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迫跟風隨大流 53.2%的人感覺人情消費負擔重

2020-12-11 中國日報網

  漫畫:劉道偉

  萬家團圓的春節過完了,許多人的錢包也癟了。過年送禮是傳統習俗,但如今越來越高檔的禮品、一年多過一年的壓歲錢,成為許多人過年回家的沉重負擔。上周,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題客調查網和新浪網,發起的一項題為「你為人情消費所累嗎」的調查顯示(5795人參加),多數人每年在人情消費上花費1000元~6000元之間(64.4%),但超過6000元的也佔到近兩成(19.1%)。53.2%的受訪者感覺人情消費負擔重。

  受訪者中,80後佔32.6%,70後佔43.2%,60後佔15.9%。

  我國戶均人情支出在家庭總收入佔比高達7.9%

  最近,在某公司上班的陳小姐仔細算了一下帳,發現過年開銷近8000元。這對於剛畢業工作兩年、月工資3000多元的她來說,著實是一筆不小的開支。「過年回家,總得給長輩們買點禮品,給晚輩們發壓歲錢,這兩年水漲船高,錢少了根本拿不出手。」透支了兩個多月工資的陳小姐過年回來後,只能眼巴巴地盼著儘快發工資來填補「虧空」。

  人情消費是在日常生活中人與人之間人情往來的費用支出,它具有加深情感和促進交往的功能。但隨著城鄉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情消費也在不斷升格,成了不少人一項沉重的生活負擔。西南財經大學中國家庭金融調查與研究中心2011年發布的數據顯示,我國戶均人情支出在家庭總收入中的佔比高達7.9%,農村家庭則高達11.4%。

  本次調查顯示,受訪者每年的人情消費層次,主要集中在1000元~6000元,其中有兩個消費區間佔比最高:花費在1000元~2000元區間的受訪者佔16.8%,花費在2000元~3000元的受訪者佔15.7%。但也有19.1%的受訪者每年人情消費超過了6000元。

  來自四川的謝先生在國有企業上班,年工資5萬元左右。一年下來,他在人情消費方面要花到5000元,而且集中在春節前後兩個月。「現在人們的人情消費越來越多。比如結婚的禮金就從50元漲到200元,又漲到三四百元,幾乎翻了好幾倍。」

  調查中,53.2%的受訪者感覺人情消費給他們造成了沉重負擔,其中15.6%的人認為負擔「很重」。認為人情消費負擔「不太重」的佔5.6%,認為「沒負擔」的只佔3.1%。

  人們對「人情消費」既愛又恨,可謂毀譽參半。正面評價有:「是一種傳統禮節習俗」(43.4%)、「是聯絡感情、增進友誼的一種方式」(38.6%)。負面評價有:「成為許多人的負擔」(34.8%)、「是面子心理作祟」(34.3%)、「是一種畸形的消費」(25.3%)、「是一種不良的社會風氣」(24.8%),還有人認為是「滋生貪汙腐敗的溫床」(24.6%)。近半受訪者(49.4%)對人情消費持中性看法,認為是一種禮尚往來。

  西南財經大學消費經濟學教授王裕國,在接受中國青年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人情消費實際上是人們禮尚往來習俗根深蒂固的表現,是小農經濟留下的產物。但在當今商品經濟時代,人情消費不再是傳統的相互支持意義上的禮尚往來,而是帶有人情投資的意味。

  38.3%的人對人情消費表示無奈,但不得不跟風隨大流

  調查顯示,人們進行人情消費的對象主要是:朋友(71.0%)、親戚(67.1%)、長輩(51.8%)、同事或同學(48.1%),還有領導(28.1%)、老師(17.1%)及一切社會關係(21.7%)。

  人情消費種類繁多,包括:婚嫁送禮(69.0%)、逢年過節送禮(46.1)、添丁送禮(45.4%)、同學同事聚會(44.7%)、壓歲錢(42.9%)、生日壽辰(38.3%)、祝賀喬遷(31.3%)、看病求醫(26.6%)、職場打點(23.9%)、升學拜師(17.8%)等。

  「在各種婚嫁、壽辰、升學等宴會中,人們習慣以宴客的桌數來衡量禮儀的隆重程度,這樣只會越來越攀比。普通老百姓一面要應對這樣的排場,一面要應對還禮的負擔,而且還禮通常要高於別人送禮的禮金,最後只能死要面子活受罪。」湖北紅安的殷先生說。

  湖北宜昌的陳永發在民意中國網上留言,現在一些人情消費已淪為斂財方式,消費標準越來越高,每年收入的一半都要用作人情消費。被請者為收回付出,不得已也開始大擺宴席,結果陷入惡性循環。

  王裕國教授認為,婚喪嫁娶等正常人情消費無可厚非,辦一些大事也需要有一定的形式,但為了追逐面子和排場不擇手段、不計成本,就有些變味了。

  他說,現在人們的人情消費支出確實在逐年上升,對於收入不高的人來說,是一種負擔。人情消費在農村佔到家庭收入的30%到50%,對於剛擺脫溫飽進入小康的農村家庭來說往往很難承受,但是沒辦法,因為已經成為一種習慣,「收了別人的禮得還,也希望自己的付出得到相應的回報。」

  對於人情消費,調查中,38.3%的受訪者表示無奈,但不得不跟風隨大流。23.7%的受訪者表示反感,認為這樣的風氣需儘快改善。也有23.1%的人認為這很正常。

  在蘭州大學哲學社會學院副院長陳文江看來,人情消費在中國是一種民俗文化,親朋好友有婚喪嫁娶,人們送財物表達祝福、慶賀、哀悼等,逢年過節,晚輩給長輩送點禮表示祝賀,都是很正常的。只是近年來,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條件的改善,人情消費越來越貨幣化,並在互相攀比中被逐年拉高。「中國是禮俗社會,崇尚禮尚往來,比如你給我500元,我給你就不能少於500元,一來二去就越送越多。」

  但他認為,人們在人情消費方面其實會量入為出,但打著禮尚往來的旗號給黨政官員、權力階層送禮則是另外一個問題,它不同於親朋好友之間的正常人情消費,而是一種權錢交易。

  54.2%的人建議倡導朋友、親戚之間互免禮節費用

  該如何改善人情消費過重這一現象?調查顯示,受訪者的建議有:「大力宣傳節約、簡化精神,提倡禮輕情義重」(61.7%),「倡導朋友、親戚之間互免禮節費用」(54.2%),「嚴肅黨風政紀,狠剎腐敗式人情往來」(48.5%),「遏制節假日禮品奢侈包裝現象」(42.8%),「培育一些打理禮節事務的社會組織,對群眾人情消費進行合理約束和引導」(32.1%)等。

  王裕國教授提出,在人情消費畸形走高的當下,要提倡移風易俗,維護關係不應該靠物質和金錢。首先,應該提倡鄰裡、親朋之間,辦事不要擺闊氣、講排場,提倡節儉。「現在宴席費用都不低,結婚動輒三四十桌,就拉高了送禮的份子錢,何況送禮的人還期望以後收回,人情消費只會越來越高了。」其次,領導要帶頭倡導節儉之風,媒體也要起到輿論宣傳的作用,反對、抵制這樣的風氣,更杜絕以人情消費名義進行權錢交易。

  四川的謝先生認為,送禮的目的是大家溝通關係,完全取消不太可能,但是可以通過其他方式,比如大家可以出份子錢、AA制,不要總是請客送禮。

  「人情消費已經成為一種負擔。如果能大力遏制婚喪嫁娶大操大辦之風、節假日送禮之風,相信很多人都會輕鬆很多。」民意中國網友陳利江說。

相關焦點

  • 農村人情負擔重?究竟是什麼讓人情變得沒有人情味?
    所以人情這事放到村子裡是非常可怕的,雖然金額小,但是基數大啊。祖輩生存在這裡,家庭繁育大了,叔叔阿姨、姑姑舅舅怎麼也有一打,同齡人從小學到高中,怎麼也有幾十個,有的是不能拒絕的。像同村的鄉親,平日裡有事都會互相照應互相幫忙,怎麼能要出人情的時候就躲開呢?
  • 宿遷:人情負擔減下來 人情新風揚起來
    說起人情新風「宿9條」的推行給村裡帶來的新變化,宿遷市泗洪縣四河鄉雪二新村黨委書記馬永波高興地說,「宿9條」不僅弘揚了文明新風,還減少了百姓的負擔。宿遷市泗洪縣雪二新村的新氣象是人情新風「宿9條」在基層落地生效的體現。開展「人情消費減負年」活動,是宿遷市委五屆九次全會作出的一項重要工作部署。宿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主要領導親自審定「宿9條」和有關實施方案。
  • 泗洪:讓人情交往既有「味道」,又把負擔減下去
    在黨性教育基地舉行集體婚禮,是泗洪縣貫徹市委提出的「人情消費減負年」工作要求、深入推進人情新風「宿9條」的重要舉措。 「人情往來成負擔等陳規陋習嚴重阻礙了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進程,我們通過倡導人情新風,提高市民文明素養,不斷提升社會文明程度,從機制體制上積極探索既能讓人情交往繼續『有味道』,又把『人情』負擔減下來。」泗洪縣委書記李愛華說。
  • 《人情新風「宿9條」》正式發布 宿遷人情新風有了「操作指南」
    順民意集民智《宿9條》應運而生據了解,為摸清全市城鄉居民人情消費現狀,市文明辦聯合宿遷日報社、市廣電總臺,從去年12月31日開始,在全市啟動了「減人情負擔,揚文明新風」意見徵集活動。徵集啟事發布後,迅速引發群眾熱議。
  • 隨禮隨成"月光族"——山東婚慶人情消費掃描
    然而記者注意到,每到婚慶旺季,一些薪金低而又要面子的人,隨禮隨成了「月光族」。  前不久,記者與剛參加工作不久的小王攀談,他說,去年僅9、10 兩個月就參加了11 場婚禮,隨禮1600元,最後連生活費都是借的。  天香公園是山東菏澤一市民休閒活動場所,幾位在這裡閒聊的中年婦女對此也頗感無奈。
  • 是什麼讓「人情」成為了負擔?
    是什麼讓「人情」成為了負擔?  近日,央視報導湖北恩施「整酒」成風,除了婚喪嫁娶外,參軍、升學都要擺宴席,連母豬下了崽也要擺酒,當地人苦不堪言。過度宴請把正常的人情往來變成負擔,老百姓身處其中自是有很多無奈,但是街坊鄰裡、親朋好友的交往尚且能讓人「獨善其身」,選擇不來往。讓百姓深惡痛絕的是「領導們」鋪天蓋地的宴請,讓人避無可避。(摘自《人民網》)  中國是一個具有五千年輝煌歷史的文化古國,一向被稱為禮儀之邦,來而不往非禮也。本來這無可厚非,禮尚往來,這畢竟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化傳統。
  • 近七成人把份子錢當負擔 看黃曆良辰吉日關機吧
    「平常不聯繫的人,突然打來電話,很可能是通知你,他要結婚了。」邢先生說,他有一天趕了四場,隨出去1900元錢,「人情消費啊!」   「現在工作很忙,把心思都放在了維護和工作夥伴的關係上。除了幾個關係很好的,朋友聯繫真的少之又少。」小方說,越是很長時間不聯繫,知道對方結婚,越是感覺不能不去,而且紅包不能給少了。
  • 三成收入用於隨份子!部分農民直呼「份子錢」吃不消
    這對家境並不寬裕的劉玉謹來說,已經成了負擔,「去年光隨禮都快上萬了,這『人情債』實在吃不消! 」他感嘆道。阜陽市插花鎮毛橋村黨總支書記溫良海向記者介紹,當地一個普通農戶人情「朋友圈」約150戶,每戶平均幾年就辦一次酒席,按這個節奏,平均每戶每年至少隨十幾次禮金,人情開支1萬到2萬元。
  • 變味的鄉土人情:農民年收入萬元隨禮需三四萬
    然而,曾經淳樸的鄉土民風已經變味,人情消費越來越多,越來越重,成為壓在農民身上沉重的負擔。  國慶期間,武陵山區的村民丁祥威可忙壞了。由於當地政府規定國慶之後禁止隨便擺酒,村民們都爭著在國慶節期間將撒出去的份子錢收回來,他每天要參加四五個宴席。
  • 和你不熟的同事給你送請柬,隨份子記住三原則,不吃虧更不得罪人
    其實隨份子本來是表達祝福或者是慶祝的,現在卻慢慢變了味成了攀比,甚至影響雙方關係。隨份子從親戚到朋友,現在發展成了同事之間也要隨份子,不然就很容易得罪人。這確實是讓人頭疼的問題,首先阿麗和那位同事並不熟,這算人情往來嗎?其次,這份子錢能收得回來嗎?再說現在公司人員流動這麼大,自己掙的錢還不多。1 .隨同事大流說實在的同事之間沒有很好的關係,但是畢竟是相處了這麼久的。
  • 浙江人婚禮隨份子名利場
    part.2  浙江的份子錢為什麼這麼重?  社會學者、北京大學教授夏學鑾認為,份子錢的起源和農耕文化密切相關。  既然是「隨份子」的本意是一種具有眾籌功能的互相幫忙,怎麼現在就變成了人們避之不及的「紅色炸彈」?相較於廣東和雲南「100元禮錢」的一股清流,浙江的份子錢為什麼這麼重?  首先,浙江經濟發達,當地人消費能力強。作為沿海的經濟大省,浙江省人均GDP在2018年達到9.86萬元,人均可支配收入45840元,比全國的平均水平高出了17612元。
  • 傳統企業欲進軍新媒體切忌盲目跟風隨大流
    在其中就有許多 中小企業都會盲目跟風,沒有明確的目的和目標,最後肯定達不到預想的效果。對網際網路媒體是否足夠了解網際網路媒體不同於自媒體平臺,因此不要把網際網路媒體和自媒體混為一談。假如傳統企業準備進軍網際網路媒體,何不先做好自己企業的官網,及其微博、手機微信等公眾號。
  • 農村辦酒席名目繁多 「份子錢」怎樣不成「人情債」?
    這對家境並不寬裕的劉玉謹來說,已經成了負擔,「去年光隨禮都快上萬了,這『人情債』實在吃不消! 」他感嘆道。阜陽市插花鎮毛橋村黨總支書記溫良海向記者介紹,當地一個普通農戶人情「朋友圈」約150戶,每戶平均幾年就辦一次酒席,按這個節奏,平均每戶每年至少隨十幾次禮金,人情開支1萬到2萬元。
  • 江蘇宿遷發布人情新風「宿9條」:拒絕「人情」變成債
    江蘇宿遷發布《人情新風「宿9條」》。 劉林 攝中新網宿遷1月10日電 (記者 劉林)為大力倡導移風易俗、推進人情減負、弘揚文明新風,10日下午,江蘇省宿遷市發布《人情新風「宿9條」》。據悉,《人情新風「宿9條」》由宿遷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牽頭制定,從內容架構上主要分為三個方面。「婚事新辦,喪事簡辦,小事不辦。」「隨禮往來一二百,不把『人情』變成債。」「請客要適度,宴席不鋪張。」三條內容對可操辦人情事項進行相對界定;「嫁娶不要彩禮。」「喪事不請吹鼓手,不放高音喇叭,不「迎祭桌」,不撒紙錢,不扎紙人紙馬。」是對婚喪事宜給出相對操辦標準。
  • 人情往來,這幾種「份子錢」,沒必要隨
    有些人為了朋友「兩肋插刀」,有些人為了幫助親朋勒緊自己的褲腰帶,還有人寧願自己不吃不喝,也要解決朋友的燃眉之急。可以說,我們活在這人世間,每天都會面對人情往來,相信大多數人在「人情」這件事情上,都能做到用真心去對待。
  • 宿遷發布人情新風「宿9條」
    本報訊 (記者 盧曉琳) 倡導移風易俗、推進人情減負、弘揚文明新風,1月10日,宿遷舉行新聞發布會,發布人情新風「宿9條」。人情新風「宿9條」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對可操辦人情事項進行相對界定;二是對婚喪事宜給出相對操辦標準;三是對其它人情事項進行倡導和約定。
  • 趙麗穎終究隨了大流《有翡》瘦到三眼皮臉部乾癟靈氣全無
    這兩天《有翡》終於播出了,可是很多人表示穎寶變了,找不到花千骨那種萌萌的感覺了。 畢竟趙麗穎變瘦了以後缺少了靈氣。 炯炯有神的大眼睛更是凹陷下去,雙眼皮變成了誇張的三眼皮,這樣的狀態扮演十幾歲的少女,讓人看了十分出戲。雖然沒有眼袋,但黑眼圈還是很明顯的。看起來氣質也不如從前那麼清純乾淨。
  • 網絡消費,我們不跟風
    如何引導官兵正確看待網絡消費,培養健康合理的消費習慣,該旅從上述現象入手,組織官兵開展討論。在此,我們摘選部分官兵的觀點看法,希望能給讀者帶來一些思考。網遊充值,值不值?網遊充值也是社交消費中的一部分上等兵李文斌:我性格比較內向,不愛說話,剛下連時感覺很難融入集體。
  • 負擔越減越重 根子就在應試
    教育內部和教育外部的多重因素疊加在一起,導致學生課業負擔越減越重。 多年來,一次又一次「減負規定」,一個又一個紅頭文件,非但沒有讓學生的書包真正輕下來,反而越減越重……這到底是為什麼?根子究竟在哪裡?就業引發的「多米諾骨牌」效應,讓縱向的焦慮層層傳遞,孩子們從幼兒園到高中,負擔層層疊加。 從橫向看,盲目攀比之風「罪不可赦」。有專家說,就像看電影,第一排的人站起來了,後面的人便不得不站起來,結果,所有人都累得要命,但誰也沒有得到額外好處。在減負問題上,學生之間、家庭之間、學校之間、地區之間的盲目攀比,讓大家都「站著看電影」,都很累。
  • 確實,農村隨禮負擔重!
    現在農村隨禮負擔真是重啊!尤其是村書記、村幹部,沒有點經濟實力真當不了!昨天去村裡辦事,到村委會坐了坐,和村幹部們聊了聊。有個村幹部說,現在村裡基本行情,紅白喜事一般都是隨300元,普通關係可能也是有隨200元的,但關係好的都在500元以上。村兩委幹部,特別是村支部書記,基本上不能低於300元,而且據說村裡面的人每家有喜事,都會邀請村書記,村兩委幹部。我對這個有點懷疑,有些大村六、七千人,有些都不太可能認識,也會請嗎?