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人情負擔重?究竟是什麼讓人情變得沒有人情味?

2020-12-14 三農時刻

平日裡,如果不熟的同事給自己發喜貼自己都是非常尷尬,拒絕也不是,接受也不是。但是這事放在村裡,還真不能不接,因為大家都是祖祖輩輩生活在這裡的,低頭不見抬頭見,如果拒絕了這家,到時候口碑可就壞了。

所以人情這事放到村子裡是非常可怕的,雖然金額小,但是基數大啊。祖輩生存在這裡,家庭繁育大了,叔叔阿姨、姑姑舅舅怎麼也有一打,同齡人從小學到高中,怎麼也有幾十個,有的是不能拒絕的。像同村的鄉親,平日裡有事都會互相照應互相幫忙,怎麼能要出人情的時候就躲開呢?

農村裡人情的機率也更高,因為傳統習俗,所以辦酒的頻繁還是蠻高的。除了婚喪嫁娶之外,還有新房封頂、搬家、老人祝壽、升學宴、老人去世周年、買新車等等都要辦酒。如果人情集中暴發還真有點招架不住。在操辦宴會的前幾天,廣發請帖,恐怕親朋好友不來捧場。因為捧場不只是捧人氣,主要是還得「隨份子錢」。農村「份子錢」有個慣例,往往只能漲、不能降,最起碼也得持平。親朋之間相互攀比,窮親戚為了「不掉面子」,硬著頭皮往前衝,真是死要面子活受罪。

而更可怕的就是攀比了,不管農村和城市其實多少有一些,得瑟和攀比其實也不失為人類進步的動力之一。不過也因為農村其實生活都是開放式的,所以呢有點啥很快就會傳開,也瞞不住,所以得瑟和攀比還真不能說是某一類小眾群體的壞習慣,所以像什麼升學宴,從小學到大學都要來幾場就是這麼來的,你參加了別人三場,自己怎麼也得弄個三場補回來。於是辦酒的名頭越來越多,規模越來越大。

經歷過苦難時候的70後應該會更明白人情的真諦,在那個物質匱乏的時代,家庭遇到大事,想要操辦一場儀式,還真就得眾人來幫,大家齊出力,從金融角度這叫眾籌,操辦點通過人情「集資」到了可以舉辦大型活動的「經費」。而這份「獎金」則通過後期參與者自己的宴席人情來償還,這真的非常之妙。不過現在有點變味了,如果人情變成一種攀比和負擔,那麼遲早還是會讓大家都因為疲勞而漠視的。

相關焦點

  • 宿遷:人情負擔減下來 人情新風揚起來
    宿遷市沭陽縣結合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創新開展「人情減負365」文明實踐活動;宿遷市泗洪縣著眼源頭治理,推行「333」「人情減負」工作模式;宿遷經開區各居委會為居民免費提供紅白事辦事場所;宿遷市湖濱新區將「宿9條」要求融入各村居(社區)村規民約,實現轄區全覆蓋;宿遷市洋河新區編排《「人情減負」順口溜》,在新型農村社區設置「追思堂」,統一提供規範服務……這些富有成效的實踐,為「宿9條」的深入推行做出了十分有益的嘗試
  • 少些人情宴 多些人情味
    一些農村地區的天價彩禮、大操大辦之風盛行,社會廣泛關注,群眾反映強烈。推進移風易俗,培育文明新風,成為當前鄉村治理的一項重要內容。圍繞其中的有關問題,記者採訪了華中科技大學中國鄉村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員呂德文。記者:您長期關注和研究中國鄉村治理問題,對於近年來農村地區的紅白喜事及其發展變化,您有什麼觀察和思考?
  • 是什麼讓「人情」成為了負擔?
    是什麼讓「人情」成為了負擔?  近日,央視報導湖北恩施「整酒」成風,除了婚喪嫁娶外,參軍、升學都要擺宴席,連母豬下了崽也要擺酒,當地人苦不堪言。過度宴請把正常的人情往來變成負擔,老百姓身處其中自是有很多無奈,但是街坊鄰裡、親朋好友的交往尚且能讓人「獨善其身」,選擇不來往。讓百姓深惡痛絕的是「領導們」鋪天蓋地的宴請,讓人避無可避。(摘自《人民網》)  中國是一個具有五千年輝煌歷史的文化古國,一向被稱為禮儀之邦,來而不往非禮也。本來這無可厚非,禮尚往來,這畢竟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化傳統。
  • 被迫跟風隨大流 53.2%的人感覺人情消費負擔重
    過年送禮是傳統習俗,但如今越來越高檔的禮品、一年多過一年的壓歲錢,成為許多人過年回家的沉重負擔。上周,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題客調查網和新浪網,發起的一項題為「你為人情消費所累嗎」的調查顯示(5795人參加),多數人每年在人情消費上花費1000元~6000元之間(64.4%),但超過6000元的也佔到近兩成(19.1%)。53.2%的受訪者感覺人情消費負擔重。
  • 泗洪:讓人情交往既有「味道」,又把負擔減下去
    沒有禮炮禮花,一個個大紅燈籠高高掛;不擺豪華宴席,卻吃起憶苦思甜飯……近日,在泗洪縣大王莊黨性教育基地,50對新人走上紅地毯,共享了一場簡約而不簡單的婚禮。在黨性教育基地舉行集體婚禮,是泗洪縣貫徹市委提出的「人情消費減負年」工作要求、深入推進人情新風「宿9條」的重要舉措。
  • 中國農村家庭支出1/6用在人情往來, 農村人有多在乎人情?
    中國農村是一個熟人社會,那熟人社會的特徵,最主要的一個就是相互之間事熟悉的,而這種熟悉,往往都是有千絲萬縷的血緣關係,而這種血緣關係,很大程度上是要靠人情關係來維護的。我自小生活在城市,對農村生活極為陌生,只有若干年前隨老公回四川過年 ,體會過農村有多重視人情往來。那段時間正趕上殺年豬,隔三差五還有人慶生日,這種「大日子」逢請必到 ,逢去必不會空手。
  • 越來越淡化了的農村人情味
    不知道各位有沒有這樣一種感覺,如今的農村人,生活條件是越來越好啦,每家每戶都建起了圍牆,青年人都出去打工了,老弱群體變成了農村的主力軍。農村的人情味現在越來越淡化了。首先社會變得更物質,人們追求金錢至上的理念!那麼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就變得更自私啦,農村勞動力都出去打工賺錢了,慢慢的鄰裡之間,親朋好友之間也就慢慢的疏遠了。其次就是"仇富心理"!
  • 農村社會都有那些人情往來?有什麼意義?
    農村社會都有哪些人情往來?有什麼意義?誠然像問答中描述的一樣,在農村人情來往是很多的,有很多時候都超乎你的想像,或許我們你並不理解但它真實存在。為大家敘述一下我的家鄉所存在的人情來往。你不去做後果你真的負擔不起哦,下面給大家順道講個不聽從安排被懲罰的事情。
  • 新農村也有新難題:欠人情問題越來越嚴重,這五種人情最好別欠
    新農村也有新難題:欠人情問題越來越嚴重,這五種人情最好別欠 在國家的號召以及農民朋友的努力下,農村確實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在變化,新農村已經離我們越來越近了。
  • 7天長假8個婚禮,人情社會有利有弊
    她表示,自己父母從小就教育自己,人情往來特別重要,關係好不好,就看這些關鍵的時刻自己有沒有到場,關係越深,份子錢就要給得越多。(10月3日 中新經緯)此前,一張全國份子錢地圖在網絡上流傳,地圖上,上海、浙江等地的份子錢超過了一千元,而廣東、雲南等地的份子錢則處於全國較低水平。
  • 江蘇泗洪建286個文明理事堂:人情消費減負,不減人情味
    這個文明理事堂就在吳海家附近,由一家飯店置換改造而成,可承辦宴席10桌,作為推進人情減負工作重要載體,專門為本社區居民操辦紅白喜事提供場所。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泗洪縣獲悉,在泗洪縣,像這樣的文明理事堂一共有286個。
  • 農村斷親現象越來越嚴重,為何變得人情淡薄,親戚關係逐漸疏遠
    農村「斷親」現象越來越嚴重,人情淡薄,親戚關係逐漸疏遠,這是為何?隨著社會的高速發展,經濟突發猛進,人民生活的提高,農村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日新月異的村容村貌,比如說村道、太陽能路燈、自來水、廁所改造等基礎建設越來越完善,為實現2020年全面脫貧,國家對「三農」問題的重視,不斷推出各種扶貧政策,可見農民的生活也越來越好了,然而,大家有沒有發現,如今的農村「斷親」現象卻越來越嚴重了,這是什麼原因導致?
  • 喝喜酒給600紅包,轉身又出200分子錢,農村人情你受得了嗎
    晚上回家附近算了算,今年以來光在農村老家出的分子錢已經超過15,000了。這還是因為年初因為疫情的原因,大家都不能走動,很多事情都沒有去操辦,否則的話現在估計已經超過2萬了。說實話這幾年明顯感覺農村紅包分子錢越來越重,甚至到了有些不堪重負的地步。今年9月初,我家兩個堂姐的兒子都考上了大學,在家裡舉辦升學宴,一個人出了1000塊。
  • 欠什麼,都不要欠人情
    人生這一輩子,欠什麼都不要欠人情。因為這世間,最難得的,也是真情;最難還的,也便是彼此之間的人情。人生這輩子,請記住,有人幫助自己,或許本沒有什麼難受的必要,但是別人幫助了自己,一定要去感恩,自己要一定要去懷歸還這份人情。因為人世間最難還的便是人情。
  • 農村這句俗語「人情大於債,頭頂鍋兒賣」是什麼含義呢?
    小編今天想給大家介紹一句農村中的俗語,這是關於人情的,也有人認為這是一個枷鎖,聽完小編的介紹以後,可以談談你的看法喲!這句俗語就是「人情大於債,頭頂鍋兒賣」,從字面上看這句話,我們就會知道這講的是人情大於債,就算是把吃飯的鍋頂在頭上賣了,也要還這人情債,這是否有道理呢?日常生活中,你是否欠下不少的人情債呢?
  • 變味的鄉土人情:農民年收入萬元隨禮需三四萬
    然而,曾經淳樸的鄉土民風已經變味,人情消費越來越多,越來越重,成為壓在農民身上沉重的負擔。  國慶期間,武陵山區的村民丁祥威可忙壞了。由於當地政府規定國慶之後禁止隨便擺酒,村民們都爭著在國慶節期間將撒出去的份子錢收回來,他每天要參加四五個宴席。
  • 我國人情「最淡薄」的城市,朋友聚餐全都AA制,你知道是哪裡嗎?
    中國人民自古以來就一直是非常熱情好客的,對於遠道而來的朋友們通常情況下都會盛情款待,不過,到了現代,隨著時代的發展,中國某些地方的人已經不再像從前那樣有人情味了,尤其是年輕人,沒有了老一輩的人情觀念,他們變得越來越沒有人情味了。
  • 「人情」的作文怎麼寫?
    人情,是人與人的情面與交情。人情可貴,人情也可能是負擔;有人說人情冷漠,但人情也自有溫暖在……人情,蘊含人生百味,影響著我們的生活。這篇作文考完了,談不上滿意不滿意。反正每一次材料作文,我們大都是這樣寫的:我們贊成什麼?我們反對什麼?這篇文章,我們就寫成:我們要人情溫暖,我們不要人情冷漠。
  • 農村「份子錢」10年時間漲10多倍!農民「砸鍋賣鐵」隨禮變負擔!
    導語:農村「份子錢」10年時間漲10多倍!農民「砸鍋賣鐵」隨禮變負擔!在農村生活過的人都知道,農村人情味濃,禮也濃。村裡人都會遇到紅白喜事,這也是祖上一直流傳下來的傳統風俗,而隨禮錢也算是村民之間相互幫扶的美德。
  • 宿遷推行「宿九條」為文明加分 給「人情」減負
    源自群眾 「宿9條」成文明網紅  「婚事新辦,喪事簡辦,小事不辦;隨禮往來一二百,不把『人情』變成債;請客要適度,宴席不鋪張……」今年1月10日,宿遷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正式發布人情新風「宿9條」,對可操辦人情事項進行相對界定,對婚喪事宜給出相對操辦標準,對其他人情事項進行倡導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