音樂美學的觀點就是音樂的和諧在於高、低音的結合。因此赫拉克利特對於模仿自然的理論實際上是從靜態模仿轉向到了動態模仿,即將兩個互為對立但又能相互轉化的兩個方面辯證的統一在一起,實際上是對「和諧論」的深層次的理解。
模仿自然說的第三種觀點是德謨克利特的「原子論」美學,主張從幾何學的角度把形體、結構作為主要的審美對象,他認為原子和虛空是構成宇宙的元素,而原子的是不可再分割的,它最重要的特徵表現為在數量上是無限的、形狀是多樣的以及運動是永恆的,因此他的原子論在模仿自然說上體現在要把形狀、結構作為審美對象,實際上也就提出了在藝術的創作中要注重藝術作品的形式美和結構美。
從以上三種關於模仿自然論的觀點中可以看出,無論是畢達哥拉斯學派的比例模仿、赫拉克利特的對立模仿,還是德謨克利特的原子模仿,他們的共性都在於用樸素唯物主義的觀點來觀照宇宙或自然,都是建立在「美在和諧」的辯證的理論基礎上,重視藝術創作中的結構性、型體性和造型性,其不同點在於他們在統一的自然主義的前提下的「生長基」不同。但無論如何,他們的模仿自然學說對以後的藝術創作與發展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二)真實性與非真實性相交鋒的「模仿現實說」
如果藝術模仿自然說是建立在早期古希臘自然哲學以經驗和觀查為研究手段基礎上的話,那麼藝術模仿現實說則是在古希臘自然哲學沒落後伴隨著哲學研究方式的變化而產生的。德謨克利特的原子論是古希臘自然哲學的最高峰,也是古希臘自然哲學的走向結束的標誌,主要原因在於哲學研究的內容與方向走向了更為寬廣和深邃的領域,哲學家們開始以思辨和理論探索的手段對哲學研究方法進行了革新性的發展。其哲學研究的方向也由自然和宇宙轉向了社會與人文。在美學上,以自然主義為基礎的美學理論的研究視角也轉向了社會現實生活,因此模仿自然說也進一步走進了模仿現實說的領域。
這種觀點首先體現在蘇格拉底的學說中,他認為「繪畫是對所見之物的描繪」,因而體現出了兩個重要的意義,其一是藝術模仿現實說理論真正確立下來,其中「所見之物」是現實中的存在,是人能夠見到的實際之物。其二是明確提出了藝術創作實質就是模仿、描繪。而在藝術模仿自然學說中並沒有明確提出藝術創作實質,而藝術模仿現實說明確說明了藝術作品如何創作的問題。
其次,柏拉圖在蘇格拉底模仿現實說的基礎上,結合自己的「理念論」,提出了「模仿之模仿」的理論,即包含三個相互關聯的層次,即:理念—現實—藝術,其中理念作為最為根本的東西,現實則是理念的模仿,藝術是現實的模仿,只有理念才是真實的,而藝術模仿的是以理念為基礎的現實模仿,是不真實的,因而柏拉圖的建立在理念論上的模仿論成為與早期樸素唯物主義模仿論不同的客觀唯心主義模仿論,但有一點要特別指出的是,柏拉圖承認藝術模仿現實,這也是其比較合理客觀的一面。
古希臘美學中最有成就的一位代表人物是亞里斯多德,他在《詩學》中明確提出了與柏拉圖截然不同的觀點,在模仿論問題上與柏拉圖產生了極大的分歧。他提出的三種模仿觀點賦予了藝術創作實質真正的含義:1、藝術要照事物原來的樣子模仿,具有真實性。這一點與蘇格拉底一脈相承,摒棄了柏拉圖的理念論學說;2、是藝術要照人們所說所想的樣子去模仿。這就擴大了藝術的創作空間,不一定僅限於眼前真實的存在;3、是藝術要照事物應該有的樣子去模仿。這體現出藝術創作要忠實於生活,高於生活,提倡在藝術創作中對原來的素材進行加工創造,也就指出藝術作品要有美的特點,具有審美性。
以上三位古希臘哲學家都承認藝術模仿現實說,但是對於「現實」一詞的概念,只有蘇格拉底和亞里斯多德遵循了事物的真實性原則,雖然柏拉圖承認藝術模仿現實,但是他所謂的「現實」是不真實的,只有理念才是真實的,因此他的藝術模仿具有非真實性。亞里斯多德從模仿的角度對藝術與現實的關係進行了多層次的探討,其藝術模仿現實學說也非常的系統、全面,並明確了藝術創作源於生活,通過藝術手段加工和創造出的藝術作品具有藝術性和審美性,又高於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